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奴隸制經濟
正文
約公元前4000年代後半葉至公元6~7世紀之間的古埃及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方式。公元前4500年左右,古埃及人除了使用新石器外,發明了銅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從中王國時代(約公元前2133~前1786)開始進入青銅時代。但到新王國時代(約前1567~前1085),才普遍套用青銅器。公元前1000年代上半葉,在後王朝時代(約前1085~前525),發明了鐵器,進入了鐵器時代。
埃及的奴隸制萌芽於前王朝時代(約前 4500 ~前3100)。從古王國時代(約前2686~前2181)開始,埃及形成為統一的專制主義奴隸制國家。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是專制君主──法老。但是,除法老控制的由王室派人經營的一部分“王莊”外,大部分土地實際上為神廟、貴族、公社所有或占有。公社占有的土地,由公社農民使用,通過公社向法老繳納租稅,為國家服役。在權貴的農莊裡,有專門耕田、從事園藝、放牧、打獵、捕魚的人,他們在監工監督下從事繁重勞動。他們有的是奴隸,有的是被稱為“麥爾特”的依附勞動者。在這類農莊中還設有制陶、鍛冶、木作、織布、珠寶等作坊和各種工匠。奴隸的主要來源是戰爭俘虜,奴隸多為國家所有,用於採石場、灌溉工程、建築等,也用於王莊或官營手工作坊(見彩圖)。有些戰俘奴隸由法老賜給神廟和貴族,作為他們農莊的勞動力。奴隸除從事生產外,有一部分也用做家庭奴婢。歷代王朝徵發公社農民和一部分國有奴隸興建工程浩大的金字塔,為埃及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另一方面,統一的專制國家的建立,也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灌溉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中王國時代,有的法老為了充實國庫,加強統治,在一些地區興辦巨大的水利工程,以提高農業生產。 在新王國時代,由於頻繁發動大規模的對外侵略戰爭,掠奪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大小牧畜和男女奴隸,奴隸制空前發展起來。據銘文記載,阿蒙霍特普二世國王一次遠征敘利亞就獲得俘虜101218人。除了國王、貴族等私人占有奴隸外,由於國王不斷向神廟捐贈土地、財富和奴隸,神廟經濟迅速增長。首都底比斯的阿蒙神廟曾占有耕地864168阿魯爾(1阿魯爾=2.735平方米)、城市65座(埃及與敘利亞兩地)、奴隸 86486名、大小牲畜421362頭,形成了一個最富有的、特殊的奴隸主集團。掠奪性的戰爭也使奴隸市場空前繁榮,占有和使用奴隸的現象更加普遍,即使中等階層的人如中下級官吏、軍官、商人、普通祭司等,也能占有幾個或幾十個奴隸。奴隸的處境十分悲慘,他們被當作奴隸主的財物,可以任意壓榨、摧殘、殺害以至作為殉葬品。奴隸用各種形式對奴隸主進行反抗鬥爭,直至聯合貧苦農民和手工業者舉行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後王朝時代,隨著鐵器使用的逐漸普遍,商品貨幣關係空前發展,並出現了鑄幣。隨著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高利貸剝削也猖獗起來,土地兼併與債務奴隸制盛行,階級分化和社會矛盾日益加深。
從公元前 525年波斯征服埃及起,埃及先後處於波斯、希臘、羅馬侵略者的統治下。大約在公元3~4世紀以後,隨著羅馬帝國的奴隸制出現危機(見古羅馬奴隸制經濟),埃及的奴隸制也開始衰落,出現了農奴化的農民。在波斯、希臘、羅馬統治埃及期間,特別是羅馬帝國時代,大規模的奴隸、農民與貧民的起義延續了幾個世紀之久,沉重地打擊了腐朽的奴隸制統治。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後,古代奴隸制帝國的統治結束,埃及開始向封建制社會過渡。
參考書目
《世界上古史綱》編寫組:《世界上古史綱》上冊,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