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片名: 基督最後的誘惑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The
主演: 威廉姆·達福
哈維·凱特爾
片長: 164 分鐘
類型: 劇情
地區: 美國
導演: 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編劇: 保羅·斯庫拉德 Paul Schrader
年份: 1988年8月11日
語言: 英語
級別: UK:18 中國台灣:普遍級(普級) USA:R
電影介紹
公元初的以色列在羅馬的殘暴統治下,民不聊生。木匠耶穌在朦朧中感到了上帝賦予的使命,他將作為救世主,犧牲自己去拯救世界。依照上帝的召喚,將信將疑的耶穌開始了自己的尋道之旅。
在旅途中,他結識了起義者猶大,兩人便一起向路人傳道。一天,耶穌在小村里解救了妓女抹大拉,並向憤怒的村民布道,宣講人人應該相愛的神旨。他的講演很有說服力,不少村民開始跟隨耶穌繼續布道。
在約旦河畔,施洗約翰認出耶穌救世主的身份,並告誡他上帝也主張仇恨。迷惑的耶穌對此百思不解,獨自到荒漠中靜坐等待上帝的教誨。耶穌擺脫了種種誘惑,經歷了四十晝夜,終於得到神諭。
茅塞頓開的耶穌開始帶領著信徒向聖地耶路撒冷進發,一路上他盡顯神跡,贏得了更多民眾的信仰。在耶路撒冷神殿前,耶穌宣布自己就是新的救世主,並將建立新的法律和秩序。正當信徒要求搗毀眼前的神殿時,躊躇的耶穌卻突然暈倒在地。羅馬士兵趁機對耶穌的信徒大開殺戒,人們四分逃竄。
清醒後的耶穌指使猶大去向當局告發自己,以幫助自己實現為世人贖罪的使命。幾天之後,頭戴荊冠的耶穌被羅馬士兵釘到十字架上。耶穌在十字架上忍受著巨大痛苦,恍惚有一位天使告訴他上帝已經解除了他的責任,從此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耶穌在天使的陪同下走下了十字架,像普通人一樣娶妻生子……幾十年後,奄奄一息的耶穌在病榻前見到了自己從前的幾個門徒。猶大突然指責耶穌背信棄義,未能完成贖罪的使命。這時,耶穌才發現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天使竟然是撒旦的化身,悔恨交加的他請求上帝一切從新再來。
耶穌又回到十字架上,他從痛苦中醒來,這次他擺脫了最後的誘惑,化成不朽。
角色簡介
威廉·達福
英文名:Willem Dafoe
生日:1955年7月22日
出生地:美國威斯康星
代表作:
《吸血鬼的陰影》 《美國精神病》《苦難》《英國病人》 《身體的證明》《我心狂野》《生於7月4日》《 密西西比在燃燒》《基督的最後誘惑》《野戰排》《生於死於洛杉磯》最佳男配角。提名角色:在《吸血鬼的陰影》(Shadow of Vampire)中飾演麥克斯-希瑞克(Max Schreck),一位在默片傑作《NOSFERATU》中扮演吸血鬼而其本人可能就是吸血鬼的演員。
威廉-達福(Willem Dafoe)不是好來塢那種紅得發紫的超級巨星,也許正因如此,外表有些兇狠而實際上卻為人謙卑的他才在影壇廣結了人緣。現年45歲的達福在其20多年的職業生涯里,演繹了數量眾多而性格迥異的角色,與奧里弗-斯通(《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馬丁-斯科塞斯(《基督最後的誘惑》)等大師級導演以及湯姆-克魯斯(《生於七月四日》)、麥當娜(《身體的證明》)、朱麗葉-比諾什(《英國病人》)、桑德拉-布洛克(《生死時速2》)等巨星均有過合作。在好萊塢,很少有人能夠像達福這樣自如地遊走在剃刀邊緣。他穿梭在主流與邊緣之間,既勝任大製作中的小角色,更能演小製作里的大角色。雖然達福飾演的某些角色一直不乏爭議甚至非議,但其角色的豐富多彩卻成為好來塢影星們莫不追求的夢想。達福還是一位非常勤奮的演員。在好來塢,明星們一年能拍兩部影片就算不錯,而達福去年卻一連拍了四部,且憑藉《吸血鬼的陰影》(Shadow of the Vampire)一片而獲得了“洛杉磯影評家協會”的最佳男配角獎,並繼1986年的《野戰排》之後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威廉-達福1955年7月22日生於美國威斯康星一個外科醫生的家庭,他是父母8個孩子中的倒數第二。雖然都被稱為達福,但只有威廉-達福進了演藝圈,其他兄弟姐妹就像他父母那樣成為了專業人士:律師、醫生、護士,等等。雖然達福在威斯康星大學學的是戲劇專業,但書本教學卻讓他感覺極其沉悶,結果大學未畢業他就加入了巡演劇團,到美國各地甚至歐洲作巡迴演出。這一方面豐富了他的表演經驗,也增長了他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社會知識。達福的電影處女作是1981年在導演麥可-西米羅(Michael Cimino)廣受抨擊的影片《天堂之門》(Heaven’s Gate)里出演一個小角色。幸運的是,在影片正式公映時,達福的戲被剪掉了,從而避免了造成像對本奧斯卡另一位最佳男配角提名獲得者傑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那樣深重的負面影響。此後,達福1983年出演了《飢餓》《The Hunger》,1985年出演了《生於死於洛杉磯》(To Live and Die in L.A.),1986年達福的表演生涯達到第一個高峰――《野戰排》帶給他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威廉-達福飾演了許多人們意想不到的角色,有些甚至廣受 爭議――最知名的是《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有些則被稱為古怪,因此,達福有美國影壇“最在 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演員”之稱。對此雅號,達福不以為然,他說:“古怪不是我玩的遊戲。”很難說達福是在刻意選擇那些古怪或者有爭議的角色,只不過是好萊塢的遊戲規則讓一些大牌明星對吃不準的角色乾脆選擇了退避三舍,如此便成就了達福這樣身居二線但卻敢為天下先的演員。今年,達福還將有另外幾部新作與觀眾見面。除了已被國內媒體炒爛乎了的《庭院裡的女人》,達福還將出演反映二戰時期波蘭納粹集中營生活的影片《上天無敵》(Edges of the Lord)。另外,達福還將在喜劇片《鬥牛士》和懸念片《道德戲劇》(Morality Play)里出任重要角色。但最值得我們期待的恐怕是目前正拍攝中的《蜘蛛俠》(Spider-Man)了――達福在該片中出演一號反派,這部集動作、科幻、懸念於一身的大製作尚未開拍便已被炒得沸沸揚揚。如果這部定於明年公映的影片能夠取得預期的成功,一直被視為好萊塢二線明星的威廉-達福也許就能躋身於一線大牌之列了。
威廉·達福主要作品:
《吸血鬼的陰影》(2000)
《美國精神病》(American Psycho,2000)
《eXistenZ》(1999)
《苦難》(Affliction,1998)
《英國病人》(English Patient,1996)
《身體的證明》(Body of Evidence,1993)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
《生於7月4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
《密西西比在燃燒》(Mississippi Burning,1988)
《基督的最後誘惑》(1988)
《野戰排》(Platoon,1986)
《生於死於洛杉磯》(1985)
作者簡介
馬丁·斯科西斯
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美國的現實主義電影導演,他是一個真正多產的 導演。在好萊塢這個充滿藝術泡沫的圈子裡也存在著這樣一位導演:在好萊塢工作近三十年,卻從未因商業目的而拍攝一部“大片”;在史匹柏、盧卡斯等人依靠上億美圓和電腦特技吸引觀眾的同時,卻始終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以電影冷靜地剖析著社會和人類的種種頑症;在好萊塢只崇尚商業結果的環境下,卻一直堅持自己的意願,不遺餘力地追求電影語言的探索,這個與眾不同的導演就是有“電影社會學家”美稱的馬丁·斯科西斯。
1942年11月17日,馬丁·斯科西斯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的一個熨衣工家庭,父母都是虔誠的義大利裔天主教徒。斯科西斯一家所處的皇后區是紐約著名的“小義大利”區,這裡居住著大量義大利移民的後裔,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理念。多年以後,這種“小義大利”式的生活背景賦予斯科西斯以無數靈感,他的作品始終帶有美籍義大利裔文化的烙印,其中《誰在敲我的門》、《窮街陋巷》和《憤怒的公牛》等影片就完全以這片街區為根基創作的。
與自己作品中那些從小就跟著黑手黨東跑西顛的小義大利佬不同,童年的斯科西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喪失了在戶外嬉戲、跑動的自由。長時間在室內獨處、以書為伴的斯科西斯,不但形成了內向、孤僻的性格,並且開始對藝術和神學產生興趣。每當斯科西斯病情有所好轉後,父親查理就經常帶他去看電影。可能是源於父親的影響,也可能是由於那些電影給他帶來了少有的快樂,少年時代的馬丁·斯科西斯就對電影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從中學開始,斯科西斯近乎狂熱地泡電影院,收集有關電影的雜誌和海報,電影已經成為他生活無法脫離的部分。
由於家庭的影響,高中畢業的斯科西斯原本打算成為一位牧師,然而神學院考試的落選卻使他鬼使神差般地邁進了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的大門。於童年觀看的好萊塢及歐洲經典影片不同,大學期間的斯科西斯接觸到很多“新浪潮”電影,他被這些電影嶄新的思想與技法所深深吸引,也從此下定決心要拍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電影。在紐約大學接受專業電影教育的同時,斯科西斯還親自指導了《你這么好的女孩在這裡乾什麼》和《那不僅是你,穆瑞》兩部短片。
1966年成績優異並已取得碩士學位的斯科西斯在紐約大學留校任教,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他的學生中就有後來名聲大噪的奧利佛•斯通。在這段時間裡,斯科西斯利用課餘時間拍攝了一部影射越戰紀錄短片《剃鬚記》,並參與了一些影片的剪輯工作。1967年,積累了一定經驗的斯科西斯躊躇滿志地著手拍攝自己編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誰在敲我的門》。一個偶然的機會,正在紐約大學進行電影短期培訓的女學生莎爾瑪·斯庫梅克進入劇組,協助斯科西斯進行後期剪輯。莎爾瑪·斯庫梅克的剪輯風格與斯科西斯的電影手法相得益彰,這次成功的配合也開始了他們兩人此後三十餘年的無間合作。但是除此之外,這部付出很大心血的處女作卻沒有給斯科西斯帶來其他任何好運。在芝加哥影展上,《誰在敲我的門》這部反映美國義大利裔青年生活的低成本影片沒能引起人們絲毫的注意,更不用說發行商的青睞。為拍攝此片已經從學校辭職的斯科西斯大受打擊,對當時浮華的美國電影失去信心,決定去歐洲發展,於是前往荷蘭闖蕩。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在荷蘭斯科西斯也沒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所追求的電影無法為製片人理解,在阿姆斯特丹的那段日子裡,他不得不一直以剪輯為生。1968年底,斯科西斯再次回到母校紐約大學任教。1970年5月,美國東海岸民眾反對越戰的運動達到高潮,斯科西斯為其中精神感動,帶領學生走上街頭,拍攝了出色的紀錄片《街景》。與此同時,一位B級片商同意發行《誰在敲我的門》,這部塵封已久的處女作終於有機會與觀眾見面了。(註:B級片是美國六、七十年代的一種低成本影片,一般作為好萊塢影片的加片在影院放映。)
馬丁·斯科西斯的多部電影作品反映了美國社會問題而被譽為“電影社會學家“。令人費解的是儘管他具有傑出的導演才能,至今仍沒有得到過奧斯卡的最佳導演獎。其代表作《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曾經獲得1976年嘎那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另外他的《憤怒的公牛》(Ranging Bull),《盜亦有道》(Good Fellas),《恐怖角》以及(Cape Fear)等作品都是好評如潮;不過其晚年導演的一些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不及當年。其導演的主要作品包括:
無間行者 The Departed (2006)沒有方向的家 Bob Dylan Anthology Project (2005)
飛行者/ 神鬼玩家 The Aviator (2004)
鯊魚故事/沙膽大話王/鯊魚黑幫 Shark Tale (2004)
瓶中閃電 Lightning in a Bottle (2004)
Filming for Your Life: Making 'After Hours' (2004)
From the Classroom to the Streets: The Making of '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 (2004)
Getting Made: The Making of 'GoodFellas' (2004)
Something to Believe In (2004)
Lady by the Sea: The Statue of Liberty (2004)
Frankenstein (2004)
Cecil B. DeMille: American Epic (2004)
Brides (2004)
A Legacy of Filmmakers: The Early Years of American zoetrope (2004)
Scorsese on Scorsese (2004)
Second Chances: The Making of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2004)
Tribeca Film Festival Awards (2004)
The workaday Gangster (2004)
"Tanner on Tanner" (2004)
"Film School" (2004)
The Cutting Edge: The Magic of Movie Editing (2004)
The John Garfield Story (2003)
The Song of the Little Road (2003)
Spike Lee's '25th Hour': The Evolution of an American Filmmaker (2003)
The 100 Greatest Movie Stars (2003)
"The Blues" (2003)
The 60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3)
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 A Tribute to Robert De Niro (2003)
A Decade Under the Influence (2003)
Discovering Treasure: The Story of '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2003)
The Soul of a Man (2003)
電影之光:卓別林的藝界人生 Charlie: The Life and Art of Charles Chaplin (2003)
紐約黑幫/ 紐約風雲 Gangs of New York (2002)
狂野的青春 Deuces Wild (2002)
俄羅斯方舟 Russian Ark (2002)
The Magic of Fellini (2002)
Uncovering the Real Gangs of New York (2002)
Revisiting 'The Last Waltz' (2002)
New York at the Movies (2002)
Brian De Palma, l'incorruptible (2002)
Shot at the Top, A: The Making of 'The King of Comedy' (2002)
Forever Ealing (2002)
斯坦利·庫布里克:電影人生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2001)
美國影史百部佳片 AFI's 100 Years, 100 Thrills: America's Most Heart-Pounding Movies (2001)
Rain (2001)
"With the Filmmaker: Portraits by Albert Maysles" (2001)
The Concert for New York City (2001)
The Making of 'Cape Fear' (2001)
Clint Eastwood: Out of the Shadows (2000)
The Beatles Revolution (2000)
Roberto Rossellini: Frammenti e battute (2000)
Fast Food (2000)
愛情急轉彎 Love's Labour's Lost (2000)
你辦事我放心 You Can Count on Me (2000)
怒犯天條 Dogma (1999)
替代情人/穿梭鬼門關/ 穿梭陰陽界/ 午夜速殺 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9)
繆斯女神/第六感女神 The Muse (1999)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9)
Making Life Beautiful (1999)
"The Century: America's Time" (1999)
義大利電影課 Mio viaggio in Italia, Il (1999)
Making 'Taxi Driver' (1999)
"New York: A Documentary Film" (1999)
A Conversation with Gregory Peck (1999)
Mother-Tongue: Italian American Sons & Mothers (1999)
Saturday Night Live: The Best of Chris Farley (1998)
With Friends Like These... (1998)
非戀不可 Hi-Lo Country, The (1998)
一百年一百部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1998)
達賴的一生 Kundun (1997)
紐約瘋雲 Kicked in the Head (1997)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Martin Scorsese, The (1997)
Obsessed with Vertigo (1997)
芳心之歌 Grace of My Heart (1996)
一個導演的故事 typewriter, the Rifle & the Movie Camera, The (1996)
Rough Magic (1995)
賭城風雲 Casino (1995)
懸疑犯 Clockers (1995)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 A (1995)
狙擊手 Search and Destroy (1995)
Michael JAckson: Video Greatest Hits - HIStory (1995)
機智問答/益智遊戲/幕後謊言/答問比賽節目 Quiz Show (1994)
純真年代 Age of innocence, The (1993)
瘋狗馬子 Mad Dog and Glory (1993)
戰爭空間 War Room, The (1993)
紐約夜未眠 Naked in New York (1993)
恐怖角 Cape Fear (1991)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1)
嫌疑犯/真實一瞬間/ 午夜風暴 Guilty by Suspicion (1991)
千網危情 Grifters, The (1990)
夢 Yume (1990)
好傢夥/盜亦有盜 Goodfellas (1990)
大 都會傳奇 New York Stories (1989)
基督最後的誘惑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The (1988)
Bad (1987)
夜未央 'Round Midnight (1986)
金錢本色 Color of Money, The (1986)
驚異傳奇 "Amazing Stories" (1985)
下班後 After Hours (1985)
喜劇之王 King of Comedy, The (1983)
憤怒的公牛/蠻牛/狂牛 Raging Bull (1980)
American Boy: A Profile of: Steven Prince (1978)
最後華爾茲 Last Waltz, The (1978)
紐約,紐約 New York, New York (1977)
Cannonball (1976)
計程車汽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的士司機 Taxi Driver (1976)
再見愛麗斯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1974)
Italianamerican (1974)
窮街陋巷 Mean Streets (1973)
冷血霹靂火 Boxcar Bertha (1972)
Elvis On Tour (1972)
愛與和平:烏茲托克紀實 Woodstock (1970)
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 (1969)
Big Shave, The (1967)
It's Not Just You, Murray! (1964)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幕後花絮
在《末代皇帝》中貝托盧奇表現了一個帝王返回到普通人,人只有在失去一切之後才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意志的勝利》這部納粹資助的巨型宣傳片則是通過紐倫堡為納粹分子打氣的集會把希特勒描繪成一尊神。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支柱精神,斯科西斯和卡贊察斯則代表西方戰後新一代人對基督教的重新審視和思考。他並非是想藐視上帝或是諸神,他只是以自己的眼光來看待神話中的“英雄”,你是一尊神,但你首先是一個人,人類所具有的成功或是弱點或是痛苦在神身上一樣有所體驗,當神的光環被褪色,於是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充滿肉慾和內心矛盾的凡夫俗子——耶穌。
什麼是事實?其實它不在莎士比亞劇作或是《紅樓夢》里,也不在《聖經》或是《資本論》還是哲學著作里。對我們大多人來說,事實就是黑暗的街道、擁擠的人群,就是匆忙、陳腐和荒涼。斯科西斯為我們從遠古去尋找他心目中的英雄夢,這實際上是他生活感受生活體驗中的英雄,耶穌穿著古老的酒瓶裝著新糧制的酒,這就是西斯科斯帶給我們的屬於現代社會的“英雄”。耶穌與《出租汽車司機》中的特拉維斯、《憤怒的公牛》中的拉莫塔、《好傢夥》中的亨利.西爾構成了一個系列的斯科西斯式的“英雄”形象。
讓我們回到故事中,耶路撒冷烈火熊熊,當猶大指責耶穌背信棄義,被魔鬼撒旦欺騙了眼睛,耶穌甦醒過來,“我現在終於明白了,我一生被聲音腳步、影子追蹤,你知道那影子是什麼,十字架”,於是他又重新回到十字架上,這一次他面帶微笑的仰望蒼天,仰望上帝,這次他“捨生取義”,死亡對他來說只是來世的一個部分,他知道三天之後他將復活成為上天的神,他的事跡將為世間的民眾所頌揚,他將成為傳奇人物為世人所頂禮膜拜,他將成為世俗神話終成不朽。
媒體報導
這部曾經在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的影片我終於在十二年後的今天才看到,記得當年中央電視台把這部影片的轟動效應當作新聞在新聞聯播里播出。任何想重新詮釋基督文化歷史都是危險而困難的,拍這種題材不僅僅是需要冒著極大的勇氣和決心,還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駕御能力,與現在動輒上億美圓的影片,這部只花了600萬美元的電影在斯科西斯的手中點化的集聚史詩風采,並秉承了斯科西斯一貫的剛勁風格。電影 改編自希臘作家尼科斯·卡贊察斯暢銷小說,運用作家的話所述,這是一部表現“肉體與精神、靈魂與實在衝突”的影片。“那感覺開始時,十分溫柔,十分可愛,然而痛苦開始”,木匠出生的耶穌冥冥之中感到上帝要選擇他作為世界的救世主,他為羅馬教廷定做十字架用來處死反叛的猶太人,他希望用深重的罪孽來求得上帝放棄對他的選擇。看著同胞們被定在十字架,手流著血,腳流著血,那種恐懼刺激著他。“有如利爪在我皮膚下向上撕裂,在它們抵達我雙眼時疼痛加深”。這種想逃又逃不掉的痛苦無時不刻的折磨著他,沒有犧牲就沒有救贖,他以預感到最後的結果。
他通感到了上帝的聲音,從耶穌開始做十字架起就暗示著他的歸宿,沉重的十字架伴隨著他直到死亡,“你的罪要如何清償?用我的生命”。如果讓一個人背負歷史,那的確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哪怕你是救世主,於是他發出這樣的聲音“你想知到我的上帝是誰?恐懼”,恐懼成了他一生的夢魘,纏繞著耶穌,也造就了他怯懦,猶豫,多慮的性格。儘管以後他去沙漠去聆聽上帝的旨意,經過40個晝夜的酷暑與孤獨的煎熬,抵禦了毒蛇(女人和家庭)、雄獅(權利)、魔鬼(邪惡)的引誘,體現出堅強的意志;然而去搗毀神殿的時候耶穌又猶豫起來,在不可避免的戰爭面前,他是那樣的顯得軟弱無力,兩手冒血昏倒在地,護殿的士兵趁機殺戮追隨者,血洗聖殿。
猶大是基督教中最臭名昭著的叛徒形象,那幅“最後的晚餐”更是把猶大的叛徒形象擴大到全世界。他本來是去刺殺耶穌,當他見到耶穌之後,接受他的博愛仁義主張,並追隨他的理想忠實著執行耶穌的信條,與他人論道,幫助耶穌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惜背上叛徒的名義執行耶穌的命令去向羅馬告發,默默的去背負這個“內奸”的恥辱,真可謂是忍辱負重,當耶穌遁入桃花園時他依然戰鬥在第一線,在這部影片裡他成為一名最堅定最果敢的鬥士——一個真正的勇士。
上帝還在嗎?耳邊飄來齊豫的歌《有沒有這種說法》。
昨天,我企圖和上帝打交道
請他修改我的命運
上帝保持一貫的沉默……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對天堂最好的評判就是不加評判。片中多次用藍天來隱喻上帝,耶穌去救活以死去的施洗約翰的段落拍得尤其精彩,鏡頭由洞裡對著洞外,耶穌站在橢圓形的洞口,背後是藍天,仿佛上帝在賜予力量,施洗約翰的手突然伸出,仿佛死神之手伸出,耶穌顫顫津津地伸出手去握住他,懼怕寫在他的臉上,生與死在這裡交戰,耶穌終於將施洗約翰拉了出來,心有餘悸的心中默念著“感謝上帝”。
最後的時刻來臨了,耶穌被定在十字架上,鮮血染紅全身,染紅十字架,撒旦化成天使來到他的身邊,假傳上帝的旨意,說上帝已寬恕啦他。這段是片中最具顛覆性的一幕,魔鬼撒旦化做天使,聖人耶穌走下神壇,墮落於紅塵之中,結婚生子兒女滿堂,救世主成了凡夫俗子,妓女抹大拉變成貞婦,而被視為叛徒的猶大一直追隨堅定的信念,成為最忠實的信徒。在基督最後要完成千秋偉業的時候,最終沒有抵擋住外界的誘惑,他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桃園之外人民依舊過著亂世生活。
相關評論
該承擔終需承擔
不要為了眼前的安逸而放棄大的志願,擁抱你的使命。
《猶大福音》古卷和《基督最後的誘惑》
madlogos(上海)
【Hot】:簡直神了!側那,此刻熱淚盈眶的我是多么地慶幸我當年的義舉啊!這種美妙的感覺就像先前力排眾議、咬緊牙關拒絕了一個美艷傾城的女人,二十年後警察叔叔卻代表人民民眾發現她居然是個專門鴆夫謀財的惡婦一樣,簡直太爽太high太欣慰了。事實終於證明一直以來本座把無數電影囤積在硬碟里只積灰不放映的行為絕對是高瞻遠矚的。...... (3回應)
基督最後的誘惑——一切救贖和犧牲都是撒旦的偽裝? mouse
自說:昨夜看了scorsese的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心中總是拿他和梅爾吉布森的受難相比較,後者是絕對前程的信仰,而前者卻是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掙扎,矛盾。 quote:基督的雙重本質——像人一般地尋求渴望,卻又超凡地得從人身升華為神體 一直是我內心深處難解的迷團。自少......
盤點影史上最有爭議的電影
一部電影如果要引起爭議,在不同的國家難度是不同的,在伊朗可能是Easy模式,在韓國可能是Hard模式,而在美國肯定是Very Hard模式的。而以下這五十部爭議電影,或許並不都是影史佳片,但或多或少都存有些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