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img/c/42a/nBnauM3X3EjMzcTM4QjM1ADMzITM2gzM3MjMwADMwAzMxAzL0I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創立
在1989年年底舉行的第44屆聯合國大會上,經社理事會通過了“國際減災十年的決議案”和“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宣布“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於l990年1月1日開始,指定每年l0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每年以適合減災_{‘年的目標和目的的方式予以紀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卜年”結束後仍繼續開展“國際減災日”活動。
目的
![自然災害](/img/f/604/nBnauM3X4ETNzkzNwcjM5ATN1ITMwYTN2IzMwADMwAzMxAzL3I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減輕開發中國家的自然災害,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將個別國家遭遇到自然災害所獲得的防災知識和技術推廣到全世界,如颶風、海嘯、洪災、雪災、火山爆發、地震、山崩、滑坡、土石流、地陷等自然災害的預警、減災、防災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等;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研討會,圍繞特定的自然災害及其預警系統和減輕災害的具體措施等展開討論,提出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手段;建立新的研究課題,如海嘯發生的地質、地球物理研究及如何建立預警系統等。
由來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
自然災害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img/9/5e4/nBnauM3X2QjNwkDOzYjM5ATN1ITMwYTN2IzMwADMwAzMxAzL2I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自然災害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巨大障礙。有史以來,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了重大的傷亡和痛苦。生命和財產遭受到巨大的損失。目前,人類正面臨著災害的嚴重威脅和挑戰。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和集中(城市化);各種高技術和建設規模的有增無減,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導致自然災害對人類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潛在威脅越趨嚴重。已經並將繼續造成世界的嚴重不穩定因素。
據有關資料統計,過去20年中(數據截至2005年),受自然災害影響的人口有八億多人,財產損失近千億美元。當今世界自然環境正急劇惡化,有二萬多種動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約五千種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險。這種情況說明,減輕自然災害已成為人類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這個帶有世界性的重大問題,差不多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遭受到它的破壞和威脅,因為自然災害是不分地域和政治界限的,對工業化國家來說,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在市值上是追高的,但自然災害造成的最大苦難卻落到了開發中國家的身上。因為它們受到死亡率高和經濟損失相對較大的雙重打擊。
歷史經驗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img/e/ab8/nBnauM3XwczNxgzM2UjM1ADMzITM2gzM3MjMwADMwAzMxAzL1I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經驗證明,已經有了足夠的知識,無論是對災害成因與危害的認識,還是對減輕災害損失的技術方法的掌握運用,都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只要通過國際上有效的合作和協調一致的努力,運用得當,完全有可能把人類面臨自然災害的威脅極大程度的減少和降低,現在已經到了將自然災害看作一個世界性問題的時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減災技術的進步,為處理這個全球性的問題提供了最好的機會,一個構想的減輕自然災害的全球計畫,包括在文化上、經濟上完全不同國家之間的協作已經得到科學技術界的普遍的熱憎支持。
運用措施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img/3/f15/nBnauM3X4MzM0MzMzYjM1ADMzITM2gzM3MjMwADMwAzMxAzL2I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它旨在聯合國的主持下,通過國際上的一致行動,把當今世界上,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社會和經濟停頓減輕(少)到最低的程度。具體目標為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技術援助或轉讓,項目示範,教育與培訓等手段,推廣和套用目前已經擁有的知識、技術和經驗,繼續發現新的研究領域,提高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防災、抗災能力。 決議要求各國政府,科學技術團體、非政府組織廣泛熱烈回響,在聯合國領導下,從事減災十年的活動,還特別要求聯合國各成員國政府建立相應的國家委員會,制訂各自的方針。為實現國際減災十年作出貢獻。 決議還要求聯合國秘書長就籌備工作的進展情況,特別是聯合國系統本身如何發揮推動與促進作用,向43屆聯合國大會進行報告。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img/6/5c4/nBnauM3X4QTN0kzN3gjM1ADMzITM2gzM3MjMwADMwAzMxAzL4I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與此同時,聯合國秘書長還決定成立一個“特別國際專家小組。(AD-hoc International Expert Group)。聘請“國際減災十年”創始人——美國科學院院長法蘭克·普勒斯博士主持召集國際著名災害專家在1988年3月22日~24日在美國華盛頓集會,研討如何實現國際減災十年活動的目標,特別是國際專家委員會的性質、任務、組織形式籌,並發表了會議紀要,特別專家組的任務是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供與減災一年有關的科學技術和實施方面的建議,制定如何實現國際減災十年活動的計畫.並為執行計畫提出了個相應的體制,以發揮聯合國的作用。
1988年12月20日,聯合國第43屆大會就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的內容與規模作出相應的決議(43-203號決議)。 1989年7月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做出了89-99號決議,建議聯合國大會採取行動,為實現國際減災十年活動的目標制定一個適當的行動綱領,1989年底舉行的第44屆聯合國大會上,經濟及理事會通過關於“國際減災十年”的決議案,宣布“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於1990年1月1日開始,決定指定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並於每年以適合10年的目標和目的的方式紀念該國際日等。
第44屆聯大還通過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他包括: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目的和目標,國家一級須採取的措施;聯合國系統須採取的行動;減災十年期間的組織安排;財政計畫及審查等。這個綱領的產生,為在世界範圍內的一致減災活動鋪平了道路,至此,“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年”活動全面開展。
行動綱領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img/3/2b3/nBnauM3XwcTMycDM2cjM1ADMzITM2gzM3MjMwADMwAzMxAzL3I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屆主題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img/9/a41/nBnauM3X0gDOygDMwgjM1ADMzITM2gzM3MjMwADMwAzMxAzL4I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92年10月14日主題是"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10月6日主題是“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Stop Disasters; Focus on Schools and Hospitals)。
1994年10月12日主題是“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Communicities from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5年10月11日主題是“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Women and Children - the Key to Prevention),活動的重點是:召開婦女和兒童如何能在預防災害工作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各種會議;出版婦女和兒童如何在預防災害中發揮作用的研究專集,安排一些項目對婦女和兒童在防災中的作用作出專題調查報告等。
1996年10月9日主題是“城市化與災害”(Cities at Risk)。
1997年10月8日主題是“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Water:Too Much...Too Little...The Main Cause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8年10月14日主題是“防災與媒體--防災從信息開始”(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the Media)。
1999年10月13日主題是“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Prevention Pays)。
2000年10月11日主題是“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Disaster Prevention, Education and Youth, with special focus on forest fires)。
2001年10月10日主題是“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Countering Disasters; Targeting Vuherability)。
2002年10月9日主題是“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Disaster Reduction for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減輕未來災害,核心是如何“學習”
2006年:減災始於學校
2007年:防災、教育和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