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

四史

四史,其實就是前四史,分別是《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屬於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是中國歷史上的史學巨著。《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 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 太史公”三字。《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 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二十四史”之一。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 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王莽起至 漢獻帝的195年歷史。

四史介紹

四史四史

四史,其實就是前四史,分別是《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屬於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是中國歷史上的史學巨著。

1.《史記》 漢· 司馬遷 130

2.《漢書》 漢· 班固 100

3.《後漢書》 南朝宋· 范曄 120

4.《三國志》 晉·陳壽 65

簡介

《史記》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書、表、世家、

四史四史
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 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 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 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為“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 梁啓超稱讚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 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 後漢書》、《 三國志》並稱為“ 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 漢高祖元年( 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後漢書》

《後漢書》南宋紹興刊本《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 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 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 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王莽起至 漢獻帝的195年歷史。

《三國志》

《三國志》是西晉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 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 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 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 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受到後人推崇。

後世評價

司馬遷,字 子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 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