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簡介
萊奧納多·達·芬奇於1452年4月15日誕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與比薩之間的芬奇鎮,父親塞爾·波埃羅是當地的公證人,母親卡特琳娜是芬奇鎮附近村里酒店的侍女。達·芬奇是他們的私生子。生下他後不久母親就改嫁了,父親又重新結婚。達·芬奇是在祖父的莊園中長大的。
14歲以前,達·芬奇在家鄉受過一位建築家的啟蒙教育,當時已顯示了他那過人的智慧,1468年,全家遷居佛羅倫斯。父親順應他的個性,送他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兼畫家委羅基奧的工場裡學藝,後者是一位用數學、透視學和解剖學等套用科學的方法從事藝術探索和實踐的藝術家,對於達·芬奇的影響不僅在嚴格的繪畫寫實方面,主要還在於培養了他對科學研究的興趣。這是決定他日後成為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繪畫奇才和多種科技研究家的關鍵。
創作背景
1472年,達·芬奇的名字已被佛羅倫斯的畫家公會列在會員名單上了,其時他才20歲。4年以後,他雖然名揚全市,卻仍和老師在一起工作,並於是年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幅名作《基督受洗》。據說這幅畫的主要構圖是委羅基奧完成的。因此,畫上的人物顯得呆板一些,充滿一種宗教圖解的味道。
聖經說,在羅馬大帝提庇留統治的15年間,約翰在約旦河一帶向貧民傳道,鼓動人民接受上帝洗禮,篤信耶和華。說這是為了免去自己身上的罪孽,可以升入天堂。一天,耶穌來了,他要接受約翰的洗禮。約翰知道他是上帝的兒子,不敢為他施洗。經耶穌勸說,約翰給耶穌施了洗。聖經上還說,當約翰舀起約旦河的聖水並為耶穌施洗時,天空豁然開朗,有一鴿子形狀的聖靈顯現在被啟開的天空中。
作品賞析
在這幅畫上,達·芬奇奉老師之命,只畫了左側兩個小天使中左邊一個,可是就這一個側面形象的天使,從人物造型和臉部的神情表現來看,要比老師所畫的其他幾個人物生動得多。達·芬奇著重描繪的是一個天真無邪、毫無神秘色彩的兒童形象。兒童頭部的捲髮、身上的衣褶以及他與據說也是他畫的後面的自然背景之間的和諧關係,給人以極其真實可信的感受。儘管是初露頭角,但可以看出達·芬奇在人體結構與自然形象方面的深入探究,已經優於他的老師。色彩表現符合規律,形體的寫實性十分強烈,因而給人以神態畢肖的印象。畫布上這個跪著的小天使,目光炯炯有神,他認真而又好奇地注視著眼前所發生的事件。這一切似乎使他深入幻想的境界。當老師韋羅基奧看了之後,也頗有自愧勿如的心情。自此以後,達·芬奇又被老師介紹給一位在陶器釉繪上有獨特技藝的畫家盧卡·德拉·波比亞,讓達·芬奇進一步向這位色彩大師學習繪畫的技藝。韋羅基奧比達·芬奇年長17歲,他身體健康欠佳,未滿40歲已百病叢生。這位老師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辛勤的藝術與科學的探索者。對他來說,繪畫是立體美的數學示範,一切藝術形象都必須建立在幾何設計的基礎之上。形象,必須是有形體可依的,立體的,它不僅應該有長度、寬度,而且還應有深度。這種科學態度在那個時代是人類自身覺醒的一種求知表現。它對於正在發展中的天才達·芬奇具有強有力的影響。但達·芬奇的天分勝於他的老師,因為他不僅愛好數學,還愛好哲學,哲學幫助他去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深入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繪畫藝術的寫實才是全面意義上的寫實。此幅濕壁畫有176.9×151.2厘米大,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齊博物館內。
達文西作品
簡介:達文西,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達文西過去與現在都主要以畫家著稱,並以其畫作寫實性和極具影響力聞名。
類別 | 作品 |
---|---|
繪畫 | 《美杜莎》|《聖母領報》|《基督受洗》|《聖母的康乃馨》|《吉內薇拉·班琪》 |
雕塑 | 李奧納多的馬(未完成) |
紙上作品 | 《維特魯威人》 《美麗公主》《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自畫像》 |
手稿 | 《阿倫德爾手稿》《大西洋古抄本》《鳥類飛行手稿》《萊斯特手稿》《馬德里手稿》 《提福茲歐手稿》《繪畫論》(烏爾比諾手稿) |
其他作品 | Architonnerre | 李奧納多的弩 | 達文西機器人 | Leonardo's self-propelled cart | Viola organis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