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別直參三錢,炙粉草一錢,鮮生薑五分,大紅棗四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培元養正。
主治
邪實正虛,應下失下。氣虛甚而邪實者,氣短息促,四末微冷,大便至十餘日不通,矢氣頻轉,腹滿不舒,躁則惕而不安,手足瘛瘋,靜則獨語如見鬼。循衣摸床,舌淡紅,苔前中截嬌嫩而薄,後根灰膩而腐,脈寸雖微,兩尺沉部反堅。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重訂通俗傷寒論》:“若夫邪實正虛,應下失下,不下必死,下之或可望生者,氣虛甚而邪實者,氣短息促,四末微冷,大便至十餘日不通,矢氣頻轉,腹滿不舒,躁則惕而不安,手足瘛瘋;靜則獨語如見鬼,循衣摸床。舌淡紅,苔前中截嬌嫩而薄,後根灰膩而腐。脈寸雖微,兩尺沉部反堅,此仲景所謂“微澀者里虛,最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法當培元養正,參草姜棗湯(別直參三錢、炙粉草一錢、鮮生薑五分、大紅棗四枚)提補之。”
中藥方劑之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