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舍介紹
位置面積
自建館,世博園A片區,4000平米
建築外觀
設計靈感源自印度古老恢宏的本土建築。
展館的圓拱形大門,靈感來自SiddiSyed寺;廣場地面為陶土與青石修建,靈感來自蘭浦爾宮殿,通過內置水管制冷;中央穹頂象徵著印度“萬象和諧”的主題,靈感來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耆那教、錫克教以及基督教中經常出現的建築風格,觀眾猶如置身佛法聖地,心靜神明。
建築材料
大部分為可再利用材料。建築設計中大力推行低能耗的手工材料,鼓勵重複利用。
製冷照明:採用最先進的製冷與照明系統,實現低能耗高效率。
風太陽能:小型風車與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充分利用永久性的可再生能源。
低碳排放:零化學物質的場館設計,安全排放無污染。
經過工廠處理的再循環水用於綠化灌溉,並展示一個雨水收集系統。中央穹頂外覆各種草本植物,配以銅質生命之樹,楠竹格線與鋼筋混凝土的使用織就了一個吸音天花板。
太陽能電池板、風車及穹頂上草本與竹木等建築元素的運用,充分體現節能高效的理念。
歷史沿革
2006.11.21 確認參博
2008.8.19函簽契約
2010.8.18國家館日
館藏作品
展示內容
豐富的傳統文化、多樣的宗教信仰、傳統與現代科技發展、城市和農村的融合;
觀眾通過影片、演出、美食和特產“觸摸”印度。
展示主題
城市與和諧,通過由古至今的印度城市時空之旅,
從公元前2000-3000年的莫漢佐達羅和哈萊潘文明,
到中世紀時期的Mohallahs城市生活形態,都被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出來。
從印度城市文化的多樣性出發,描繪印度城市科技與傳統文化的和諧發展,
展示印度在貿易、服務業推動下城鄉發展的統一步伐。
“城市與和諧”把世博"和諧城市"理念同上海世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結合在一起。
和諧主題包含著傳統與現代的和諧,宗教與科學的和諧,
還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居民和鄉村居民間的和諧共處。
在印度,大家相信“和而不同”(即統一性與多樣化並存)這一理念。
和諧共處
展現了城市生活的演變,在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和不斷嚴重的環境問題面前,
社會不同部門、不同階層、城鄉之間如何以貿易和服務的交換獲得最大程度的和諧共處。
科技創意
發展迅速的印度科技產業,如創意設計、最新科學技術將是展示重點,
包括信息、衛星通信、生物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多家印度前沿公司都將充分展示。
信息
交通狀況:各車站 轉 軌交 或 專巴;自備車 分區停放,轉 短駁。
門票與開放時間:平日票、指定日票;5.1-10.31;9:00--22:30
接待能力:1500人/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