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漢字:反
讀音:fǎn
反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拼音:fǎn;注音:ㄈㄢˇ
部首:又,部外筆畫:2,總筆畫:4
五筆86&98:RCI 倉頡:HE 鄭碼:PDXS
筆順編號:3354 四角號碼:72247
UniCode:CJK統一漢字U+53CD
英語前綴:Anti-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又漢字部件分解:廠又
筆順編號:3354
筆順讀寫:撇撇折捺
漢字演變
字形字義
(1)象形兼會意。金文字形,從廠從又。廠的意思是靠著牆壁的棚子,又的意思是手,從用手的方向看是面向著牆壁,因此合起來的意思背過身面向牆壁去做。本義:背過身去乾。引申義:背後謀反。
反1
[《廣韻》府遠切,上阮,非。]亦作“仮1”。
1.覆,翻轉。《詩·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2.相反。與“正”相對。《韓非子·六反》:“害者,利之反也……亂者,治之反也。”宋蘇軾《仇池筆記·徐仲車二反》:“徐積字仲車,古之獨行,於陵仲子不能過。然其詩文則恠而放,如玉川子,此一反也。”魯迅《而已集·小雜感》:“自稱盜賊的無須防,得其反倒是好人。”
3.與之相反;違背。《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國語·周語下》:“言爽,日反其信。”韋昭註:“反,違也。”
4.還歸,回。後多作“返”。《書·五子之歌》:“畋於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漢賈誼《過秦論中》:“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宋蘇軾《後赤壁賦》:“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審吾疆場,而反其侵地;重為皮幣以聘問,而勿受其貲,則四鄰之國親我矣。”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五:“心摹手追,流蕩忘反,適成一代之風氣。”
5.往返。《國語·越語下》:“﹝越﹞遂興師伐吳,至於五湖,吳人聞之,出而挑戰,一日五反,王弗忍,欲許之。”《史記·刺客列傳》:“嚴仲子至門請,數反,然後具酒自暢聶政母前。”宋洪邁《夷堅甲志·義鶻》:“鶻少選飛起,已復下,如是數反,蛇裂為三四,鶻亦不食而去。”
6.重複。宋陸游《贈蘇趙叟兄弟》詩:“攜文數過我,每讀必三反。”
7.回報;復命。《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司馬子反﹞揖而去之,反於莊王。”
8.類推。《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9.反對。《莊子·寓言》:“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昔天以越賜吳,吳不肯受,是天所反。”毛澤東《反對黨內的資產階級思想》:“延安整風的時候,集中反了教條主義,附帶反了經驗主義,二者都是主觀主義。”
10.反叛;造反。《墨子·號令》:“諸吏卒民,有謀殺傷其將長者,與謀反同罪。”《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蜀侯煇,相壯反,秦使甘茂定蜀。”唐韓愈《答元侍御書》:“前歲辱書,論甄逢父濟識安祿山必反,即詐為喑,棄去。”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十五:“白狗站起來喊道:‘讓我提個意見,我覺著留下他,他也起不了什麼反!’”
11.反省。《孟子·公孫丑上》:“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淮南子·氾論訓》:“紂居於宣室而不反其過。”
12.報復。《孟子·梁惠王下》:“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孟子·公孫丑上》:“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
13.毀壞,推倒。《商君書·賞刑》:“﹝晉﹞舉兵伐曹、五鹿,及反鄭之埤。”《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南圍鄭,反之陴。”
14.反切。漢字的一種傳統的注音方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蒼頡訓詁》反‘稗’為‘逋賣’,反‘娃’為‘於乖’。”詳“反切”。
15.指反革命。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二:“我們的方針是:‘有反必肅,有錯必糾。’”
16.副詞。反而。《詩·邶風·谷風》:“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唐杜甫《五盤》詩:“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紅樓夢》第二十回:“何必我多事?反生疎了。”茅盾《林家鋪子》一:“林小 姐卻反不哭了,瞪著一對淚眼,呆呆地出神。”
反2
[《廣韻》孚袁切,平元,敷。]1.翻案。《史記·平準書》:“杜周治之,獄少反者。”司馬貞索隱:“反,謂反使從輕也。”按《正字通·又部》:“反……又平反,言理正幽枉舉活罪囚也。”
2.倒出,倒掉。《漢書·張安世傳》:“何以知其不反水漿耶?”
反3
[《集韻》方願切,去願,非。]通“販1”。
販賣。《荀子·儒效》:“積反貨而為商賈。”楊倞註:“反讀為販。”
反4
[《集韻》部版切,上潸,並。]通“昄1”。
反5
[《集韻》孚萬切,去願,敷。]見“反5衍”。
反6
姓氏:反祖籍:河南祖宗:反謬郡望:宛丘(今淮陽)
分類:以郡為姓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反謬於鄭(陝西省華縣東,居棫林,徙拾),史稱反謬。反郡公元前769年東遷新鄭,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占據,反人奔於陳、宋間,以原郡名為氏,就得反氏。
起源
起源主要有二:①出自姬姓,以郡名為氏,黃帝裔孫后稷之後,遠祖反謬,得姓始祖反友。《史記》記載,周宣王封弟姬友於郡,建立西周最後一個諸侯國,史稱反謬。幽王時任周司徒,掌管教化。他見幽王寵幸褒姒、重用奸臣,預感將發生變亂,便問計太史公,把家屬和重要財產安置在虢、鄶之間名“京”之地,史稱“虢鄶寄孥”。次年,西周王室發生“犬戎之亂”,反謬為國捐軀,子掘突襲位,是為反武公。後反武公乘護送周平王東遷之機,先後滅虢、鄶,建立新的郡國。郡國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子孫播於陳、宋間,以原國名為姓氏。②出自少數民族。回族中較有影響的反氏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賜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反至養子反賜後代,原是來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漢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鮮、瑤、京、納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反姓。
方言集匯
◎粵語:faan1faan2◎客家話:[台灣四縣腔]fan3pon1[梅縣腔]fan3[東莞腔]fan3[客英字典]fan3[陸豐腔]fan3[客語拼音字彙]fan3[寶安腔]fan3[沙頭角腔]fan3[海陸豐腔]fan3pon1◎潮州話:huang2(húang)「潮州」huêng2(húeng舊時:húan)
English
reverse,opposite,contrary,anti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字部】反·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2〔古文〕ଡ《唐韻》府遠切《集韻》《韻會》甫遠切,音返。《說文》覆也。從又,廠。《詩·周頌》福祿來反。《注》言福祿之來,反覆不厭也。又《前漢·軰勝傳》使者五反。《注》師古曰:反,謂回還也。又《唐韻》《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幡。《廣韻》斷獄平反。《韻會》錄囚平反之,謂舉活罪人也。《增韻》理正幽枉也。《前漢·食貨志》杜周治之,獄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漢·張安世傳》反水漿。又《集韻》《韻會》$部版切,翻上聲。《集韻》難也。《詩·小雅》威儀反反。沈重讀。又《集韻》方願切,音販。難也。《詩·小雅》威儀反反。毛萇說。一曰順習貌。又《正韻》販亦作反。《荀子·儒效篇》積反貨而為商賈。又《集韻》孚萬切,音娩。覆也。
詞語
反人
謀反的人;惡人。《北齊書·文宣帝紀》:“戊寅,突厥遣使朝貢。梁反人李山花自號天子,逼魯山城。”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審盜》:“此人素日不端,又有實跡,原是反人。”反上
背叛君主。《漢書·文帝紀》:“濟北王背德反上,詿誤吏民,為大逆。”反口
1.猶回嘴。《中國歌謠資料·張家口民謠三》:“你罵我,不反口;你打我,不還手。”2.猶反悔。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二:“我若反口,五雷擊頂。”
反之
1.重複,再來一遍。《論語·述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何晏集解:“樂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2.與此相反。宋曾鞏《上歐陽舍人書》:“今欲通策之,責人之所必不能也;苟然,則學者必不精,而得人必灠。欲反之,則莫若使之人占一經也。”
3.返回初始狀態。明張居正《雜著》:“開國之初,庶事草創,大抵皆多質少文。凡制禮作樂鋪張繁盛之事,皆在國之中世。當其時,人以為太平盛美,而不知衰亂之萌,肇於此矣。夏商皆然,不獨周也。聖人知其然,恆不待其盛而亟反之。”
4.從相反的方面說。艾青《<詩選>自序》:“形象思維的活動,在於使所有滯重的物質長上翅膀;反之,也可以使流動的物質凝固起來。”張天翼《皮帶》:“凡是希求著的,結果是達不到;反之,沒想到的事倒會意外地來臨的。”
反己
反回頭來要求自己。《莊子·徐無鬼》:“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史記·樂書》:“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己,天理滅矣。”宋曾鞏《列女傳目錄序》:“士之苟於自恕,顧利冒恥而不知反己者,往往以家自累故也。”清顧炎武《與戴楓仲書》:“不務反己而好評人,此今之君子所以終身不可與適道,不為吾友願之也。”反天
猶造反。《法國女英雄彈詞》第三回:“其時情景不堪言,旬日之間沸反天。”李準《李雙雙小傳》二:“喜旺挨了兩拳,嘴裡喊著說:‘好!你反天了!’”反支
古術數星命之說,以反支日為禁忌之日。漢王符《潛夫論·愛日》:“孝明皇帝嘗問今旦何得無上書者?左右對曰:‘反支故。’”汪繼培箋:“本傳注云:‘凡反支日,用月朔為正。戌、亥朔一日反支;申、酉朔二日反支……子、醜朔六日反支。見《陰陽書》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世傳術書,皆出流俗,言辭鄙淺,驗少妄多。至如反支不行,竟以遇害;歸忌寄宿,不免凶終:拘而多忌,亦無益也。”王利器集解:“案:今臨沂銀雀山出土《漢元光元年曆譜》,在日乾支下間書‘反’字,即所謂反支日也。”反仄
1.輾轉不安。《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僻處西館,未奉闕廷,踴躍之懷,瞻望反仄。”南朝梁張率《白紵歌辭》之三:“愁來夜遲猶嘆息,撫枕思君終反仄。”宋司馬光《答陳監簿書》:“光實何人,敢受此賜,反仄愧汗,無地自處。”2.動盪不定。《新唐書·郭晞傳》:“河中軍亂,子儀召首惡誅之,其支黨猶反仄。”《資治通鑑·唐明宗天成二年》:“朝廷雖知房知溫首亂,欲安反仄,癸巳,加知溫兼侍中。”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一旦偶有反仄蠢動,專閫文吏,朝發夕至,朝撲夕滅。”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十四:“宜開誠心,安反仄。”
反戈
倒轉武器,攻擊自己人。《新唐書·郭知運傳》:“英乂拒戰,眾皆反戈內攻,乃奔簡州。”《東周列國志》第二八回:“子不如佯諾,而反戈以誅逆黨,我以迎立之功與子。”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以前一時投機依附革命的軍閥都同袁世凱勾結起來,反戈進攻革命政權。”反戈一擊
掉轉武器,向原屬營壘回擊。魯迅《墳·寫在<墳>後面》:“又因為從舊壘中來,情形看得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柯雲路《三千萬》二:“但是,經過一番表態、站隊、反戈一擊,他也投入了急風暴雨。”反比
1.兩個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一方發生變化,其另一方隨之起相反的變化。如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反而逐漸衰弱,就是反比。徐懷中《西線軼事》:“楊艷的情況不同,她在學校是全班最能死用功的一個,考試名次卻往往成反比。”2.指反比例。
反比例
在相關的a和b兩個量中,如果其中一個量a擴大到若干倍,另一個量b反而縮小到原來的若干分之一,或一個量a縮小到原來的若干分之一,另一個量b反而擴大到若干倍,這兩個量的變化關係叫做反比例。簡稱反比。反切
我國給漢字注音的一種傳統方法,亦稱“反語”、“反音”。用兩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兩個字中,前者稱反切上字,後者稱反切下字。被切字的聲母和清濁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韻母和字調跟反切下字相同。如:東,德紅切。取德的聲母d,紅的韻母ong,便構成東音(dōng)。不過古代的四聲是平、上、去、入,與現代漢語的四聲有一些出入,古今聲母也有些變化。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四:“孫炎始為反切語。”參見“反語”、“反音”。反水
1.叛變。茅盾《動搖》十:“縣長受有密令,要解散黨部,工會和農會;已經派警備隊下鄉捉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又要反水了,正月來的賬,要打總的算一算呢!”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十三章:“他們的前任江西督軍,反水過來當了軍長的方本仁,在一起擠過浮橋時,一傢伙跌下了水。”2.反攻倒算。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六章:“對,我們決不能讓他們反水。”
反2水不收
謂水已潑出,不能收回。用指事成定局,無可改變。《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於是諸將議上尊號。馬武先進曰:‘天下無主。如有聖人承敝而起,雖仲尼為相,孫子為將,猶恐無能為益。反水不收,後悔無及。大王雖執謙退,奈宗廟社稷何!宜且還薊即尊位,乃議征伐。’”李賢註:“反音翻。”反手
1.翻轉手掌。比喻事情極容易辦。《孟子·公孫丑上》:“以齊王,由反手也。”趙岐註:“孟子言以齊國之大而行王道,其易若反手耳。”宋蘇軾《與朱鄂州書》:“專以收養棄兒,月給六斗……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理要論》:“自無生有,千變萬花,如反手之易也。”2.把手放到背後。《南史·齊晉安王子懋傳》:“﹝董僧慧﹞不讀書,甚驍果,能反手於背彎五斛弓,當世莫有能者。”
3.反過手來。老舍《二馬》第四段四:“她(溫都太太)拿起一個雪球,照著馬老先生的頭打了去。瑪力跟著也拿起一個打在馬威的臉上。馬威把球接住,反手向溫都太太扔了去。”
4.回過身來,手向後。茅盾《子夜》十一:“﹝劉玉英﹞瞅了尚仲禮一眼,反手指一下那臥室的門,吃吃地艷笑著就走出去了。”管樺《第一課》:“我扒開一道空隙,鑽了進去。然後反手把空隙遮擋起來。”
5.桌球運動技術中稱掌心向腹部、前臂以肘為軸由後向前揮動為反手。與“正手”相對。何慧嫻《東京奪杯記》:“上耿麗娟吧--她技術全面,穩中帶凶,正手能拉能打,反手變化多、速度快。”
反4反
慎重、和善貌。《詩·小雅·賓之初筵》:“其未醉止,威儀反反。”鄭玄箋:“反反,言重慎也。”陸德明釋文:“反如字。《韓詩》作昄昄,音蒲板反,善貌。”《詩·周頌·執競》:“降福簡簡,威儀反反。”鄭玄箋:“反反,順習之貌。”反5反
衍伸貌。清龔自珍《同年吳侍御傑疏請唐陸宣公從祀瞽宗獻侑神之樂歌》:“聖源既遠,其流反反。”反戶
古代南方地名。《淮南子·墬形訓》:“南方曰都廣,曰反戶。”高誘註:“言其在鄉日之南,皆為北鄉戶,故反其戶也。”反心
背叛之心。《管子·七臣七主》:“百姓罷乏,君子無死。卒莫有人,人有反心。”《韓非子·難一》:“今襄子於晉陽也,知氏灌之,臼灶生鼃,而民無反心。是君臣親也。”反正
1.由邪歸正。《詩·衛風·氓序》:“宣公之時,禮義消亡……故序其事以風焉。美反正,刺淫泆也。”《漢書·息夫躬傳》:“天之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2.指敵方的軍隊投到己方為反正。《新唐書·王珂傳》:“珂憤見言色,屢陳討賊謀\。既反正,首獻方物,帝甚倚之。”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歡迎偽軍反正的標語,一直貼到崗樓上。”
3.指帝王復位。《晉書·王敦傳》:“惠帝反正,敦遷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大鴻臚、侍中,出除廣武將軍、青州刺史。”《舊唐書·昭宗紀》:“天復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昭宗反正,登長樂門樓,受朝賀。”清錢謙益《讀二箋上》:“兩京收復,鑾輿反正。”
4.反寫的“正”字。《左傳·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為‘乏’。”按古文“乏”為“正”字的反寫,後因稱字的反寫為反正書。明焦竑《焦氏筆乘·鄭夾漈論六書》:“《左氏》曰:‘反正為乏。’正無義也。正乃射侯之正,象形也。正以受矢,乏以藏矢,正相反也。”
5.反面和正面。宋夢英《說文偏旁字源目錄·序》:“於夏之日,冬之夜,未嘗不揮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無下筆之所,方可舍諸。”
6.副詞。表示堅定的語氣,含有不因條件不同而改變的意思。老舍《黑白李》:“無論怎樣吧,反正我知道他現在是很高興。”峻青《海嘯》第四章:“算了,不懂就算了,反正你這渤海灣的海軍司令是坐定了。”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五:“小二黑說:‘你願意養你就養著,反正我不要!’”
反正撥亂
治理亂世,使之恢復安定、正常。語出《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唐杜甫《朝享太廟賦》:“向不遇反正撥亂之主,曾何以措其筋力與韜鈐,載其刀筆與喉舌,使祭則與,食則血。”反正還淳
見“反樸還淳”。反古
1.追祭祖先。《禮記·祭義》:“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孔穎達疏:“古謂先祖。追而祭之,是反古也。”2.復古。明張居正《答楚學道金省吾論學政書》:“生今反古,深用為戒。”明李贄《又答京友書》:“近世稍知反古者,至或同儕相與呼字,以為不俗。”清劉大櫆《<方晞原時文>序》:“晞原志在反古,獨從余相為劘切,遵唐歸之遺軌,而不惑於世俗之趨尚。”
3.違反古制。《商君書·更法》:“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也。”
反本
1.復歸本源或根本。指返歸本性。《禮記·禮器》:“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孔穎達疏:“反本,謂反其本性。”2.指歸於自然。《文子·自然》:“立天下之道,執一以為保,反本無為,虛靜無有……是謂大道之經。”《淮南子·原道訓》:“肅然感應,毅然反本,則淪於無形矣。所謂無形者,一之謂也。”
3.返其所自出。《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本,指父母。《晉書·李重傳》:“誠令二者既行,即人思反本,修之於鄉,華競自息,而禮讓日隆矣。”本,指故鄉。
4.復歸農業。古代以農為本。漢班固《東都賦》:“抑工商之淫業,興農桑之盛務,遂令海內棄末而反本,背偽而存真。”《晉書·食貨志》:“使四海之內,棄末反本,競農務功。”
5.佛教指恢復人所固有的佛性。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蓋佛性本有,反本而得。然則見性成佛者,即本性之自然顯發也。”
6.違反根本。《隋書·經籍志三》:“是以聖人原血脈之本,固針石之用……鄙者為之,則反本傷性。故曰:‘有疾不治,恆得中醫。’”
反2本
贏回賭本。《水滸傳》第一○四回:“那漢性急反本,擲下便是絕,塌腳、小四不脫手……無一箇時辰,把五貫錢輸箇罄盡。”一本作“翻本”。反左書
以左手反寫的字型。書法的一體。南朝梁庾元威《論書》:“反左書者,大同中東宮學士孔敬通所創,余見而達之;於是座上酬答,諸君無有識者,遂呼為眾中清閒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百體中有懸針書……反左書。”反北
見“反背”。反目
1.謂夫妻不和。《易·小畜》:“夫妻反目。”孔穎達疏:“夫妻乖戾,故反目相視。”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貞元十二年,駙馬王士平與義陽公主反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人間夫婦休反目,看此芙蓉真可憐。”丁玲《韋護》第二章一:“所以那怕是很相愛,但為了這些小事不免要常常反目的。”錢鍾書《貓》:“李太太知道他夫人為自己跟他反目,請他來家吃飯和喝茶的次數愈多。”2.泛指翻臉;不和。《鬼谷子·抵巇》:“父子離散,乖亂反目。”宋蘇軾《呂惠卿責授節度副使制書》:“喜則摩足以相懽,怒則反目以相噬。”《三俠五義》第四十回:“五弟未免過於心高氣傲,而且不服人勸。小弟前次略略說了幾句,險些兒與我反目。”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第二景:“我們兄弟姐妹之間,竟幾乎爭到了反目的地步。”
反且
反而。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五講:“所以中國學外國的民權政治,不但是學不好,反且學壞了。”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做“雜文”也不易》:“但願這只是我們的‘杞憂’,他的‘雜文’也許獨不會‘非特絲毫無需要之處,反且是一種惡劣的傾向’。”反生香
古代傳說可使死人復活的一種香。反外
背叛,離異。《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食人炊骨,士無反外之心,是孫臏之兵也。”張守節正義:“言孫臏能撫士卒,士卒無二心也。”
反3市
在市上販賣。《晏子春秋·雜下十六》:“景公祿晏子,以平陰與槀邑,反市者十一社。”返老還童
1.由衰老恢復青春。道家傳說卻老術的一種。清翟灝《通俗編·識餘》:“《急就章》‘長樂無極老復??礎恫瓮?酢匪?評銜虖投∽騁玻?癖渲?環蠢匣雇?2.今以形容老年健壯。參見“返老還童”。
反樸
見“反璞”。反樸還淳
復歸於樸實、淳正。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樸還淳,而見諸行事之實乎;抑將美其言辭,而徒以譊譊於世也?’”明歸有光《送許子云之任分宜序》:“嘗願天子與二三大臣,留意郡縣,慎擇守令,庶幾有反樸還淳之漸。”亦作“反正還淳”。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張羅峰》:“今乃人人侈用,一變至此,誠不可不反正還淳。”反而
副詞。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預料之外,在句中起轉折作用。周恩來《一九五九年政府工作報告》:“帝國主義的侵略反而使中國各民族的最大多數人民深切感到他們的共同命運,感到統一的國家的可貴。”巴金《滅亡》第三章:“他不但不安慰她,反而逼她哭得更厲害。”《花城》1981年第3期:“多少真誠善良的面孔……在她眼前浮現出來;一些邪惡的卑鄙的給她造成創傷的形象,她反而忘在腦後了。”反光
1.反射的光線。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六章:“畢竟是月黑夜,再加上白雪的反光,道路並不算太黑。”金近《蝴蝶有一面小鏡子》:“小鏡子旁邊的一棵油菜,給它擋住陽光,它就閃不出反光來。”2.使光線反射。如:白牆反光,屋裡顯得很敞亮。
反光鏡
1.專用來反射光線的鏡,使光線平行或增加鏡的一邊的亮度,如電筒、車燈、聚光燈中的凹面鏡。2.反射觀察者視野以外光線的平面鏡或凸面鏡。
反舌
1.鳥名。即百舌鳥。《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孔穎達疏:“反舌鳥,春始鳴,至五月稍止,其聲數轉,故名反舌。”南朝梁沈約《反舌鳥賦》:“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鳥。乏佳容之可翫,因繁聲以自表。”清李漁《慎鸞交·心歸》:“詩朋同游勝景,怎做得寒蟬僵鳥,反舌無聲。”2.指語言與漢語不同之少數民族。《大戴禮記·小辨》:“傳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謂簡矣。”《呂氏春秋·功名》:“善為君者,蠻夷反舌,殊俗異習皆服之,德厚也。”
3.猶言張口結舌。嚴復《論教育書》:“用東文,彼猶可攘臂鼓脣於其間,獨至西文用,則此曹皆反舌也。”
反衣
反穿衣服。《漢書·匡衡傳》:“夫富貴在身而列士不譽,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反汗
《漢書·劉向傳》:“《易》曰:‘渙汗其大號。’言號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逾時而反,是反汗也。”以汗出而不能反喻令出不能收。後因以“反汗”指翻悔食言或收回成命。唐元稹《論追制表》:“今陛下如綸之令朝降,反汗之詔夕施……臣竊恐陛下之令未能取信於朝廷,而況於取信天下乎!”《明史·張翀傳》:“陛下詔墨未乾,鏇即反汗,人將窺測朝廷,玩侮政令。”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五:“這問題在當時倒並沒有鬧出了什麼,林庚白登報否認,張西曼聲明反汗,倒弄得伸冤者陣腳零亂了!”反宇
1.屋檐上仰起的瓦頭。漢班固《西都賦》:“上反宇以蓋載,激日景而納光。”唐楊炯《益州新都縣學碑》:“雕鐫暐曄,窮妙飾於重欄;山海高深,盡靈姿於反宇。”2.亦作“反羽”。比喻中間凹四周高的頭頂。漢王充《論衡·講瑞》:“皋陶馬口,孔子反宇。”漢王充《論衡·骨相》:“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乾……皋陶馬口,孔子反羽。”
反羽
見“反宇”。反形
反叛的形跡。《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今陛下一徵兵於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為反,反形未見,以苛小案誅滅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晉書·慕容垂載記》:“殺吏焚亭,反形已露。”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經一》:“蓋此時宸濠之反形已具。”反走
1.小步迅速倒退。《莊子·盜跖》:“孔子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盜跖。”成玄英疏:“反走,卻退。”郭慶藩集釋:“反走,小卻行也。”《呂氏春秋·博志》:“尹儒反走,北面再拜。”2.回身逃跑;退卻。《史記·齊太公世家》:“紂師敗績。紂反走。”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延(蓋延)為虎牙大將軍,與永等戰,永軍反走,溺水者半。”宋陳亮《酌古論·苻堅》:“虎之見人,常欲吞之。而人先設陷穽,然後脫身反走,虎必來奔,趨於陷穽。”清昭連《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我兵萬眾突出,槍炮聲如雷,賊\惶遽不及戰,輒反走。”
反攻
1.防禦的一方對進攻的一方實行進攻;反擊。《呂氏春秋·察微》:“吳人焉敢攻吾邑,舉兵反攻之,老弱盡殺之矣。”《後漢書·西域傳序》:“永興元年,車師後王復反攻屯營。”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五章:“一九四五年大反攻,號召參軍,我幹了沒有幾個月,說是和平了,讓我復員了。”2.反抗。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十三章:“有名分則上之欺凌壓制,下之乾犯反攻起矣。”
3.反駁。宋無名氏《儒林公議》卷上:“謂吾學聖人之道,有攻之者,不可不反攻之。”清惲敬《<說文解字諧聲譜>序》:“後段氏玉裁復析為十七部,其言時時反攻顧氏,以自見其學。”艾蕪《還鄉記》:“春花姑娘撅一下嘴,反攻起來:‘難道我沒有耳朵?’”
反攻倒算
指被打倒的階級敵人或反動勢力糾集起來向革命人民進行反撲報復!反抗
用行動反對;抵抗。鄒魯《福建光復》:“聯絡社團,反抗秕政,以激發民氣,則以林斯琛等所辦之社會辦事處為中心。”魯迅《書信集·致劉煒明》:“黑暗之極,無理可說,我自有生以來,第一次遇見。但我是還要反抗的。”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這些作品的主題全是反抗傳統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獨立的。”魏巍《東方》第六部第五章:“我就把那個白人拖倒在通道上,這是我第一次敢於反抗一個白人。”
反把
1.猶反撲。《安徽捻軍傳說故事·山貓獨斗鐵頭蛇》:“還沒容鐵頭蛇睜眼反把,山貓趁勁竄到跟前……把鐵頭蛇撩個嘴吃泥。”2.反悔;不認賬。王汶石《風雪之夜·蠻蠻》:“這娃才是--你說過的話,一轉眼又反把啦!”
【反求諸己】猶反躬自問。謂從自己方面找原因。《孟子·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宋程頤《周易程氏傳》卷三:“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
反串
戲曲演員偶爾扮演自己行當以外的角色。相聲《捉放曹》:“對呀,她父親能唱她就能唱,反串嘛。”《北京晚報》1983.7.14:“她正工青農,並能反串老生、小生、老旦等角色,帶出不少徒弟。”反吟伏吟
古時術數的迷信說法。以人的生辰八字,附會人事,推算吉凶禍福及婚姻成敗。謂木星與太陽相對為反吟,木星壓太陽為伏吟。參閱明萬民英(育吾山人)《三命通會六·總論歲運》。反迕
不順從。《管子·君臣上》:“為上而矯,悖也;為下而勝,逆也。國家有悖逆反迕之行,有土主民者失其紀也。”反告
恐被人告發,而先行上告。《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王聞爽使白嬴上書,恐言國陰事,即上書反告太子爽所為不道棄市罪事。”反兵
1.回家取武器。《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孔穎達疏:“不反兵者,謂帶兵自隨也。若行逢讎,身不帶兵,方反家取之,比來,則讎已逃辟,終不可得,故恆帶兵,見即殺之也。”宋范成大《柏鄉》詩:“貫生名壓漢公卿,自古逢讎不反兵。”引申為復仇。章炳麟《復仇是非論》:“箸者乃有親屬反兵之事,報之得直,固無可非也。”2.叛軍。《史記·吳王濞列傳》:“吳反兵且至,至,屠下邳不過食頃。”
反作用
1.承受作用力的物體對於施力的物體的作用。反作用力和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在同一條直線上。2.相反的作用。秦牧《瀟灑自然之美》:“任何事情,過猶不及,過度了,就產生反作用。”
3.反過來影響。《管樺小說選·代自序》:“文學藝術是由社會經濟基礎產生的,它又反作用於這個經濟基礎。”
反位
1.回復原位。《儀禮·燕禮》:“主人坐奠觚於篚,興對,賓反位。”《禮記·雜記上》:“子拜稽顙,吊者降反位。”2.回到本來的職位。謂不要做超越職權的事。《史記·李斯列傳》:“﹝李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詔,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
醫學:反
①(fǎn)。⑴脈學名詞。仲景十二脈之一。《診家正眼》:“曰反者,來微去大,病在里也。”二治法之一。《素問·至真要大論》:“從者反治。”
⑶藥性之拮抗。如十八反。詳該條。
②(fān)。⑴翻轉。《靈樞·經脈》:“人中滿則唇反”。
二診斷學術語。系驚風八候之一。《古今醫鑒》:“反者,身仰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