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盆地

台北盆地

台北盆地是台灣北部的一個地理區域,是台灣第二大盆地。台北盆地北以陽明山為界,西鄰林口台地,東南邊則是雪山山脈。台北盆地的形狀接近三角形,三個端點分別是南港、新莊的迴龍,以及關渡。流經台北盆地的主要河流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及新店溪。在史前時代,台北盆地是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漢族則是直到18世紀才開始遷入這個區域。台北盆地分別屬於台北市與台北縣,也是台灣最大的都會區。台北盆地位於台灣島北部,北以大屯山火山群為界,東部和南部被雪山山脈的余脈形成的丘陵所環繞,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觀音山、林口台地等圍繞,盆地形狀完整。

台北盆地台北盆地
台北盆地台灣北部的一個地理區域,是台灣第二大盆地。台北盆地北以陽明山為界,西鄰林口台地,東南邊則是雪山山脈。台北盆地的形狀接近三角形,三個端點分別是南港、新莊的迴龍,以及關渡。 流經台北盆地的主要河流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 在史前時代,台北盆地是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漢族則是直到18世紀才開始遷入這個區域。台北盆地分別屬於台北市台北縣,也是台灣最大的都會區。台北盆地位於台灣島北部,北以大屯山火山群為界,東部和南部被雪山山脈的余脈形成的丘陵所環繞,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觀音山、林口台地等圍繞,盆地形狀完整。

地勢

台北盆地台北盆地
盆地周邊長約70公里,面積約240平方公里。地勢低平,除山麓與河邊外,東南稍高,西北稍低。盆地周邊多斷層,平均坡度14-16度,最大達32度。對外有6條通道:東沿基隆河有鐵路、公路通往基隆;西北沿淡水河有鐵路、公路至出海口;南沿新店溪有公路通往宜蘭;西南有三條通道通往桃園平原,其中,鶯歌附近至桃園平原的通道,最窄處僅3公里左右,為重要門戶。台北市位於盆地中央,還有台北縣6座縣轄市位居其內,人口最為稠密。淡水河下游地勢低洼,高程僅5一10米,常有水患。

輪廓鮮明的台北盆地,外形並不十分圓,倒有點像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形,其三個頂點分別為北面的北投、東面的南港和西南面的樹林鎮。三點連線的距離是:北投至南港為15公里,南港至樹林為20里,樹林至北投為17公里。境內地勢低平,從東南向西北緩緩地傾斜,海拔高程一般為5-10米。東南部景美鎮附近地勢較高,海拔約14米。若以環繞盆地邊緣的海拔20米等高線為界,測得面積達243平方公里,是台灣島上的第二大盆地。伸入盆地的山脈有正北面的劍潭山,海拔153米;東面有南港山,海拔375米;東南面有景美山,海拔144米。淡水河自南而北穿貫台北盆地,另有三峽溪新店溪基隆河先後匯入淡水河,西北經關渡缺口注入台灣海峽。18世紀末因淡水河與大陸通航,成為北部經濟中心,其後淡水河淤淺,而基隆港興,鐵路貫通南北,地位更顯重要,今盆地除有人口超過200萬的台北市外,並有台北縣6座縣轄市,為全省人口最密集地區,土地利用亦趨都市化。台北盆地是一個構造盆地,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盆地四周有許多斷層線,如東南側的台北斷層、新店斷層、大坪頂斷層等,這些斷層大都循東北東至西南西的走向,呈規律排列;在西側,則有山腳與新莊斷層,大致作南北走向;而大屯火山群東南側的嵌腳斷層,則作東北至西南走向。

這許許多多的斷層是台北盆地成因的“見證人”。台北盆地原為乾涸的湖盆,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衝擊而成,盆地內地勢低緩平坦。台北盆地在形成初期,曾有大量的積水,地史上稱之為“台北湖”。後來,淡水河、新店溪與基隆河帶來的大量泥沙不斷充填,久而久之,使得台北湖逐漸淤淺,露出大片的土地。台北市就坐落在台北盆地中央的淡水河畔,面積為270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十分壯麗。流經台北市的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分別從西、北、南三面圍繞市區,西側的淡水河上,還坐落著台北、忠孝、中興、華江等 9座大橋,給這座美麗的城市又增添了幾分雄偉。距今四五百年前,台北市這塊地方,還是一片沼澤地帶,叢林茅草,風雨斜陽,顯得異常冷落,惟有原來在此居住的高山族平埔人、駕著獨木舟往來其間,過著悠閒自在的漁獵生活。當時平埔人將這塊地方泛泛地稱之為“大加蚋”,意思是“平坦而浸水的土地”。清朝人郁永河在1694年曾冒險進入台北盆地,並在其《采硫日記》(即《裨海遊記》)中,記述當時盆地的西北部有大片的水面和沼澤區。沿著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以及眾多的支流而上,在台北盆地的邊緣,可以看到被河溪的水力切割出來的關渡、南港、景美,樹林等四個天然缺口,它們成為台北市聯繫台北縣的主要交通線的必經通道,這些自然通道使台北盆地與台北市周圍的丘陵山地聯繫起來。

氣候

台北盆地後山公園是陽明山勝境的精華所在
台北市的氣候溫暖濕潤,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但市區位於盆地中央,四面環山,因而又具有某些大陸性氣候的特徵。另外,夏季氣候受颱風影響很大。颱風過境,暴雨相伴襲來,當周圍山區暴雨山洪順著大小河溪直瀉而下,匯集於台北市區時,常常造成洪水泛濫,市街盡成澤國,街道行舟,並非新鮮之事、近幾年,各條溪流的河堤工程相繼完成並加固後,雖然情況有所好轉,但洪水仍是市民生活和經濟建設的一大威脅。台北雨日甚多,能見度較低,一年之中,秋高氣爽的晴朗天氣,也只不過間或地出現四五天而已。

著名的大屯火山群,巍峨壯麗,屹立於台北市的北面。然而,人們卻很少有機會見到它的真面目。隨著台北市工業的發展,市區周圍的工廠增多,大氣污染嚴重,霧日也明顯增多。

河流

淡水河銀光水色,與遠山近峰互相輝映,構成一幅山青水綠的圖畫。這裡就是昔日最古老的街區“艋(舟甲)”。“艋(舟甲)”一詞,系當地土語地名音譯,其大意是指“獨木舟及獨木舟的集聚之地”。當時,在淡水河上游一帶,大漢溪與新店溪流域居住著一些少數民族,為了與福州泉州等地移居來台北一帶墾殖的漢人交往和貿易,他們時常攜帶山區的土特產品,駕駛著獨木舟順流而下,來到這裡舍舟登岸,以物易物。天長日久,這個適宜停靠獨木舟,也適宜貨物集散的地方,即被習慣地稱為“艋(舟甲)”。那個時候,山區少數民族帶到市場來的土產中,以番薯為大宗,故艋(舟甲)的原始市街,亦稱作“番薯市街”。後人認為其名不雅,曾一度取其諧音,改成“歡慈市街”。 

港口

台北盆地台北盆地
距今250年以前,隨著福建移民來到者漸漸增多,艋(舟甲)發展成 一個小集鎮。清朝乾隆年間,地處艋(舟甲)外圍的鼓亭(今“古亭”)、境尾(今“景美”)、六張犁、三張犁、錫口(今“松山”)、大龍峒、八芝蘭(今“士林”)和新店等地均開闢成為墾區,相繼有居民點和集鎮出 現。不過它們在交通和貿易方面的重要性均不及艋(舟甲)。而艋(舟甲)則 因三水相會,水運條件好,加上沿岸地形有利於碼頭的設定和市街的擴展,不僅為台北盆地的貨物集散地,而且還發展成為台灣北部的貿易港口之一。船舶沿著淡水河順流而下,即可進入台灣海峽,抵達海峽對岸的大陸東南沿海諸港。而從大陸遠航而來的帆船,也可以從海上進入淡水河口,上溯艋(舟甲)。當時的淡水河流域,森林茂密,水源充足,河床也較深,大型帆船出入十分便利。 

在上述有利條件下,艋(舟甲)與祖國大陸之間的貿易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通航的口岸,也由福建沿海地區擴大到福建、浙江、廣東三省。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原設在淡水的“都司”移駐艋(舟甲),逐漸成為台灣北部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當時,台灣民眾中流傳著“一台二鹿三艋(舟甲)”的說法,“台”是指曾長期作為台灣全島政治經濟中心的古城台南;“鹿”是指位於台灣西海岸中央的鹿港,曾一度壟斷了祖國大陸與台灣的海運交通。“一台二鹿三艋(舟甲)”之說,一方面反映了艋(舟甲)的興起,已經發展到同台南、鹿港鼎足而立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說明“艋(舟甲)”是後來居上,頗有逐漸取代台南與鹿港的趨勢。

此時的艋(舟甲),商業鼎盛,市況繁榮,市街向東擴張到八甲莊一帶,至清朝道光年間,號稱鋪戶千家,居民達2萬餘人。與此同時,宗教文化也隨之而入,修建了許多寺院和廟宇,其中龍山寺、清水岩祖師廟和大龍峒的保全宮,合稱為台北市的三大廟門。在這些廟門附近,逐漸形成新的市街,對台北城市的形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但是,艋(舟甲)的繁榮沒有維持多久,便衰落下去了。其中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由於大面積毀林開荒,造成水土流失,遠近高山與低丘的泥沙俱下,致使河床淤淺,大型帆船無法進港。只好退到艋(舟甲)以北的大稻埕。大稻埕位於艋(舟甲)以北2公里處,這裡河面較窄,河水較深,通航便利,另外淡水河東岸有肥沃的土地,可以闢為良田,附近山水相間,在建設居民點及其發展前景上比艋(舟甲)更好一些,於是大稻埕迅速發展起來,其商業繁榮程度超過艋(舟甲)。19世紀下半葉,由於台灣北部廣植茶樹,那時節,茶葉商人匯集,茶行、茶廠和茶館多達100餘家,使大稻埕成為一大茶市。

艋(舟甲)、大稻埕的崛起對台灣全島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很深。清光緒元年(1875),台北終於取代台南,成為全台首府。新的府城建在艋(舟甲)以東、大稻埕東南處,城內建官衙寺廟,這樣,艋(舟甲)、大稻埕與府城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成為台北市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

地層

台北盆地台北盆地“超載” 連續3年地層沉陷
台當局“經濟部水利署”監測發現,地層穩定二十幾年的台北盆地,又傳出下陷趨勢。下陷區集中在幾條施工中的捷運(捷運)線附近和超高層大樓,地下水位下降最深達十餘米;台北縣蘆洲鄉的地層下陷平均速率達每年2.4米,下陷量居冠。 台當局“水利署”委託台灣工研院在2004-2006年監測台北盆地的地層變化,發現連續3年下陷的異常現象,下陷速率為每年1-2.4米,累計下陷深度為3-7.2米。 比對後發現,沉陷區與施工中的捷運蘆洲線、新莊線內湖線吻合,原因不明。此外,台灣工研院也發現許多超高層大樓及其周邊成了“沉陷點”,正密切監測,也希望建管機關注意。 台北盆地曾因大量抽取地下水產生地層下陷危機。1987年翡翠水庫完工,徹底解決了台北盆地的供水問題。沒想到,地層已趨平穩約20年的台北盆地近3年又出現下陷,且地層下陷區都有深開挖地基的特色,捷運工程的地下開挖深度達30米左右。

台當局“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表示,雖然最大下陷深度不到8米,情況輕微,但地下水位不升反降,甚至產生地層下陷,是二十幾年來首見的異常警訊,應立即追蹤查明原因,並採取因應對策,以免情況惡化。台當局“水利署”為此行文台北市捷運局,建議謹慎因應。

名勝

台北盆地台北盆地
陽明山位於台北市區的北邊,紗帽山以東,七星山以南,海拔高度為443米,占地約35公頃,以天然的溪谷、溫泉、瀑布和經過人工修整而成的森林公園而著稱。當地人習慣地將這裡稱為草山,那是因為往昔盛產茅草之故。現在,陽明山轄區很廣,其中包括士林、北投兩個市屬區,人口20多萬;而旅遊者所稱的陽明山,則是指前山與後山公園一帶的風景遊覽地區而言。 

前山公園位於七星、紗帽二山鞍部的台地,園林建築師巧妙地利用這裡的自然地勢,將前山公園設計得小巧別致,是遊覽陽明山風景區的第一站。 前山公園舊稱草山公園。園內多亭台花榭、低山清溪、小橋流水,偶然間有噴泉相間。還有一個面積雖小卻甚為精緻的陽明湖,沿湖遍植杜鵑花和櫻花,旅遊者泛舟湖面,似乎可以領略到江南風光。 從前山公園出來,有一條通往金山的公路,路旁有一道瀑布,名叫“草山瀑布”。水量雖不豐,卻終年長流,遠遠望去,長白如練。在觀瀑之後,如果遊興未盡,可至附近的游泳池暢遊一番,稍事休息,然後再去遊覽規模宏大的後山公園。 

後山公園是陽明山勝境的精華所在,人們乾脆將它稱作陽明,以其作為陽明山風景區的代表。到陽明山不游後山公園,就會被人看做是枉此一行。後山公園背負七星山,左右為紗帽和大屯兩峰環抱,青山翠谷,綠草如茵。,它是台灣省內規模最大、景色最美的公園,平均每天接待遊客達7000多人。每年當著名的“陽明花季”到來時,後山公園裡更是遊人如潮。 

所謂“陽明花季”,是指每年春節以後,陽明山鮮花盛開的季節,一般從2月21日算起,至4月5日結束,歷時一個半月。那時,櫻花、杜鵑花齊放,奼紫嫣紅。此外,還有茶花、梅花、桃花、李花和杏花等,漫山遍野地開放。花影搖曳,在藍天白雲下,將陽明山裝扮出迷人的姿態,遊人盤桓其間,如入畫境。園內設有一個大型花鐘,方圓約30米,無論時針、分針和秒針都由各色花卉構成,花鐘依時轉動,準確無誤。一年一度的“陽明花季”,引來八方遊人,每年賞花者多達20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4萬餘人上山,星期假日更是摩肩接踵,絡繹於途,有些遊客抱怨道:一到陽明花季的高峰時節,“已經不是人賞花,而是花看人了”。 

在後山公園裡,除了花團錦簇值得欣賞外,還有一些地方也是不可錯過的勝景,例如“花架迴廊”、“山間怪石”、“蓮花池”、“魚樂園”、“快雪亭”、“永河台”以及“陽明山飛瀑”等。陽明山飛瀑是遊客對陽明山瀑布的譽稱。這個瀑布乃是流水從大屯山附近的山頂飛瀉而下所造成的,高達60餘米,寬約5米,匹練懸空,水聲隆隆,十分壯觀。尤為可嘆的是,這道壯觀的瀑布並非天生,而是出自於設計師之手,經過工匠們的巧妙施工所開鑿出來的。在陽明飛瀑附近,還有泓龍瀑、小隱潭等勝景,均值得一一探訪。 

從陽明山沿著陽投公路西南行,可到著名的北投溫泉。北投是大屯火山最大的溫泉區。大屯火山群由大屯山、七里山、竹子山內寮山磺嘴山等十多個死火山構成,海拔高度為1000米左右,雄踞在台北市的北面。大屯火山區的溫泉,沿東北—西南向的金山斷層(舊稱“新莊斷層”)分布,即在北投至金山之間,長約18公里,寬約3公里的狹長地帶密布的13個溫泉,是中國著名的火山溫泉區之一。主要有新北投、大磺嘴、大莊(後山公園)、陽明山、竹子湖、小油坑、馬槽、三重橋、大油坑等溫泉。 

台北盆地台北盆地
大屯火山溫泉區泉眼密布,居全國首位,溫泉泉源有二三十處之多。不但單位面積的密度大,而且泉水溫度高,噴氣孔或硫氣孔溫度可達100攝氏度以上。溫泉多為酸性鹽泉,並有難聞的硫化氫氣體噴出。早在200多年前,北投乃是一片荒坡,人跡罕見,惟有一些高山族同胞的村落零星分布。這裡雖已發現硫磺,但未經開發。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浙江人郁永河飄洋過海,到北投來採集硫磺,他看到這裡山川秀美,撰寫了《埤海紀游》,對此地的風光進行了十分詳細的描述。以後,北投得到開發。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溫泉的利用,直到成為名聞遐邇的勝地,則只是近60年來的事。 

北投溫泉區建有北投公園。園中偏北一隅,有一條顏色略呈微黃的瀑布,顯得新穎雅致,這就是有名的“北投溫瀑”。 出北投公園,沿著左側的幽靜小道上坡行進,大約半個多小時,“地獄谷”三個大字赫然人目。這裡是北投眾多溫泉溪流的發源地。地獄谷略呈橢圓形,面積約三四十畝。谷底泉孔密布,大者如掌,小者似珠,終年有熱水湧出,久而久之匯成一個熱水湖。湖中偶爾噴出十多丈高的白煙,磺氣蒸騰,似雲霧繚繞而上,灼熱逼人,泉溫高達90攝氏度。遊人為增添旅遊樂趣,將買來的生雞蛋放在流動的溫泉水中,15分鐘即可煮熟。吃在嘴裡,除了一般的蛋味以外還有一股淡淡的硫磺味。 

當夜幕降臨時,整個地獄谷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顯得既迷人又恐怖。傳聞過去有一位遊客曾失足掉進熱水湖中燙死。“地獄谷”這個帶有恐怖色彩的名字,便由此傳開。後來,有關當局覺得其名不雅,將其改稱為“玉泉谷”,然而並沒有叫起來,“地獄谷”早已是“名聲在外”了。 

歷史文化

台北盆地著名的大屯火山群
從北投乘火車往南行,至士林區,可以換乘汽車去遊覽參觀芝山岩和故宮博物院。芝山岩位於台北士林區通向外雙溪與陽明山之間交叉路口的一座孤山之上,海拔高度約50米。外表看來,它與大屯山群不相連,實際上卻與下竹林山、拔乾埔山一脈相承。芝山岩四周岩壁斷直垂立,顯得格外挺拔,附近林木參天,環境甚為清幽。據說福建漳州有一座芝山,十分出名。漳州移民渡海來到這裡以後,由於懷念大陸故土,常登臨此山遙望,後來使用家鄉的名山命名之。

很多遊人喜歡到芝山岩來訪古,尋覓開發台北的歷史遺蹟。早在清朝康熙年間,來自大陸福建沿海的漳州人,就來到石牌附近開墾,逐漸拓展到士林及芝山岩一帶。當時,人們為求神保護.便擇定秀麗蒼翠的圓山仔芝山岩一帶,作為建廟供奉之地。乾隆十七年,建開漳聖王廟,供奉漳州人心目中的守護神“開漳聖王”陳元光。後來又再建鐘樓、鼓樓,稱為惠濟宮。一直到今天,惠濟宮仍然完好地保存下來,成為祖國人民開發和經營台灣島的證物。清道光年間,當地居民又在芝山岩文昌祠內,辦起了第一個私塾,促進了當地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1895年後,日本侵略者侵占台灣,逼迫台灣同胞學日語,士林義民不甘同化,奮起反抗,在芝山岩殲滅日本官員及軍士多名。日軍遷怒於當地居民,濫殺無辜,後人遂在芝山岩頂立碑紀念。當時的日本首相聞訊驚慌不已,下令建立芝山岩神社,以紀念侵略者的亡靈。抗日戰爭勝利後,深受苦難的台灣人民拆毀了那座為侵略者招魂的神社,並建立了一座“芝山岩事業碑紀”的碑坊。這裡還有清道光年間修築的古城堡――芝山石城,城牆全部用石料建造,原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而今三座城門荒廢,僅僅剩下西門尚可供遊人憑弔。登臨其上,頗能讓人發思古之幽情。與芝山岩近在咫尺的是雙溪公園。其東面,有一個依山建築,碧瓦黃牆、巍峨壯觀的故宮博物院。它既是台灣同胞欣賞祖國文物,又是尋“根”問“底”、表示懷鄉之情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