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喜德愛德農村發展項目

四川喜德愛德農村發展項目是由致公黨四川省委牽線,以培育支柱產業為重點,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針對當地村民生產生活遇到的困難,以治水、修路、住房改造為重點,著力改善民眾的生存環境,夯實農村綜合發展基礎。

背景信息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東南、南部、西南與雲南接壤,幅員面積6.01萬平方公里。1999年底總人口393.93萬,其中彝族占42.61%,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喜德縣位於四川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境內地形以高、中山為主,最低海拔1580米,最高海拔4500米,年均氣溫14.1℃,年降雨量1006毫米,年日照2053小時,冬暖乾燥,夏涼濕潤。全縣幅員面積2206.44平方公里,有常耕地19萬畝,林地49.02萬畝,天然草場114.16萬畝。全縣轄169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599個村民小組,2003年末總人口13.9593萬人,其中彝族11.9萬人,占總人口的85.3%,是一個以彝族為主、多民族聚居的山區農業貧困縣,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米市片區位於喜德縣東南部,幅員面積435.97平方公里,地形以高、中山為主,最低海拔2080米,最高海拔3619米。米市片區轄3個鄉2個鎮,有33個村民委員會、112個村民小組,4539戶、17943人。居住的農戶全部是彝族,是一個純彝族聚居區,也是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語言彝語的發源地(彝語國語)。該地區年平均氣溫10.8℃,最高氣溫28℃,最低氣溫-6℃,年降雨量1128毫米,無霜期180天,以低溫、冷濕氣候為主,低溫凍害、冰雹和泥石泥是該地區主要的自然災害。區內有耕地面積42427畝,除740畝是田外,其餘全部是山地,主要種植玉米、蕎子、洋芋、燕麥等耐寒農作物。2003年人均占有糧食438公斤,人均純收入619元(現價)。該地區絕大部分農戶能靠煤油燈和松枝照明。住房條件簡陋。項目區68%的家庭一般居住在30-60平方米的簡易房內。這種住房一般由破舊的木板和塑膠薄膜建成,且只有一扇門。屋內因為屋頂材料問題,經常出現露雨現象,基本沒有避寒功能。項目區82%的農戶無法獲得清潔的飲水,他們只得到山溝背水喝。項目區則是該地區的中心,文化教育更是令人擔憂。目前,項目區兒童入學率只有80%,畢業率僅有50%,輟學率卻達到了50%,這種教育狀況在國內來說,都是非常落後的。

項目目標

-改善項目區5個鄉12村農戶的居住條件和衛生狀況,增加他們的收入水平;
-兒童入學率從80%增加到90%;
-年人均純收入從480元增加到960元;
-人均年占有糧從320公斤增加到450公斤。

項目成效

一、是組織實施增產增收示範工程脫毒馬鈴薯種植500畝,蕎子配方施肥種植500畝,積極為貧困農戶提供優質蕎種和肥料及技術培訓和田間管理等技術。

二、是狠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共完成住房改造489戶(其中新建住房380戶26600平方米,舊地改造109戶7630平方米),改廁改廚306個。

三、是認真組織實施入戶道路建設24公里,解決了6個村800多戶3000餘人的行路難問題。

四、是安裝飲水管道3個村52千米,建蓄水池24口276立方米,解決了410戶1598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五、是認真組織住房改造、人畜飲水安裝、蕎子配方施肥、馬鈴薯種植、入戶路硬化等各類技術培訓52次,參加培訓人數達2680餘人次;舉辦掃盲班2期,參加掃盲人數達720人次。項目覆蓋了5個鄉鎮、12個村、37個村民小組,直接受益15000餘人。

六、先後建成金爾果村、石洛村、宜莫村、都來村、覺莫村、把格村、九書村、且托鄉聯合村(阿克洛莫)等8所村國小校,建築面積1290平方米,解決了510名學生就學難問題;購買圖書和教學設備課桌250套、辦公桌14張、講桌14張、摺疊椅14個、床和床頭櫃各14個等,採購了311套桌椅送到且托鄉阿克洛莫國小、光明鎮丕約村國小、羅盤國小、魯基鄉大更村國小,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