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草灣位置
在南京博物院文物展覽第一廳——人類發展史的重要位置,陳列著一段化石,下面貼著“下草灣人股骨化石”的標籤。表明江蘇地區人類古老的歷史。
下草灣位於泗洪縣雙溝鎮東南八公里處,南臨淮河,北濱洪澤湖,是河湖間的崗嶺地帶,海拔44.4米。由於濱湖灣,且有廣泛的水草資源,故稱“下草灣”。
下草灣人的發現
1954年治理淮河時,為了分洪防患,使淮河的一部分水直接流入洪澤湖,於下草灣處開挖淮洪引河一道,長三公里,取名“淮洪新河”。同年6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楊鍾健教授來到下草灣水利工地考察古生物時,發現巨河狸及其他一些古脊椎動物化石。在對古脊椎動物進行科學測定和研究的同時,對含動物化石的土層也進行研究,認為下草灣土層的地質結構為湖相沉積區,其岩性特徵為灰綠色於紫紅、褐色泥漿,並普遍含有高嶺土礦物,因此,下草灣地層被稱為“下草灣高嶺土地層”。這一地層是地質年代中新世的典型地層,故地質學家們把同類地層統一命名為“下草灣系”,並載入了《中國地質學》。
楊鍾健教授在考察巨河狸和其他古脊椎動物時,於淮洪新河東岸,採集到一端人類化石,經鑑定為右側股骨化石,化石長15.27厘米,為股骨的上半段,小轉子基部以上已經完全缺損。從形態上看,有股骨結存在。骨表面布滿長尾纖孔,確定為人類的股骨。從其石化的程度計算,以及從海綿骨質的空隙中填土來判斷,確定為相當早人類化石。後又對這段股骨進行含氟成分的定量分析,經測定,含氟量為0.3%,而新石器時代和現代人股骨的含量為0.15%,下草灣系土層中發掘的巨河狸化石含氟量為2.28%,說明這段骨化石的年代較現代人早,比巨河狸晚。
後這段股骨化石又經著名古生物學家吳汝康、賈蘭坡兩位教授研究,他們認為這段股骨側面直平,同北京猿人股骨相似,不同於現代人股骨的向前彎曲。股骨上部的扁平度介於北京人於現代人之間,而於尼安德特人相近。股骨下端骨壁的厚度和髓腔大小的比例,遠比北京猿人小。據此,專家們確定:這段股骨為更新世晚期人類的化石,定名為“下草灣新人”,距今約4—5萬年。
下草灣人遺址
1981年春,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在下草灣東南一公里的火石嶺發現與下草灣新人同時期的舊石器遺址,面積1500平方米,出土有刮削器、尖狀器等,這對下草灣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下草灣人”也稱“泗洪新人”。所謂“新人”的分類,是根據我國舊石器時代的地質年代來劃分的,迄今為止我國已發現的人類化石和工具,已經從早更新世一直排到晚更新世,基本上有了一個人類發展的輪廓和順序。根據已有材料,考古學中把我國的舊石器時代劃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舊石器時代初期人,稱為“猿人”,如雲南元謀上那幫村西北山上發現的“元謀猿人”、陝西藍田縣泄湖陳家窩村發現的“藍田猿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的“北京猿人”;舊石器時代中期人稱為“古人”,如廣東韶關馬壩圩附近獅子山一個岩洞裡發現的“馬壩人”、湖北長陽縣西南45公里黃家淌下鍾家灣村洞穴中發現的“長陽人”、山西襄汾縣丁村發現的“丁村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稱“新人”,其中有內蒙古伊克昭盟烏審旗薩烏蘇河小橋畔村附近發現的“河套人”、四川資陽縣黃鱔溪南岸發現的“資陽人”、廣西柳江縣新興農場東的通天岩洞中發現的“柳江人”、同北京人同一地點的“山頂洞人”、江蘇泗洪縣雙溝下草灣發現的“下草灣人”。
下草灣人的起源
據參加2002年年初野外考察的中科院古人類學家徐欽琦、計宏祥實地考察和研究,結合50年代我國著名人類學家賈蘭坡、吳汝康等人的研究,專家們大膽地推測:下草灣人是北京猿人的後裔,是現代中國的祖先之一。
“下草灣人”股骨化石的發現,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的地層中,無原始人類蹤跡可尋”的論說,無可非議,下草灣是迄今為止江蘇人類乃至中國人類老祖宗的發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