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簡介
唐玄宗李隆基在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對蒲津橋作了加固和修建。兩岸各鑄鐵牛四尊,以維河橋,牛下有柱連腹,入地丈余。牛旁各有一鐵人,並有鐵山四座,前後柱36根。
蒲津渡遺址出士的唐開元鐵牛,其數目之多、體積之宏(長3.32米左右)、份量之重(柱、座計內、輕者45噸,重者可達70噸)、鐵質之優、造型之美、工藝之精、實用價值之大,舉世罕見。
歷史記載
據《春秋左傳》記載,昭公元年,秦公子鹹奔晉,造舟於河。《初學記》:公子鹹造舟處在蒲板夏陽津,今蒲津浮橋是也。《史記?秦本紀》又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橋。張守節《史記正義》謂: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以後東魏齊獻武王高歡、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唐初,河東為京畿,蒲州是長安與河東聯繫的樞紐。開元六年(718年),蒲州被置為中都,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齊名。開元十二年(724年),為了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後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鏈,疏其船間,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通典》、《唐會要》、《蒲州府志》均記載此事。在整個宋代,蒲律渡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際,浮橋始毀於戰火,只剩下兩岸的鐵牛。
文物概述
永濟市於1989年8月發現並出土了唐開元鐵牛。唐開元鐵牛位於蒲津渡,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遺址保存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的明代地層,距地表約7米。最突出的文物是開元鐵牛。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如牧策牛。鐵牛分南北兩組。兩牛一組,前後擺列,面朝西。
唐代鐵牛為蒲津橋遺物,排列仍如前橋頭所列,可領略大唐盛世築橋工程。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曾一度沒入水中。20世紀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牆外流過,據當地老人回憶,枯水季節,下水還可摸到鐵牛牛角,行船還有被牛角掛傷船底的情況。50年代後,三門峽水庫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於黃河水面下2米有餘的河灘里。
鐵牛鑄造於唐朝開元12年,即公元724年,唐玄宗下令建蒲津橋,鐵牛下面“熔鐵為山”,使鐵牛、鐵人、鐵山成一體,成為橋的“固地錨”,再用鐵索連線兩岸,鋪設木板,建成了溝通山西、陝西的鐵索橋。鑄造浮橋共用去鐵160餘萬斤,占當時全國鐵產量的五分之四,其中每個鐵牛重達60至70餘噸,這在唐代是一座非常浩大的工程,中國橋樑專家唐寰澄說:唐代鐵牛是中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橋樑、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樑史上永世無價之寶。
形態特徵
鐵牛距蒲州城西牆51米,距西城門110米。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高1.9米,長3.3米,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軸頭有紋飾,各軸不同,分別有連珠飾、菱花紋、卷草紋、蓮花等。鐵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肩寬0.6米。
鐵牛造形生動,前腿作蹬狀,後腿作蹲伏狀,矯角、昂首,牛體矯健強壯,尾施鐵軸,以系浮橋。腹下有山,其下有6根直徑0·4米,長約3·6米的鐵柱斜前連線,每根鐵柱分別有反向出伸鐵足各一,功能同地錨。在鐵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鑄范縫痕跡,可觀察澆鑄、范塊痕跡,分析出鑄造的工藝技術。
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和重70噸左右。
藝術價值
唐代鐵牛不僅具有創造性的實用價值,而且展示了唐代雕塑藝術別一種審美境界。鐵牛傳達的不是佛道造像的宗教情懷,也不是陵墓儀衛雕塑的崇奉心理,而是泱泱大國跨山越河,征服自然的盛世豪情與人生精神。
唐代鐵牛潛涵的不是一般的實用建築或純雕塑製作的審美思想,它包蘊著盛唐藝術“肇自然之型,成造化之功”的審美意識。作為審美對象的牛形象的形成,不僅來自於藝術家們對自然山水間力作的黃牛的觀察體驗,而且將他們鑄成雕像之後,又將他們置放在大自然的高山長河之間,形成人為藝術與大自然的交融。這是鐵牛獨特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