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氏

共工氏

共工氏即共工,為中國古代漢族神話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以共工失敗而怒觸不周山。 共工氏是堯的大臣,同時又是黃帝時期的部落名。與驩兜、三苗、鯀,並列為"四凶"。

簡介

共工氏共工氏
共工炎帝裔。據《山海經·海內經》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宋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管子·揆度》 :“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經訓》 :“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 :“昔者共工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 《山海經·海內經》 )。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此戰又或傳為共工高辛( 《淮南子·原道》 );與神農( 《雕玉集·壯力》 );與祝融( 《史記,補三皇本紀》 );與女媧( 《路史·太吳紀》 )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系統人物,當亦系黃炎戰爭之餘緒。今河南杞縣流傳的“女媧補天”則謂: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共工祝融因吃天鵝蛋之爭,共工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濫,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似更原始。參見“杞人憂天”。
祝融共工《史記·補三皇本記》 :“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共工之爭。參見“共工”、“杞人憂天”。

事跡

共工治水

共工氏共工氏

共工氏是個治水世家。共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剷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築堤防。用土堤來擋水,這種方法沒有疏通河流,水依然會漫流泛濫成災,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後都遭到失敗。
在農業方面的觀點
共工氏和他的兒子后土都對農業很精通。他們專著於研究農業生產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後,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情況,共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地勢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上填高。認為窪地填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傳說

共工氏傳說荊天與共工之間數次大站
顓頊世系屬黃帝,因此共工氏與顓頊由於農業方面的不同觀點引發的帝位之爭,也便可算作炎黃之戰的繼續。
顓頊不贊成共工氏在農業方面的做法。顓頊認為,他是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整個部族應當只聽從他一個人的號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以如果按照共工氏的做法實施會惹怒上天為由,反對共工氏實行他的計畫。於是,顓頊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鬥爭,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爭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爭奪。
共工氏力氣上比顓頊要強,但他卻不如顓頊有智謀。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鼓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相信顓頊,認為共工氏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顓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支持。
雖然共工氏沒有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依然堅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崑崙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共工氏駕起飛龍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一聲巨響後,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
共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后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皇)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地望考辨

共工氏共工和顓瑣

共工,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作“共攻”,是古史傳說時期的著名部族。蒙文通先生認為:“共工固世為諸侯之強,自伏羲以來下至伯禹,常為中國患,而共工固姜姓炎帝之裔也。”[1](P36)世為諸侯之強,說明共工氏作為一個勢力頗為強大的部族,曾長期存在於三皇五帝時代,這一點是基本可信的。但共工氏是否常為中國患呢?《文子》曰:“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史記·楚世家》曰:“共工氏作亂,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庚寅日誅重黎。”《國語·周語》曰:“昔共工棄此道也,虞於湛樂,墮高湮庳,以害天下。”這些文獻記載似乎說明共工氏常為中國患。所謂的“患”,是說共工氏振滔洪水造成的水害,這實際上是指共工氏炎帝部族、黃帝部族之間的爭戰。共工氏與以三皇五帝為代表的正統勢力多次爭戰,且屢戰屢敗,因而這個失敗的部族在世代相傳的古史傳說中就背上了惡名。共工氏的後裔后土平九土,被祀以為社;堯之時,共工之從孫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賜姓曰姜,氏曰有呂。這說明共工氏的歷史功績也很顯著。共工氏在羲、農之間有域,當時已是顯赫的部族,《左傳》記郯子述祖之言,敘炎帝於共工之後,則認為共工氏炎帝之裔有不當之處。
概而言之,共工氏部族初盛於三皇時期,在伏羲、神農之間其勢力已相當強大。五帝時期與祝融、顓頊、帝嚳、堯、舜、禹多次發生戰爭。雖然共工氏最終戰敗了,但仍不啻為三皇五帝時期的著名部族。歷史應該給共工氏部族一個公允的評價。

歷史記載

共工氏共工氏
作為三皇五帝時代的頑強部族,共工氏的活動區域何在?解決這個問題還得依靠古文獻的記載。有關共工氏地望的記載,最早見諸於《山海經》,該書的部分內容是古代地理的實錄,是書與共工氏地望相關的記錄有共山、共水、共谷等幾處:
《北次三經》:“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泰頭之山,共水出焉。”徐旭生先生認為當在今山西省五台縣境內[2](P54),但徐先生並沒有進行詳細註解,不知何據。郭郛先生註:其地或在河南濟源,或在山西芮城,或在河南輝縣。[3](P305)我國古代地名有以族氏命名的規則,共工氏部族活動區域內的山川河流也因其族名而名曰共,後因共工氏部族遷徙而族遷名隨。以上三地均在河南、山西之間的黃河兩岸,皆有共山、共水等古地名,位於山西芮城的共水見下文的《中次一經》。《水經注·清水》云:“共伯既歸帝政,逍遙於共山之上。山在國北,所謂共北山也。”此共山即今河南輝縣市北的九峰山。《漢書·地理志·河內郡共縣》,班固自註:“古國。”共縣即為今河南輝縣市。酈道元云:“稽之群書,共縣本共和之故國,是有共名。”則今河南輝縣的古共山、共水之名有可能源自該處是共和之故國。最後來看河南濟源說,《海內東經》云:“濟水出共山南東丘,絕巨鹿澤,注渤海,入齊琅槐東北。”畢沅註:“雲‘出共山南東丘’者,出今河南濟源縣共山,在縣北十二里。”[4](P114)《水經》云:“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又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注云:“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於東丘,今原城東北有東丘城。”泰頭之山有可能就是《海內東經》所。
《中次一經》:“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徐旭生先生指出:“《水經注·河水》(卷四)引此文,又說:‘今診(診,視也)蓼水,川流所趨,與共水相扶’,是以蓼水為共水,地在今山西西南隅芮城縣境內,離黃河東曲處不遠。”[2](P54)徐說甚是,此共水位於今山西芮城縣東北三十里,今名朱呂溝,源出甘棗山,南流入黃河。
《中次六經》:“又西百里,曰長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洛,其中多鳴石。”《水經注》引此文曰:“洛水又東,其水入焉,水北出長石之山,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又西南與左澗水會,又南與李谷水合。共水世謂之石頭泉,而南流注於洛。”長石之山,郝懿行和畢沅都認為在河南新安縣。[5](P129)[4](P62)徐旭生先生也認為“地在今河南新安縣境內。西離‘莘、虢之間’不過一二百里。”[2](P54)“《北次三經·泰頭山》、《中次一經·甘棗山》均發源有共水,共水發源於共谷似乎更名正言順,可能與先夏時期的望族共工氏有關。”[6](P101)共水當以源出之山有共谷而得名[7],而共谷乃因共工氏部族在此處聚居而得名為共。
《詩經》對古共國也有記載,《詩·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漢書·地理志·安定郡陰密縣》下,班固自注說:“《詩》密人國。”則密在今甘肅靈台縣境內。《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八“涇州百泉”條下云:“共池在州北五里。”涇州今為涇川縣,與靈台縣相鄰,這一共地在今甘肅靈台、涇川縣一帶。
《山海經》中記錄的共山、共水、共谷和其他古文獻記載的古共國,應該全部是共工氏及其子族先後活動過的地方。至於共工氏的地望,諸多學者已在論著或論文中論及,但筆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下文分別進行說明。

後人評價

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中對共工氏的舊居進行了考證,認為共工氏的舊地是漢代的共縣,即今河南輝縣市境內[2](P53—55)。楊國宜先生也從此說[8],徐旭生先生認同今河南輝縣的主要依據是:“共工在古代傳說中特別同水有關係,又同顓頊很有關係。《潛夫論·五德志篇》以至於把他同顓頊相混。‘顓頊之虛’為帝丘,今為河南的濮陽縣。共工氏如果遠在西方,就不會同顓頊發生關係。獨輝縣與濮陽鄰近,顓頊與共工戰才有可能。”[2](P54—55)共工氏在伏羲、神農之間已經有域,而顓頊是五帝之一,他的興盛時代要晚於共工。共工又不獨與顓頊戰,古文獻表明共工還同祝融、帝嚳、堯、舜、禹發生過戰爭。共工氏部族曾活動在輝縣,並與地處濮陽的顓頊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其它幾處共山、共水離濮陽也不算遠。僅憑這一點並無法證明輝縣的“共”地就是共工氏的舊居。

王震中先生認為:“共工部落曾為古九州之伯,其前後活動範圍,西起渭河上游,東至豫中嵩山腳下,北達豫北

共工氏共工氏
輝縣及山西境內,南至熊耳山乃至南陽地區。在這一範圍內,其活動中心,起初在渭河流域,後來移到中原地區。”[9]他的主要依據是:共工是炎帝之裔,以炎帝為宗神的姜姓部落集團,最初的發祥地在渭水上游的姜水之濱。共工部落的一支四岳最初活動在渭水上游,包括四岳在內的共工部落,其早期活動中心,也應在姜姓部族集團的發祥地——渭水上游。共工是否就如王先生所言發祥於渭水上游呢?我看未必,首先,共工氏並非炎帝之裔,他最初興盛於三皇時代,要早於炎帝。因而就不能根據炎帝的發祥地推斷共工氏最初也活動在渭水上游。其次,四岳是共工的從孫,也就是說四岳為共工的子族。四岳最初活動在渭水上游,這只能說明共工氏的一支曾發展到這一帶。因此,共工氏的活動中心起初就在中原地區,並長期活動於此,其後裔即四岳曾發展到渭水上游。
景以恩先生認為:“共工氏源於山東東部的莒縣之阪泉與昌樂縣之古營丘一帶,後又沿古濟水播遷於濟南、章丘、萊蕪一帶。”[10]景先生的根據有二:一是《山海經·海內經》雲祝融生共工於江水,江水為今山東省東部的沂河。二是沂河之東今有莒縣,春秋時稱莒國。共工之從孫四岳既居呂,上溯到共工時,也當生於呂地。關於《山海經·海內經》的記載,許順湛先生的看法可資借鑑,他認為:“其實祝融也是伏犧、女媧時代的族團,曾經戰敗過共工,後來祝融族團衰敗了,炎帝族團把祝融又扶持起來,祝融族團在江水興盛起來之後,發現共工族團的首領被殺後一直有空缺,祝融協助共工族團確立了首領,共工族團又振興起來。這應該是祝融生共工的真相。”[11](P140)江水是否就是沂河先擱置不論,祝融所生之共工並非最初之共工,因而江水並不是共工氏的生地,最多說明共工氏的一支在祝融的協助下於江水一帶興盛起來。共工之從孫四岳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因而“賜姓曰姜,氏曰有呂”。四岳最初活動在渭水上游,佐禹治水時活動在中原地區,呂地是四岳治水有功的封地。認為“共工之從孫四岳既居呂,上溯到共工時,也當生於呂地”是沒有根據的。
共工氏山海經
《山海經》記錄的共山、共水、共谷等以“共”為名的古地名,肯定與共工氏的地望密切相關,諸多學者已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有的認為:“僅有共之地名而無史實流傳,不能作為共工氏居地的依據。”[10]古史傳說失真的成分比較大,而古地名相對來說還是靠得住的。我國古代地名的命名,有以族氏名地、以地名族氏、族遷名隨等地名命名規則。共工氏最初活動在長石之山的共谷,即今河南新安一帶。後來由於治理洪水而頻繁遷徙,因此河洛一帶有多處山川河流以共為名。《路史》云:“共工,地在弘農,虞帝時共工或雲居此。”就是說虞帝時共工的居住之地在莘、虢之間,這正好也位於今河南西部。由此可以斷定,《山海經》中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是共工族團的活動中心,而這些共山、共水、共谷分別位於今河南新安、濟源和山西芮城一帶,這一區域即豫西和晉南之間的黃河兩岸應該是共工氏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動中心,而其它以“共”為名的地方是共工氏及其後裔的遷居地或擴展地。唐善純先生認為“共工氏曾在黃河中游活動過,共工長期活動的地方應是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12](P53)。許順湛先生也傾向於河南西部說。[11](P144)說豫西地區是共工氏的主要活動區域,這當然不誤。但《山海經》中所記共工氏的聚居地如共山、共水和共谷等,依上所述皆在豫西和晉南之間的黃河兩岸。《國語·魯語》雲“共工氏之伯九有也”,這裡的“九有”就是“九州”,《禮記·祭法》就說是“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對於“九州”的範圍,王震中先生進行了考證,他認為:“當時九州之區域,其核心地區大概西自陝西之秦嶺,北至晉南,東到河南中部之嵩山,南達豫西南。”[9]從上述範圍可以看出,豫西和晉南之間的黃河兩岸正好是“九州”的中心地帶。《管子·揆度篇》曰:“共工氏之王,水處十之七,陸處十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天下。”共工氏夾黃河而居,活動在豫西和晉南地區,這一段黃河又有不少的支流,正好符合“水處十之七,陸處十之三”的地理特徵。其地水多而陸少,所以經常遭受水患,長期與洪水作鬥爭使該部族長於治水共工氏的從孫四岳也曾佐禹治水。綜上所述,共工氏源於河洛地區,並長期活動在這一地區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這些以共命名的古地皆在今河南新安、濟源和山西芮城一帶,正好處於河洛腹地的黃河兩岸。因此,共工氏的中心活動區域應定義在豫西和晉南之間的黃河兩岸,其它共工氏的聚居地是該部族的遷居地或擴展地。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9%B2%B9%A4%CA%CF

2,http://211.67.81.36/hlwhweb/HLarcheology/2006-07-11-01.htm

3,http://baike.baidu.com/view/415273.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