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館

馬來西亞館 以“和諧城市生活,融洽馬來西亞”為 主題,

描繪 馬來西亞 的文化、生活方式、經濟成長、創造性、創新 及 人與自然的 和諧相處,

體現了 馬來西亞 文化多樣性、民族成長創造性,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人 的和諧共存。

總體簡介

malaixiyamalaixiya

世界經濟聯合網世博總報導總攝影彭勇 上海世博局洪浩 副局長周漢民 陳先進 黃健之 胡進軍 丁浩介紹
馬來西亞自建的 3000平米B片區國家館 以“和諧城市生活,融洽馬來西亞”為 主題,
描繪 馬來西亞 的文化、生活方式、經濟成長、創造性、創新 及 人與自然的 和諧相處,
體現了 馬來西亞 文化多樣性、民族成長創造性,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人 的和諧共存。
馬來館 造型極具動感--兩個高翹起的 坡屋頂線條優美,屋頂尖端 呈 馬來式 交叉構架。
一層外廊和入口 以伊斯蘭教清真寺為原型,體現伊斯蘭教作為馬來西亞國教的重要地位;
屋頂被柱廊架起,表現手法模擬傳統長屋模式。展館外牆借鑑了 馬來西亞傳統印染紋理,
由蝴蝶、花卉、飛鳥和幾何圖案組成。投資預算 約2000萬馬幣(折合人民幣近4000萬元)。
沒有頭片

歷史沿革

馬來西亞管馬來西亞館
確認參展 2006.7.4
簽署契約 2009.2.24
開工建館 2009.8.28 一館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入口處外有兩座小亭,一座裡面放著一輛二戰時英軍所用的通用裝甲偵察車。另一座則放著馬來亞?馬來西亞王國剛獨立時的國名?在內戰期間所使用的戴姆勒偵察車,該車是二戰期間英軍普遍使用的裝甲車,炮塔上還有當年皇家馬來亞陸軍軍徽,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各種戰機模型
顯得十分醒目。太平洋戰爭對馬來西亞人民來說,是揮之不去的慘痛記憶。當年日軍從泰國宋卡灣登入,沿著狹窄的印度支那——馬來亞走廊,僅用了2個月零7天的時間,打敗主要由英、澳大利亞和印度部隊組成的盟軍,占領了整個馬來半島。一館所陣列的就是這一段時期的歷史文物,包括當年日軍作戰路線圖、幾次主要戰役的說明及英軍馬來亞作戰的戰鬥序列,日軍和盟軍代表性的輕型裝備與軍服,馬來亞步兵旅的作戰紀錄等。最令人注意的是“馬來亞的淪陷”和“新加坡的投降”這一段戰史。首先是馬來半島之役,1941年12月8日12時15分,在航空母艦和護航艦隊的支援下,日軍第5和第18師團由第25軍軍長山下奉文中將率領,分別在暹羅灣的宋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卡、巴塔尼和哥打巴魯同時登入,並以53000人的兵力和英國將領帕西瓦爾將軍所領率的8萬名英、澳、新、印、馬聯軍部隊作戰。由於後者在人員訓練、戰術準備及裝備不足的情況下,在日本海空優勢兵力的打擊下,兵敗如山倒。兵分三路的日軍,在19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42年1月31日完成攻占整個馬來半島的任務。在該役中,日軍共傷亡了4515人,而盟軍則大部分被俘。其中在1941年12月10日馬來半島外海的關丹海域,奉命增援的英國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遭到52架日軍魚雷攻擊機和34架高空轟炸機的輪番攻擊,結果兩艘名艦均被擊沉。接著在1942年2月9日晚上10時,日軍再兵分兩路跨海登入新加坡,將澳大利亞第27步兵旅擊潰後,迅速繼續挺進。1942年2月15日英軍投降,新加坡不到一星期就淪陷了。
二館
二館主要描述馬來西亞在1948年6月16日到1960年7月31日之間12年內戰的內容。
三館
三館的名將錄,均以馬來西亞歷年來的參謀總長為對象,有繪製的肖像,並收集其制服、勳章,及敘述其人其事供後人瞻仰。
四館
四館的英雄榜,則記述和保存了二戰和支援聯合國和平任務期間,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馬來西亞軍人的戰鬥英雄事跡。二次大戰時,在馬來半島作戰的英國馬來亞指揮部,共轄有2個馬來步兵旅、1個印度軍、1個印度步兵旅、1個澳大利亞師和其他英軍步兵團,在這時期內,共產生了3位馬來西亞的戰鬥英雄。
五館
五館展示的是有關維和的裝備和資料。馬來西亞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這近50年來,一共派遣過將近3200人次的部隊,參加剛果、兩伊戰爭、納米比亞、海灣戰爭、莫三比克和高棉等次和平任務。最近的一次是在科索沃,馬來西亞應聯合國的請求,派出一支營級的和平部隊。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太平洋戰爭對馬來西亞人民來說,是揮之不去的慘痛記憶。當年日軍從泰國宋卡灣登入,沿著狹窄的印度支那——馬來亞走廊,僅用了2個月零7天的時間,打敗主要由英、澳大利亞和印度部隊組成的盟軍,占領了整個馬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來半島。一館所陣列的就是這一段時期的歷史文物,包括當年日軍作戰路線圖、幾次主要戰役的說明及英軍馬來亞作戰的戰鬥序列,日軍和盟軍代表性的輕型裝備與軍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服,馬來亞步兵旅的作戰紀錄等。最令人注意的是“馬來亞的淪陷”和“新加坡的投降”這一段戰史。首先是馬來半島之役,1941年12月8日12時15分,在航空母艦和護航艦隊的支援下,日軍第5和第18師團由第25軍軍長山下奉文中將率領,分別在暹羅灣的宋卡、巴塔尼和哥打巴魯同時登入,並以53000人的兵力和英國將領帕西瓦爾將軍所領率的8萬名英、澳、新、印、馬聯軍部隊作戰。由於後者在人員訓練、戰術準備及裝備不足的情況下,在日本海空優勢兵力的打擊下,兵敗如山倒。兵分三路的日軍,在1942年1月31日完成攻占整個馬來半島的任務。在該役中,日軍共傷亡了4515人,而盟軍則大部分被俘。其中在1941年12月10日馬來半島外海的關丹海域,奉命增援的英國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遭到52架日軍魚雷攻擊機和34架高空轟炸機的輪番攻擊,結果兩艘名艦均被擊沉。接著在1942年2月9日晚上10時,日軍再兵分兩路跨海登入新加坡,將澳大利亞第27步兵旅擊潰後,迅速繼續挺進。1942年2月15日英軍投降,新加坡不到一星期就淪陷了。
編輯本段室外展示
該館外面還設有室外展示區,繞過馬路,來到一片黃土草地,在幾座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棚架下,分別放置著CL-41G教練機、馬來西亞海軍的臼炮、機炮和各式各樣的裝甲車、偵察車與野戰炮。在這些展示品前,有以馬來文和英文說明的,有些甚至只有馬來文說明,這對中國的參觀者而言顯然是種不便。
國家館日 2010.9.12

外觀內容

建築外觀
採用 可循環利用 的 油棕、塑膠 等 材料 建築而成,
重點展現 馬來西亞 的獨特風情 和 團結的民族精神。
展館的 設計靈感 源自 馬來西亞 傳統建築:
整個建築 由兩個 高高翹起 的 坡屋頂 組成,線條優美 而 極具動感,
屋頂尖端 的 交叉構架 是 馬來西亞 本土建築 的 一個符號。
展館一層,外廊和入口部分以伊斯蘭教清真寺為原型,體現伊斯蘭教作為馬來西亞國教的重要地位;
屋頂 被 柱廊 架起,在表現手法上 模擬 傳統長屋 的模式。
展館外牆 則借鑑了 馬來西亞傳統印染 的紋理,由 蝴蝶、花卉、飛鳥 和 幾何圖案 組成。
展示內容
領略 馬來西亞 檳城、馬六甲 等 世界文化遺產 魅力,
通過 迷你高爾夫球 和 傳統室內遊戲 感受 城市生活。
每逢 馬來西亞重大節日 和 中馬建交紀念日,抽獎活動 會使 幸運觀眾 獲得 神秘禮物。
館內亮點是展館中央的舞台-- 每天都有2場民族舞蹈表演--集合了馬來西亞47個民族元素--
每場表演可接待100名觀眾。
馬來西亞館馬來西亞館
馬來西亞館馬來西亞館
馬來西亞館馬來西亞館
馬來西亞館馬來西亞館

交通狀況

各機場 車站 轉 軌道交通 或 專用大巴;自備車 分區停放,轉 短駁接續。

門票與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
4.20-25 試運行;5.1-10.31日9:00--22:30 正式開放;11.1---?保留性延續開放  
各種門票
指定日票 5.1-3;10.1-7;10.25-31日:普通190元 優惠110元(各館通用)
平日票價 普通票150元 優惠票90元 3次票400元 7次票900元(各館通用)
多次門票 除指定日外,任選3天或7天入園,1人1票,每天每張多次票僅限入園1次。
使用規則 不採用實名制,在 規定參觀次數 內,可供 多人 使用。
優惠對象
1.殘疾人士--持有殘聯、民政部門、軍隊頒發的有效殘疾證,外籍人士持有相關有效證件。
2.老年人--持有1950年12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有效身份證件。
3.學生--持有普通高等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有效學生證。
或能夠證明其學生身份的證件,外籍人士持有相關有效證件。
註:
普通高等教育階段在校生指各大專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含高職、大專本科及碩士博士研究生,
不包括 繼續教育學生、自學考試教育學生、夜校學生、函授教育學生、網路教育學生、
各種在職教育的學生 及各種 成人進修課程學員。
高中教育階段在校生 含 高中、中專、職校及技校在校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 含 國中及國小在校學生。
4.兒童--身高超過1.2米的兒童。
5.中國現役軍人--持有軍隊頒發的有效軍官證、軍隊文職幹部證、士官證、士兵證或學員證。

2010上海世博會展館一覽

一軸四館
世博軸 | 中國國家館 | 世博主題館 | 世博中心 | 世博文化中心
國家館亞洲阿聯館 | 阿曼館 | 巴基斯坦館 | 哈薩克斯坦館 | 朝鮮館 | 卡達館 | 黎巴嫩館 | 尼泊爾館 | 日本館 | 韓國館 | 沙烏地阿拉伯館 | 斯里蘭卡館 | 土庫曼斯坦館 | 伊朗館 | 以色列館 | 印度館 | 越南館 | 菲律賓館 | 高棉館 | 馬來西亞館 | 泰國館 | 汶萊館 | 新加坡館 | 印度尼西亞館 | 馬爾地夫館 | 東帝汶館 | 吉爾吉斯館 | 孟加拉館 | 蒙古館 | 緬甸館 | 葉門館 | 巴勒斯坦館 | 約旦館 | 阿富汗館 | 敘利亞館 | 寮國館 | 烏茲別克斯坦館 | 土耳其館 | 亞美尼亞館 | 亞塞拜然館 | 賽普勒斯館 | 喬治亞館
歐洲愛爾蘭館 | 愛沙尼亞館 | 奧地利館 | 白俄羅斯館 | 比利時館 | 冰島館 | 波赫館 | 波蘭館 | 丹麥館 | 德國館 | 俄羅斯館 | 法國館 | 芬蘭館 | 荷蘭館 | 捷克館 | 拉脫維亞館 | 盧森堡館 | 羅馬尼亞館 | 摩納哥館 | 挪威館 | 葡萄牙館 | 瑞典館 | 瑞士館 | 塞爾維亞館 | 斯洛伐克館 | 烏克蘭館 | 西班牙館 | 希臘館 | 匈牙利館 | 義大利館 | 英國館 | 保加利亞館 | 黑山館 | 摩爾多瓦館 | 馬爾他館 | 聖馬利諾館 | 列支敦斯登館
美洲
巴西館 | 哥倫比亞館 | 古巴館 | 加拿大館 | 美國館 | 秘魯館 | 墨西哥館 | 委內瑞拉館 | 智利館 | 安提瓜和巴布達館 | 蘇利南館 | 貝里斯館 | 厄瓜多館 | 烏拉圭館 | 巴拿馬館 | 尼加拉瓜館 | 瓜地馬拉館 | 多米尼加館 | 玻利維亞館 | 哥斯大黎加館 | 薩爾瓦多館 | 宏都拉斯館 | 巴拉圭館 | 格瑞那達館 | 巴貝多館 | 巴哈馬館 | 聖文森特館 | 聖露西亞館 | 海地館 | 聖基茨和尼維斯館 | 蓋亞那館 | 多米尼克館
非洲
摩洛哥館 | 喀麥隆館 | 塞內加爾館 | 塞席爾館 | 阿爾及利亞館 | 埃及館 | 突尼西亞館 | 利比亞館 | 南非館 | 奈及利亞館 | 尚比亞館 | 獅子山館 | 幾內亞館 | 幾內亞比索館 | 馬達加斯加館 | 馬里館 | 馬拉威館 | 厄利垂亞館 | 中非館 | 貝寧館 | 甘比亞館 | 模里西斯館 | 茅利塔尼亞館 | 烏干達館 | 蒲隆地館 | 盧安達館 | 查德館 | 尼日館 | 加納館 | 加彭館 | 吉布地館 | 剛果(布)館 | 剛果(金)館 | 多哥館 | 赤道幾內亞館 | 蘇丹館 | 賴比瑞亞館 | 維德角館 | 納米比亞館 | 坦尚尼亞館 | 肯亞館 | 象牙海岸館 | 葛摩館 | 辛巴威館 | 衣索比亞館 | 賴索托館 | 莫三比克館 | 索馬里館 | 波札那館
大洋洲澳大利亞館 | 太平洋聯合館 | 紐西蘭館
主題館
城市人館 | 城市生命館 | 城市地球館 | 城市足跡館 | 城市未來館
地方館澳門館 | 台灣館 | 香港館 | 黑龍江館 | 北京館 | 天津館 | 河北館 | 吉林館 | 山西館 | 內蒙古館 | 遼寧館 | 浙江館 | 江蘇館 | 安徽館 | 上海館 | 湖南館 | 湖北館 | 河南館 | 山東館 | 江西館 | 福建館 | 新疆館 | 廣東館 | 廣西館 | 海南館 | 重慶館 | 四川館 | 貴州館 | 雲南館 | 寧夏館 | 青海館 | 甘肅館 | 陝西館 | 西藏館
企業館中國鐵路館 | 國家電網館 | 韓國企業館 | 可口可樂館 | 上海企業館 | 思科館 | 中國人保館 | 震旦館 | 中國石油館 | 公眾參與館 | 通用汽車館 | 萬科館 | 信息通信館 | 遠大館 | 中國船舶館 | 中國航空館 | 太空家園館
組織館世界貿易中心協會館 | 國際信息發展網館 | 世界氣象館 | 聯合國聯合館 | 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聯合館 | 上海合作組織館 | 公共運輸國際聯會館 | 世界水理事會館 | 世界自然基金會館 | 東南亞國家聯盟館 | 全球環境基金館 | 阿拉伯國家聯盟館 | 國際竹藤組織館 | 國際博物館協會館 | 法語國家商務論壇館 | 博鰲亞洲論壇館 | 加勒比共同體組織館 | 非洲聯盟館
城市最佳實踐區寧波案例館 | 西安案例館 | 麥加案例館 | 溫哥華案例館 | 上海案例館 | 馬德里案例館 | 倫敦案例館 | 漢堡案例館 | 阿爾薩斯案例館 | 羅阿案例館 | 澳門案例館 | 成都案例館 | 歐登塞案例館 | 羅阿燈光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