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夜村鎮政府位於夜村村,鎮域有企業個數490個,利潤總額1716萬元,稅利2110萬元,稅金394萬元,住宅年末實有建築面積6.55萬平方米,混合結構以上5.24萬平方米,含中國小數11所,國小人數1307人,中學915人,中國小人數合計2222人。衛生院1個,醫生人數40人。
“十一五”規劃以來,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變觀念、聚合力、興產業、優環境”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科技先導、結構調整、開放帶動、科教興鎮”四大戰略,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全面構建和諧夜村為目標,大力實施集鎮、產業開發小區、中藥材基地三大建設,主攻“林、藥、畜、菌、菜、礦”六大項目。夜村鎮已形成集約式農業產業化基地村5個,以高橋、何塬為重點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已達4500畝;以會峪大蒜、楊塬蓮菜、焦山洋芋為重點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達1000畝;以楊塬二組、夜村四嶺為重點的水雜果基地達1000畝;以張劉、澇峪為重點的食用菌基地達32萬袋,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年加工5000噸中藥材的秦丹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夜村,必將為全鎮中藥材主導產業和全鎮經濟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城鎮設施
夜村鎮城鎮設施水平為:燃氣用氣人口0.06萬人,含暫住人口普及率25.00%,不含暫住人口普及率27.27%;道路長度2.50公里,面積1.38萬平方米,橋樑3座,照明盞25盞,防洪堤長度1.10公里,自備水源4個,綜合生產能力0.034萬立方米/日,年供水總量12.42萬立方米。年生活用水量8.76萬立方米,年生產用水量2.75萬立方米,供水管道長度2.50公里,用水人口0.20萬人;綠化覆蓋率9.00%,綠化覆蓋面積2.25公頃,公用廁所5座。
為了搞好夜村鎮建設編制夜村鎮村莊總體規劃,規劃編制費用需15萬元;實施農貿市場建設9385平方米畝;沿老街建3座公廁,312國道以北汽車停車場建設2930平方米,拓寬改造西新街南段、中新街南段、東新街南段道路。利用312國道沿線、道路兩側結合生產加以綠化,以此改善夜村鎮鎮容鎮貌,塑造城鎮新形象。
經濟成效
夜村鎮以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密切村民關係,構建和諧農村為目標,積極為民眾辦實事,解難題。鎮勞務所幹部王軍紅等先後8次為1920名務工者聯繫務工場所,勞務收入690餘萬,帶動全鎮勞務輸出3700人、勞務收入達1500萬元。落實領導幹部聯片包項目、黨員幹部包村聯戶制度,定崗定責,發展農村產業。
夜村鎮積極與千禾公司簽訂契約,發展訂單農業,在高橋、何塬新發展了兩個千畝黃芩示範基地;積極籌建商洛市秦丹藥業有限公司項目,已投入註冊資金50萬元,把夜村鎮集市建成了帶動全區藥材發展的銷售集散地,夜村鎮發展中藥材4600畝,藥農收入達6500萬元、人均400元。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多方爭取資金20萬元,為高橋、澇峪、農科等村打井3眼,修灌溉渠400米,修路3.5公里,農田灌溉260畝,人飲解困468戶。夜村鎮上還夯實鎮、村兩級幹部責任,經常深入民眾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實行信訪案件、民眾難題解決領導包乾制,每天安排一名帶班領導、兩名幹部,下硬茬解決村上解決不了的矛盾和接待民眾來訪。
特色產業
夜村鎮是一個農業大鎮,以水田居多,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暖濕潤,盛產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仙河鄉依託區域優勢,調優產業結構,特別是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搶抓西部開發機遇,以菸草為龍頭,糧、姜、桑、果、畜、竹齊抓並舉,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年財政收入1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666元。
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搶抓退耕還林機遇,綠化和美化山川,同時加大以水田集鎮為龍頭的吉家莊、油房灣、竹園河、尖山溝、西溝、牛心石小集鎮開發,集鎮規模不斷壯大,配套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移動、聯通、電信、公路基本通到了全鄉的溝溝岔岔。
夜村鎮不斷加大綠色產業建設步伐,在原有桐油、柿餅、龍鬚草三大特產的基礎上,按照強煙、優姜、壯畜、擴桑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基本形成了煙、姜、桑、畜、竹的普模式。夜村鎮同時在“果”上做文章,最佳化品種結構,擴大種植規模,天花溝的板栗、牛家山的百皮梅已成為名優特產。
廉政建設
夜村鎮從規範農村黨員幹部行為入手,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懲防腐敗體系。這一體系包括幹部選任、教育、管理、監督、獎懲五個方面,貫穿於事前防範、事中監管、事後懲戒的全過程,涵蓋了村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了一個點面結合、層層聯動的懲防網路。一是嚴格選任村幹部。通過明確任職條件、規範配備職數、嚴格選拔程式,切實把好乾部入口關。
二是加強思想教育。建立完善農村黨員幹部廉政教育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律意識。
三是規範幹部行為。圍繞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若干要求,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制定出“十不準”,使村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有依。
四是強化監督制約。主要加強三個方面的監督:首先,通過強化職能作用,落實“農村財務雙代管”、財務審計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其次,通過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務公開、民主決策、民主理財和村幹部廉政述職制度,落實村民自治,強化自下而上的監督;再次,通過制定“兩委”班子議事規則,堅持“兩委”班子聯席會,強化班子內部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