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論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醫療活動,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和繁衍,在與疾病作鬥爭中,在尋找食物的同時,發現並認識了治病的草藥,前人把這一探索過程為“神農嘗百草”或“食藥同源”。在人類生活中,古代人發明了砭石和石針等作為醫療工具。新石器時代,石器成為人類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療疾病的器械,我們祖先就利用“礬石”、“礬針”切開膿腫腔排出膿液治療膿腫,出現了最初的“礬石療法”。據《山海經》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說文解字》注目;“礬,以礬石刺病也。”歷次出土的遠古文物中,均有礬石發現,此時也出現了採用動物的角,進行類似今日的拔罐療法之“角法”。這些都屬於最早的手術器械,可謂傳統特色療法的起源。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促進了醫學的發展,傳統特色療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墓出土的古書《五十二病方》,是我國最早的臨床醫學文獻,所記載的外治法有敷藥、藥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蝕及多種手術。首創酒洗傷口,開外科消毒之源。《黃帝內經》的問世為外科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確立了傳統外治法的治療原則,提出針、灸、砭、按摩、熨貼、敷藥等外治法。
中醫傳統特色療法是中醫學中的特殊療法,它有著淵源的歷史根基,又有著現代人特別是勞動人們所容易接受的醫學治療學方法,也有人稱為“中醫適宜技術”。近年來,將中醫傳統療法列為中醫治未病的範疇。
特點
中醫適宜技術的特點為具有“簡、便、效、廉”是中醫傳統特點之一。同時簡便效廉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有人說什麼叫中醫“簡便效廉”就是中醫的概念。
分類
一、針灸療法是屬於針法類:“針”是指“針刺”,是一種利用各種針具刺激穴位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常用體針、頭針、耳針、足針、梅花針、火針、電針、穴位注射、小針刀療法等。傳統醫學對疑難病治療常以針罐齊施、針藥並用、內外同治獲得最佳療效。“針灸療法,重在得氣,得氣方法,提插捻轉,虛實分清,補瀉適宜”。
針法類包含體針療法、放血療法、頭針療法、耳針療法、足針療法、腕踝針療法、梅花針療法、火針療法、電針療法、穴位療法、針刀療法、艾灸療法、火罐療法、刮痧療法等。
中醫適宜技術分類
二、灸法類:“灸”是指艾灸,艾灸療法簡稱灸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點燃後直接或間接在體表穴位上熏蒸、溫熨,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驅邪、行氣活血、驅寒逐濕、消腫散結等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預防疾病,而且也能夠延年益壽。“人於無病時常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氣海、命門、中脘、神闕等穴,亦可保百餘年壽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療法也屬於“手法類”,其中包括頭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蹺療法、整脊療法、捏脊療法、背脊療法、按摩療法、撥筋療法、護腎療法、按揉湧泉穴、小兒推拿療法、點穴療法等。按摩足底的湧泉穴能夠起到養生保健,益壽延年的功效。
四、中醫外治療法:也叫外治療法,包括刮痧療法、灌腸療法、火罐療法、竹灌療法、藥摩療法、天灸療法、鹽熨療法、熏洗療法、藥浴療法、香薰療法、火熨療法、芳香療法、外敷療法、膏藥療法、中藥蠟療、敷臍療法、蜂針療法等。
五、中醫內服法;還應該包括方藥套用(老中醫驗案、民間土單驗方套用、古方今用、成藥套用、臨床自擬方套用)等。以及中藥霧化吸入療法、中藥茶飲法、中藥藥酒療法、傳統背脊療法、飲食藥膳、養生保健、中醫護理、膏方療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六、中藥炮製適宜技術;“依法炮製,複方配伍”,是中醫臨床用藥的特點中醫,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三種。
炮製是中醫藥的專業製藥術語,其歷史悠久,經過炮製的中草藥降低或消除中藥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藥安全,提高了中草藥的效果。
理論基礎
中醫傳統療法有著較深的理論基礎,它與中醫臟腑學說、經絡學說、中醫體質辨識理論等有著密切的聯繫。
一、中醫臟腑學說;臟腑,古代稱為“藏象”。藏是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指徵象或形象,這裡是指內臟的生理、病理所表現於外的徵象。
二、經絡學說;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通絡。經絡縱橫交錯,遍布於全身,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筋脈肌膚聯繫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中醫體質辨識理論:中醫對體質的論述始於2000多年以前的《黃帝內經》,但長期以來,有關中醫體質內容,僅散見於一些醫著和文獻,並未形成專門的學科體系。2009年國家組織有關專家開始從事中醫體質學說的理論、基礎與臨床研究,並逐步確立了中醫體質理論體系,確定了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鬱質、特稟質等9種基本類型,不同體質類型在形體特徵、生理特徵、心理特徵、病理反應狀態、發病傾向等方面各有特點。
中醫適宜技術與現代物理學
中醫理療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經絡理論為指導的外治法,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之間在生理上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同時我們又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早在人類遠古時代,人們就會利用自然帶來的陽光、溫泉水、冷水治療疾病,強身健體。中醫理療是通過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於人體,產生有利的反應,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過人體局部直接作用,和對神經、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從而調整了血液循環,加快了新陳代謝,促進對細胞組織的修復,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過程,達到治病目的。常用的物理因素有電、光、聲、氣、磁、溫度和機械力等。電療分直流電、低頻電、中頻電、高頻電和靜電等療法,光療分紅外線,遠紅外線、可見光線、紫外線和雷射等療法。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套用
中醫適宜技術是中醫藥事業的組成部分,研究、發掘利用和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是一項重要的中醫傳承工作。近年來,我國中醫管理局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在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套用,深受社區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歡迎。
2006年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訂了第一批中醫臨床適宜技術推廣計畫項目(國中醫藥通〔2006〕1號)。2008年8月2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做好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國中醫藥辦發〔2008〕38號),該通知制定了《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目標與要求》,確定了《46個基層常見多發病種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目錄》,制定了《25個基層常見病針灸推拿刮痧技術推廣目錄》。2009年5月13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印發《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實施方案(2009-2010年)》的通知(國中醫藥辦發〔2009〕18號)。
中醫適宜技術治療25個常見病介紹
(一)感冒頭痛
毫針刺:太陽、風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陽、風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額、太陽穴、背部脊柱兩側,可配刮肘窩、膕窩。
(二)偏頭痛
毫針刺:太陽、風池、率谷、頭維、外關
按摩:太陽、風池及疼痛部位
(三)麥粒腫
三棱針點刺放血:太陽、耳尖及肩胛區的紅色反應點
(四)急性結膜炎
三棱針點刺放血:太陽、耳尖
(五)牙痛
毫針刺:合谷、頰車、下關、內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針點刺放血:少商、商陽、魚際、耳尖
(七)落枕
毫針刺:天柱、大椎、後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針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闕;隔姜灸適用於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樞;上肢部:內關、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經
毫針刺:關元、中極、合谷、地機、三陰交、次髎
艾灸:關元、中極
刮痧:關元至中極、地機至三陰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傷
毫針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絡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腫
好發於關節和腱鞘附近,囊腫表面光滑,質軟,有波動感
圍針刺法:囊腫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肘關節外側痠痛,絞毛巾時痠痛加重
阿是穴圍針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針刺:崑崙、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燈心草蘸食油點燃:雀啄狀快速灸灼雙耳尖
毫針點刺:少商、關沖放血
(十五)小兒泄瀉
1.辨證
(1)傷食:腹脹腹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大便酸臭,狀如敗卵,或便質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殘渣,噯氣酸腐,苔厚膩,脈滑,指紋紫滯。
(2)陽虛:食後作瀉,時瀉時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黃神疲,久則泄瀉不止,或五更瀉,形寒肢冷,脈沉細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兼惡寒發熱,鼻流清涕,苔白潤,脈浮為風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黃或綠,惡臭或少許粘液,肛門灼熱發紅,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
2.推拿治療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經、內八卦、大腸、小腸、臍、腹、七節骨、龜尾。
(2)操作:
1)患兒坐位或仰臥位:補脾經200次,運內八卦100次,推大腸300次,清小腸200次;
2)患兒仰臥位:以掌逆時針揉臍,逆時針摩腹各200次;
3)患兒俯臥位:按揉龜尾50次,推上七節骨300次。
辨證施治:
(1)傷食瀉:加揉中脘100次,清脾胃各200次,分腹陰陽30次,推箕門100次,揉板門100次。
(2)陽虛瀉:加補腎經200次,推三關100次,揉左端正50次,捏脊5遍。
(3)外感瀉:加開天門100次,運太陽100次,推坎宮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揉外勞宮100次,揉一窩風100次。
(十六)小兒食積
1.食積夾寒型
(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2)取穴:脾土、腹陰陽、三關、八卦、足三里、臍部及臍周圍之腹部。
(3)操作:
1)補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間關節,由拇指橈側緣的遠端推至近端。推300次;
2)分推:使患兒掌心向上,用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分別從患兒腕部及手部的兩側背面托住患兒之手;以兩拇指自患兒腕掌面部橫紋的中點,同時分推至腕橫紋的橈側及尺側100次;
3)推三關600次;
4)運八卦:使患兒掌心向上,以一手指遠端的掌側面作為接觸面,在患兒的八卦穴作指摩法,稱之為“運八卦”,約300次;
5)分推腹陰陽:患兒仰臥位,以左右兩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別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兩側的腋中線,分推200次;
6)摩揉臍腹: 患兒仰臥位,在患兒的臍部及其周圍用掌摩法,持續數分鐘後,再在臍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較強的溫熱感。
2.食積夾熱型
(1)基本治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2)取穴:脾土、腕陰陽、三關、六腑、四橫紋、外勞宮、腹陰陽、足三里。
(3)操作:
1)清脾土:患兒掌心向上,醫者用指推法,自患兒拇指的近端推向遠端300次;
2)補脾土:先用“清脾土”的方法對患兒進行治療,接著再用“補脾土”的方法,稱之為“先清後補”,食積夾熱時,常採用“先清後補”的方法;
3)分推腹陰陽100次;
4)推三關200次;
5)退六腑600次;
6)推四橫紋:四橫紋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掌指關節掌側橫紋處。以推法依次分別在上述部位進行治療,約數分鐘;
7)揉外勞官一般作順時針方向的指100次。
(十七)小兒遺尿
1.毫針刺並艾條溫和灸:關元、中極、三陰交、腎俞、膀胱俞
2.推拿治療:
(1)取穴:腎經、上馬、三關、外勞宮、腎俞、八髎、龜尾、百會、丹田、三陰交
(2)操作:
1)患兒正坐位:補腎經200次,揉二人上馬100次,推三關100次,揉外勞宮100次;
2)患兒俯臥位:以掌擦兩腎俞200次,擦八髎200次,拇指揉龜尾100次,按揉百會、三陰交各100次;
3)患兒仰臥位:以掌心按丹田1min,再逆時針方向掌揉200次。
(十八)肩周炎
1.診斷
(1)多見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肩多於右肩。常於肩部受寒後發病。
(2)肩部疼痛,漸進性加重,晝輕夜重,並可向頸、耳、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肩關節上舉、後伸時疼痛加劇,肩部活動受限,嚴重者不能做穿衣、梳頭、洗臉等動作。
(3)肩部腫脹不明顯,肩關節周圍有廣泛壓痛,日久可見肌肉萎縮。
(4)X線檢查一般無特殊發現。部分患者可有骨質疏鬆。
2.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
1)取穴:條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關、合谷;
2)操作方法:取俯臥或坐位,取對側條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轉手法,使之出現強烈針感,並囑患者抬舉活動患肩,行針3~5min,常獲良效。
取俯臥或坐位,使肩關節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別向極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達明顯的針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關、合谷直刺0.8~1.2寸,針刺得氣後,持續捻轉,力求針感向肩部傳導。諸穴均取患側,每日治療一次。
(2)刮痧治療:頸部(啞門、風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雲門、缺盆)、上肢部(肩貞、外關、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條口)
(3)推拿治療
(十九)頸椎病
1.診斷
(1)有慢性勞損或外傷史,或有頸椎先天性畸形、頸椎退行性變;
(2)頸肩背疼痛,伴上肢放射痛或麻木,頸後伸時加重;
(3)頸部活動功能受限,病變頸椎棘突或一側肩胛骨內上角有壓痛,可觸及條索狀硬結;
(4)上肢肌力減弱,受壓神經根皮膚節段分布區感覺減退,腱放射異常;
(5)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或壓頂試驗陽性;
(6)頸X片顯示:椎體增生,鉤椎關節增生明顯,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
(7)除外頸椎外病變(胸廓出口綜合徵、肩周炎、肱二頭肌腱鞘炎、網球肘、腕管綜合徵、肘管綜合徵)所致以上肢疼痛或麻木為主的疾患;
(8)症狀、體徵與X光片的異常所見在椎節上一致。
符合以上(1)(2)(5)(6)+(8)標準或(2)(6)(8)+其餘一項者可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2.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
取穴:病變頸椎夾脊穴2~3個,肩髃、曲池、外關、合谷、中渚
操作方法:取俯臥位或坐位,頸部夾脊穴直刺0.8~1.2寸。肩髃、曲池直刺1.0~1.5寸,外關、合谷直刺0.8~1.2寸,中渚直刺0.3~0.5寸,諸穴儘量使針感向遠心端放射。留針20~30min,中間行針1~2次,每日治療一次。
(二十)腰椎間盤突出症並根性坐骨神經痛
1.診斷
(1)疼痛好發於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
(2)有局限性壓痛點;
(3)直腿抬高試驗和加強試驗陽性;
(4)皮膚感覺、肌力和腱反射的改變;
(5)脊柱姿態的改變;
(6)X線腰椎正側位片提示脊柱側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7)CT或MRI提示有椎間盤突出。
其中(1)~(3)項必備,並具備(4)~(7)項的任意1項即可診斷。
2.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
取穴:依次取腰椎間盤突出節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夾脊穴
依據下肢疼痛感覺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陽經出現疼痛,取環跳、風市、陽陵泉、丘墟、足臨泣;
太陽經出現疼痛,取秩邊、承扶、委中、承山、飛揚、崑崙。
操作方法:取俯臥位或側臥位,夾脊穴直刺1.5~2.0寸, 邊刺邊問患者感覺, 以患者針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脹感為度;秩邊或環跳直刺3.0~4.0寸,以患者針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脹感為度;承扶直刺2.0~3.0寸,風市、陽陵泉、委中、承山、飛揚直刺1.0~1.5寸,崑崙直刺0.5~1.0寸,諸穴均力求較強針刺得氣感,諸穴均取患側,留針20~30min,中間行針1~2次,每日治療一次。
(2)刮痧治療:腰骶部(命門,患側腎俞、大腸俞、關元俞)、患肢(環跳、殷門、承扶、風市、陽陵泉、委中、承山、懸鐘、崑崙等)
(3)推拿治療
(二十一)腰肌勞損
1.診斷
(1)持續性腰部隱痛,易感疲乏,即使臥床休息,亦有腰部疲乏感;
(2)經常反覆急性發作;
(3)查體見腰肌輕度痙攣,但活動受限不明顯,局部有壓痛。
2.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
取穴:主穴:阿是穴、委中、崑崙
配穴:三焦俞、腎俞、大腸俞、關元俞、腰眼
操作方法:阿是穴合谷刺(一針多向透刺),用中強刺激;委中穴可直刺1.0~1.5寸,使局部酸脹或有麻電感向足底放散;崑崙穴直刺,可透太溪或稍偏向外刺,深0.5~1.0寸,使局部有酸脹感並向小趾擴散。三焦俞、腎俞、大腸俞、關元俞、腰眼針感為局部酸脹或向臀部放射。留針20~30min。
(2)刮痧治療:腰部(疼痛部位、患側腎俞、大腸俞、關元俞)
(3)推拿治療
(二十二)膝關節骨關節炎
1.診斷
(1)近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關節疼痛;
(2)關節活動時有骨響聲;
(3)晨僵<30min;
(4)年齡≥38歲;
(5)膝檢查有骨性肥大;
(6)X線示關節邊緣骨贅。
滿足(1)(2)(3)(4)或(1)(2)(5)或(1)(4)(5)或(1)(6)者,可診斷為膝骨關節炎。
2.治療方法
(1)取穴:梁丘、血海、內膝眼、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鶴頂、阿是穴
(2)操作方法:取仰臥位,患膝關節膕窩處置一軟物使膝關節屈曲,梁丘、血海穴直刺1.0~1.5寸,陽陵泉可向陰陵泉透刺,並使針感向下放射;鶴頂直刺0.8~1.2寸。
內、外膝眼及阿是穴行溫針灸,內、外膝眼向中心斜刺0.8~1.2寸,使針感向下擴散,阿是穴毫針刺入得氣後施以“平補平瀉”小幅度提插捻轉手法2min,然後將2cm左右長的艾條置於上述穴位針柄上點燃,至燃盡後取下,更換另一段艾條,每次每穴灸3壯。諸穴均取患側,每日治療一次。
(二十三)中風(腦血管病)後遺症
1.診斷
(1)主症:偏癱,神識昏蒙,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感覺異常,口舌歪斜。
(2)次症:頭痛,眩暈,瞳神變化,飲水發嗆,目偏不瞬,共濟失調。
急性發病,發病前多有誘因,常有先兆症狀。
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
具備2個主症以上,或1個主症2個次症,結合病因,誘因,先兆症狀,年齡即可確診;不具備上述條件,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亦可確診。
2.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
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關、合谷,下肢取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解溪、崑崙。語言蹇澀、失語加廉泉、通里、啞門;口角歪斜加地倉、頰車、迎香。
操作方法:取仰臥位,肩髃向臂臑方向透刺1.5~2.0寸,曲池直刺1.0~1.5寸,外關、合谷直刺0.8~1.2寸,環跳直刺3.0~4.0寸,陽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解溪、崑崙直刺1.0~1.5寸。
廉泉向舌根方向刺0.5~1.0寸,啞門向喉結方向刺0.5~1.0寸,通里直刺0.5~0.8寸。
也可用“醒腦開竅法”。
(2)推拿治療
(二十四)面癱
1.診斷
(1)起病急驟,病前多有感受風寒史。
(2)每在睡眠醒來時,發現一側面部板滯、麻木、癱瘓,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後、耳下及面部疼痛。
(3)突然口角歪斜,或有漱口漏水,或有進餐時食物常常停滯於病側齒頰之間,但無昏迷、偏癱等表現。
(4)查體:不能作蹙額、皺眉、露齒、鼓頰等動作;病側額紋、鼻唇溝變淺或消失,眼瞼閉合不全。
2.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
(1)取穴:陽白、四白、下關、地倉、頰車、風池、合谷、太沖
(2)操作方法:取仰臥位或坐位,風池向對側眼球針刺0.8~1.2寸,陽白透魚腰平刺0.5~0.8寸,四白向下斜刺0.5~0.8寸,下關直刺0.8~1.2寸,地倉與頰車穴相互透刺1.0~1.5寸,合谷直刺0.5~1.0寸,行均勻捻轉手法,促使針感向上傳導,太沖直刺0.5~0.8寸。
(3)翳風穴艾條溫和灸30min/次,每日1~2次。
(二十五)三叉神經痛
1.診斷
(1)疼痛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
(2)疼痛劇烈難忍,為單純性面痛;
(3)在面部或口腔內有一個引發點,稱為“扳機點”。說話、咀嚼、刷牙、漱口、洗臉均可誘發。
2.治療方法
(1)取穴:
1)額部痛:頭維、陽白、太陽
2)上頜痛:四白、顴髎、下關、地倉、迎香
3)下頜痛:夾承漿、頰車、下關、翳風
以上各不同部位均取:內庭、合谷
(2)操作方法:取仰臥位或坐位,頭維向上平刺0.5~0.8寸,太陽直刺0.5~0.8寸,陽白透魚腰平刺0.5~0.8寸,有麻電感傳至眼及前額為佳,四白向下斜刺0.5~0.8寸,下關直刺0.8~1.2寸,有麻電感傳至上唇及上齒部為佳,地倉與頰車穴相互透刺1.0~1.5寸,夾承漿向前下方平刺0.5~0.8寸,有麻電感傳至下唇及下齒部為佳,合谷直刺0.5~1.0寸,行均勻捻轉手法,促使針感向上傳導,內庭直刺0.5~0.8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