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市

中和市

中和區是台灣新北市下轄的一個次級行政區,2010年12月25日原台北縣改制為新北市,中和市亦改為中和區。為台灣人口密度第五高的市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中和市中和市
中和市早期為台灣原住民所居住,分為“擺接”及“秀朗”(繡朗)兩社。據考證,擺接社即今板橋市一帶及本市枋寮的西北地區;秀朗社即今秀朗、秀山兩里附近地區。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占領台灣;根據當時荷蘭人所制的戶口名冊,始有Chiron(秀朗)之記載,是為本市最早見諸文字的紀錄。

1661年(南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占領台灣後規置郡縣,北部台灣皆隸天興縣。1664年升天興縣為州,中和地區亦改隸天興州。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軍擊敗鄭成功,重新規劃郡縣,以天興州舊北界,置諸羅縣,所以中和地區又改屬諸羅縣。在此之後,中和地區仍屬荒地,不見有漢人居住的記載;而後隨著郡縣幾次重劃,亦分別改隸過淡水廳淡水堡、擺接堡。直到1741年(清乾隆六年)閩、粵來此開墾的人與日俱多,始有漢人村莊之記載。

1859(鹹豐九年)九月七日漳泉械鬥,當日瓦嗂為械鬥爆發地,枋寮街大火,造成兩地村莊皆被皆被毀。此事件乃因造成此地泉、漳兩族群之語言、信仰、習慣不同與利益衝突所造成的不合,械鬥之後影響甚久,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兩族群彼此視為世仇,互不來往、互不通婚、互不為友。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六日,日本依馬關條約登入台灣。十一月十六日南勢角呂潮棟、呂元典兩兄弟及鄉民約兩千餘人,聯絡台北地區各義軍,約定在觀音山舉火為暗號,進攻台北城;但不幸在網尾渡(今永和市中正橋下)為日軍所截擊,呂潮棟被捕後成仁,呂元典亦憂憤而亡死。日本為了報復,將南勢角一帶村莊悉數焚毀。

中和市中和興南觀光夜市

1897年(明治三十年)五月二十七日,日本更改地方制度,於縣之下置辦務署;中和地區隸台北縣新莊辦務署。後又於五月二十日(西曆六月二十四日)於辦務署之下置街、莊;再於同年八月二十八日(西曆九月二十四日)又改街、莊為區。在今中和地區者,計有漳和、中坑、南勢角等三區。

日本政府亦屢次更改區域劃分及地方制度。直到1909年改稱中和地區為枋寮區後才沒有再做更動。據1919年(大正八年)日本人《台北廳志》的記載,枋寮區轄漳和、中坑、四十張、外員山、永和、龜侖蘭溪洲、潭墘、秀朗、南勢角、員山仔等十大莊,大莊之下又轄十九土名村落。

1920年,地方制度再次變革,取中坑莊之首字、漳和莊之次字,合稱中和莊,隸屬於台北州海山郡,相當於現今的中永和地區。1945年日本戰敗歸還台灣後,當時國民政府為避免接收時期行政可能會有銜接不上的現象,所以皆暫時依循日本人制度以維持政務。

1946年地方制度改制,廢街莊為鄉鎮,當時本市人口數不及3萬人,依制稱“中和鄉”,隸台北縣海山區1950年8月16日廢區而由台北縣直轄。自政府遷台之後,因本市地區鄰近台北市首都地區,又劃本市為台北市民防空疏散地區,且本市房地產價格相對較為低廉,以致人口急速增加,於是分鄉設鎮之議遂起。1958年4月1日正式設鎮,初擬鎮名為中興鎮,但因與當時省政府所在地之中興新村有同名之嫌,所以定名為永和鎮。不過由於某些村莊對於要屬中和鄉還是永和鎮的意見一直無法統合,以致於中和與永和之邊界直至1960年十月才確定,由縣政府派員會同雙方鄉鎮長及民政課長,於沿鄉鎮分界處豎立水泥樑柱以為界碑,自此中永和正式分治。。

1978年底人口已破17萬,隔年依法正式由“鄉”越級改制為縣轄市,隸屬於台北縣,人口40餘萬。

地理位置

中和市政區圖
中和市位於台北市的西南方,東北與永和市交界,東端有一小段隔新店溪與台北市景美區相鄰,東南依橫路里鹿寮山地與新店市交界,西與土城市、板橋市交界,北端有一小段隔新店溪與台北市萬華區相望,面積為20.294平方公里。

本市呈南尖北寬之形狀。南端地勢較高,然高度最高僅海拔二百餘米,為丘陵及礫石台地地形。而北部地形則為台北盆地的沖積平原,海拔高度即降於不到十餘米。

新店溪為東端與北端界河,也是淡水河水系的最大支流,其上游地區雨量豐沛且季節分配均勻,故終年流量大穩定。雖然名稱為“溪”,但實際上具“河”的型態。早年頗富航運之利,往上游可達景尾、新店等港口,往下游可達淡水河的艋舺、大稻埕等港口。後來因泥沙污積、河川污染及陸運發達等因素之衝擊,航運早已終止。

南勢角溪又名南山溝,為新店溪的支流,也是一條貫穿本市的細長河川,發源於橫路里山區,全長約8公里[1]。瓦磘溝又名潭墘溝,為南勢角溪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中、下游及上游一小段為本市與永和市的界河。早年南勢角溪、瓦磘溝下游均可通行小舟,現已都被整治成為典型的大排水溝。

中和市氣候基本上與台北盆地相似。台北盆地每年平均降雨量為2111毫米,平均溫度攝氏21.7度。但中和位置較偏于山地邊緣,所以山地降雨量會較盆地之平原中心略高。

政治體制

行政組織:中和市公所是中和市最高的行政機關,依組織自治條例,依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置民選市長1人任期4年、副市長1人、主任祕書1人、秘書1人、專員4人。設民政課、財政課建設課、工務課、兵役課、養護工程課、社會課、計畫室、行政室、主計室、人事室、政風室等單位,及清潔隊、市立託兒所等附屬機關。
民意機關:中和市市民代表會為本市最高民意機關,由民選市民代表依地方制度法組織之。市民代表任期四年,得連選得連任,本市現有市民代表31人,代表會設主席、副主席各一人,由市民代表互選產生;另置秘書及組員。

經濟條件

中和市微星科技
中和市早期以農業、礦業為主,1961年(民國50年)左右發展工商業,以紡織印刷為主,近期發展高科技產業,如著名的計算機主機板製造商微星科技、顯示卡製造商麗台科技等均在此地設廠。其中以北二高中和交流道附近為主要聚集地.鄰近有許多知名大廠.如軟體業:大宇.遊戲橘子....計算機相關業:威剛.勁永.科風...... 附近也因廠商聚集而有約20間金融業再此競爭.且不斷增加中

交通運輸

中和市景平路(上為省道台64線高架橋)
快速道路
中和市中華民國國道
國道三號(福高)中和交流道 省道台64線 高架橋 (台北縣八里鄉 — 台北縣新店市)(部份路段通車)

聯外橋樑
華中橋:景平路通往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
秀朗橋:景平路通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水源快速道路(通往台北市)
福和橋:通往公館或往松山方向
永福橋:通往公館的替代橋樑

捷運系統
台北捷運中和線:永安市場站、景安站、南勢角站
鐵路
台灣鐵路管理局中和線(已廢線),中和站原址改建為台北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沿線路基改建為中和市板南路及板橋市板新路。
國道客運
中壢客運、台聯客運、國光客運聯營:市政府—中壢線。路線資訊(台聯客運網站)
台聯客運:台北—龍潭線。路線資訊(台聯客運網站)
建明客運:台北—台中線。路線資訊(建明客運網站)
國光客運:台北—竹東線。路線資訊(國光客運網站)
國光客運:台北—苗栗線。(經板橋新站、福高班次)。路線資訊(國光客運網站)
統聯客運:板橋—新竹線。路線資訊(統聯客運網站)
統聯客運:板橋—高雄線。路線資訊(統聯客運網站)

主要道路:

景平路-貫穿中和全境,為中和最重要也是最繁忙的道路,可通往台北市、新店地區,亦為106縣道。
中正路-連線板橋和中和,上方有台64線快速道路通過,交通繁忙,也是中和交流道必經道路。
中山路-連線板橋和永和主要道路,亦為106縣道。
中和路-中和舊聚落的道路,也是中和舊商圈核心道路。
連城路-中永和通往土城地區最主要道路,台北捷運萬大樹林線預計沿本路興建。
員山路-員山積穗地區主要道路。
興南路-貫穿南勢角地區的主要道路,沿途觀光旅遊資源豐富,興南夜市、華新街(緬甸街)以及烘爐地皆位於本路沿線。
景新街-南勢角主要道路,連線到新店安坑地區的重要道路,亦為111縣道。
圓通路-牛埔地區(以錦中里為核心的生活圈)的主要道路,可通往圓通寺,署立雙和醫院的基地設於本路與中正路之間。
板南路-早期台鐵中和線鐵道遺蹟改建而成,未來將有台北捷運環狀線通過。
莒光路-穗和地區主要道路,鄰近板橋市。
成功南路-秀朗地區主要道路,貼近新店溪,連線永和市。
華安街-連線板橋到土城的道路。

政治人物

1945年 游火金(政府任命)

間接選舉鄉長
1946年 游火金(第一屆)
1948年 游建池(第二屆)
1949年 游建池(第三屆)

直接民選鄉長
1950年 蕭昌銅(第一屆)
1953年 蕭昌銅(第二屆)
1956年 蕭昌銅(第三屆)
1959年 第四屆選舉由張鞏當選,但因當選票數受質疑,就任後被台北地方法院判決當選無效
1960年 江貴元(第四屆重選)
1964年 江貴元(第五屆)
1968年 林德喜(第六屆)
1973年 林德喜(第七屆)
1977年 呂芳海(第八屆)

直接民選
1979年 呂芳海(改制為市,直接改任第一屆市長)
1985年 江上清(第二屆)
1986年 江上清(第三屆)
1990年 童永雄(第四屆)
1994年 童永雄(第五屆)
1998年 呂芳煙(第六屆)
2002年 呂芳煙(第七屆)
2006年 邱垂益(第八屆)
本區立委:中和市由於人口眾多,故被拆成兩個選區。 台北縣第八選區:張慶忠 台北縣第九選區:林德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