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榆社是聞名中外的“化石之鄉”,境內蘊藏著大量的古脊椎動物化石,以豐富的新第三紀哺乳動物化石而聞名於世,其數量多,種類全,地層連續時間長,為世界之最,故有“哺乳動物化石寶庫”的美稱,已成為研究新生代地理環境、氣候變化和生物進化的重要基地。1961年3月18日被國務院確定為“古脊椎動物化石重點保護區”。
2006年縣委、縣政府對博物館進行了改擴建,新建後的博物館占地面積41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展廳面積1280平方米,庫房面積300平方米。館藏化石1000餘件,是研究700萬年至100萬年前榆社盆地古地理、古氣候及生物進化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館內有基本陳列“古脊椎動物化石展”。此外,該館還收藏有近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尤以唐代前後的佛教造像最為突出。
設施
博物館分設辦公室、財務科、保衛科、群工部等機構。2005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形成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榆社,這個坐落在太行山腹地的小縣城一直被世人關注著,因為這裡埋藏著史前秘密。“追溯榆社化石的歷史,可以說早在漢代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但榆社化石被大量發現,還要從一個外國人說起。”20世紀初,一名叫德日進的法國傳教士來到榆社縣,此前他到過甘肅、新疆等地,此行的目的是找“龍骨”。他從中國鄉村的老藥工嘴裡知道了出售“龍骨”的確切線索,一路追尋到榆社縣。在一個農家小院裡,他發現了“震撼世界”的石頭並帶回當時設在天津的北疆博物館(現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進行研究,從此揭開了深埋在榆社地下的“地球生物演變密碼”。此後,德日進紮根榆社數十年,這期間,他和他的聯合考察隊共發掘了300餘件化石。大量的榆社化石被發掘、收購,流入京津滬和海外,美國自然博物館至今收藏著近3000件來自榆社的化石。在距今大約700萬年到100萬年前,也就是地質上稱為上新世到更新世初期,如今榆社縣所在的區域曾經河湖縱橫,草木豐茂。在這河湖之中和岸畔林區,棲息過大量的魚類、陸龜、各種象類以及劍齒虎、三趾馬、大唇犀、長頸鹿、巨駝、羚羊等。這些動物死後,被水沖入河湖之中,很快被泥沙埋了起來。動物的肌肉腐爛,而堅硬部分如骨骼、牙齒等被岩石中的礦物質填充替代,從而形成了化石。
價值
榆社化石主要是紫色的河湖相沉積的代表,數量大,種類多,層位連續,延續時間長,其中有些化石填補了距今大約500萬年—200萬年的空白層位,這一層位,直到現在全世界仍發現很少,榆社化石因而在國內外古哺乳動物研究方面占有特殊地位,成為國內外古生物學家格外注目的一個地點。榆社也因此被譽為“化石之鄉”。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非常重視榆社化石的發掘和保護工作,我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丘占祥博士曾多次到榆社考察。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郭沫若更是榆社的常客。榆社的9個鄉鎮有7個鄉鎮被發現埋藏有化石,12個地點被列入重點發掘區,這在中國考古界絕無僅有。
鑒於榆社化石對研究古生物、地史以及動物和人類的起源的重要價值,1961年3月18日,榆社全境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古脊椎動物化石重點保護區”。
1983年,榆社縣化石博物館正式對遊人開放,直到現在它仍是國內惟一的縣級化石博物館。館內設化石和文物兩個陳列室,陳列著140多個種、屬的300多件古生物化石標本,如各種象類、劍齒虎、三趾馬、大唇犀、長頸鹿等和其他一些出土文物。
“其中尤以兩頭活體疊加在一塊死掉的大唇犀骨架化石和長約三米的象牙化石最為著名,成為榆社化石的標誌。”王太明介紹。博物館建成後,以獨特的內容,吸引了德國、美國、法國、芬蘭、瑞典等國家的古生物專家和許多慕名而來的旅客,有的人甚至一年要來參觀兩三次。
意義
發展以化石為依託的旅遊產業,進而帶動其他產業的大戲正在榆社上演。經過多方籌集資金,一座耗資200餘萬元、占地3000平方米的新化石博物館在榆社拔地而起,在原有館所的基礎上,新博物館藏品增加了文物和石刻展廳,其中許多藏品系首次展出,館內化石廳還再現了古生物生活棲息的場景,栩栩如生。遊客在“探索化石之謎”的休閒中,也可親身體驗發掘古生物化石的樂趣。由於榆社化石的獨特文化魅力,其正在成為榆社招商引資的重要籌碼,人們一提到榆社,自然與化石聯繫在一起,化石已經成為榆社的名片,溝通世界,吸引目光,向世界展示自己獨特文化內涵。榆社盆地已經成為全世界研究新生代地理環境、氣候變化和生物進化的重要基地,其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足夠榆社人為之驕傲。
化石
當年“龍骨”不值錢
人們無法想像,數百萬年前,在被全球古生物專家們稱為“榆社群”的一帶,究竟發生過什麼,但透過保存完整的三趾馬、大唇犀、劍齒象的化石,眾多國內外專家最終還原出了這一帶曾經的繁盛。
大約在1000萬年前,榆社地區河湖縱橫,四季炎熱,大量三趾馬、大唇犀、劍齒象、劍齒虎等各種猛獸棲息於此,和羚羊、鹿、狗,還有生長在河湖岸邊的樹林、灌木、各種水生動物,構成了一個繁茂的生態圈。
大約700萬至100萬年前,地殼運動讓榆社全境漸漸發展成了今天層巒疊嶂、少湖少川的典型山區。成群的野獸、成片的水草地被泥水洗刷、岩層填埋,它們的堅硬部分(如動物的骨骼、牙齒等)被岩石中的礦物質填充交融形成化石,為當地留下了眾多至今為世界矚目的地質、生物資源。
“那時,一盒人們看來很奢侈的‘黃金葉’香菸一毛多錢,但一顆龍牙,碰對的時候就能換來兩三毛錢,甚至幾塊錢。從我們這兒到與武鄉縣臨界的王寧、任家垴村等地,村民們都以挖龍骨為樂事。”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村民們每天天剛蒙蒙亮,就趕著起床,帶上前一天準備好的燒餅、饅頭等乾糧,上山刨尋“龍骨”。“真傻,那東西能當吃,還是能當喝?”不知化石珍貴的村民們還自以為是,嘲笑那些走村串巷收購“龍骨”的小販。“也就是賣給藥店,治病用。”小販們鬼鬼祟祟,也不做更多的解釋。
世代生長在這塊貧瘠土地上的人們哪裡知道,在他們看來連病都治不了的所謂“龍骨”,其實是被世界古生物界喻為“百萬年前生物標本”的化石。這些“爛骨頭”,早在上個世紀初便被國內外的學者、專家們追捧。多年來,來自民間的大量化石,就這樣通過小販、通過“洋人”,以極低的價格,被美國、法國等地的自然博物館等當珍寶收藏。
劫後餘生古化石
20世紀初,榆社縣潭村的藥商喬六福在販運中藥材時,將部分龍骨作為中藥,微利賣給了上海市的一家藥行。1918年冬的一天,一個高鼻樑、藍眼睛的外國人來到該藥店,不經意中發現,店員的手中拿著一塊角狀化石,正準備粉碎。“上帝!”店員舉起的錘子,被洋人擋住。睜著碧藍的眼睛,洋人撲到了那塊不起眼的“骨頭”前。洋人名叫安德森,來自瑞典,是一個古生物學家。十多天后,安德森幾經打聽,一路翻山越嶺趕到了榆社縣。
地質物產豐富的榆社,沒有讓這位藍眼高鼻的外國人失望,不到一個月,安德森帶著大大小小的包裹離開了山西。他花去的是幾兩碎銀,換來的是整塊整塊的古生物化石。
隨著安德森的造訪,百萬年來悄無聲息地在地層下潛伏的榆社化石,吸引來了眾多打著“學者”旗號的發掘者、收購者。繼瑞典人之後,法國人德日進、桑志華、湯道平來了,美國人弗里克也來了。
1934年,首任北疆博物院(現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院長、法國神父桑志華跟著安德森的腳步,來到了榆社。他的到來,立即引發了該縣周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龍骨挖掘熱,持續時間長達10年。十年中,一批批精美絕倫的化石跨越太行山,經天津港遠赴歐美各國。據有關人士講,今天,僅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就收藏榆社化石千餘件。令人慶幸的是,桑志華等收集的珍品,並沒有全部運往國外,在當時各級政府的關注下,近2000件化石被留在了國內,成了如今天津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最早發現龍骨身價的中國人,是時任國民政府地質調查所技工的劉師古。1931年,他途經榆社,偶然發現了幾塊破碎的龍骨,立即逐級上報。但不幸的事再次發生,劉師古的發現,很快招來了他的“老闆”——身為中國地質調查所顧問的法國人德日進。他們緊跟瑞典人的腳步,學著瑞典人的樣子,大量蒐集、發掘化石。同時,他們將民間積累的傳說、調查得知的事實加以研究,寫成了一批批貼著洋標籤的科研論文。
這之後的10年間,劉師古又受僱於美國人弗里克,在榆社盆地1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進行著新一輪的收集。“牽著驢馬、馱著寶貝的我們,究竟該向何處去?泱泱大國竟放不下幾塊化石!如果能夠,我們真想一賭氣,一發狠,一跺腳,將這些化石全都摁回到地下去,摁到更深更深的岩層去,讓它在黑幕中再等百萬年。”新世紀的今天,有網友用這樣激憤的筆觸為滄海桑田下的榆社化石鳴不平。
幸運的是,1949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命途多舛的榆社化石也迎來了它們的新生。就在這一年,中國科學院兩次派專家,到榆社考察古化石遺存。之後,著名考古學家、中科院院長郭沫若親赴榆社研究化石。
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加大保護、管理力度,嚴禁任何個人和單位進行私挖、倒賣化石活動。1961年3月18日,榆社全境被國務院公布為“古脊椎動物化石重點保護區”。曹家欣、邱占祥、周明鎮、孫艾玲等各級各部門專家相繼進行研究,發表論著上百篇。
進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知情的當地百姓們再次興起的挖“龍骨”,在當地有關部門的限令下,很快得到了制止,村民們的“收穫”被悉數上交。1983年,榆社化石博物館建成,當地發現和百姓上交的化石從此有了自己的家。
這裡的化石獨一無二
榆社劍齒象頭骨和象牙,是該縣化石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這件稀世的珍品,於1987年出土於該縣雲竹鎮王家溝村的沙土中。駐足古化石前,單單長一米多、重達百公斤的頭骨,明顯非今日的眾多象類所能擁有,而那蛋黃的色澤、細潤的質感襯托下的兩柱3.5米長的象牙,更讓注目於它的遊客震撼。
看著百萬年前的生物遺蹟,聽著導遊細緻形象的講解,人們仿佛看到了百萬年前,那頭擁有龐大身軀的劍齒象,正走在細雨霏霏的熱帶林木中。劍齒象是滅絕古象,生活在三百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到一萬年前的第四紀期間。與現代象相比,它的體格要大出一半,甚至更多。它們的化石,直至今日只在亞、非兩大洲被發現,而且僅限於頭骨或者牙齒之類的零星部分。“劍齒虎與鬣狗頭骨”同樣是榆社化石館收藏的鎮館之寶。1980年,榆社縣白北村的村民發現了它。在那個大型猛獸繁盛的時代,劍齒虎的尖齒為自己獵殺食物、求生自護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地質的變遷、環境的更替,使這種大型貓科動物與劍齒象一樣早已滅絕。根據科學家的推測,這塊奇異化石的生成,有它的天時地利:就在身體碩大的劍齒虎獵殺鬣狗即將成功的一剎那,當地火山噴發,將它連同鬣狗壓在了地底下。
與“劍齒虎與鬣狗頭骨”異曲同工的,還有兩具真實而生動的大唇犀骨架。兩具骨架完整地擠壓、重疊在一起,導遊講解說:“當時這對兄弟、抑或姐妹,正一起揚蹄嬉戲,或者追逐獵物”,結果趕上了突如其來的火山爆發或地震。在身後的地層中,歷經百萬年的化學、物理作用,它們成了全球僅有的大唇犀重疊化石。
榆社大羚、雲竹犀、銀郊中國肯氏獸……能夠在全國乃至全球叫得響的極品,館裡還很多。
2005年4月,縣委、縣政府投資300多萬元,在原有的場館基礎上,擴建展廳,使得該館的面積由原來的880多平方米,擴大到了現在的1880平方米。場館擴大了,但20元的門票沒有變,而年接待的遊客量,由原來的1萬多人次,發展到了現在的3萬多人次。“寧可少修一條街,也要把這兒建成全省一流的博物館。正是在這個堅定的信念下,我們多方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建成了今天集聲、電、科技於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目前,我們館已經省有關部門批准,正式成立了榆社地質遺蹟博物館。今後來這兒的遊客,不僅能在現有的博物館內體味300多萬年前遺蹟的風韻,還能在導遊的帶領下,到令無數專家們留戀的化石遺蹟現場,親自體驗發掘古化石的全過程。當然,那些發掘到的珍貴化石,必須全部上繳博物館。”談到博物館的未來,榆社縣文物局局長、化石博物館館長王太明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