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山鎮[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

團山鎮[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

團山鎮位於邵東縣境東部,距縣城32公里,東與雙峰縣接鑲,南與本縣水東江鎮相連,西與本縣流光嶺鎮、流澤鎮交界,北於界嶺鎮毗鄰。

基本信息

概況

轄團山居委會;船舫、西沖、青玉、岩塘、茅岸、廖沖、希橋、竹山、光沖、分水壩、群富、完善、柏樹、長青、漆樹、雙遠、利民、烏龍廟、建農、百福、建福、大橋、保良、連塘橋、團群、新栗山、雙河、草塘、優勝、幸福、東紅、雙江、馬家沖、稻香、石龍、梅花、繁榮、托堂、羊夫、崇山鋪、崇建、仁堂、獲福、萬寶、萬安、廖家、祝勝、興福、珍龍、崇福、保勝、保善、滿堂、麥子壩、泉塘灣、白竺、鍾家台、神山、三聖廟、松竹、帳上、凌家、實輝、山河、楊富、張家、太平67個村委會。版圖97平方公里,轄6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現有人口7.3萬,耕地面積4萬多畝,其中水田2.5萬畝,旱土及經濟作物土1.8萬餘畝。

地理

境內多丘陵山崗,西南高而東北低,地勢呈緩坡狀。最低處幸福窪壩海拔僅126.3米,為邵陽市最低處。站在海拔383米的梅子嶺上,可見“巍巍佘湖峰迴轉,衡陽雁去一線天”之勝狀。石輝、光沖、張家三水庫似九天墜落於崇山峻岭中的明鏡,粼粼波光,水天一色,美景不可勝收。境內有石灰岩地形,多溶洞,石輝的“光山洞”和仁塘的“群仙岩”,主洞如天庭之空闊,似宮殿之富麗,可容納2千人,保善的“飛龍洞”是邵東的旅遊景點,洞內有長達4米突兀於絕壁上的石化龍,有首無尾,青鱗片片,鬼斧神工而就。四方遊客雲集於此,文人雅士為之叫絕。大黃公路橫亘全鎮東西,上抵邵東縣城,為西南咽喉要道,下鎖水東汪塘,是東南雙邵衡入境之紐帶。村級公路皆以它為脈,交錯成網,吸引著八方行人前來瞻仰邵陽市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團山烈士陵園。地處雙邵交界的雷祖山巔的“雷祖殿”坐落托塘村內,據傳是明代所建,“大躍進”時已全毀,現被民間整修,歸屬邵東佛教協會管理。三聖村的“轄神殿”為清代所建,1998年兩殿已被列為鎮古蹟開發項目。

經濟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
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64348萬元,同增長13.1%,工業總產值完成38342萬元,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712萬元,同比增長25%,企業固定資產投資10863.6萬元,到11月份止,招商引資4431萬元,國稅完成104.6萬元,占全年任務86%、地稅完成97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16.8%、財政完成185.1萬元,占全年任務的94%,共完成382.7萬元,占全年任務的97.1%。家電下鄉補貼3469台,補貼金額780976.69元,汽車(包括機車)下鄉補貼699台,補貼金額1265458元。
最佳化農業經濟結構,農業經濟穩中有增
①、年初,我鎮狠抓了糧食生產,確保了糧食生產目標的實現,今年我鎮糧食生產面積7.8萬畝,糧食總產量達3.3萬噸,其中雙季稻面積為2.4萬畝。
②、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加強農技培訓,今年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12期,培訓人數達2600多人次,發放農技科普資料11800多份。
③、認真落實冬季農業的各項指標,通過層層發動,簽訂責任狀,現在落實油菜9500畝,馬鈴薯2000畝,大小麥1200畝,蔬菜5000畝,綠肥5000畝,中藥材2500畝,有機黃花菜擴改2800畝,病險山塘修復改造700口,渠道維修22公里,建立了泉塘灣、鍾家台、神山、麥子壩、滿塘村為中心的1000畝高產油菜示範片。
④、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增強了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今年合作社的有機大米種植面積由100畝擴大到300畝,現已通過有機認證,黃花菜以栽培稻加工都實現了有機無害化。
⑤、全鎮共存欄生豬5.6萬頭,出欄生豬4.7萬頭;牛存欄1361頭,出欄1200頭;羊存欄2600隻,出欄1800隻;家禽存籠28萬羽,出籠23萬羽。
⑥、大力推廣豬、沼、菜、豬、沼、果等生態模式,逐步推進農業無害化生產,今年,新建沼氣池74口。
工業企業發展趨勢良好
2010年,我鎮的工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企業生產呈現出繁榮景象。我鎮黨委、政府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領導幹部深入企業解決周邊矛盾,協調解決勞資矛盾及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如誠信打火機廠擴大生產規模用地,利民煤礦的礦群矛盾,鎮裡由主要領導帶隊,分別組織兩個專門工作組直至矛盾處理好為止;二是積極招商引資。團山地處偏遠,我們從引進小企業入手,今年共引進各類加工企業12個,如金花大米廠、團山金珠廠、陽飛銅鑼廠等相繼落戶團山,解決農民就業困難1500多人。為解決遠航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用地矛盾,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出面,召集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矛盾,目前運作良好。到目前為止,共完成企業投資1187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0863萬元。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企業生產首位,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堅持安全排查、整頓,全年沒有出現安全責任事故。

民生

大力推進大黃公路的建設

大黃公路時該鎮的交通主動脈,現破爛不堪,老百姓反映強烈。4月4日,該鎮邀請了團山籍在外經商工作的老闆和領導回鄉召開聯誼,共商團山發展大計,籌措大黃公路硬化資金100餘萬元。大黃公路在該鎮的12公里路段,現已全面竣工通車。全鎮共完成通村公路40.7公里。興福村通往雙峰花門鎮的橋樑已立項,可望明年初動工修復。

大力改善城建基礎設施

原有的垃圾場已無法堆放垃圾。投資30萬元新建垃圾處理場。正在修建配套設施,投資5萬元清理維修原有的下水道。
2010年,爭取了上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550萬元,改造流光嶺中乾渠道,北乾渠及防汛工程等,民間自籌資金180萬元,維修山塘河壩,現開工82處,竣工了27處,完成投資總額45%。
自來水廠已經開工建設,現已完成120萬元,完成投資總額的20%,該廠建成後,可解決5000人的飲水問題。

科教文衛

通過多方籌資辦學資金218萬元。團山中學新建800㎡的學生宿舍樓竣工;團山中心國小籌措資金25萬元裝修上世紀80年代的老教學樓,90萬元校安工程已啟動;黃土鋪國小投資66萬元修建教學樓在年前竣工,並硬化進校園道路100米;實輝國小投資25萬元危房改造;紅旗國小和實輝國小新修校園圍牆500米。
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今年初三學科全能競賽32人上線,再創歷史佳績,申如平老師在全縣化學教學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團山中學教學組的教改課題《創設情境質疑與探索》以申報省立項。團山中小創建的“學習型家庭”教改課題經三年的研究、探討、實驗,以通過評審,獲省二等獎。
通過積極向上級爭取,建農家書屋13個,有各類農技圖書65000餘冊。
完成城鎮醫保3118人,新農合參合率為96%,全鎮所有企業全面參加工傷保險,計畫免疫率為98%。
今年通過主動爭取,投資200多萬,流崇高壓線全部改造,農電改造7個村,總投資450多萬元,3.5降壓站成功立項,明年可動工修建。

和諧穩定

今年來,我鎮結合“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進一步強化機關幹部作風建設,提高了機關幹部服務百姓意識,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能。一是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定上班時間八點半簽到,下午五點方能離崗。每周值班不少於2晚,下鄉5公里內不得租用車輛,嚴格執行責任首問制度;二是嚴格考勤,注重實效,機關幹部掛牌上崗,將機關幹部的出勤,值班列入崗位目標管理,駐村幹部下村入戶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做為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各職能部門向社會公布辦事人員的電話和投訴電話,對老百姓的訴求限時辦結。全年組織了二次考評,由村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的幹部績效和部門工作效能進行評價,對後三名的幹部及部門進行誡勉談話,並要寫出書面整改意見。
城建城管部門嚴格落實門前“三包”制度,通過三次集中整治行為,街道髒亂差的狀況基本上得到控制。基本上消除了交通堵塞現象。
計生工作在抓隊伍建設同時,狠抓計畫生育各項指標的落實,出台了《關於駐村幹部計畫生育工作管理制度》、《關於進一步加強村級計畫生育管理辦法》、《關於實行村級計畫生育工作量化考核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嚴格按政策徵收社會撫養費,嚴把婦查關。在執法過程中更注重政策宣傳,服務到位,關心廣大計生對象的後顧之憂。落實流引產315例,上環308例,女扎206例,婦查率65%,計畫生育率為84.6%,全年出生729人,多胎率控制在3%以下。
我們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社會和諧穩定,把綜治工作與淨化經濟發展環境有機結合,讓老百姓有一個安居樂業的社會治安環境是黨委、政府之重任,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通過民情走訪活動,了解民眾對社會治安的意見和要求,解決了一大批老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今年以來,我鎮共立案17起,破案33起,批捕14人,刑拘14人,治安拘留20人,強戒7人,勞教1人,化解民事糾紛及不穩定因素12起,調處民事糾紛217起,通過民意調查,老百姓的社會治安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安全感明顯增加。

主要工作

1、村級工作換屆工作正在全面開展;
2、開展創建省級文明衛生鎮活動;
3、正在向上級有關部門申報立項,拓展城鎮建設規模,修建太一北路;
4、團山3.5降壓站近期動工修建,年內完工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