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研究植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分布、發生、遺傳、進化等的科學家。目的在於開發、利用、改造和保護植物資源,讓植物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纖維、藥物、建築材料等。
植物學
現代植物學以研究層次和重點不同而劃分為五個主要分支:
植物形態學是研究植物的形態和結構(由細胞到器官各個層次)的學科,分支學科有植物細胞學、解剖學(專注於內部結構)、組織學(關心特殊種類細胞的性質)、植物胚胎學等。
植物生理學是研究植物各部分或整體的功能和行為的學科,它和植物生物化學緊密相聯。後者研究植物生命過程中化學組成和變化。植物生物化學還有一個重要分支——植物化學——研究植物次生代謝的化學產品。
植物遺傳學是研究植物的種質和遺傳、變異等現象的學科(因此和研究植物進化相聯繫)。
植物生態學是研究植物和其環境的關係的學科,在其定義上還更廣泛一些,因為除去它本身特殊的方法之外,它既牽涉到區系學也牽涉到生理學。和它緊密聯繫的是植物地理學(包括地植物學)研究植物和地球表面的關係和植物社會學(植物群落學)研究植物群落。
植物分類學是研究植物的分類和命名的學科,它們的系統和演化(包括區系學,研究特定區域的全部植物,其種類分布、起源和發展)。這些區分並不是絕對的,為明了植物的功能和行為,必須了解植物結構的一些知識。分類學家在一個譜系的理論上來將植物分類,他也要關心進化。植物細胞學研究植物的各個細胞,部分是形態學,部分是生理學,而部分是遺傳學等等。
此外,還有些特別分支如以研究對象的類群不同而劃分的分支,如藻類學。藻類象真菌一樣相當小而簡單,但有各種色素能自制食物。它們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大部分,在未來可能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地衣學研究藻菌共生的地衣。
苔蘚學研究較大多數植物稍小而生殖過程較複雜的苔蘚植物。蕨類學研究更大的開始有維管束的植物,在這一類群中有石松、木賊和羊齒,並研究它們怎樣向有花植物邁進。與套用密切相關的分支則有經濟植物學,探討植物和它們用途的各個方面。
民俗植物學家則對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不同方式感興趣。古植物學研究已絕滅的植物(又是古生物學的分支),它們是寫在岩石裡面的進化史。孢粉學研究遠古的花粉、孢子,也屬微古生物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古植物學和孢粉學也是研究植物進化和植物地理學尤其是植物歷史地理學和區系學的重要手段。
歷史上有重大貢獻的植物學家
提奧夫拉斯圖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提奧夫拉斯圖--植物學的創始人
他在公元前300年寫的《植物歷史》或稱《植物調查》一書,在哲學原理基礎上將植物分類,描繪其各部分、習性和用途。
林奈
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確立雙名制
1753年發表“植物種志”,確立了雙名制。他將生殖性狀(花)用作重要分類依據,他確立的24綱主要建立在花的雄蕊數目上;每個綱再用花柱的數目分成目。這個系統的簡單性使人容易接受因而促進了植物的採集和調查,但由於此法含糊了自然分類而有害於植物學。如按林奈系統使百合和小檗同在一目,而鼠尾草和同類的薄荷卻分了家。他的貢獻還在於把約6000種植物歸入各屬(今天還用同樣安排),仔細描寫,並校勘了他所知的種和以前植物學家的命名和描寫,再按雙字命名法命名。此法立即被其他植物學者所接受。只有從1753年開始,從一個學者到另一個學者去跟蹤一種植物才比較容易和可能。此後與分類學進展相併行的植物解剖學、植物生理學、植物胚胎學等的研究也就發展起來了。
林奈(1707~1778)Linn,CarolusLinnaeus;Carlvon:瑞典博物學家,現代生物分類學的奠基人。1707年5月23日生於斯莫蘭省的羅斯胡爾特村,1778年1月10日卒於烏普薩拉。
自小喜愛花草。國小、中學階段,不用功讀書卻偏好在野外採集植物,為此其父幾乎要他輟學去當縫匠或鞋匠。1727年起,先後在隆德大學和烏普薩拉大學學醫。1730年任烏普薩拉大學講師。1735年在荷蘭獲哈爾德韋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735~1738年遊學丹麥、德、荷、英、法諸國,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1738年回國,先當開業醫師,1741年起一直在烏普薩拉大學任教授。
在荷蘭時他將所著的《自然系統》一書的手稿出版,該書第一版(1735)僅14頁,基本上是一個動、植、礦物的名錄,其著名的“植物24綱系”即首次發表在這裡。他所提出的分類系統雖屬人為分類系統,與自然分類系統相距甚遠,但因便於檢索,故深受當時學界歡迎,他也由此聲譽大振。他的重要著作《植物種志》,始作於1746年,歷6年始告完成,於1753年出版,該書奠定了近代植物分類學的基礎。《自然系統》在多次再版過程中,不斷地大量增補和修訂,在1758年刊行的第十版,已擴展為1384頁的巨著,在這一版中,他首次對動物分類採用“雙名法”,成為近代動物分類學的起點。他將動物界分為哺乳、鳥、兩棲、魚、昆蟲及蠕蟲等6綱;界下設綱、目、屬、種4個階元(尚無“門”及“科”級階元)。他一生的最大貢獻是確立了生物分類的雙名法,而且鑑定並命名了數以萬計的動、植物物種,結束了動、植物分類命名的混亂局面,大大促進了科學分類學的發展。林奈畢生著述浩繁,共約180餘種。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統》的第十二版中,刪去了有關“種不會變”的論述。
黑爾斯
英國人黑爾斯--植物生理學的創始人
1742年英國人黑爾斯在所著的《植物靜力學》中記載了關於樹液流動和壓力、蒸騰作用、失水和空氣交換氣體等方面的124個實驗,他被認為是植物生理學的創始人。
黑爾斯(Hales.Stepben):英國植物學家和化學家1677年9月17日生於肯特郡貝凱什本,1761年1月4日死於米德爾塞克斯的特丁頓。
黑爾斯從1708年起在特丁頓擔任副牧師,詩人蒲柏當時是他的鄰居。黑爾斯涉獵數門科學,頗有建樹,因成績斐著於1717年被皇家學會。他受牛頓著作的影響很深,並著力於把定量實驗方法套用於生物學的領域。
他最重要的實驗對象是植物,他測定了植物的生長速度,樹液壓力等等。他認識到只有一部分空氣對植物的營養發生作用,終於糾正了一個世紀前赫耳蒙特*基人。黑爾斯也是第一個測量血壓的人。
他提出了用蒸餾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以及使用二氧化硫保護穀物免受象鼻蟲使魚類免致腐壞的方法。他認識到通風的價值,並且首次從水面上採集到不同的氣體。他做過象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硫等氣體的實驗,但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氣體之間的差異。
1727年出版了一冊介紹他的各項發現的書。這是得到年邁的皇家學會主席牛頓的正式出版許可的最後一本書。
施萊登
日耳曼人施萊登和他的同伴動物學家施萬--首次提出細胞學說 他們在1839年首次提出細胞學說。從此細胞學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
施萊登(1804~1881)Schleiden,MatthiasJakob: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說的創始人之一。 1804年4月5日生於漢堡,1881年6月23日卒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1824~1827年在海德堡學習法律,並在漢堡作過律師。因對植物學有濃厚興趣而攻習植物學,於1831年畢業於耶拿大學。1850年任耶拿大學植物學教授。他通過研究植物顯微鏡下的結構來描述和命名新種。施萊登根據他多年在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組織結構的結果,認為在任何植物體中,細胞是結構的基本成分;低等植物由單個細胞構成,高等植物則由許多細胞組成。1838年,他發表了著名的《植物發生論》一文,提出了上述觀點。該文刊登在1838年出版的《米勒氏解剖學和生理學文集》上。德國動物學家T.A.H.施萬將此概念擴展到動物界,從而形成了所有植物和動物均由細胞構成這一科學概念即細胞學說,並首次載於1839年發表的施萬所著的《動物和植物的結構與生長的一致性的顯微研究》一文中。細胞學說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對生物科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施萊登也認識到細胞核的重要性,並觀察到細胞核與細胞分裂有關。他還描述過細胞中活躍的物質運動,即現在所說的原生質川流運動。他是首先接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德國生物學家之一。
達爾文
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的奠基人 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OntheOriginofSpecies)》一書,全面提出以自然選擇(TheotyofNaturalSelection)為基礎的進化學說。該書出版震動當時的學術界,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自然選擇的進化學說對各種唯心的神造論、目的論和物種不變論提出根本性的挑戰。使當時生物學各領域已經形成的概念和觀念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達爾文(1809~1882)Darwin,CharlesRobert: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主要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生於英國什魯斯伯里,1882年4月19日卒於肯特郡。
183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同年12月27日參加英國海軍貝格爾艦環繞世界的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東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鄰的島嶼上考察,然後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繼而越過印度洋到達南非,再繞好望角經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後於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國。
達爾文回國後,整理了考察中收集的大量資料,陸續發表了有關生物學及地質學的考察報告,其中包括《貝格爾艦所經各國的地質及博物調查日記》、《貝格爾艦航行動物志》,以及三冊有關珊瑚礁、火山島的地質報告。他在地質學論著中,提出環礁是因海底下沉、珊瑚向上堆生而成的著名論斷。5年的旅行考察更促使他思索物種起源的問題。他研究了各方面的大量證據,逐漸認識到,形形色色的物種實際都是由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他通過植物栽培和家畜馴養的事例,感到進化的原因可能是大自然對生物採取了類似的選擇方式——去劣存優。他還注意到,生物界中普遍存在著個體差異;適應環境的物種可以孳生繁衍,不適應的則可能滅絕。他又從T.R.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中得到啟示:每一物種均有巨大的繁殖力,但存活者只占極少數,這說明自然界中存在著劇烈的生存競爭,這種競爭造成大量物種死亡,從而維持了種群數目的相對穩定。經過多年的探索,他逐漸形成了一個系統的進化思想:生物界本來就存在著個體差異,在生存競爭的壓力下,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物種所保留的有利性狀在世代傳遞過程中逐漸積累,經過性狀分異和中間類型消失便形成新種。1851~1854年先後發表了4篇論述蔓足類的專著。此後他又不斷與友人探討,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他的進化思想。1858年6月18日,他接到博物學家A.R.華萊士的一篇文章,其中表述了與他相同的進化論見解。這時他才在朋友的敦促下寫出了自己的進化觀點,與華萊士的文章同於7月1日的倫敦林奈學會上發表。他們的文章當時沒有引起普遍的注意。1859年11月24日《物種起源》出版,書中詳細介紹了他20年來收集到的豐富證據,充分論證了生物的進化,並明確提出自然選擇學說來說明進化機理。書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進化論的出現使生物界的種種現象都得到一個統一的解釋:生物的一致性可以用共同祖先來說明;物種的多樣性則完全是進化適應的結果。進化論的出現在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中也產生極大影響;它猛烈衝擊了當時支配思想領域的神學觀念。
此後,達爾文的著作大都是對進化學說的進一步闡釋和發展。例如,1868年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論述了人工選擇問題;1871年的《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則把進化學說推廣到人類。此外,還有一系列著作探討了植物界中的許多適應現象,如1862年的《蘭花誘蟲授粉的種種策略》、1865年的《攀緣植物的運動及習性》、1875年的《食蟲植物》以及1877年的《植物界中異花授粉和自花授粉的效果》等。1872年發表《人類和動物的表情》可算是最早的一部行為學著作;而1881年的《蚯蚓對園田土壤形成的作用》則是土壤生態學的先驅。他還研究了植物的向光和向地運動,根據實驗斷定在植物體中存在著某種能傳遞信息的物質;預見了後來發現的生長素。
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
李繼侗
李繼侗,中國植物學家。1897年 8月24日生於江蘇興化縣,1961年12月12日卒於呼和浩特市。1916年入聖約翰大學,1918年轉入金陵大學林科,1921年畢業後考取清華學校公費留美,進入耶魯大學林學研究院作研究生。1923年獲碩士學位。1925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在金陵大學任教(1925~1926),後在南開大學(1926~1929)、清華大學(1929~1936)任教授。抗戰時期隨校內遷,在長沙臨時大學(1937~1938)、昆明西南聯合大學(1938~1946)任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清華大學(1946~1951)任教授。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轉入北京大學,任教授及植物學教研室主任。1955年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1957年任內蒙古大學副校長。他於1925年回國後致力於植物生理學、植物生態學和植物群落學研究。在植物生理學方面曾研究過光合作用、植物細胞吸水力、植物生長素和植物器官及組織的離體試管培養等。他在南開大學任教時,因陋就簡,通過數水生植物發出的氣泡來測定光合作用的速度,發現光強或光的顏色改變時,光合速度有瞬間效應,即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達到恆定的速度。這個成果是發現光合機理中有兩個光反應的先驅,比國外相似的發現早十幾年。他利用離體培養法研究銀杏的胚胎髮育過程的工作是中國人工培養植物組織和器官的開端。
單人驊
單人驊,1909年生於江西省高安縣,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生物系,任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他立志發展祖國植物學,把苦心收集的植物標本和資料看得比生命還重要。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他為保護植物標本,不顧日機的狂轟濫炸,不顧即將臨產的夫人,跋山涉水數千里,從上海輾轉雲貴,最後將所有的標本安全轉移到大後方重慶。1946年他遠涉重洋赴美留學,三年後獲得加州大學植物學博士學位,並被邀請為美國科技工作者榮譽學會會員。祖國解放前夕,他聽到訊息後,激動得徹夜難眠,顧不上拿博士證書,也顧不上到銀行取出積蓄的存款,獨自悄悄趕上美國開往上海的最後一班輪船,於1949年5月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國後,他出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和科學事業,著手主持創建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華東工作站。上海解放時,他受到陳毅元帥的接見,1956年又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1957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熱情勉勵,鼓舞著他去戰勝一切困難:黨旗下的莊嚴誓言,使他從不迷失方向。他專長植物分類學,尤致力於傘形科植物分類,是我國傘形科植物研究的開拓者。數十年中,他廣泛收集整理前人文獻資料,跋山涉水採集植物標本,悉心研究國內外各大標本館所收藏的數以萬計的傘形科植物標本。在“文革”十年浩劫的日子裡,“造反派”企圖燒毀所內珍藏的40餘萬份標本。單人驊滿腔怒火地說:“要燒就把我燒掉,不準燒掉標本。”由於他的不懈鬥爭,給今天祖國的植物學研究留下了無法計價的寶貴財富。
吳其濬
吳其濬 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清乾隆五十四年二月六日(1789年3月1日)生;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847年1月27日)卒。植物學、礦物學。
吳其濬出身於官僚家庭。父親吳烜,兄吳其彥曾任翰林、侍郎、順天府(今北京)學政等官職。道光元年(1821)其父卒,道光五年(1825)母歿。他家的住宅稱“宮保第”。吳姓氏族是前清固始縣“四大家族”之一。
吳其濬從小好學,2l歲時(1810)考中舉人,28歲時(1817)考中狀元,先後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尚書、兵部侍郎等職。以後又出任湖北、江西學政、湖南、湖北、甘肅、浙江、廣東、雲南、貴州、福建、山西等省的巡撫或總督,還兼任過鹽政等高級官員,所以說他“宦跡半天下”。吳其濬不同於清代一般官吏,他對植物學與礦產學有深厚的造詣,著有《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名實圖考長篇》、《滇南礦廠圖略》和《滇行紀程集》等書,這些書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陳邦傑
陳邦傑(1907~1970)世界著名苔蘚植物學家,中國苔蘚植物學研究的奠基人。教授。江蘇丹徒人。193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生物系。1939年獲德國柏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央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師範學院教授、生物系主任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九三學社社員。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植物學教學和研究。著有《中國蘚類植物屬志》等。
馮國楣
馮國楣,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園藝學家、昆明植物研究所創建者之一,在植物分類學研究和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的成就為同行專家所公認。特別是對杜鵑花科、山茶科、五加科、錦葵科等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澄清了許多名實混亂的問題,為植物分類和引種馴化奠定了基礎。馮國楣先生長期致力於園林觀賞植物研究,在對雲南觀賞植物資源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推動了雲南八大名花的遴選。為找到我國珍稀樹種——大樹杜鵑,他曾三次組織人力、兩次親赴騰衝,深入到原始森林,終於於1981年找到了大樹杜鵑。馮國楣先生生前曾主編了《中國杜鵑花》1至3冊、《中國珍稀瀕危花卉》、中日文版的《雲南杜鵑花》、《雲南山茶花》等;參編了《中國植物、《中國花經》等重要專著,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