安康八岔戲

八岔戲,又稱“七岔戲”、“花鼓戲”、“小調戲”、“岔口戲”。 光緒年間至民國初期,城鄉有了八岔戲自樂班或半職業班走鄉串村演出。 建國後,安康市漢劇團吸收引進、整理、創作演出新八岔戲,增加了絲弦伴奏,豐富了表演程式,使傳統的八岔煥然一新,轟動一時。

簡介

八岔戲,又稱“七岔戲”、“花鼓戲”、“小調戲”、“岔口戲”。雖安康土生土長的藝術與外省流入的民間藝術融匯、衍化、豐富發展起來的。八岔戲分陰、陽兩種。陰八岔為三、三、四的十字句,開頭有“起板”,中間敘事有“訴板”,收尾有“落板”;陽八岔則為二、二、三的七字句,同時還有夾帶著不規則的五、六、八、九字句。前者只有一個主調,一調到底,每唱一句的最後一個字尾要接腔,並有特定的鑼鼓曲調,旋律悠揚委婉,多表現抒情、哀傷、憂鬱、彷徨的情緒。後者曲調明快,節奏感強,有跳躍性、舞蹈性較強,宜於鋪陳敘事和表現高興、喜悅及情緒變化大的人物內心世界,常用於劇目的開場。由於唱腔來自於民間小調,又不用弦樂伴奏,全用民間鼓樂間插,或句末尾三字由後台或圍觀民眾以集體接唱的形式來烘托,因此具有熱鬧靈活參與人多的特點。再加上它通俗多變的唱詞,生活化的道白,本地化的語音語調,唱訴民間故事,故其普及程度非常之高。八岔戲自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獨立成體以來,日漸發展。光緒年間至民國初期,城鄉有了八岔戲自樂班或半職業班走鄉串村演出。劇目日增。演出時,已具有戲曲表演程式。角色有了“三門九行當”。後來競出現了的傳授師傅和演技出色的“把師”的常年班。建國後,安康市漢劇團吸收引進、整理、創作演出新八岔戲,增加了絲弦伴奏,豐富了表演程式,使傳統的八岔煥然一新,轟動一時。

代表劇目

代表劇目有《站花牆》、《吳三保遊春》和現代劇《挖界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