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茀之富貴神仙圖

吳茀之富貴神仙圖

《吳茀之富貴神仙圖》是吳茀之於1924年創作的一幅中國畫。

基本信息

畫作內容

吳茀之富貴神仙圖 吳茀之富貴神仙圖

畫家簡介

吳茀之(1900~1977年),浙江浦江縣人,初名士綏,改名谿,字茀之,又號昊谿子,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20世紀30年代與潘天壽等創立"白社"畫會,歷任上海美專、福建師專、國立藝專教授,解放後任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兼國畫系主任。曾任浙江省美協副主席等職。著有《中國畫概論》、《畫論筆記》、《中國畫十講》、《畫微隨筆》、《吳谿吟草》,出版有《茀之畫稿》、《茀之畫輯》、《茀之近作》、《茀之畫選》、《吳茀之畫集》等。

創作背景

吳弗之的《富貴神仙》圖作於1924年,時年24歲。早年的吳蕘之初學蔣南沙工筆一路,後求學上海美專,深受吳昌碩啟發而專攻寫意,所以從此畫中可以看到鮮明的吳氏畫風的影響。畫上有他在上海美專的老師許醉侯的長跋:“凌波妃子湘江步,絕代天姿翠閣芳。

相關信息

富貴神仙如此艷,更誰一曲奏霓裳。吳君土綏畫筆雄渾,氣象高古,近法缶翁,上追復堂。茲以近作索題,為書二十八字張之。甲子長至節,許醉侯並志。”

正如題跋所書,吳蕘之在此時期著力追求吳昌碩畫風的特點:氣象高古豪邁,筆墨老辣沉雄。雖然描繪的是牡丹、水仙等花卉,但不求其明艷嬌嫩的自然屬性,而是以篆隸之筆直抒胸臆,老筆披離深得吳昌碩神髓,氣格清雅直追清代“揚州八家”的李鱓(復堂)。很難想像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竟然有如此的悟性和天資,難怪其備受恩師許醉侯、校長劉海粟的稱讚和期許。

吳茀之的花鳥畫從早期開始就表現出構圖的不落俗套,這得益於他悉心觀察自然,重視寫生的創作觀。《 富貴神仙》圖中精巧的布局表明了這一點:畫中石頭縱橫穿插排列,高低遠近、錯落有致; 牡丹三五株掩映於石畔, 水仙花叢分兩列於石旁,疏密得當,兩者呈前後、高低呼應之勢。牡丹花頭施以濃重的紅色,在同樣深厚的墨色映襯下顯得格外婀娜嫵媚、搖曳多姿;簇簇翠綠的水仙俯仰顧盼,清雅之氣撲面而來。牡丹背後的枝條色墨並用,概括凝練,以縱向取大勢,與牡丹的枝幹、水仙葉相呼應。吳茀之曾說:“我作畫喜歡一仰一俯,互相回合,這樣氣勢不易逃脫,好像打拳一樣,無一處空隙可擊。”他認為自然界中的植物都有其朝陽性,這種朝陽性使花、葉、枝幹有一個總趨勢。此畫正是抓住這一特性,充分利用線條組織的矛盾統一規律來加強畫面的整體氣勢和節奏變化。

吳茀之傳統修養全面,故能運化傳統,而不拘守某—家法。雖然早期師從吳昌碩,卻能依己之意剪裁取捨,鑿出自家—片天地。他學過工筆畫和西畫,所以能在用筆和用色上大膽地將兩種技法進行融合,同時又以的書法用筆入畫,使作品顯示出筆墨純正的金石趣味。他還將黃賓虹山水畫中的積墨法運用到花鳥畫的用色中,進而形成獨特的積色法,使各種顏色雖層層疊加,卻不顯髒膩,既豐富又明艷。他在總結用墨用色的心得時說:“以墨的感覺用色,則色沉著;以色的感覺用墨,則墨多變化。”這些特點都能在此畫中得到充分的印證。所以說,吳蔸之的花鳥畫創作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反映肘代精神,體現濃郁的生活氣息的。

</C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