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發展
端公跳神、慶壇在漢中地區歷史遙遠。《漢書》、《宋書》、《地理志》中都有“漢中之人,……好祀鬼神”的記載。正是這種巫覡之風,為端公戲的出現奠定了藝術根基和民眾基礎。
端公為人迎神、慶壇、禳災、祛疫演唱的“跳壇戲”,以驅邪逐魔祝福還願為表演內容。後來逐漸引進和融匯了“大筒子戲”的音樂唱腔和部分劇目,還吸取了當地豐富的山歌民謠和民間舞蹈的滋養,逐漸淘汰了一些頌神歌詞與祭祀節目,至清鹹豐、同治時期(1851——1862),端公戲已完全形成。不僅積累了自己的劇目,而且伴奏也趨於完善,表演上已有生、旦、末、醜的行當區別。
端公戲雖未辦過科班,但傳藝都有師承關係。
端公戲演出劇目,多為小戲、喜劇,以反映民眾日常生活、精神面貌、鄉土風俗和兒女私情內容的居多。如《讓課》、《請長工》、《審缸》、《十八里相送》、《劉海砍樵》、《洞賓戲牡丹》等。
端公戲的音樂曲調是神歌與當地情歌小調和“大筒子”戲唱腔的綜合體。板路有二六(分快慢兩種)、一字、四平等。
解放後,漢中地區文化主管部門曾多次組織人力挖掘端公戲劇目,漢中地區出現了一大批新創作、改編、移植、整理的端公小戲。如《打麥場》、《吹鼓手招親》、《雙獻料》、《趕工》、《討債》、《好媳婦》、《一分工》等。其中,《一分工》還為中央和陝西省電台錄音、灌唱片,使之流行全國。
基本特徵
陝南端公戲行當劃分為老生、小生、老旦、小旦、花臉、比較簡單。該戲在長期流傳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富於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唱腔和表演。陝南端公戲音樂多見於五聲羽調式和五聲商徵調式,結構完整,常見於2/4拍,鏇律起伏不大,比較平穩,一般在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偶爾出現57-2-1……完全是演唱上採用滑音形成。演唱中節奏明快,氣氛熱烈,音調與詞的結合是唱非唱,是說非說,流動感強,很注意字與音的韻味。樂曲中常出現一個樂句反覆演唱,領唱時不用打擊樂,合唱時則加入打擊樂伴奏。伴奏以打擊樂為主,一般常用馬鑼(小鑼)、中鑼、鈸、小釵、鼓。據說前幾輩人起,開始加入“胡琴”(自製的竹筒二胡)、喇叭(土長號),伴奏時用於唱腔前奏、間奏、結尾。一般情況,唱時不舞,舞時不唱,多數情況是演唱者在唱腔間奏中隨鑼鼓聲起舞。音樂表現出各種人物喜、怒、哀、樂及烘托氣氛、情景,具有古樸厚重的特色。如“關爺”出場的唱腔鏗鏘有力,加上“土長號”和“牛角”,以及打擊樂的聲響,很有古戰場的氣氛。 陝南端公戲音樂根據節目和表演形式,有祭祀性音樂、正戲音樂和外戲(插戲)音樂幾種類型。祭祀性音樂和正戲音樂,是為儺儀服務的,是具有宗教色彩的音樂,具有古老吟誦風格。外戲音樂,是在傳統的正戲基礎上,吸取了當地的花燈小調、民歌民謠,以及一些外來戲曲音樂形成的。這些音樂,提高了陝南端公戲的表現力。
牛角和師刀,在儺戲演出中既是常用道具,也是具有特殊音響效果的樂器。牛角吹奏出的聲音,基本上沒有鏇律,只有兩個音高,通常都是在一個小二度上進行,由高及低發出顫音,給人以森嚴悲壯的樂感。師刀舞動時發出有節奏的“沙沙”聲,給陝南端公戲音樂蒙上一層宗教神秘色彩,造成一種巫術活動的氛圍。
陝南端公戲音樂的板腔體系正在形成。據端公老藝人說有“九板十三腔”,“九板”是指鑼鼓的九種打法,也可稱為“板式”。“九板”是“撲燈蛾”、“鳳點頭”、“雙柏翅”、“單夾雙”、“三捶鑼”、“雙鳳朝陽”、“朝金殿”、“豹子頭”、“三擊鼓”。“十三腔”即各種不同的唱腔。“十三腔”是“滴水”、“神河”、“悲哀”、“二黃”、“慢三眼”、“喜樂”、“猛虎”、“三黃快”、“倒數”、“桃花拜柳”、“二黃原”、“三黃散”、“四平調”,各地名稱不一。
端公戲的表演動作比較簡單,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程式化動作,除動作的模擬外,有不少類似拳術和戲曲動作的舞姿。步伐自由而少規整,常用的有“左右踏步”、“大小八字步”、“丁字步”、“踱腳”、“搓步”、“平步”、“前後點步”、“半蹲”、“平步鏇轉”,舞步迅速而多變。表演高潮時也有“騰躍”、“蹦竄”、“翻滾”、“鏇轉”等一些技巧性動作,還有類似戲曲“亮相”的造型和片刻停頓,強調動作的力度、力感。演員在表演時還遵循對稱、方整的程式向2個或4個方向重複一套動作,讓四方圍觀的觀眾都能看得見,據陝南地區端公老藝人的介紹,端公戲舞蹈也漸趨向程式化,舞蹈動作就有單插翅、雙插翅、手撥搖擺步、單金、雙金、起飛式、大團圓、滴水舞等。
歷史淵源
儺戲是由儺、儺舞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與藝術相結合、娛神與娛人相結合的古樸、原始、獨特的戲曲樣式。它是被人們遺忘的我國古老的儺文化的載體。作為這種古老文化的遺存。它以獨特的方式,一直在民間傳承保存,成為我國儺文化的“活化石”。
中國的儺,種類繁多,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民間儺,又稱“百姓儺”,是流行於民間的儺,春秋時叫“鄉人儺”;二是宮廷儺,是在宮廷中進行的儺,亦稱“大儺”、“國儺”;三是軍儺,是古代部隊里的儺,劇目多為戰爭題材的歷史演義戲;四是寺院儺,它是活動於寺院的儺,藏族的儺儀叫“羌姆”,即“跳神”。寺院儺與藏戲有淵源關係。儺戲在陝南的稱呼即“端公戲”,俗稱“耍壇”。“壇戲”、“對兒戲”。紮根於南鄭、西鄉和城固、鎮巴、寧強的部分地區,流行於勉縣、留壩、略陽、安康及川北、隴南地區。是由端公化妝“慶壇”跳神、唱神歌衍進而來的一個地方劇種。因其行頭簡易,一包袱可攜,故又稱為“包袱戲”。在巴山地區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
好祀鬼神”的記載。《續陝西通史稿》轉引的《憲政調查報告書》中說:“愚民有病,初不延醫而延巫,俗雲端公,即古新稱擔弓者也。喧闐一夜,祈禱無效,始進而謀諸醫”。正是這種巫覡之風,為端公戲的出現奠定了藝術根基和民眾基礎。
區域簡介
漢中市是陝西省轄市,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地處秦巴山區西段,北靠秦嶺、南倚米倉山(即大巴山西段),中為漢江上游谷地平壩(即漢中、西鄉盆地);北與寶雞市的鳳縣、太白縣及西安市的周至縣毗連,東與安康地區的寧陝縣、石泉縣、漢陰縣和紫陽縣接壤,南與四川省的青川縣、廣元縣、旺蒼縣、南江縣、通江縣和萬源縣相連,西與甘肅省的徽縣、成縣、康縣及武都縣相鄰,介於東經105°—108°和北緯32°—33°之間,東西最長258.6公里,南北最寬192.9公里,幅員面積27246平方公里。
夏至西周,境內有褒國。先後屬梁州、雍州。春秋戰國時境內為南鄭地,先後分屬巴蜀、秦國。秦至西漢置漢中郡(治在今安康地區境內)隸之。東漢初,郡治遷於南鄭(今屬漢台區)。(自漢初至1949年12月6日,二千年內,漢中建制更迭近30次)。
1949年12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漢中,設陝南行政公署。1951年設南鄭專區。1954年改稱漢中專區。1968年改稱漢中地區。1996年2月21日,國務院批准,改設漢中市,同年6月6日,正式對外辦公。
器具資料
陝南端公戲相關徹末道具主要有:
神榜、師牌、勅令、法印、法鈴、角卦、號角、師刀、令旗、令劍、法衣、法裙、冠帽、面具、木雕神像等。
神榜:用紙或布繪製的神像。長方形,小的不低於1米,大的有幾米,分三至五層繪製,大致分為上、中、下三界主要神聖,礦物或植物顏料,鐵線描後用桐油浸潤。
師牌:長30cm左右,寬8cm左右的長方形小木合子,內裝師傳的《傳牌度職牒文》,然後再以紅布包裹,連帶繡花布條。為傳師授徒的憑證。
勅令:相當於官爺們的驚堂木。
法印:黃銅印。有:佛法僧寶、道經師寶、五雷烤罩(照)。(已收集有印模)。
師刀:一直徑20cm的鐵圈內串有古銅錢或小鐵圓環(六個、八個、九個不等)。可以做為樂器伴奏。
號角:兩塊雕空半圓木,再粘合一起成牛角形狀,可吹響,如牛角號。可以做為樂器伴奏。
令旗:三角紅黃小旗。
刀、劍:武打道具。
衣、裙:也稱八卦衣,八卦裙。
冠:如佛家、道家做法事時頭上所戴之冠。象徵壇主。
面具:和人面大小相同的木雕的人或獸樣面殼,七竅雕空彩繪,有善有惡,有凶有猛,有美有醜,形態各異,用途各異。代表扮演之神聖。
木雕神像(壇神或壇公壇婆)。
主要價值
陝南端公戲是由上古人類跳儺衍進為巫師(現稱端公)在“慶壇”中唱歌跳舞娛神娛人的一個地方劇種,據專家考證,該劇種也是陝西唯一的“儺及祭祀戲劇”。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研究價值較為突出。
1、陝南端公戲歷史悠久。
漢中跳端公(儺祭)是古儺遺風。漢中是巴人繁衍生息之地,端公戲中保存著大量的古巴人信息。
1976年城固縣出土的青銅人獸面具,又名鋪首、銅腦殼,商代巴人祭祀歌舞面具。這也說明漢中地區的儺祭祀活動已有近4000年的歷史。而陝南端公戲正是在這種土壤中生存發展的。
2、陝南端公戲形成較早。
據史料記載,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韓億知詳州,記西鄉、城固、洋縣戲劇活動的詩句有“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闐鼓吹迎神社”。
陸游在他“四十從戎駐南鄭“《九月一日夜讀詩篇有感,走筆作歌》中記有”羯鼓手勻風雨疾“的詩句(據專家考證當時的漢中羌人常常跳儺,演唱者手執羯鼓)。
明嘉靖九年(1530),城固縣旬月舉行盛大祭祀活動,並伴有歌舞戲劇(祭祀戲劇——端公戲)。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城固縣正月,市民戴紙面獅象,各扮戲劇人物以效儺戲。
清康熙六十年(1721),西鄉正月23日火神廟會演戲。4月28日城隍廟演天明戲,6月6日大王廟演戲賽神(祭祀——端公戲)。
道光二十年(1840)漢中城區端公藝人熊某成立戲班,先後演唱四十多年。
據以上資料證明,端公戲在明清時已有戲班演出,最早可在元朝。
3、陝南端公戲民眾基礎雄厚,在漢中及周邊地區影響較大。
據《陝西省戲劇志·漢中地區卷》(陝西戲劇)編輯委員會編,三秦出版社1997年出版)記載:
端公戲、漢中曲子戲、洋縣碗碗腔和八岔等劇種,由於藝人多為業餘和半業餘性質,有農業生產作為基本生活依託,且演出規模小、人員小,易於生存,易於流動,常常活躍於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受戰亂、經濟調敝的影響較小,大致仍以原有的狀態在民間流傳並緩慢地有所發展。
解放後,漢中地區文化主管部門曾多次組織人力挖掘端公戲劇目,邀請端公藝人座談演出。漢中地區歌舞劇團和有關縣市的新文藝工作者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和創新,使之曲調不斷豐富,樂器也增加了板胡、二胡、三弦、京鉸子、京鑼等。1956年到1966年期間,漢中地區出現了一大批新創作、改編、移植、整理的端公小戲。如《打麥場》、《吹鼓手招親》、《雙獻料》、《趕工》、《討債》、《好媳婦》、《一分工》。
4、陝南端公戲學術價值突出。據漢中戲劇志(同上)載:1956年6月15日至7月26日,在陝西省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西安)上,由當時的漢中地區紅星歌劇團參演的端公戲《打麥場》,獲《整理改編一等獎》,改編者張世傑,同時獲《演出二等獎》、《導演三等獎》、《演員一、二、三等獎》多名。
1958年10月,由當時的西鄉縣文工團改編創作的端公戲《鯉魚招親》、《趕工》,參加西北五省第一屆戲劇匯演,1960年創作的端公戲《雙獻料》、《讓課》、《盤花》參加陝西省小劇種會演,1964年4月以創的端公戲《一分工》、《閒不慣》、《雙獻料》等小戲參加陝西省現代戲匯演均受到專家好評,《一分工》、《鯉魚招親》均被灌唱片,使之流行全國。
漢中地區歌劇團,改編演出新端公的事跡(包括其他劇種),以《上山下鄉,讓新歌劇為農民服務》為題登載於1965年9月27日的《人民日報》,並有多家報刊轉載。
瀕危狀況
1、端公戲的主角(也是班主、掌壇師)端公老藝人,解放初即受到嚴重的批判,甚至在後來的歷次運動中受到摧殘、打擊,(主要是儺及儺祭祀的戲曲)政策界線把握不清,是個“重災區”。
2、在“反右擴大化”的傾象中,漢中涉足端公戲包括其他傳統劇目的老藝術家、劇作家等多人被打成右派,就連改編創作現代端公戲一等獎得主張世傑也不能倖免。
3、文革中,原來以演端公戲、曲子戲為主的幾百個民間劇團(社、班)紛紛解體,文革後也未能重新組建,所剩無幾的班社在以後的戲劇低靡中,更是一厥不振。
4、老端公人亡藝絕。據初步調查,現有七十歲以上的老端公不足十人,人亡藝絕的現象隨時還會發生。由我們已經建檔的老端公謝朝坤老藝人,2005年9月去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