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鄉情》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劇情片,由胡炳榴、王進執導,黃小雷、任冶湘、吳文華、王進、黃錦裳等出演,於1981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善良的農村婦女田秋月在困難時期收養了革命幹部的兒子田桂,但當田桂重新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時,他的親生母親卻試圖割斷田桂與農民養母及未婚妻的聯繫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忠厚善良的農村婦女田秋月,懷著喜悅的心情送兒子田桂和養女翠翠到公社登記結婚。但是,結婚證沒有拿到,卻傳來田桂不是田秋月親生兒子的訊息。原來,田桂的親生父母匡華、廖一萍早年參加革命,將孩子寄養別人家中,幾經周折後,由田秋月抱養。後來,田秋月又收養了無父無母的翠翠,茹苦含辛地把他們撫養成人。如今匡華夫婦尋子,打聽到了田桂的下落。田秋月克制住自己的愛子之情,推遲了田桂和翠翠的婚期,送田桂進城去見他的親生父母。

現在匡華和廖一萍已是在某市任要職的幹部。廖一萍見到田桂,喜出望外,她計畫用自己富裕的經濟條件和政治上的權勢,改變兒子的面貌,為他鋪設一條光明遠大的路。田桂不習慣安逸的生活,他苦苦思念著家鄉,思念著善良的養母和從小一起長大的翠翠。廖一萍想盡辦法把田桂強留在自己身邊,還試圖割斷他與養母和未婚妻的聯繫。田秋月和翠翠在鄉下望眼欲穿地等待著田桂歸來,田桂卻一直沒有回來。田桂在城裡速成中學學習期間,認識了市委組織部長的女兒王莉莉。廖一萍企圖撮合二人相愛,田桂卻坦率地向王莉莉說明了自己對翠翠的感情,廖一萍大為惱火。經常外出的匡華回到家中,覺察出廖一萍對待田桂的養母、未婚妻的錯誤態度,批評了廖一萍,並讓田桂回鄉下將田秋月和翠翠接來。

田桂回到鄉下,母子三人團聚,高興地準備著進城的行裝。突然,田桂接到廖一萍的來信,只準讓他接翠翠,不準把田秋月接到城裡。這使田桂痛苦萬分,他決心留在鄉下與養母同甘共苦。為了成全田桂與親生父母的團聚,善良的田秋月默默承受著精神上的巨大折磨,決定親自送田桂和翠翠進城。田桂月來到匡家,意外地發現廖一萍正是自己當年捨身救出的患難姐妹。她沒有當面說出這件往事,默默地離開了他們,踏上了回鄉的歸途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黃小雷田桂
任冶湘田翠翠
吳文華田秋月
黃錦裳廖一萍
王進匡華
黃宛蘇吳姨
王琴寶王莉莉
鄧忠田桂(幼年)
周勁英田翠翠(幼年)
趙春常田保
春歌田本發
高志煌秘書
王毅剛老趙

職員表

導演胡炳榴、王進
編劇王一民
攝影梁雄偉
配樂楊庶正
剪輯李榜金
道具黃校明
美術設計黎淦
造型設計雷靜
服裝設計殷瑞玲
燈光羅熾威
錄音蔣紹琦
劇務徐康
布景師梁納
編輯肖惠琴
指揮賴廣益
演唱曹燕珍
演奏珠影樂團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田秋月 演員吳文華
出身貧賤、身世悲苦的農村勞動婦女,純潔善良,無私豁達。她為了收養的一雙兒女默默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畢生精力。而當養子找到親生父母后,她雖不忍田桂離開自己,卻又深切理解田桂親生父母對骨肉的眷念,苦勸兒子進城。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田桂 演員黃小雷
田秋月的養子,忠厚淳樸的農村青年,從小與親生父母失散,由田秋月撫養長大,母子相依為命。他對農村一片深情,對鄉親無限眷戀。進城與親生父母相認後,仍日夜思念留在家鄉的養母和翠翠。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翠翠 演員任冶湘
田秋月的養女,與田桂青梅竹馬兩情相悅,既是兄妹又是戀人。她賢慧、善良、勤勞,同時也潑辣倔強,處事果斷。她敢於大膽地爭取自己的愛情,但當田桂的生母拒絕接納田秋月時,她寧願犧牲愛情也要留下來侍奉養母。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鄉情[1981年胡炳榴、王進執導電影]
廖一萍 演員黃錦裳
革命幹部,田桂的親生母親。年輕時為鬧革命承受了骨肉分離之痛,但革命成功後,身居高位的她卻滿腦子封建特權思想和門第觀念,想方設法拆散兒子與鄉下養母及戀人的聯繫。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片中插曲
曲名作詞作曲演唱
《盼哥》 瞿琮楊庶正曹燕珍
《送哥》 胡炳榴、楊庶正
《搖籃曲》 王一民

幕後花絮

•該片的文學劇本標題為《愛是無價的》,編劇在定稿時改為《愛》,但導演和編劇對這些名字都不太滿意,因為比較俗套。導演考慮到真實的鄉村生活圖景和廣大農民高尚的精神情操是他們影片創作的土壤,所以把片名定為“鄉情” 。

•該片以桂花比喻田秋月的品格,但由於是季節關係,攝製組沒能拍到桂花,片中只出現了桂花樹的中遠景 。

•在江西拍外景時正值酷暑時期,為了讓大家工作好,演員黃錦裳在自己不拍戲的時候放棄休息,為同事們煮綠豆糖水解暑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備註
1982年1981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鄉情》獲獎
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任冶湘提名
最佳音樂楊庶正提名
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鄉情》提名
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獎《鄉情》獲獎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度專業性評獎 優秀影片獎《鄉情》獲獎
最佳導演獎胡炳榴、王進獲獎

幕後製作

創作理念

該片的導演從中國古詩詞《琵琶行》、《靜夜思》、樂府民歌中尋找靈感,在結構安排上著重圍繞“鄉情”二字,採用寫意手法創造鄉情田園詩的意境 。在場景上也注意泥土氣息,認為藝術表現愈淡雅愈好,從細節到典型環境表現得越普通、自然,就越能表現出普通勞動人民的心靈美來 。例如,影片中出現的牧歌本不在計畫中。劇組在江西拍外景鏡頭時偶然看到了一群牧童騎在牛上一邊唱歌一邊回村,這種富有江南農村生活氣息的情景激發了導演和攝影師的靈感,他們馬上搶拍了這組鏡頭,錄音師也當場錄下這首牧歌 。劇本中翠翠送田桂進城一場戲本來設計是翠翠回憶兄妹倆小時候採蓮的情形,看到牧童晚歸的場面後,導演決定改為童年的翠翠到湖灘草地給放牛的田桂送紅薯,配樂採用的就是現場錄製的牧歌 。

演員選擇

導演第一次看到演員任治湘時覺得她雖然和角色年齡差不多,但看起來更小,像十六歲的少女,而且外形太洋氣,但接觸後發現她性格很接近角色要求,就決定讓她來試鏡。試鏡後,導演認為任治湘的表演有激情,不做作,最終決定讓她演翠翠 。但是,任治湘在城市長大,對農村缺乏了解,一開始覺得自己的角色造型又醜又土氣,導演給她做思想工作,為她深入分析角色。後來,她逐漸愛上了自己的角色,不但處處以農村姑娘的真實感情要求自己,刻苦練習划船、搬蝦、車水、推磨、納鞋底,而且,每到拍攝時,還自己給褲腿上抹些泥巴 。

影片評價

該片的創作者沒有熱衷於講述事件的過程,而是通過精心的剪裁,著力刻畫人物的性格,發掘蓄藏於心靈深入的人性美與人情美,並把這種人性美與階級情和諧地統一起來。編導以桂樹、花香象徵田秋月的品德,以及田秋月與田桂、翠翠之間刻骨銘心的深清。而在田桂與翠翠的愛情戲中,編導通過牧場送飯、兄妹讓薯等閃回鏡頭,簡練地寫出了二人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感情,也增添了影片的田園抒情詩韻味。在翠翠給田桂寄鞋的情節中,編導很好地運用了中國文學藝術的傳統手法,加強了影片的民族色彩。可貴的是,影片裡沒有那種男追女逐、紗巾縹渺的場面,也沒有一場單純談情說愛的戲,只是從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中,微妙地傳神地表達了他們之情的情愫,這種嚴格掌握分寸的藝術處理,雋永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普通人民的思想感情、心理素質與美學趣味 。 (電影評論人、原《大眾電影》編輯部副主任許南明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