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家將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相應的國家機構有組織、有計畫地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充分調動國家的經濟能力,提高生產水平,保障戰爭的需要。國民經濟動員的主要做法包括:根據戰爭的需要,調整國民經濟比例,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和民用;改組工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實施工業轉產,擴大軍工生產;搬遷、疏散重要工廠和戰略物資;調整科學研究機構及其任務,加速研製新式武器裝備;調動交通運輸、郵電通信、醫療衛生以及農業、財貿、文教等各行各業的力量,為戰爭服務。戰爭不但是軍事的和政治的競賽,還是經濟的競賽。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及其動員的程度,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具有重大影響。國民經濟動員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各參戰國單憑戰前儲備的武器彈藥和軍事工業的正常生產,已不能保障軍隊作戰的需要,因而紛紛實行國民經濟動員,將工業、交通、郵電等部門轉入戰時軌道,滿足戰爭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力、物力的消耗成倍增大,各參戰國均採取緊急措施,將國民經濟各部門都動員起來為戰爭服務。在戰爭初期,蘇聯遭受了很大損失。但是,由於擁有雄厚的經濟潛力,平時有一定的國民經濟動員的準備,並在戰爭爆發後迅速完成了重要工業企業的搬遷和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很快將平時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幾千個民用工廠、企業改為製造坦克、火炮、軍用車輛、飛機和艦艇,軍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蘇聯成功地實施國民經濟動員,對贏得戰爭勝利,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