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岔

八岔

有“陰八岔”和“陽八岔”之分。盛行於陝南安康、漢陰、旬陽等地,白河、平利、紫陽、西鄉等地亦有流行。

有“陰八岔”和“陽八岔”之分。盛行於陝南安康、漢陰、旬陽等地,白河、平利、紫陽、西鄉等地亦有流行。

史記

據八岔藝人苟雙成和魯榮貴所述,陽八岔系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湖北鄖陽傳入,原名“
鄖陽調”,也叫“花鼓戲”。後經在陝南地區的發展和演變,更名為“陽八岔”。陰八岔,是以當地的民間小調為基礎,吸收鄖陽花鼓成分而形成的。採用民間鼓樂曲調,表演動作亦為民間小場步。清鹹豐至光緒年間(1851一1908),八岔戲發展較快,旬陽、安康、漢陰等地,出現的民間班社達三十多處,主要的有安康吳廟的張家班和劉家班,西河的王家班等。湧現的藝人有大毛娃、尚和王、胡庚源、王立德、周才芳、王長春、胡萬奎等五十餘人。民國三十年左右,因戰亂和饑荒所迫,大部分班社解體,藝人星散。
八岔戲只有鑼鼓伴奏,不用弦樂。陰八岔為單曲體,唱調簡單,音律較長,唱者不能一腔到底,需由後台人代接尾音。常用曲調有[開門]、[四勸]、[採花]、[嘆四季]、[摘黃瓜]等二十餘種。陽八岔,音節短促,不需後台接音。常用的曲調有[三起頭]、[長板]、[落板]、[哭板]、[二六]、[導板]等。不管什麼行當,唱法幾無區別,只有男女聲之分,女聲用小嗓,男聲用本嗓。伴奏樂器有柿餅鼓,形大而扁;洋縣大平面鑼,帶有汪汪之音,為當地鑼鼓店鋪所特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增加了二胡、三弦、阮和琵琶。

陰陽八岔

劇目

據漢陰魯榮貴所藏民國年間戲單所記,八岔傳統戲有一百多本,其中陰八岔劇目有《賣白布》、《頂嘴》、《賣胭脂》、《王婆罵雞》等;陽八岔劇目有《西樓會》、《鬧書房》、《喜哥接妹》、《送枕頭》、《坐東床》、《繡藍衫》等。二者兼演的劇目有《白玉扇》、《高樓會》、《錯中錯》等十餘本。陰八岔多為七字句詞格,陽八岔多用十字句詞格。小戲多,本戲少;生活故事戲多,歷史故事戲少,且多為唱做工戲,無武打戲。

腳色

八岔戲的腳色分行,略同於漢調二簧,有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老、十雜等十大行。但仍以小生、小旦、小丑等腳色組成的三小行為主。分行不夠嚴格,缺什麼行當,可實行代腳制,由其他演員串演,一般只要有小生、小旦、小丑,即可滿足全劇中所有人物的裝扮和演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康、旬陽、漢陰、西鄉等地,相繼組建起二十餘個民間班社,改編整理演出了《站花牆》、《吳三保遊春》等一批傳統劇目,並傳授培養了一批新演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