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質
熔點:268℃折射率:1.52(20C)
閃光點:43
密度:0.915g/cm3(20C)
水溶性:<0.01g/100mLat19ºC
外觀:檸檬黃色結晶粉末本品具有廣譜抗菌性質,對葡萄球菌、腸球菌、大腸桿菌、奈瑟球菌(淋球菌等)、枯草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作用機制為干擾細菌的氧化還原酶、阻斷細菌的正常代謝。對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腸桿菌屬、沙雷桿菌等作用較弱;對綠膿桿菌無效。
動力學
口服後迅速吸收,血藥濃度較低,尿藥濃度較高,可達治療濃度,30%~40%以原藥形式自尿液中排出。適應症本品主要套用於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炎、膀光炎、前列腺炎等,以下尿路感染療效較佳。一般地說,微生物對本品不易耐藥,如停藥後重新用藥,仍可有效。但近年來耐藥菌株有一定程度發展。必要時可與其他藥物(如TMP)聯合套用以提高療效。
用法用量
每次0.1g,1日0.2~0.4g,兒童每日5~7mg/kg,均分4次給予;至尿內檢菌陰性再繼續用3日,400mg/d劑量時,療程不宜超過2周。
不良反應
常見反應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痛、頭痛、頭暈、嗜睡、眼球震顫等,長期大量套用可致周圍神經炎,在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及黃疸患者偶見過敏反應,如紅斑、皮疹、藥物熱,哮喘等。該類各品種間存在交叉過敏,若出現過敏,即避免使用本類藥物。腎功能不全者、孕婦及新生兒不宜使用本品。本品片劑宜飯後服用,以減輕胃腸道反應。注意事項
(1)在空腹時服用吸收快,療效高。套用腸溶片可減輕胃腸道反應。(2)不良反應,周圍神經炎(服藥量大或時間長時易發生,表現為手足麻木,久之可致肌萎縮,往往遷延難愈),過敏反應(包括氣喘、胸悶、皮疹、藥物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胃腸道反應和中毒性精神症狀如幻聽、幻覺、煩躁等。此外尚可引起溶血性貧血、黃疸、肺部併發症(咳嗽、氣急、呼吸困難)等。
(3)與萘啶酸不宜合用,因兩者有拮抗作用。
(4)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片劑製品
藥理作用本品為抗菌藥。大腸埃希菌對本品多呈敏感,產氣腸桿菌、陰溝腸桿菌、變形桿菌屬、克雷伯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的部分菌株對本品敏感,銅綠假單胞菌通常對本品耐藥。本品對腸球菌屬等革蘭陽性菌具有抗菌作用。本品的抗菌活性不受膿液及組織分解產物的影響,在酸性尿液中的活性較強,抗菌作用機制為干擾細菌體內氧化還原酶系統,從而阻斷其代謝過程。本品為腸溶糖衣片,除去包衣後顯黃色。
動力學
本品微晶型在小腸內迅速而完全吸收,大結晶型的吸收較緩。與食物同服可增加兩種結晶型的生物利用度。血清中藥物濃度甚低,尿中的濃度較高。本品可透過胎盤和血-腦脊液屏障。血清蛋白結合率為60%。血消除半衰期(T1/2a)為0.3~1小時。腎小球濾過為主要排泄途徑,少量自腎小管分泌和重吸收。30%~40%迅速以原形經尿排出,大結晶型的排泄較慢。本品亦可經膽汁排泄,並經透析清除。
適應症
用於對其敏感的大腸埃希菌、腸球菌屬、葡萄球菌屬以及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等細菌所致的急性單純性下尿路感染,也可用於尿路感染的預防。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50~100mg,一日3~4次。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用低劑量;1月以上小兒每日按體重5~7mg/kg,分4次服。療程至少1周,或用至尿培養轉陰後至少3日。對尿路感染反覆發作予本品預防者,成人一日50~100mg,睡前服,兒童一日1mg/kg。
不良反應
1.噁心、嘔吐、納差和腹瀉等胃腸道反應較常見。
2.皮疹、藥物熱、粒細胞減少、肝炎等變態反應亦可發生,有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者尚可發生溶血性貧血。
3.頭痛、頭昏、嗜睡、肌痛、眼球震顫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偶可發生,多屬可逆,嚴重者可發生周圍神經炎,原有腎功能減退或長期服用本品的病人易於發生。
4.呋喃妥因偶可引起發熱、咳嗽、胸痛、肺部浸潤和嗜酸粒細胞增多等急性肺炎表現,停藥後可迅速消失,重症患者採用皮質激素可能減輕症狀;長期服用6月以上的患者,偶可引起間質性肺炎或肺纖維化,應及早停藥並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禁忌
新生兒、足月孕婦、腎功能減退及對呋喃類藥物過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呋喃妥因宜與食物同服,以減少胃腸道刺激。
3、長期套用本品6月以上者,有發生瀰漫性間質性肺炎或肺纖維化的可能,應嚴密觀察,及早發現,及時停藥。因此將本品作長期預防套用者需權衡利弊。
4、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周圍神經病變、肺部疾病患者慎用。
5、對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干擾:本品可干擾尿糖測定,因其尿中代謝產物可使硫酸銅試劑發生假陽性反應。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禁用。
6、因呋喃妥因可透過胎盤屏障,而胎兒酶系尚未發育完全,故妊娠後期孕婦不宜套用,足月孕婦禁用,以避免胎兒發生溶血性貧血的可能。
7、少量呋喃妥因可進入乳汁,誘髮乳兒溶血性貧血,尤其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者,服用本品應停止哺乳。老年患者應慎用,並宜根據腎功能調整給藥劑量。
本品過量的主要表現為嘔吐。本品過量無特效解毒藥。需進一步誘導嘔吐,並給予大量補液,以保證藥物隨尿液排泄。本品也可經透析清除。
相互作用
1、可導致溶血的藥物與呋喃妥因合用時,有增加溶血反應的可能。
2、與肝毒性藥物合用有增加肝毒性反應的可能;與神經毒性藥物合用,有增加神經毒性的可能。
3、丙磺舒和苯磺唑酮均可抑制呋喃妥因的腎小管分泌,導致後者的血藥濃度增高和(或)血清半衰期延長,而尿濃度則見降低,療效亦減弱,丙磺舒等的劑量應予調整。
腎炎治療
在一項隨機調查中,研究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二巰基丁二醇(DMSA)閃爍掃描技術對靜脈給予呋喃妥因(cefatriaxone)治療3天和10天的腎盂腎炎患兒進行了跟蹤對比,發現長程用藥並不比短程用藥在減少腎臟瘢痕方面占有優勢。在研究是由Benador博士領導的由瑞士日內瓦Cantonal大學醫院和蘇黎世大學兒童醫院的研究小組完成的,結果發表於3月刊的《兒童疾病文獻》雜誌上。
目前對小兒腎盂腎炎的最佳療法仍存在爭議,的目的是想研究延長給藥時間證明是否會減少腎臟疤痕的發生。
研究共包括220名患兒,年齡從三個月至16歲,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10人。所有患兒的尿培養均為陽性,3-4天后進行DMSA掃描證實為急性腎臟炎症。一組予呋喃妥因50mg/kg3天,每天靜脈注射一次;另一組相同劑量用藥10天。兩組均在靜脈用藥停止後口服頭孢克肟(cefixime)直至第15天。跟蹤DMSA掃描在住院後第三個月進行。
Benador博士的小組發現兩組腎臟瘢痕的發生率相似,3日組為36%,10日組為33%,並無顯著性差異。年齡在1歲以上的較大兒童瘢痕發生率為42%,而嬰兒則為24%。對年齡差異、性別、治療前的發熱期、掃描中發現的炎症強度以及輸尿管反流進行加權處理後,兩組間在瘢痕發生率上仍無顯著差異。
研究小組確實發現炎症損傷的大小決定形成疤痕的可能性——9%的小病灶、46%的大病灶可引起疤痕,但在任何炎症水平,疤痕的形成都與治療方法無關。另外,對患兒泌尿道炎症的復發也進行了監測,有15名患兒出現復發,兩組間亦無差異。
Benador等在提到早先的一項使用DMSA掃描的研究時指出,該研究中患兒接受口服或靜脈注射與口服聯用抗生素14天治療後,疤痕的發生率較低(9.6%),這是因為其研究對象僅為1至24個月大的患兒,且病情均不嚴重。
指出,雖然實驗研究發現腎組織的損壞取決於炎症反應,而炎症反應的持續時間決定了疤痕的形成程度,但該研究卻沒有發現治療前的發熱持續時間與疤痕形成之間的關係。
雖然口服藥物可減少治療腎盂腎炎的花費,但仍反對在年幼兒童使用口服療法,因為嘔吐會造成給藥不足,口服藥物對菌血症的療效不佳。Benador等認為既然使用靜脈抗生素的療程長短並不影響疤痕的形成,所以研究應該著眼於除抗生素外的抗炎藥物的使用,以期減緩急性炎症及其導致的疤痕形成。
過敏1例
患女,62歲。患者於40d前因尿頻、尿痛自服腸溶呋喃妥因0.1g,tid;連服4周后出現氣喘,未行其他治療,繼續服藥,病情進行性加重。入院查體:T37.0℃,R20次/min,P80次/min,BP18.0/12.0kPa。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心率80次/分,律齊,肝、脾無腫大,尿檢正常。胸透無異常改變。診斷:呋喃妥因致過敏反應。給予B族維生素及神經營養劑,2周后治癒。呋喃妥因常規用量0.1g,qid,連續服用藥一般不宜超過2周。如用量大或長時間使用,可發生周圍神經炎,偶有過敏反應,如氣喘。該患者用藥前未諮詢,連服4周,導致氣喘。
有肺毒性
據澳大利亞藥物不良反應公報今年第4期稱,澳大利亞藥物不良反應委員會(ADRAC)迄今已收到呋喃妥因可疑肺部不良反應報告576例,包括自從1995年以來的46例。其中40例與長期套用呋喃妥因相關,最常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或咳嗽,但一些人有過敏反應,如發熱、瘙癢、皮疹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病人經胸部X線、CT掃描、活檢或屍檢證實有肺部纖維化或間質性肺炎。報告多為老年女性,女男比例71,中位年齡70歲(47~90歲)。呋喃妥因的劑量為50~300mg/d(推薦每日預防劑量為50~100mg)。有些病人套用小劑量呋喃妥因(50mg/d)8個月即出現嚴重肺部反應,最長發病時間16年。到報告時為止,12例病人已康復,但某些病人有持續肺損傷,2例病人死於肺毒性反應。
ADRAC告誡,當套用呋喃妥因治療≥6個月時,應注意其肺毒性,特別是老年人。病人亦應認識到有發生肺毒性的可能,如果發生肺部不良反應(如呼吸困難或持續咳嗽)應及時就醫,並立即停用呋喃妥因。
幽門螺桿菌療效
實驗背景抗生素耐藥日益被公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無效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需要對滅滴靈或甲紅黴素-克拉黴素耐藥的螺桿菌感染患者的新的治療。
實驗目的
調查研究呋喃妥因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
實驗方法
被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接受呋喃妥因(100mg,每日三次),奧美拉唑(20mg每日兩次),Pepto-Bismol(2片,每日三次),四環素(500mg,每日三次)四藥聯合治療,用藥14天。治療結束後四周或更長時間,患者複查內窺鏡檢查組織學檢查和組織培養,或尿素呼氣試驗。
實驗結果
實驗選擇了30個患者,其中25個男性,5個女性,平均年齡54.9歲。最普遍的診斷是十二指腸潰瘍(23%)和胃食管返流疾病(18%)。治療目標治癒率70%(95%CI:50.6-85%)。呋喃妥因四聯治療對甲硝唑敏感菌株(88%;15/17)的療效比甲硝唑耐藥菌株(33%;3/9;P=0.008)高。治療失敗者中有兩個患者治療前分離菌株對甲硝唑敏感,治療後對藥物產生耐藥。
實驗結論
由於呋喃妥因四聯療法在甲硝唑耐藥菌株存在時療效不好,所以作者認為呋喃妥因不適合廣泛用於臨床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生產企業
北京雙鶴藥業有限公司、上海信誼藥業有限公司、丹東醫創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東藥集團公司瀋陽克達有限公司、甘肅省祁連山製藥廠、新疆冠林製藥有限公司、西安利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久安藥業有限公司、河南省平原製藥廠、江西贛南製藥廠、山東金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濟南金達藥業有限公司、山東金泰製藥廠、淮南市中聯藥業有限公司、江蘇省江陰製藥廠、鎮江市第二製藥廠、鎮江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吉貝爾藥業有限公司、寧波製藥廠、山西臨汾生化製藥廠、赤峰維康生化製藥有限公司、朝陽製藥廠、臨汾市健民製藥廠、山西汾河製藥廠、內蒙古吉蘭泰鹽化集團、太原華衛藥業有限公司、張家口市東風製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