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盆地

哈密盆地

哈密盆地,是位於中國新疆東部的一個盆地,位於哈密地區南部的天山山脈南坡,面積約為53500平方公里,最低點為沙爾湖,海拔53米。哈密盆地氣候乾燥少雨,主要依靠坎兒井進行農業灌溉,有名的出產有哈密瓜、葡萄等水果。哈密市市區位於盆地中的哈密綠洲。哈密盆地蘊含有大量的煤炭和石油資源。

哈密盆地東天山南麓是著名的哈密盆地
哈密盆地,是位於中國新疆東部的一個盆地,位於哈密地區南部的天山山脈南坡,面積約為53500平方公里,最低點為沙爾湖,海拔53米。哈密盆地氣候乾燥少雨,主要依靠坎兒井進行農業灌溉,有名的出產有哈密瓜葡萄等水果。哈密市市區位於盆地中的哈密綠洲。哈密盆地蘊含有大量的煤炭和石油資源。

概述

哈密盆地地上縱橫萬里,終於在哈密盆地慢慢緩和
哈密盆地位於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的哈密地區,呈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盆地北部即天山南坡為洪積傾斜乎原;東部和西部是丘陵戈壁,南部為庫木塔格沙漠,古稱莫賀延債;中部為地勢平緩、土地肥沃的洪積平原,哈密綠洲分布在這個部位。盆地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在地殼運動作用下,地下的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變得彎曲或產生了斷裂就會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如下降的那部分被隆起的那些部分包圍,盆地的雛形就形成了。哈密盆地是組成吐哈盆地兩個盆地中最大的一個,吐哈盆地面積5.2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塔里木準噶爾四川柴達木的第五大盆地,也是中國最大的斷陷低位山間盆地。從地質構造上講,吐哈盆地由三個構造單元組成:東部哈密坳陷,中部暸墩隆起,西部吐魯番坳陷。但從地貌形態看,吐哈盆地是以鄯善縣城南部沙山為大致分界線,東部屬哈密盆地,西部為吐魯番盆地。換句話說,鄯善一分為二,分屬兩個盆地,哈密盆地西部包括了鄯善七克台等鄉的範圍,自然區劃超越了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哈密盆地哈密陷落盆地
哈密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其東部、東南部與甘肅省酒泉地區的安西縣敦煌縣相鄰,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接界,西部、西南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縣和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毗鄰,北部、東北部與蒙古國接壤,是新疆僅次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與和田地區的第三大地區。哈密地處天山尾部,東天山余脈橫貫全境,將哈密分為南、北兩個封閉式盆地。

山南的哈密盆地呈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盆地北部即天山南坡為洪積傾斜乎原;東部和西部是丘陵和戈壁,南部為庫木塔格沙漠,古稱莫賀延債;中部為地勢平緩、土地肥沃的洪積平原,哈密綠洲分布在這個部位。

山北的巴里坤盆地呈由北向西分布,盆地東部山勢狹窄,形成伊吾鹽池和巴里坤湖兩個窪地;北部淖毛湖、三塘湖一帶,又形成由西向北分布的封閉的山間盆地。

哈密盆地北從天山南麓(南山口、柳樹溝等)南到哈順戈壁北緣(雅滿蘇等),直線距離約 150多公里;東邊從哈東丘陵邊緣的山口、駱駝圈子和東廟兒溝一帶;西到七克台,若只算哈密境內,西邊則到十三間房西的大步,東西長約300公里,面積為3萬多平方公里。

自然環境

哈密盆地蘭新鐵路經哈密盆地、吐魯番盆地
全境內地勢差異大,哈爾里克山主峰托木爾提峰海拔4886米,是地區之巔;沙爾湖海拔53米,是哈密最低處。在總面積中,高山占4.5%,丘陵占65.5%,沙漠占1.5%,平原、戈壁占27.9%,水面占0.1%,農業耕地占0.5%。

哈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遠離海洋,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其主要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年、日溫差大,乾燥少雨,蒸發強,春季多風,夏季酷熱,秋季晴朗,冬季嚴寒。區內各地氣候差異較大。

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區域為吐哈盆地,面積5.35萬平方公里,預測石油資源儲量15.75億噸、天然氣資源儲量3700億立方米。1990年以後相繼發現了鄯善、丘陵、溫吉桑、米登、巴喀、葡北、溫西、神泉、吐魯番、丘東、紅胡、鄯勘、疙瘩台、恰勒坎等油氣田。截至2001年底,在吐哈盆地共探明油氣田14個。現已建成年產360萬噸的生產能力。

高大的天山像一道長城屹立在哈密盆地的北邊,它攔截了來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和西伯利亞冷空氣,這種對西風氣流的屏障作用,使天山南北的氣侯和生態環境及自然景觀截然不同:溫涼的山北巴里坤盆地屬北疆型環境;乾暖的山南哈密盆地,屬南疆型環境,“一山之隔,兩個天下”。有一首西域詩概括的極為恰當:“誰道天山界兩疆,南疆天暖北疆涼,峰巔積雪明如玉,蒼松翠村發古香。”天山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天山是西域大地的生命之源。天山在哈密境內由西向東山勢逐漸增高,其中巴里坤山主峰月牙山(烏溝頂)海拔 4348米,哈爾里克山主峰托木爾提峰海拔4886米,是全地區的最高點。高於雪線3 900米的山嶺則形成萬年積雪不化的冰川。盛夏,雖驕陽似火、苦熱難熬,但遙望天山高峻的山嶺卻是白雪皚皚,那裡是童話般的冰雪世界,雲霧繞繞也遮掩不住她的神秘,更加吸引登山探險者去涉足。冰川侵蝕形成的冰川地貌(角峰、仞脊、冰斗等)是哈密開展登山探險、科普考察特種旅遊的好去處。全地區有226條冰川,哈爾里克山脈就有187條,巴里坤山有39條,“哈爾里克”是維吾爾語“雪山”之意也就不難理解。主峰托木爾提上面有一全國最大的平頂冰川,頂部平坦,登該山沒有危險,是冰川考察、科普旅遊的理想之地。冰川更有“固體水庫”之稱,它把大氣降水以固體的冰雪形式儲存在人跡罕至的高山上,夏日部分消融後,形成地表徑流和地下潛流補給了灌溉水源。因此天山是 48萬哈密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靠山,是綠洲生命之源泉,冰川萬萬破壞不得。

天山北坡植物繁茂、生態活躍,有著極其明顯的五大立體景觀帶帶:
(1)海拔<1500米的綠洲帶(山麓沖積扇);
(2)山地草原帶(1500~2 000米);
(3)針葉林帶(2 000~3 000米)的陰坡山腰。

形成發展

哈密盆地吐哈油田位於吐魯番哈密盆地
許多盆地在形成以後還曾經被海水或湖水淹沒過,像四川盆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都遭遇了這樣的經歷。後來隨著地殼的不斷抬升,加上泥沙的淤積,盆地內部的海、湖慢慢地退卻乾涸,只剩下一些河水或小溪了。但是那些曾經存在過的海、湖河流中,曾經生活過的大量生物死亡以後被埋入淤泥中,就會成為形成石油、煤炭的物質基礎,這就是科學家們非常關注盆地研究的重要原因。盆地中的岩石沉積大多相對比較完整而連續,生活在那裡的動物、植物死後也比較容易保存成化石,所以盆地也是古生物學家們尋找化石的好去處。

還有一些盆地,主要是由地表外力,比如風力、雨水等破壞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沿著地表岩石比較軟弱的地方向下侵蝕、切割形成各種不同大小的河谷盆地。在我國西北部廣大幹旱地區,風力特彆強,把地表的沙石吹走以後,形成了碟狀的風蝕盆地。甘肅、內蒙古和新疆等地區的一些盆地就是這樣形成的。

另外在一些地下有石灰岩發育的地區,常年流動的地下水會使那裡的岩石溶解,引起地表的岩石塌陷,也會形成盆地,地質學家們把這類成因的盆地稱為岩溶盆地。我國西南雲貴高原和廣西等地就有很多這種類型的盆地。

在強烈的擠壓或拉伸作用下,一些大型盆地的基底會發生斷裂,形成一些“斷陷盆地”,在我國華北渤海灣、西南地區的橫斷山區等地殼活動劇烈的地區,這類盆地多見。

哈密盆地中國境內盆地
沉積盆地在發展過程中經常受到地殼構造活動的影響,這種活動性可以被盆地不斷接受的沉積物記錄下來,通過對這些沉積物的地質和地球化學研究,人們能夠描述、反演出這些地域中諸如氣候變化、海平面變化、對氣候有重大影響的溫室氣體與大氣圈發生交換作用以及由構造活動決定的地形變化等地球演化歷史過程。

石油天然氣的形成和富集成藏也與構造運動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油氣通常形成並賦存在沉積岩中,相對獨立連片分布的沉積岩往往被油氣勘探者稱為“含油氣盆地”。這種含油氣盆地的形成與分布是構造運動的必然產物。我國已故地質學家黃汲清早就指出:“找油的一個前提是按地質構造特點進行構造分區,然後按構造單元討論生油、儲油和含油氣遠景”。石油和天然氣作為地殼中流體的部分,其形成、運移和保存受控於地質體的發展變化,大地構造、構造地質等基礎科學對地質體的構成和演化認識越深刻,油氣地質的特殊性也越容易被掌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