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鎮

城北鎮

城北鎮位於富川的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東鄰葛坡鎮,北通朝東鎮及湖南江永縣,西與桂林市的恭城縣接壤,系富川縣七個小城鎮建設重點鄉鎮之一。城北鎮轄:城北社區;城北、六合、馬山、石獅、倆源、泗源、巍峰、新寨、矮嶺、鳳嶺、栗木崗11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圖)城北鎮城北鎮特色產業

城北鎮以盛產優質春烤菸、優質米、反季節蔬菜、臍橙美國布朗李、大肉枇杷而著稱。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近2.3萬畝。下轄1個社區,11個村委會,84個自然村,194個村民小組,4812戶農產,總人口20917人。城鎮人口3850人,城鎮化率18.7%,森林覆蓋率44.8%;全鎮耕地面積19852畝,其中水17507畝,旱地2345畝,可開發利用山塘水庫水面2100畝。

據考,城北古屬馮乘、富州(含今富川、鐘山),明代隸上九都,清轄馬山團,民國屬朝東區,後來才從朝東區劃出成立城北鄉,後又改鄉為鎮。公元前213年左右,秦駐守九疑萌渚要塞的驍將趙毗,為了便利軍隊行動,派人以秦新道青山口(今葛坡)驛站為始,修一古驛道養牛坪城北老朝東直達湖南源口,至今川岩西洞口尚存秦古岔道的橋墩和部分古道。清康熙三年,廣西部院屈盡美駐節奉溪(今鳳溪)橋大阜,平樂府江兵胡巡道(四品官)駐兵石龍大寨頭,與廖文膽起義瑤民在白朮巢鏖戰二月有餘,"白朮巢戰役"清史也留名。

城北勝景奇,第一看鳳溪。鳳溪瑤寨位於城北鎮西南的都龐嶺下。古戲台古樸典雅,極具歷史內涵,富川最早的祁劇班便由村人翟苟二、翟燕堂創辦;朝陽風雨橋青瓦飄檐,石檻木欄,詩畫碑刻,呈現村人重禮儀好詩文的風習,令人嘆為觀止;古民居青石街高門樓,天井石條鋪花,窗欞雕龍刻鳳,照壁楹聯意境雅致,實為瑤鄉之少有;瑤族風情歌舞式樣多種,內容豐富,情景交融,瑤妹靚而瑤哥俊,歌聲甜而舞蹈美,誰個看了不鼓掌叫好?還有這裡的清秀山水,幽深古巷,香濃油茶,令人留連忘返,誰不夸它是瑤鄉難得的世外桃源!

城北勝景多,第二看川岩。川岩一是洞寬,它長280多米,寬50米,高18米,是富川目前發現的最大溶洞之一。二是景美,它洞外翠擁群巒,古木蔭蔽,洞內寬敞明亮,空氣清新;小溪清流潺潺,魚游蝦戲,象鼻山栩栩如生,憨態可掬,石燕翩翩而飛,成群結隊;石幔石筍巧奪天工,古道悠悠穿岩而過,秦建古橋遺址仍在,石條石墩歷歷可見,習習涼風沁人心脾,猶聞遠鳩環境幽靜。三是石刻,氣勢雄渾;"力挽狂瀾"高立石壁,豎排陰刻,大筆行書,引人注目,其筆法之精妙,筆意之剛勁,實為清代藝術之精華;"山水之腴"刻於溪畔巨石,俯瞰清流,龍飛鳳舞,極有氣勢,它讚美秀麗的山川,豐饒的物產,寓意深刻,令人回味。這些勁遒的摩崖石刻與川岩奇洞的自然美景互成裨意,相映成趣,難怪專家學者、中外遊客喜歡到這兒來科研考察,旅遊觀光,實在是因為這裡景美洞奇,美不勝收啊!

城北勝景美,第三看鄉情。城北鎮(沙子坪街)寬街偉廈,鱗次櫛比,商店貨物琳琅滿目,五彩繽紛,街面上鄉親們擺賣貨物,品種繁多,購銷兩旺;田野里稻浪翻金,烤菸成片,果園裡紅桃白李,香瓜甜果,美難盡言;村寨中新房座座,坦途縱橫,谷禾滿倉,老少安康,豬牛肥壯,雞多魚肥,真箇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城鄉富裕,齊奔小康,難怪到過城北的人都夸它,真是富川的魚米之鄉啊!

現在,城北鎮黨委和政府通過學廣東促發展的學習活動,搞活經濟,改善投資環境,使得省內外老闆紛紛到這兒投資辦廠,創業發財,呈現一片繁忙景象。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城北鎮這顆古道明珠,一定會經濟騰飛,興旺發達,百業俱上新台階!

基礎設施

(圖)風景風景

城北鎮設定初級中學1所,完小9所,教學點16個,有正式教職工232人(含退休32人),代課老師13人,國小在校學生2746人,中學在校學生1027人。

城北鎮境內交通便利,水力資源豐富,擁有電站6個(即觀音山、二九山、鳳溪電廠、鳳溪三級站、栗木崗電站、大源電站),裝機容量3000多千瓦。

經濟狀況

(圖)城北鎮城北鎮領導視察

在經濟工作方面,圍繞“穩烤菸、強果蔬、興養殖、辦企業、活流通”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小城鎮建設、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目前,農業開發正向基地化、規模化、企業化方向發展,優質春烤菸基地、以臍橙為主的優質水果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優質糧基地已初具雛形。

城北鎮優質糧種植11000畝,春烤菸3512.5畝,水果3500多畝,優質蔬菜23000畝(複種面積),生豬出欄3.71萬頭,牛出欄2700頭。2002年本級財政收入5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23元。

建設發展

(圖)城北鎮城北鎮面貌

城北鎮共投入了400多萬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本建成有鳳溪、羊岩、朝陽三個新農村示範點;投入了200多萬實施了羊岩、矮嶺、六合毛家、獅山、張家人畜人畜飲水工程,新建城北客運站,維修和新建了富朝公路至倆源楊柳岐四級公路、栗木崗村水泥路、矮嶺村水泥路、黃粟地村道、富朝公路至九牛嶺四級公路,新建了泗源完小教學樓,解決了泗源村委的新頭源、楓樹腳、大源山等無電村的通電問題,新建沼氣池500多座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極大地改善了廣大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全鎮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城北鎮黨委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本鎮“1358”的經濟工作思路,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鎮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2007年,該鎮共發展春烤菸種植面積270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25000畝,水果種植面積2700多畝。自1999年來,該鎮連續7年被評為縣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一類鄉鎮,2004年獲得自治區綜治模範鄉鎮榮譽稱號;鎮司法所被評為自治區一級司法所、國家級先進司法所;2005年榮獲全區民政工作先進鄉鎮、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和自治縣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06年榮獲全市先進基層黨委榮譽稱號,2007年榮獲賀州市經濟進步鄉鎮榮譽稱號、榮獲自治縣臍橙生產一等獎、榮獲自治縣雙文明目標管理二等獎等榮譽稱號。

以制保廉

(圖)城北鎮城北鎮

富川瑤族自治縣城北鎮建立健全農村基層財務委託代理、民主管理、對村乾廉政談話、村乾述職述廉和村民評村乾等制度,該鎮沒有因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問題引發的民眾上訪案件。

該鎮農村所有開支經本村村民理財小組審核,其中較大開支須經村支兩委研究後,提交村民理財小組討論通過,報鎮管理服務中心批准。凡涉及村集體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先由村支部和村委形成初步意見,然後召集全體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進行聽證,半數以上不同意的事項,必須重新研究,舉行二次聽證。鎮主要領導堅持對新任村乾進行廉政談話,對存在輕微問題的黨員幹部及時進行誡勉談話,據統計,共對12名黨員幹部進行了談話。每年底,村乾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及個人廉潔自律情況,與會的村黨員和村民代表對村兩委幹部廉潔勤政情況進行民主評議。每年由鎮紀委組織人員對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進行一次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檢查財經紀律執行情況,看有無私設“帳外帳”、揮霍浪費、侵吞集體財產以及有無截留、挪用上級劃撥資金等問題。

生態農業

富川瑤族自治縣城北鎮黨委、政府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以構建“兩帶兩區”為載體,即富朝公路沿線的瘦肉型豬養殖帶、以臍橙為主的水果種植帶和巍峰、栗木崗等村的蔬菜種植區、春烤菸種植區,以示範基地帶動面上,推廣“豬—沼—菜(果、稻、煙)—燈—漁”五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在全鎮範圍內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圖)城北鎮城北鎮領導視察

2004年,城北鎮在栗木崗、紅珠灣、楊家櫟、橫嶺、鷓鴣石等村試行建立了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在示範基地安裝了33盞頻振式殺蟲燈,養殖400多頭瘦肉型母豬,興建沼氣池140多座。結合發展瘦肉型豬養殖,引導農戶大建沼氣池,把豬糞作為沼氣池的主要原料,利用沼氣水和沼渣作為肥料淋施或穴施蔬菜、果樹、水稻、烤菸等農作物,減少了這些農作物成本的投入。同時,在蔬菜、果樹水稻、烤菸等農作物的田塊里安裝使用頻振式殺蟲燈和生態粘蟲板,減少害蟲為害和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養殖戶把頻振式殺蟲燈誘殺的害蟲收集起來,作為養魚的飼料,減少養魚的飼料成本。該鎮繼續完善五個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建設,逐步擴大五位一體生態農業生產的規模。抓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修建機耕道10多公里和三面光渠道21000米;安裝頻振式殺蟲燈68盞和7500塊殺蟲黃板;養殖瘦肉型豬1680頭和新建沼氣池200座;建造小魚池380個。

城北鎮通過創建“五位一體”生態農業示範基地,把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多方面減少了生產成本的投入,大大地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合作醫療

(圖)城北鎮城北鎮水泥公路

富川瑤族自治縣城北鎮積極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積極引導,規範服務,加強監管,穩步推進工作,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該鎮參合人數18038人,參合率達85.19%,總參合資金18萬多元,年內農民住院補償資金達80多萬元,補償受益資金是參合資金的4倍多。

該鎮在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中,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引導、注重宣傳,建立“政府領導,衛生為主,部門配合,農民參與”的運行機制,切實把此項工作為民辦實事抓好,積極引導農民民眾參加新農合。同時,重點突出“三服務”,強化領導服務、部門服務、規範醫療服務。加強監管,健全監督體系,有效保護參合農民的合法利益,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落實行政監督職能,實施陽光操作,完善民主監督機制。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該鎮參合的農民患病住院得到較好的保障,切實減輕農民的醫療費用負擔,更好地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2009年該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率達到90%以上。

廣西玉州區城北鎮

(圖)城北鎮城北鎮

城北鎮位於玉州區北部。轄14個行政村192村民小組,轄區面積6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8840萬,耕地面積2026.65公頃,糧食種植面積1000多公頃。

地方特色產品有香蕉甜桃台灣甜桃為主的農產品種植,並向規模種植髮展,形成了以谷山、潘嶺為主的香蕉、甜桃等水果生產基地,鍾周、西岸、高山為主的蔬菜種植基地。

主要旅遊景區高山村明清民居古建築,高山村2004年被評為全市文物保護單位,村周圍有七個小山峰拱托著高山村山地,俗稱“七星伴月”。明代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於1637年來到高山游宿。 高山村古建築是以兩廣地區宗祠文化為主要載體的民居群。保存著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磚巷道9條,以及古墳、古井、古戲台、古劇場、古石碑、古圍牆等一批古建築。全年接待遊客1.5萬多人。著名的佛子山度假旅遊中心就坐落在該鎮,平均每年接待遊客有2萬多人。

全鎮2004年財政收入603.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量1.5670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315元,今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7000萬元。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

(圖)城北鎮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

歷史沿革

梅江區城北鎮,1950年為城北區,1956年撤區並鄉為城西鄉,1958年屬衛生公社,後改梅城公社,1960年由梅城公社分出建立城北人民公社,1983年冬改為城北區公所,1987年改為城北鄉人民政府,1999年12月改為城北鎮人民政府,2002年7月與五洲辦事處合併為城北鎮人民政府。1982年前歸屬梅州市梅縣區轄,1983年歸梅縣市轄,1988年縣、區分設後歸屬梅江區轄。

地理位置

梅江區城北鎮位於東經116度7分,北緯24度18分,面積12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有5平方公里,地處梅州城區北面,鎮址設在五里亭,距梅州城2公里。東鄰梅江區金山街道、梅縣區城東鎮,南鄰梅州城區,西鄰西郊街道、梅縣區程江鎮,北鄰梅縣區大坪鎮、石扇鎮。

自然環境

境內丘陵山地與河谷盆地交錯,地勢東南較平坦,西北高。年平均氣溫21.2℃,年降雨量1473毫米。全鎮有耕地16930畝,山地123586畝。石灰石儲量800萬立方米,煤炭、鉛鋅礦、鈷礦等資源豐富,水利資源充裕,現有3座水電站、5台機組,裝機容量765千瓦,年發電300萬千瓦時。

人口民族

2006年底,城北鎮總人口55663人,漢族。其中,農業人口27766人,占總人口的49.9%,非農業人口27897人,占總人口的50.1%。全鎮共有20個村委、278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居委會。全鎮有初級中學1間,完全國小16間,教學點4個,鎮級甲等醫院1間,20個村均設有農村個體醫療站點。此外,城北鎮是重點僑鄉之一,海外華僑、港澳台胞3萬多人,僑眷占全鎮總戶數的74%,知名華僑較多。

交通、通訊

城北鎮交通通訊便利,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在境內有205、206國道14公里,區級地方公路53公里,村村通地方公路,並基本實現水泥硬底化。境內建有行動電話基站11個,基本無通訊盲區,全鎮有程控固定電話6500多部。城區自來水延伸到環市北路。農村用電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

經濟發展

城北鎮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加快了經濟建設步伐。城北鎮紮實推進“五個梅江”建設,充分發揮“後發、資源、地緣、人才”等四大優勢,在“實”字上做文章,在“做實工業、搞活商貿、辦好基地”等三大方面上下功夫,著力打造國道經濟熱線,全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2006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61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073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8%和1%,其中農業總收入1.14億元;四級企業總收入達2.47億元,比上年增長10.9%,總產值1.49億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240萬元,其中生產性純收入80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和4%。20個村中,有3個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在3萬元以上,其餘17個村均在3萬元以下。2006年招商引資落戶城北的項目有24個,總投資1.3億元,已投入資金0.98億元,超額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全年招商引資任務,被區委、區政府評為2006年度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稅收增長更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全鎮完成區本級稅收1028萬元,比去年增收358萬元,增長53.4%,首次實現本級稅收突破1000萬元。今年1—8月,完成區本級稅收619.3萬元,比增232.2萬元,增長50.6%。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黨的建設

梅江區城北鎮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一是堅持常抓不懈,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了低生育新水平;二是依法治鎮,民主法製得到加強;三是加強教育,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四是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僑務和人武工作不斷推進;五是積極實施"十項民心工程",關心民眾生活;六是積極實施固本強基工程,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全鎮有30個黨支部,黨員134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