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語

至此以後,儘管不規範的印度斯坦方言也就是烏爾都語方言,但烏爾都語不再是印度斯坦語的同義詞,它僅指巴基斯坦官方國語的含義。 asi),學者們致力於將本地方言(屬於印度斯坦語方言即印地語東部方言)梵文化。 ī,巴扎爾印度斯坦語),西方人對巴扎爾語的定義為通行於北印度、巴基斯坦各處商貿活動中的印度斯坦語諸方言。

印度斯坦語हिन्दुस्तानी, ہندوستانی)又稱印地-烏爾都語,為語言學家用於描述印度次大陸印地語烏爾都語二種官方語言,同時還包括幾種非規範方言,這些語言語法基本相同、有共同的基本辭彙。事實上,在英屬印度歷史開創以前,印度斯坦語和烏爾都語完全為同義詞

辭源

印度斯坦語一詞源自“印度斯坦”(Hindustānī)即印度教徒土地。突厥-波斯莫臥兒征服印度以後,將首都德里及其周邊城市的通用方言取名“印度斯坦語”,隨著印度和伊斯蘭二種文化的接觸,印度斯坦語吸收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突厥語辭彙,之後莫臥兒帝國的進一步擴張,該語言作為通用語傳播到整個北印度,隨後幾個世紀一直作為主要通用語言保留下來。這種語言以北印度當地語言為主,參合了很多新的辭彙,漸漸成為一種文學語言,隨同波斯人一起帶入穆斯林宮庭;最後被稱為“烏爾都語”(zabān-e urdū زبان اردو, ज़बान-ऐ उर्दू)——即突厥軍中語言之意,同時成為一種混雜、高度波斯化的宮庭語言。

19世紀後半葉大英帝國征服印度以後,印度斯坦語和烏爾都語二個辭彙交替使用,並將其定為英屬印度官方的行政事務語言,這進一步促成了之後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官方語言的地位。1947年的印度獨立和隨後的印巴分治,印度共和國將這種語言梵文化、巴基斯坦將其波斯化,分別命名為“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並分別定為國語。至此以後,儘管不規範的印度斯坦方言也就是烏爾都語方言,但烏爾都語不再是印度斯坦語的同義詞,它僅指巴基斯坦官方國語的含義。

對於居於印度次大陸特別是印、巴二國的民族來說,“印度斯坦語”一詞飽含著複雜情感,不同國家的民族有不同感受。但現代社會,對於寶萊塢電影電影製片商來說,使用“印度斯坦語”替代印、巴二國各自稱之為“印地語”或“烏爾都語”的官方語言,是很中性和均可接受的對二國官方語言的稱呼。

印地語

印度斯坦語諸方言通行於全印度,在現代印度,說到“印度斯坦語”,人們不再認為是通用語的代名詞了,一般認為印地語就是印度斯坦語,或者在說到印度斯坦語馬上聯想到北部的印度古典音樂(Hindustani classical music)

在印度獨立以後政府通過與梵語結合推出“標準印地語”,標準印地語以卡里波利語(德里方言)為基礎,採用源於印度本土的傳統梵文字母,書寫上沒有使用波斯語字母的烏爾都語流暢。在普魯沙塔姆·丹頓(Purushottam Das Tandon)倡導下,標準印地語廣泛用於社交和官方場合,並漸漸推廣到全印學校教學中。

印度教聖地瓦拉那西(Varanasi),學者們致力於將本地方言(屬於印度斯坦語方言即印地語東部方言)梵文化。標準印地語在影視領域不受重視,在新聞傳播媒體越來越多被邊緣化。

烏爾都語

烏爾都語為巴基斯坦官方語言南亞主要地區性語言,也是印度安得拉邦北方邦德里首都中央直轄區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源自很正式的波斯社交辭彙zabān-e urdū-e mo'alla——營地語言,當時士兵侍服莫臥兒主人以後,這種語言出現共同的語音,之後漸漸演變為莫臥兒貴族統治者的宮廷語言,並成為首都德里上流社會的語言,其發展主要受德里周圍的都市如勒克瑙拉合爾阿格拉等莫臥兒王朝烏爾都詩人影響,其書寫方式採用了改進的阿拉伯字母;印巴分治以前,烏爾都語和印度斯坦語的含義完全相同。

市井方言

印度斯坦諸方言在當地稱作“巴扎爾語”(Bāzār Hindustānī,巴扎爾印度斯坦語),西方人對巴扎爾語的定義為通行於北印度、巴基斯坦各處商貿活動中的印度斯坦語諸方言。這類語言作為通用語言和標準的印地語、烏爾都語相比,存在語調變化、地域差異,由於夾雜各地方言,很像皮欽語,對應於正式場合使用的文雅標準的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梵語,巴扎爾語應只是為“市場語言、市井語言”。

相關語言

印地語
烏爾都語
德乾語(Deccani)
Rekhta

印地語、烏爾都語,一種語言的二種方言

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在口語表達上不過是一種語言的二種方言而已,但在書寫和規範辭彙差異 巨大,烏爾都語的書寫波斯和阿拉伯味濃重,印地語的書寫更像梵文,甚至和古印度語相似。然而這二種語言語法、基本辭彙一樣,甚至連發音、動詞和語序都相同,而且都是從古印度語發展而來。二種語言及其方言都被稱作“印度斯坦語”,或者說“印度斯坦語”就是印度次大陸通用語,這種語言特別是城市完全可以互通。由於政治的原因無論烏爾都語、梵文化的印地語、地區化印地語帶上了國家的烙印,但印度斯坦語作為通用語言將變得更加適用,因為它既沒有梵文化,也沒北阿拉伯化,更無國家烙印。

把印度斯坦語作為一種語言看待完全可以從寶萊塢流行文化獲得啟示,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就是這種語言的使用者,在政治對立的情形下這一地區出現罕見的現象——印度斯坦語和印、巴二國的國語差異變得越來越小。把印度斯坦語作為一種語言看待,那么它就是僅次於漢語的世界第二大語言。

官方地位

印地語:除了泰米爾納德邦特里普拉邦本地治里卡來卡地區以外,印地語的教學普及到了全印各地;印度憲法規定印地語為印度政府官方語言,也是印度聯邦包括北方邦比哈爾賈坎德北安查爾中央邦拉賈斯坦恰蒂斯加爾喜馬偕爾哈里亞納首都德里等10個邦的官方語言,另外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古吉拉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旁遮普邦為半官方語言。

烏爾都語:在巴基斯坦,烏爾都語和英語一樣規定為官方語言,儘管英語更加流行於社會精英階層,也存在數量巨大講旁遮普語的群體,但烏爾都語為通用語,並可望得到普及。烏爾都語也是印度部分地區的官方語言之一,為安得拉邦德里查謨-克什米爾邦北方邦的官方語言,在印度勒克瑙海得拉巴阿里格爾(Aligarh)諸城市的大學,烏爾都語為最受歡迎的教學語言。

書寫系統

當代的印度斯坦語使用梵文字母或波斯-阿拉伯語字母作為書寫體,但歷史上曾使用凱提體(梵文字母書寫,其另外一種主要方言烏爾都語則使用波斯-阿拉伯文的書寫格式,其中現代波斯語書寫體Nasta'liq script成為烏爾都語規範書寫方式。

波斯-阿拉伯文書寫體
天城文(梵文)書寫風格

由於英語全球化以及羅馬字母的普及,印度斯坦語有時也用羅馬字母書寫。這種改寫體也被稱為烏爾都羅馬字母。無論梵文體和波斯-阿拉伯體的書寫愛好者有多么反對,拉丁化的印度斯坦語很流行,特別在網路和年輕的電腦愛好者中漸成時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