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即有正式歷史記載之前中國境內人的發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關三皇五帝的傳說史,直到最後建立夏朝。這時期時間的跨度最大,從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猿人包括雲南的元謀人、陝西的藍田人,後來的北京人的頭結構又有了新的進步,北京人使用的是粗製的石器,過著極為艱難的原始生活。此後是母系氏族與父系氏族時期,母系氏族公社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現在“姓”這個字就橫形象地體現了遠古的母系氏族的事實。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後逐漸衰落,過度到父系氏族時期,同時,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也形成了,原始社會開始走向了解體。父系氏族之後是英雄時代,大河中下游地區成為人口聚居區,關中平原、河東盆地則形成了華夏部落群,炎帝、黃帝、蚩尤還有此後的堯、舜、禹是這時期的主角。堯、舜、禹時期也是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階段,禹擁有了夏後氏的稱號,即諸夏之王,隨著夏朝的建立,史前時期也宣告結束了,中國進入了古代文明時代。

原始人群

中國境內的猿人
猿人遺蹟 ,中國是人類起源和成長的搖籃之一。在雲南開遠、祿豐等地,已經發現了拉瑪古猿化石,這是800萬年以前正在形成中的人,說明中國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經過現代科學研究,約300多萬年前,人就完全形成了,這就是早期猿人。到約200萬年或150萬年前時期,又發展為晚期猿人。1965年在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屬於晚期猿人的兩顆門齒化石,經測定距今已有170萬年。1961年以後,在山西省芮城縣附近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經測定距今至少有180萬年。說明早在170萬~180萬年前,中國境內已有猿人活動。比元謀人稍晚的古人類化石和遺址,在中國各地都有許多發現。1963年,在陝西省藍田縣陳家窩發現一個完好的猿人下頜骨化石;次年,又在公王嶺發現一個不很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前者約在65萬年前,後者約在75萬年到80萬年間。藍田猿人的眉脊骨特別粗大,前額低平,嘴部突出,牙齒較大。腦殼較厚,腦量較小。頭骨枕部寬闊而圓鈍,外形輪廓呈楔形。這都說明他們的體質還有較多的原始性。

史前時期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
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猿人化石以及猿人活動遺蹟。經過多次大規模的發掘,發現了頭蓋骨、下頜骨、牙齒和四肢骨等大量化石。北京猿人的體質形態比藍田人有所進步,比較明顯的是頭蓋骨厚度薄了一些,腦量有所增加,較為接近於現代人的平均腦量。同時,其前額稍高,眉脊骨稍小,嘴部也稍向後收縮,頭骨枕部窄而長。不過,從他們的頭骨情況來看,仍帶有較明顯的原始性。北京猿人身軀比現代人稍矮,男性平均身高約1.62米,女性身高約1.52米。在北京猿人生活的洞穴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石片,數十種動物化石以及木炭、灰燼。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經古地磁測定約距今70萬年。另外,先後發現了多處與北京猿人大致相近或較晚的猿人化石及遺蹟,如安徽省和縣及湖北省鄖縣、鄖西等猿人化石;在貴州黔西觀音洞發現的我國南方規模最大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在貴州桐鋅發現的猿人牙齒化石;在湖北省大冶、遼寧省營口金牛山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舊石器早期的猿人生活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人類的真正勞動,是從能夠製造工具開始的。人類最早製造的工具,不外是稍加敲擊的石塊以及木棒之類,都是極為粗糙簡單的。這一時期,考古學上稱為舊石器時代早期。在元謀猿人牙齒化石的地層中,發現有人工打制痕跡的石片和石器,其中有三件較好的刮削器,這無疑是元謀猿人製造和使用的。在藍田猿人、北京猿人以及其它的遺址中,都發現有大量的粗製石器。特別是在北京猿人的洞穴中,發現的石器多達十萬件以上。這些石器,有的是用河灘上的礫石,稍加打擊後而成的砍砸器;有的是把石英石塊錘成石片,略加修整而成的刮削器,或三角形的尖狀器。在漫長的歲月里,北京猿人就是使用這些粗陋的石器,同自然界展開艱苦的鬥爭,過著極為原始的生活。
猿人生活在元謀猿人的地層中,發現有使用火的痕跡。在藍田公王嶺的堆積中,也發現有黑色的炭質,較大的炭粒肉眼可見。北京猿人的洞穴里,有厚達六米的灰燼堆積層,其中有顏色不一的被火燒過的獸骨、石塊、朴樹籽和紫荊樹木炭塊。另外,在貴州桐鋅猿人遺址中也發現有燒過的獸骨。這些遺蹟,說明在我國境內的猿人時代,用火是普遍的。那時,人們可能從因雷擊而引起大火的森林裡或其它有天然火燃燒的地方引來火種,用於燒烤食物,照明取暖,防禦猛獸。這樣,不僅使人們增強了體質,而且擴大了人們的活動範圍。在猿人生活的年代裡,我國南北各地的氣候都比現代要溫暖濕潤。在密茂的森林、縱橫交錯的河流和沼澤之間,生活著猛獸如劍齒虎、豹、熊、狼以及奔馬、野牛、羚羊、鹿類,還有大象和犀牛等食草動物。這些獸類既是對猿人的威脅,又是他們追捕獵取的對象。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過著狩獵而兼採集的生活。
社會組織
當人完全形成之後,就產生了人類的社會組織。這樣的血緣家族小集團,雖然仍實行雜交,但它已比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原始群團有了明顯的進步,已經開始排除了不同班輩之間的雜交關係,只是在年歲相仿的兄弟與姐妹之間實行群婚,構成了人類社會最初階段的第一個組織形式,這也是一種血緣家族。血緣家族是原始公社由前氏族公社向氏族公社發展的過渡階段,猿人時代大部分處在這一過渡階段中。

古人類型

到了約二三十萬年前,人類的體質有了進一步發展,從猿人遺留下來的原始體質特徵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有顯著的進步,逐漸接近現代人了。此時即為“古人”階段,“古人”又稱早期智人,相當於考古學上的舊石器中期。古人遺蹟 在我國境內所發現的古人遺蹟很多,主要有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等等。大荔人是1978年在陝西大荔縣甜水溝的岩壁上發現的,有一具相當完整的頭骨化石,是屬於中青年男性的個體,是由猿人向古人發展的過渡形態的代表。馬壩人是1958年在廣東韶關馬壩圩的山洞中發現的。其頭蓋骨化石屬於中年男性個體,在形態上還有猿人的某些特徵,是古人的最早類型。丁村人最初是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發現的,有屬於一個十二三歲小孩的三顆牙齒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點發現一塊屬於兩歲幼兒的右頂骨後上部化石。丁村人大約生活在十萬年前,是介於北京猿人與現代蒙古人之間的中間環節。許家窯人是1976至1977年在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附近的斷崖上發現的,大約有十多個男女老少不同的個體。其既有一定的原始性,又有接近現代人的特徵。其年代大約也在十萬年前。此外在各地還發現有不少屬於古人階段的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
古人的社會生活
古人是猿人的繼續發展,他們的活動領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他們適應各地的自然環境,過著以狩獵為主的生活。大荔人生活的渭北平原,在二十多萬年前,是一片遼闊的草原,樹木叢生,氣候溫和,洛河下游和渭河的水域比現在寬闊。大荔人在林邊草地獵取鹿、馬,在水邊捕撈魚、蚌,有時也在灌木叢中獵取古菱齒象、犀和水牛。馬壩人和長陽人生活在嶺南和江南的山麓丘陵地帶,當時華南和華中的氣候比現代還要溫暖濕潤。和他們共同生存的動物,大部分和現代相似,這些動物就是他們的獵取對象。丁村人生活在汾水中游,當地氣候也比現代溫暖。林間的猛獸,劍齒虎已經絕跡,豺、狼、熊、狐等仍和過去差不多。草原上也有大象、犀牛、鹿、馬、羚羊在賓士。汾河中有青魚和鯉魚,岸邊淺水和河灘上有螺、蚌。丁村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過著漁獵而兼採集的生活。大同盆地,在十萬年前是一片湖泊。許家窯人就生活在湖邊的原野上。當時的氣候和自然環境同丁村人生活的汾水中游差不多。他們過著與丁村人大致相同的生活。
古人工具
大荔人的遺址發現有180多件石器,這些石器的特點是介於藍田類型和丁村類型之間。丁村遺址是一處範圍較大的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有各種類型的石器二千多件。許家窯遺址也發現有大量的石器和骨器。這些石器的製作,除了第一步的打擊碰砸之外,還要進行第二步加工,加工技術逐漸趨於精細。為了適合一定的用途,各種石器大部有了定型。有單刃的砍砸器,有大三棱形和小型的尖狀器,有三角形、四邊形和圓形的刮削器,還有供打獵用的大大小小的球形投擲器,等等。石器製作技術有明顯的進步,這是舊石器時代中期勞動生產力逐步提高的表現。在許家窯遺址發現有燒過的獸骨。猿人時代已經長期積累了用火和保存火種的經驗,古人當有進一步的發展。很可能產生了人工取火的技術。在古人階段,血緣家族進一步發展。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緩慢發展,婚姻關係也在逐步地發生變化。首先是在同胞的兄弟與姐妹之間的雜交狀態受到排斥,接著又逐步排除由近及遠的旁系親屬的婚姻關係,這就為同一家族的一群兄弟與另一家族的一群姐妹實行群婚創造了條件。而氏族制度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萌芽。

新人的形成和氏族公社

史前時期山頂洞人文化遺址
約五萬年前,古人發展為新人(又稱晚期智人)。在考古學上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階段。這時,人類體質形態上的原始性質完全消失,並因受居地環境的影響,逐漸分化為各色人種,現代人開始形成了。新人遺蹟  在我國境內發現的新人遺蹟更為普遍,主要的有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山頂洞人等。河套人:從1922年以來在內蒙古與陝北、寧夏、甘肅相連的河套地區,發現古人類遺址多處。經過多年研究,最後確定河套人為由古人向新人發展的過渡形態。柳江人:1958年在廣西柳江通天岩的岩洞中發現一個比較完整的頭骨(缺下頷)、兩段股骨和一些零碎的體骨化石。是年代較早的新人。山頂洞人:1933年,在發現北京猿人化石的龍骨山山頂一個洞穴中,先後發現有分屬於至少八個以上的不同個體的完整的頭骨、上下齶骨、牙齒和體骨化石,時間約在18000年前。此外,在台灣台南左鎮、遼寧建平、山東新泰、四川資陽、吉林榆樹、江蘇泗洪下草灣等地也發現屬於這一時期的新人遺蹟。
新人階段生產技術的發展
新人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勞動經驗,在生產過程中,進一步改進了打擊和修制石器的方法,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兩頭打制和挖制的技術,製造出各種類型分明的石器,使之更適用於狩獵、切割和刮削等項不同的用途。在峙峪遺址發現有石鏃,說明此時已經有弓箭。山頂洞人使用球形投擲器和在木棒尖端綁上石矛用於投擲。山頂洞人還能捕撈一米多長的大魚。生產工具製作技術的進步,漁獵技能明顯的提高,使生活資料比過去大為豐富了。當時的人們還能製作相當精緻的骨角器。山頂洞的一根骨針,長達82毫米,最粗的直徑3.3毫米,針尖圓銳,針孔窄小,製作精巧。這是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的縫紉工具,說明當時已能縫製獸皮作為服飾,增加了防禦寒冷保護身體的能力。在不少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里,都發現有裝飾品。山頂洞發現的最多也最具特色。其中有成串的小石珠,有穿孔的獸骨和獸牙,有加工修飾的鳥骨、魚骨和海蚌殼,還有雕刻成紋理的骨管。這些裝飾品都經過比較精細的割磨,還有相當勻稱的鑽孔,有的還塗上紅色,都相當精美。這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原始藝術的萌芽。山頂洞有上下兩層,在洞口的上層是當時人們的居住處所,在下層的深處則為死者的墓地。在墓地發現的一個青年婦女、一個中年婦女和一個老年男子的骨架上,都佩帶有裝飾品,身旁安放著生產工具,骨架周圍有紅色的赤鐵礦粉末撒成的圓圈。在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安葬儀式。這說明原始的宗教迷信觀念,在山頂洞人的時代就已經產生了。

母系氏族公社的確立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血親婚配逐步受到限制,氏族逐漸形成。新人階段氏族制的第一個時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就完全確立了。當時,一個母系氏族公社有一個共同的女祖先。由於全體成員只能確認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婦女都一代一代地成為確定本氏族班輩世系的主體。成年的男子則分散到其他氏族尋求配偶,實行群婚。每個氏族公社內部,存在著按性別和年齡的不穩定的分工。壯年男子擔任打獵、捕魚和保護集體安全等需要較大體力的事務,而採集食物、看守住地、燒烤食物、縫製衣物、養老育幼等繁重任務,都落在婦女的肩上。她們是氏族公社原始共產制經濟的主持者,又對確定氏族的血親關係起著主導作用,這就是母系氏族公社構成的特點。這樣的社會結構是與當時極端低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因而通行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發展階段中。像峙峪、山頂洞等遺址,就反映了當時母系氏族公社的發展情況。
母系氏族的傳說在我國古代的文獻記載中,保存有不少關於母系氏族公社的傳說,這些傳說雖不能視為信史,但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情況。在《穆天子傳》、《山海經》等書中常見的西王母,可能是西戎部落傳說的母系氏族的首領人物。《淮南子》中所謂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的女媧氏,也當是母系氏族全盛時期帶領人們開闢荒原的一位首領。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從動物的馴養、繁殖發展為畜牧業,從植物的種植髮展為農業的顯著結果。有了這兩項生產事業,就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比較可靠的食物來源,為原始社會的發展奠定了比較可靠的物質基礎。我國古代傳說比較著名的兩個人物──伏羲氏神農氏,就是發展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的代表。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的分工,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從此,開始有了交換,又不斷出現一些新的發明創造。
姓氏的萌芽、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在這一時期,萌芽了姓、氏。姓,《說文解字》解釋說:古之神聖母感逃邙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由此說明,人們的姓是標誌所由出生的血緣關係,這種血緣關係最初是從女性來確定的。所以,一些出現較早的姓,如姬、姜、嬴等等,大都從女。這正是母系氏族的遺制。中國從很早的時候起,就有同姓不婚的嚴格限制。這表明一個姓就是一個通婚單位,最初當是一個氏族。由於人口不斷增殖,一個母親氏族繁衍為若干女兒氏族和孫女兒氏族,這些新的近親氏族仍然保持原來的血緣關係不變。隨著近親婚配的限制日益擴大,在它們之間也不準通婚。於是原來作為一個氏族標誌的姓就擴大成為這些近親氏族的共同標誌,這樣一個姓至少代表一個部落。而在同一部落內的各個氏族,又必須各有新的標誌,這就是氏。
原始部落繁衍
由於氏族、部落不斷繁衍,原來的一個部落必然要發展為若干新的部落。這些不斷繁衍的新部落,經過若干世代之後,血緣關係比較疏遠了,就又分化出一部分新的部落集團,產生新姓,從而相互可以通婚。這些同姓的和血緣關係比較接近的眾多部落群,就以共同的祖先結為族,不同姓的部落相互結為婚姻。這樣,在古代中原地區的眾多部落,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日益密切,促進了他們的共同發展。

文化遺址

母系氏族繁榮時期的遺址
氏族全盛時期的母系氏族公社發展階段,約與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前期相當。目前,在全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已超過六七千處。遍及全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保存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物。
黃河流域的遺址 
1921年首先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區分布十分廣泛的一種新石器文化,現已發現的遺址達一千多處,如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河南陝縣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安陽後崗等。這種文化遺存的地理分布,以關中平原、河東盆地和豫西沿河谷地為中心,東到豫東、冀南,西及隴西,南達鄂西北,北過河套,影響所及的地區更為廣泛。根據測定,距今約六七千年,前後延續達兩千年之久。在黃河上游的甘青地區,還存在著受仰韶文化影響,並具有一定地方性特點的馬家窯文化(因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其時間較仰韶文化稍晚。本世紀70年代以來,在河南新鄭發現了裴李崗文化,在河北武安發現了磁山文化。據測定,這兩個文化遺存的絕對年代當在距今七八千年以上。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南莊頭發現了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早期遺址。在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禽獸骨頭和植物種子。此外,還有陝西的老官台文化。這一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關中平原和陝南的漢水、丹江上游。絕對年代也在距今七八千年間。
長江流域的遺址1973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發現的河姆渡文化,是江南地區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遺存,距今約七千年。在江南的太湖一帶,先後發現了一批稍晚於河姆渡的新石器早期遺址,如嘉興馬家浜、吳縣草鞋山、吳興邱城等。被稱為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在川鄂之間的三峽地區、鄂西南一帶,則分布有大溪文化。以後,它進一步擴大到四周地區。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有仰韶文化的影響,年代約與仰韶文化中晚期相當。
其他地區的文化遺址 從東北的黑龍江起,經內蒙古、寧夏、青海,到新疆、西藏的廣大地區,廣泛地分布著以細小石器為特徵的細石器文化。細石器文化存在的時間相當漫長,貫穿於原始社會的各個階段。在東北的遼西一帶,有與仰韶文化很接近而又相當發達的紅山文化。西藏北部的那曲、西部的阿里和南部的聶拉本等地,都發現有不與陶器共生的細石器,年代可能較早。在祖國的遼闊大地上,眾多的兄弟民族在各地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因而顯示出各具地方性特點的原始文化,年代也各不相當。但是各個文化系統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的,表現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都屬於中華民族原始社會的歷史範疇。

文化遺址圖片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紅山文化遺址 曲貢文化遺址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樓蘭古文化遺址山頂洞人文化遺址

母系氏族原始農業生產

從上述眾多遺址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遺存來看,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到五六千年之間,以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為中心,在全國範圍內,母系氏族公社已經普遍發展和繁盛起來。
原始農業  
以農業為主的多種經濟活動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氏族公社,比其它地區發展得較早和較快一些。這些地區眾多的氏族公社,大部是長期定居在河流岸邊或近水的台地上,形成人口眾多、規模較大的村落。各地的氏族公社,都是依靠氏族組織的力量,使用磨光石斧、石鏟、木耒、骨耜、石鐮等簡單的勞動工具,經營著以耜耕為主的原始農業生產。在北方黃土地帶,主要種植耐旱而自生力較強的粟類作物。在半坡和其它仰韶文化遺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經常發現有粟或粟的皮殼。說明粟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成為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
人工種植秦嶺以南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宜於種植水稻。河姆渡遺址下層,發現有大量金黃色的稻穀,還有帶綠葉的稻莖,經鑑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這是迄今在我國發現最早的稻穀遺存,說明我國栽培稻穀已有七千年以上的歷史。此外,在太湖流域的青浦湛澤和吳縣草鞋山下層,都發現有炭化稻粒,說明江南地區已普遍種植水稻。可見我國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早的地區之一。在半坡遺址的一個陶罐里,發現有白菜或芥菜的種子。河姆渡發現有一個保存較好的葫蘆。南北各地,都能適應當地的條件種植蔬菜瓜果。河姆渡遺址發現有大量的菱角橡子酸棗等水陸生長的果實,其他遺址也發現有各種野生植物的果實根莖,說明採集經濟在日常生活中還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原始副業生產
飼養家畜,是當時重要的副業生產。豬、狗、羊等是主要的家畜,豬的飼養更為普遍。河姆渡有刻畫在陶缽外壁的長嘴高腿腹稍下垂的豬紋,說明豬的飼養已為人們熟悉和喜愛。在河姆渡和吳縣梅堰等處遺址中,還發現有水牛骨,說明江南地區很早就飼養水牛了。漁獵也是一項重要的輔助性生產活動。在村聚附近的山林沼澤地是最好的圍獵場所,獵取野鹿、獐、兔、羚羊、野豬以及其它的走獸和飛禽。在水上從事漁撈,河姆渡發現有木槳,足證在江南水鄉乘坐獨木舟漂浮在江湖水面捕撈魚蝦已較普遍。漁撈工具有骨制的叉、鏢、鉤等,還有系以陶、石網墜的魚網。

原始手工業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以磨光石器為主的生產工具製作技術的進步,是原始手工業發展的首要表現。在一部分比較早期的遺址里,還有打制石器和磨光石器並存的現象。而在裴李崗、磁山等處發現的磨製石器,琢磨得還比較粗糙。後來逐漸趨於精細,磨細技術不斷提高。各類石器如石斧、石錛、石鏟、石刀等等,大都類型分明,刃口鋒利,眼孔鑽磨勻稱,有的還安裝木柄,方便適用。除石器外,骨角器的製作也較精緻,種類相當繁多,如魚叉、魚鉤、骨鏃、錐、鑿、針、刀、鋸等等,河姆渡的骨耜,更是用於水田耕作的主要農具。陶器的燒製成為新石器時代最具特色的手工業。在許多氏族公社村落遺址中,都發現有陶窯的遺蹟。如西安半坡遺址內居住區以東的陶窯有六座,臨潼姜寨除了零散分布的以外,在臨河岸邊也有一片比較集中的窯址。當時的陶窯一般都比較小,燒制技術也比較簡單。為了適應人們生活的需要,陶器形式也多種多樣。炊具有鼎、鬲、甑、釜等,飲食器有缽、碗、盆、盤、杯等,汲水用的有小口尖底瓶,盛儲器有瓮、罐等。此外,還有陶紡輪、陶網墜、陶刀等生產工具。
陶器製作
在陶器的製作上,原始人表現了藝術創造能力。有些器物造型美觀大方,有的還配上器蓋或器座。仰韶文化的彩陶,更顯示了它的工藝特點。這些彩陶的圖案,大都是幾何圖形或動植物圖形,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陶器上的圖形,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在半坡、姜寨和關中地區其它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發現有很多整齊規則並有一定的規律性的刻劃符號。這些符號,共有五十多種。類似的符號,在河北、甘肅等地也有發現。這些符號有規律地普遍出現,表明它已經具有簡單文字的特徵,當與商周文字有淵源的關係。在仰韶文化和其它文化遺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紡輪、紡磚刀杼(骨匕)、骨梭等紡織工具。當時的人們采剝野麻纖維,使用紡輪和紡磚捻制麻紗,再用簡單的織布機織成麻布,刀杼和骨梭就是織布機的配件。在陝縣廟底溝和華縣泉護村的陶器上發現有布紋痕跡,這種布當是一種粗麻布。在南方,吳縣草鞋山下層發現有麻布殘片。同時,各地都發現有很多的骨針,直徑和針眼都很細小,說明縫紉技術也相當精巧。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陶塤 母系氏族公社遺址骨針

原始藝術
席墊的編織技術也較發達。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底部,發現有蓆子的印痕。河姆渡發現有二經二緯編織法的葦編。草鞋山發現有蔑席和蘆席,蔑席的竹蔑細而勻,用人字形編織法編織得很整齊。裝飾品的製作也日漸繁多。當時,無論男女都用骨制的笄簪束髮,婦女戴著綠松石製成的珠墜,身上還佩帶各式石環或陶環。在江南河姆渡發現有玉石混用的璜、管、珠,馬家濱發現有少量琢磨比較精緻的玉璜、玉珠等飾物。隨著手工業生產技術日漸發展,人們的藝術創造能力日漸提高。除了一些比較精美的裝飾品、彩繪藝術和經過藝術加工的陶器、骨器、木器之外,在各地還發現了一些工藝相當精湛的藝術品。河姆渡出土的象牙雕刻,雕成各式圖案,線條流暢,形態逼真,可謂原始藝術的珍品。
房屋的建築
中原地區大都是採用半地穴式,外形有圓有方。在江南,很早就以木構地面建築為主。河姆渡由早期的打樁立柱架空的乾欄式木構建築,發展到後來的栽柱式地面木構建築。在馬家浜、草鞋山等處的建築遺址,都發現有木柱和木板,這些都反映了當時的木結構建築已經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
社會組織 
母系氏族公社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它的全盛時期,普遍形成了較多人口、規模較大的長期定居的村落。像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處就是比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蹟。臨潼姜寨原始村落遺址,位於驪山腳下臨河東岸第二台地上,面積達五萬平方米。這個村落遺址有著嚴格的布局。兩條壕溝將整個村落分成居住區和墓地兩個部分,溝外為三片墓地,溝內為居住區。居住區內有一個面積約四千多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在廣場周圍的四個方向分布著五個建築群。每個建築群各有作為主體的大型房屋一座,附近分布著十幾座或二十幾座中小型房屋。所有房屋的門向均朝著廣場。在有的建築物附近分布著一些儲藏東西的地窖群或埋葬小孩的瓮棺葬群。這樣的一個村落,就是一個母系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活動

一個母系氏族公社,包括幾個女兒氏族。每個以大房屋為主體的建築群,就是一個女兒氏族。每個氏族公社的成員都是依靠氏族公社的整體而存在。他們在共同所有的土地上,共同勞動,協力耕作。此外,壯年男子還外出狩獵,婦女兼營採集。家務勞動,主要由婦女承擔。收穫的糧食,儲存在公共的窖穴之中,以備公共需要。有關公社的公共活動,如集會、議事、宗教活動等等,由全體氏族成員參加,聚集在中心廣場上舉行。主持這種活動的,大都是班輩較高年歲較大的婦女。如有對外衝突等事發生,臨時公推首領,大部由壯年男子擔任,事畢則罷。
圖騰和對偶婚
所有氏族成員,死後都埋葬在公共墓地里。隨葬品一般都較少,只有少量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或裝飾品。由於平時勞動分工有所不同,加上性別的差異,各人在生產和生活上的地位也不盡相同,因而所使用的工具、用具和裝飾品在數量上和質量上也有差異。這種現象,說明當時還不可能產生明顯的私有觀念,更沒有條件發生貧富懸殊的現象。從母系氏族公社起,每個氏族就採用一種動物或植物作為本氏族的名稱,這就是圖騰。如仰韶文化陶器上的人面魚、鳥、鹿等,可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能是某些氏族的圖騰。人類在超現實觀念的驅使下,竭力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圖騰作為一種假設的祖先受到人們的崇拜,神聖不可侵犯;同時,圖騰又是氏族的標誌。與此同時,從各地出土的裸體女子陶像來看,當時還存在著崇拜女性的觀念。到了這一時期,原來的族外婚逐漸發生變化,出現了配偶雙方在或短或長時間內較穩定的結合,遂形成了對偶婚制度。但世系仍多從女子計算。

父系氏族

父系氏族公社的產生
母系氏族公社經歷了它的全盛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日漸加速,男子的勞動在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等主要的生產部門中逐漸占居主導的地位,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社會財富日漸增多。於是對偶家庭逐漸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轉化,母權制自然過渡為父權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漸形成了。從此,以父權為中心的個體家庭成為與氏族對抗的力量,原始社會逐漸趨於解體。
新石器文化的發展 
約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原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的眾多氏族部落,先後轉化為父系氏族公社,在考古學上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後期階段。大體說來,在中原地區,由仰韶文化發展而為龍山文化。目前分布在豫、晉、陝交界地區的,有疊壓在仰韶文化之上的廟底溝二期文化,這是由仰韶文化發展為龍山文化的過渡階段,屬於早期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除河南以外還包括晉南和冀南部分地區。陝西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關中一帶,陝北和晉南也有遺存。溯渭水而上,由馬家窯文化發展而為齊家文化。在東方,大汶口文化繼續發展,演變而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即山東龍山文化。秦嶺以南的江漢地區,在仰韶文化的影響下,並承襲大溪文化,產生了屈家嶺文化。它與龍山文化也有比較密切的聯繫。長江下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游,在青蓮崗文化的影響下,太湖流域錢塘江口兩岸,則由河姆渡馬家浜等文化發展而為良渚文化。其他各地,都相應地各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婚姻形態的變化 
男子依靠經濟上的優勢,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於是,他們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計算世系、繼承財產,母權制的婚姻秩序遂被打破。原來對偶婚制下的從妻而居的傳統,為一夫一妻制所取代。最初,這種小家庭依附於父系大家庭。生產進一步發展後,小家庭便有了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一夫一妻制下,婦女的勞動局限在家庭之內,以家務勞動和家庭副業為主,女子在家庭經濟中遂居於從屬地位。
男尊女卑觀念
這時期比較普遍地出現了成年男女合葬墓,就是一夫一妻制家庭確立的反映。如陝西華陰橫陣村龍山文化墓葬中,有年齡相仿的男女合葬墓大汶口墓地有四座成年男女合葬墓,男的居於墓穴的正中,女的在擴出的長方坑內,隨葬品也多偏置在男的一側,顯示出男女兩方地位不平等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較晚的齊家文化墓地更為突出。如在甘肅臨夏秦魏家一處墓地,有合葬墓24座,其中成人合葬墓16座,都是男在右方仰身直肢,女在左側側身屈肢。婦女的社會地位已經普遍下降,男尊女卑的觀念已經形成。

私有制的產生和發展

到了父系社會,隨著生產的發展,剩餘產品增多,私有現象出現。以後,在個體家庭和個人生產能力提高、社會分工和交換擴大的情況下,一小部分人,特別是氏族部落首領獲得了更多的私有財產,私有制就日益發展起來。關於私有制的現象,在墓葬中也有反映。在許多墓葬里,以豬下顎隨葬的風氣很盛行。如湖北鄖縣青龍泉屈家嶺文化的一座墓葬有14塊豬下顎骨。南京北陰陽營和山東泰安大汶口的一些墓葬,都有數量不等的豬下顎骨。這表明,牲畜成了個體家庭私有財產重要來源之一,豬下顎骨成了私有財富象徵。同時,以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以及其它象徵財富和權勢的器物用於隨葬的,就更為普遍。而在同一墓地里,有的隨葬品異常豐富,有的寥寥無幾,乃至一無所有,反映了貧富分化的現象。這種分化現象,在產品交換、部落戰爭中不斷擴大,從而加速了原始公有制的崩潰。

原始發展

原始農業的發展
發達的耜耕農業是主要的經濟部門。當時的人們使用大型磨光石刀、斧,墾闢耕地。他們又把磨得扁平的石耜加寬延長,鑽孔裝上木柄,用作主要的翻土工具。此外,還有改進了的骨耜和雙齒木耒。到龍山文化後期,又出現了用人拉的三角形石犁。各地還出土有各式的石鋤、蚌鋤和其它的耘田器,這是中耕鋤草的農具,說明田間管理有了加強。在長江下游發現有水利灌溉的遺蹟,這是適應稻作的特點,說明已經初步掌握水利和施肥的技術。收穫工具也有比較顯著的改進,在已有的半月形石刀和蚌刀的基礎上,還將石刀不斷加長,穿孔不斷增多。南方的水稻種植更為普遍。今天南方各省區的許多地方都發現有稻穀或稻穀的遺蹟。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家畜的飼養也有顯著的發展。主要的家畜,除豬、狗、牛、羊之外,還有馬和雞,後來的所謂“六畜”,當時已經齊全。
漁獵和採集在經濟生活中仍占一定的地位。在北方的龍山文化遺址,發現有各式箭鏃、網墜和鹿、麝、狐、虎、魚等動物骨骼。漁獵仍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
制陶技術
制陶業從制陶技術、陶窯結構到經營管理都有了顯著的變化。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快輪,用快輪塑造的陶坯,器形規則,厚薄均勻,生產效率大為提高。陶窯的結構有了很大的改進,窯室擴大了,可以燒制大型的陶器或一次燒成數量較多;火膛加深,火口縮小,支火道和窯箅孔增多,既加強火力,又使窯室受熱均勻。同時,原始人還掌握了在高溫下嚴密封窯的技術,使陶坯的鐵素能夠充分還原,燒成灰色或黑色的陶器,質地堅硬緊密。燒制的溫度有的高達1000℃,一般都在950℃以上。這種高溫操作技術,為金屬的冶煉打下了基礎。
制陶技術的進步
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造型美觀,紋飾精細,有的陶坯薄如蛋殼,表面光滑,又用煙燻法使之烏黑髮亮。這種薄胎黑陶,表現了當時高度的制陶工藝水平。此外,還有用高嶺土(瓷土)製成表里潔白的陶器。
制陶技術的進步,使陶器的種類日益繁多。如鼎、鬲、甑、釜、豆、盆等。在紋飾方面,有的發展了過去的彩繪特點,有的新刻畫出整齊纖細的花紋,還有仿編竹鏤空技藝,顯示了新的藝術創造能力。
礦石的冶煉和金屬的加工
礦石的冶煉和金屬的加工,是這一階段另一種重要的手工業成就。在龍山文化遺址中,如山東膠縣三里河發現有人工鑄造的小型銅器,其中有刀、鑿等。屬於齊家文化的一些遺址還出土了銅刀、鑿、錐、斧及銅飾品。金屬冶煉技術的出現,反映了人類技術水平的重大革命。
在磨製石器和骨器的技術基礎上,又發展了琢磨玉器和象牙雕刻的工藝。南京北陰陽營的墓葬群出土了精美的玉石瑪瑙製品近300件,有鏟、璧、環、鐲、璜、墜、管、珠等。邳縣大墩子出土了一件很精美的有孔玉斧。浙江餘杭反山墓更出土了3000多件玉器,其中最大的玉琮重達6.5公斤。
絲織物的發明
在吳興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里,發現有不少苧麻織物和絲織物。用苧麻纖維織成的平紋細麻布,比過去的粗麻布有了顯著的進步。絲織物有絹片、絲帶和絲線等。在江蘇吳江梅堰出土的黑陶上有蠶紋。早在五千年前,我國江南地區的養蠶繅絲業就已相當發達。當時的絹絲織物雖然比較粗糙簡單,但在五千年前我國就已經發明了絲織物,這是對世界物質文明的重大貢獻。
錢山漾還發現二百多件竹編器物和蘆葦編織物,有竹蓆、魚簍、竹籃、谷籮、簸箕等。這些器物,大多數是用刮光的竹篾條,均勻細薄,編織緊密。表現了很高的編織技藝。
居住的改進 
中原地區雖然還盛行半地穴式建築,但地面都用層層灰土鋪平踏實,表面還用人工燒制的熟石灰防潮。房屋中心有凹入地面的圓形硬燒土面,有的土牆邊築有較大的壁爐。
地面建築在各地比較普遍地發展起來。鄭州大河村的村落遺址,就以成排的地面建築方形房屋為主。邳縣大墩子發現有陶製房屋模型,屬於土木結構的地面建築。在江南,如臨近湖面的錢山漾,就修築高出地面的樁上建築。這種式樣的建築,正是適應水鄉的自然環境而發展起來的。
在北方的村落中,開始出現了水井。掘井技術的發明,不僅改善了用水條件,而且可以就近供應生活用水和手工業用水。從此,人們選擇居住的地方和建立村落,就可不必臨近河邊湖畔。
原始文化和宗教
在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陶器上,都發現有筆劃整齊規則的圖形刻劃,比關中仰韶文化的刻劃符號有了顯著的進步。這些刻劃,已經發展成為早期的圖像文字,當是我國古代文字形成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在江蘇連雲港市郊將軍岩發現有一處岩畫,主要內容為人面像、農作物、獸面紋以及各種符號。此外,還有類似太陽、星象的圖案。獸面紋的構圖和山東、蘇北地區龍山文化中玉錛上的獸面紋飾相比較,顯得十分簡略、粗糙、古拙。這一重要的藝術創造,直接反映了四千多年前東方沿海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面貌。
在河南淅川下王崗仰韶文化晚期遺址里,發現有卜骨。龍山文化的許多遺址,卜骨的出現就比較普遍了。這些卜骨,大都是用豬、牛、羊的肩胛骨刻成。占卜的風氣在當時已經盛行,掌管占卜從事宗教迷信活動的巫師之類的人物當已出現。此外,這一時期,崇拜女性的現象轉為崇拜男性,可由各地出土的陶、石祖獲得證明。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大汶口文化遺址文物仰韶文化遺址文物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新石器時代新石器紅山文化—玉獸

英雄時代

中原地區
在五千年前,中國進入了所謂的傳說中的“英雄時代”。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大都進入部落、部落聯盟階段。透過有關這一時期的傳說記載,可以大體窺見到從原始社會解體到國家產生階段的社會變革的過程。夏夷諸部的分布和發展  在大河中下游的沿河川盆地、峽谷、大平原及其附近的丘陵坡地,號稱膏壤沃野,從很早的時候起,就有不少的氏族部落不斷開發了這些地方,經營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多種經濟生活,因而這一地區成為我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中心地區,通稱為中原。
夏、夷諸部
以中原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分布著眾多的氏族部落。在關中平原、河東盆地地區和河南沿岸一帶,有以姬、姜諸姓為主的部落群,稱為華夏或諸夏;在東方的海岱地區和淮、泗一帶,有以風、嬴、偃諸姓為主的部落群,稱為“夷”或“九夷”;在秦隴以西,有諸戎部落群;在秦晉以北的黃土高原和燕山一帶,為“群翟”部落群;豫西南山地和丹、漢一帶,為“三苗”或苗蠻部落群。諸戎、群翟和三苗,分處在中原地區的邊緣,經營著遊牧、狩獵或農牧結合的生活,社會發展相對落後。諸戎、群翟和三苗與夏、夷諸部不斷加強聯繫,相互影響,共同創造了古代中原的文化。
夏、夷諸部是中原地區的主要開拓者。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他們逐漸由山麓坡地、沿河台地向大平原中的澤藪和河網沖積地帶擴殖,使部落組織不斷擴大,加強了各部之間的融合。
黃帝等英雄的傳說 
社會生產不斷發展,部落組織日益增多。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親屬部落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進而產生了部落聯盟。在私有制度的刺激下,部落聯盟的各級軍事首領不斷加強了戰爭活動,湧現出一些英雄人物。司馬遷編寫《五帝本紀》,列為《史記》的首篇。這個五帝時代,實際上就是我國歷史上的英雄時代。列在五帝之首的黃帝,就是這個英雄時代的第一個代表人物。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史前時期
黃帝炎帝

當時,諸夏之族已經發展到大河南北的大平原西部邊緣地帶,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群大約在太行山東麓的河內地區,以黃帝為首的姬姓部落群大約在嵩山之外的外方地區,他們各自結成親屬部落聯盟,繼續向東方發展。東方的風、嬴、偃諸姓部落群也由汶、泗一帶活動到大野澤周圍,其中勢力比較強大的蚩尤部,一度成為東方部落聯盟的最高軍事首領。他與炎、黃諸部在相互聯繫日益密切的情況下,發生了越來越劇烈的武力衝突。最後,炎、黃諸部完全聯合起來,黃帝成為諸夏之族的最高軍事首領。在黃帝的統率下,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結果,蚩尤失敗,黃帝成為結合夏、夷諸部組成規模更大的部落聯盟的最高首領。從此,華夏族成為不斷融合中原各地眾多部族的核心力量。黃帝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尊崇為不斷擴大的華夏族的共同祖先。
國家政權
傳說中的黃帝,當然不能視為一個簡單的個人,而是一個時代的象徵。這個時代,正是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轉化的開端,後世常把有關向文明時代轉化的創造發明,如文字曆法舟車蠶絲等等,大都集中到黃帝的身上,正反映了這是一個急劇變革的時期。
傳說中的黃帝之後,為帝顓頊高陽氏。帝顓頊時期,社會經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階級分化現象更為深刻。
到了顓頊時代,“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國語·楚語下》。所謂“南正重”,當是善於觀察 天象通曉巫術的巫師之類的人物。從此他們就成了管理與天神有關事宜的專職人員,表達天命,顯示神靈,就成為他們的特權,這就形成了控制廣大黎民民眾靈魂的宗教職能。而廣大黎民民眾只能在“火正黎”之類的部落首領人物的監督管理下,在田地中勞作,不準“侵瀆”天上的神事。“火正黎”之類的部落首領人物就成了專管地上“民事”的“民師”,後來就發展成為各級官尹。
天與地的隔絕不通,神事與民事的截然分離,實質上反映了階級關係的對立日益加深,標誌著國家權力和政府機構的萌芽。
世襲王權的形成
在由各部落領土融合為民族共同領土的發展過程中,各級軍事首劣詡在不同程度地為爭奪權勢而展開鬥爭,他們分布在各地,各自占有一定範圍的領土,其中勢力比較強大的,成為一方之霸(伯),部落聯盟的最高軍事首領必須得到這些首領人物的支持,或者用武力壓服他們,地位才能保持穩固。
如傳說的陶唐氏的首領堯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時候,經常要“諮四岳”,即徵求一部分勢力比較強大的部落首領的意見。其中特別是號稱為“太岳”的共工氏崇伯鯀等人的勢力最為強大,更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
有虞氏的首領舜,能接替取得最高首領地位,首先是得到高陽氏之族號稱為“八愷”和高辛氏之族號稱為“八元”的十六族首領的擁護,接著又用武力打擊了所謂“四凶族”,壓服了共工氏和崇伯鯀等反對勢力,鞏固了統治權力。同時,又繼續深入丹漢地區,征伐三苗,進一步擴大他的武力征服範圍。在對內對外戰爭日益繁劇的情況下,眾多的部落首領逐漸轉化成為世襲貴族,建立世襲王權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了。
夏王朝建立
按照軍事民主制的傳統,部落聯盟最高軍事首領,必須通過一定的儀式,由眾多部落首領共同推舉或承認,才能確立。我國古代傳說的“禪讓”制度,就是屬於這類性質。這種傳統的“禪讓”舊制,到堯舜時期還是存在的。不過,長期以來,在同一家族內選出後繼者,也逐漸成為事實;同時,憑藉強力,在四岳諸伯之間展開權勢爭奪,又愈演愈烈。 根據有關記載反映,唐堯要求其子丹朱成為他的後繼者,虞舜則在“禪讓”的幌子下使用強力奪取了最高統治地位。後來,虞舜也要求由其子商均繼承,禹又憑藉他的權勢和威望直接代替了虞舜。這樣,丹朱和商均就都被詆毀為“奸子”。事實說明,強力在實際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禹取得最高統治地位,博得諸夏首領的擁護,具有夏後氏的稱號,即諸夏之族的最高君長,正式建立了夏王朝。從此,世襲王權才完全確定下來,開始了中國文明時代的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