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語漢字
編輯本義項 求助編輯周 zhōu
英文姓 chou 也有 Chow 的說法。
釋義四角號碼:7722
五筆筆劃:mfkd 筆順編號:35121251
部首:冂部 筆畫:8畫
〔古文〕《唐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𠀤音州。《廣韻》徧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 又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 又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於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注》忠信為周,阿黨為比。 又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注》周,猶終竟也。 又《說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於口,不見於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注》深密不測,故周也。 又曲也。《詩·唐風》生於道周。《傳》周,曲也。 又《詩·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陽,漢屬扶風美陽縣。 又《廣韻》備也。《前漢·路溫舒傳》鍛錬而周內之。《注》晉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又《廣韻》周帀也。《前漢·劉向
論語
傳》周回五里有餘。《韻會》俗作周,非。 又鳥名。《爾雅·釋鳥》巂周。《疏》今謂之子規。又《韓非子·說林篇》鳥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飮於河則必顚,乃銜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又不周,山名,在崑崙。《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 又風名。《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風。不周者,不交也,言隂氣未合化也。 又陽周,平周,定周,皆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陽周縣,西河郡平周縣,鬰林郡定周縣。 又姓。《廣韻》本自周平王子,別封汝川,人謂之周家,因氏焉。又魏獻帝次兄普氏,後攺為周氏。又複姓,魏初徴士燉煌周生烈。 又與周通。《論語》君子周急不繼富。《孟子》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又葉市朱切,音殊。《季歷哀慕歌》梧桐萋萋,生於道周。宮榭徘徊,台閣旣除。
1、各方面都照顧到;完備:~到|~密|計畫欠~。
2、普遍;全面:~身|~游列國|眾所~知。
3、環繞中心的外圍部分;圈子:~圍|圓~。
4、環繞:~而復始。
5、量詞,指繞的圈數:轉體兩~半|運動員繞場一~。
6、時間的一輪;一個星期:~期|~年|下~。
7、接濟:~濟。
8、朝代名:
武王姬發建立(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分西周和東周。
北朝之一,宇文覺建立(公元557-581年),史稱北周。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時期(公元690-705年),史稱武周(南周)。
五代之一,郭威建立(公元951-960年),史稱後周。
清朝平西王吳三桂反叛後立國號為周。
姓:見“周姓”詞條。
注意:口上面是“土”不是“士”。
編輯本段關於“周”字
甲骨文中的“周”字,最初不帶“口”字,只表示界劃分明的農田,經過衍化,才形成今天的形象。
早期的“周”字《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的:“周,密也。從用、口。”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為:“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申訓為周致也。”即周密、完備的意思。
最早的“周”字出現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辭中,關於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解釋,張日舁考證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縱橫,像田中所植,田言種植之地,圄則指四周四至,兩者所指不同,而取誼則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說,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農田,田裡種滿了莊稼。這種田間阡陌縱橫的農田,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國家,人們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種植各種農作物。早期周人活動中心在周原地區,都是屬於平原地方。
由於縱橫交錯的農田裡種植有密密麻麻的作物,所以“周”字就被訓詁為“密”、“周密”的意思。
由於在書寫“周”時加上“口”,後來人對“周”的解釋就增加了另外的意思。表示國家政令之所出。
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經是作為一個方國出現在卜辭與青銅器上,而不再是一片農田。這與周朝先人的農業生產與遷徙活動有關。
像姓氏周的名人:周恩來、周美軍、周冬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