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亘石壁如帶。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所謂大陸者,皆濁泥所湮耳。堯殛鯀於羽山,舊說在東海中,今乃在平陸。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類,悉是濁流。今關、陝以西,水行地中不減百餘尺,其泥歲東流,皆為大陸之土,此理必然。
註:【亘】貫通。亘,音ɡèn。
【殛】處死。殛,音jí。
【關、陝】指函谷關和陝州(今河南陝縣)。它們處於河南與陝西交界的地段,黃河在此之前都穿行於峽谷中,過此之後才流入華北平原區域。
作品譯文
我奉命出使河北,沿著太行山向北走,太行山山崖中間,常常嵌有螺蚌殼以及像鳥卵一樣的石子,橫貫在石壁中間如同一條長帶子。這裡應當是昔日的海濱,而現在東邊距離海已經將近千里了。所謂大陸,都不過是水中渾濁的泥沙沉積而成。堯在羽山殺死鯀,按舊時的說法羽山在東海中,而現在卻在大陸上。黃河、漳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一類河流,全部是渾濁的水流。今天函谷關、陝州以西的地段,河水在地層下流動,低於地面不下一百多尺,它們挾帶的泥沙年年向東流,都是沉積為大陸的泥土。這是必然的道理。
作品賞析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擔任河北西路察訪使,在巡察途中他考察了太行山一帶的化石沉積情形,並對此作出了科學的推斷。《太行山化石》記述了這次考察的結果。
沈括觀察到太行山山岩中夾雜有大量海生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都呈現出帶狀的沉積形態,從而推斷出這裡曾經是東海海濱。這符合現代地質學關於太行山古陸地在地質史上曾多次遭受海浸的結論。同時,他又從黃河等河流挾帶泥沙東去的事實,證明了河水對地表的侵蝕作用,而這些泥沙在下游沉積就形成了大陸。這是對我國華北平原成因最早的正確解釋。
在我國,很早就有關於海陸變遷的認識,即所謂“滄海桑田”的傳說。唐代的顏真卿(公元708—784年)也曾經用化石來推測海陸變遷,他說:“(麻姑山)高石中猶有螺蚌殼,或以為桑田所變。”(見顏真卿《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沈括則把古人對地學的認識更推進了一步,他的考察成果是中國地質學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
作者簡介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聖九年(公元1031年)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一官僚家庭。自幼勤奮好讀,在
母親的指導下,14歲就讀完了家中的藏書。24歲開始踏上仕途,三年後,被推薦到京師昭文館編校書籍,在這裡他開始研究天文歷算。晚年他在夢溪園認真總結自己一生的經歷和科學活動,寫出了聞名中外的科學巨著《夢溪筆談》和《忘懷錄》等。宋哲宗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
《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是沈括一生社會和科學活動的總結。書中內容極為豐富,包括天文、曆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質、醫學、文學、史學、考古、音樂和藝術等共600餘條。其中200多條屬於科技方面,記載了他的許多發明、發現和真知灼見。《夢溪筆談》中還第一次明確地談到磁針的偏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