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會議

國是會議

國是會議,指台灣當局召開的“國家發展會議”,為台灣朝野政黨與民間人士共同召開的會議,以決定“國家”重要的政策方針與“憲法”體制。

簡介

國是會議,政治術語。國是,為國家重大的政策方針,這個名稱源自於《後漢書》,桓譚上書漢光武帝,當中“共定國是”一詞。

國是會議是李登輝在實現所謂“總統”公民直選後,為研討台灣跨世紀發展戰略,凝聚島內各方在政治、經濟、“外交”、大陸政策上的共識,從而落實李登輝“經營大台灣”的理念,鞏固國民黨的執政地位,因應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變化而採取的一個手段。在李登輝任內曾經召開過二次大型國是會議,加速了台灣民主化的發展。

召開原因

陳水扁(左)和李登輝陳水扁(左)和李登輝

政治史上,召開國是會議多在國家處於嚴重關頭,或發生重大危機,運用正常體制難於突破的情況下,被迫採取體制外的、循全民參與的形式,做為克服難關,謀求開創新局的手段。台灣召開“國是會議”的根本原因,也不例外:

1、嚴重的“法統”危機逼迫國民黨須要召開“國是會議”。

台灣的“法統”危機,主要表現在“中華民國憲法”、“動員戡乩時期臨時條款”(以下簡稱“臨時條款”)和“立法院”、“監察院”,“國民大會”等三個“國會”的老化。它變成了政治革新的嚴重障礙。但是要修改“憲法”和“臨時條款”有“護憲派”的阻力,業會激化黨內外的統、獨勢力的抗爭。“憲法”、“臨時條款”和三個“國會”都是現行體制中最重要的要素,而改革的阻力又存在於這些被改革對象之中。如果不利用體制外、的力量,就無法克服這些阻力,因此就需要召開“國是會議”來組織體制外的力量以排除體制內的阻力,使政治轉型能夠順利}進行。

2、為了解決台灣在實施“中華民國憲法”的過程中,所面臨之立法會議結構與代表性失衡的問題,當時並沒有體制內機關可以解決,所以必須訴諸體制外的機制來處理。

歷史背景

1990年6月26日至7月4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的“國是會議”,是在“野百合學運”的推動下召開的,是台灣地區繼“解戒”後,由政治自由化步向政治民主化實施的一步。它的性質雖然不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地位,僅為“總統”的諮詢會議,但因其網羅朝野各界代表尤其是民進黨的代表,且在若干重要問題上獲得原則性的共識,使到李登輝要推動“憲政改革”,進行“寧靜革命”,有了著力點,是台灣地區從“兩蔣”時代轉向“李登輝時代”的重要轉折點。

“國是會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改革決定,包括“修憲”,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等。這就為民進黨得以在政治上壯大,透過多次“修憲”,“總統”選舉改為全民直選,使到陳水扁得以上台,國民黨喪失了政權。因此可以說,“國是會議”是李登輝向民進黨輸送政治利益的重要會議,也是李登輝藉助民進黨力量打敗國民黨內“非主流派”的重要會議。

歷次會議

1990年國是會議

1990年,李登輝會見三月學運學生代表,同意召開國是會議,以解決重大憲政爭議。6月26日,在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支持下,於台北市圓山飯店召開此次會議。此次“朝野協商”針對“國會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體制”、“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憲法與臨時條款修正方式”等五組議題逐一討論,最後達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回歸憲法”、“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修憲採取一機關兩階段方式”、“修憲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名之”等共識,並一一透過法定體制逐一落實。

根據會議結論,台灣於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國會代表由人民直選,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

1996年國家發展會議

1996年,李登輝勝選後,於12月23日到28日,由“副總統”連戰主持,召開國家發展會議,討論健全憲政體制,加速經濟發展及增進兩岸關係三大議題。

蔡英文推動召開國是會議

蔡英文呼籲召開國是會議蔡英文呼籲召開國是會議

2012年11月,台灣軍公教、勞工、農漁民退休年金問題侵蝕財政,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倡議召開“國是會議”討論,這項提議也獲得現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呼應,兩人並達成聯手推動召開“國是會議”的默契。二人的主張有以下原因:

1、推動召開“國是會議”有利加深民進黨關心台灣未來發展的印象。

2、推動召開“國是會議”有利增進民進黨政治領袖的能見度。

3、民進黨可藉此累積支持力量,為未來再“執政”做準備。

2012年,對於蔡英文的提議,馬英九主張在憲政體制內解決。

2013年8月9日,蔡英文再次呼籲馬英九儘速召開“國是會議”,並提出防務改革、核四爭議等議題;國民黨黨政人士表示,馬英九對會議的態度開放,沒有預設立場,但希望先“朝野會談”、再“國是會議”;若兩人都無法坐下來談,遑論整合外界意見。馬英九認為,會議應是“議題”而非“前提”,應該先促成朝野會談,充分討論、溝通過後,再來談“國是會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