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印刷博物館經過4年的籌建,於1996年6月1日落成。為迎接2001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印刷大會,我館又進行了改造,並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地下展廳。改造後的中國印刷博
物館共有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設有“源頭古代館”、“近現代館”、“印刷設備館”和“綜合館”。同時還設有:“港澳台印刷”、“錢幣印刷”、“郵票印刷”、“歐洲早期印刷”、“印刷精品”等專題展,是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
中國是印刷術的發明國,中國發明的印刷術很快就傳播到東方鄰國,進而又傳播到西方,對世界的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因而,印刷術被稱為“文明之母”。印刷博物館建設的宗旨就是弘揚中華民族悠久而輝煌的印刷文化,對社會各界宣傳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它在籌建過程中,得到黨和政府的積極支持,得到國內外印刷界、出版界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從而保證了本館的建成和開館。 黨和國家領導十分關心中國印刷博物館建設,國家主席江澤民為本館題寫了館名,並親臨“中國出版成就展”的本館展區參觀。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臨本館視察、參觀,對本館的建成給予高度評價,並指示我們一定要把博物館辦得更好。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丁關根也親臨本館視察,並詳細參觀了各展廳。政治局委員李鐵映、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鐵木爾•達瓦買提等也先後到本館參觀視察。 在本館的樓前,建有“中國印刷博物館落成紀念碑”,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書寫的碑文,刻有捐贈單位和個人名字,銘記他們對博物館的建成所作的貢獻。
本館自開館以來,積極為社會服務。先後組織多批大、中、國小生來館參觀,並有十幾個國家的來賓到館參觀。
本館自開館以來,先後到香港地區、德國和奧地利舉辦過展覽,用展板和實物,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印刷文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館還與德國谷登堡博物館建立了館際交流,互在對方館內設定展位。與日本、韓國的印刷博物館也建立了關係。 自1997年以來,我館先後被北京市有關部門,定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01年初,又被北京市旅遊局定為“AA”級旅遊參觀景點。
館藏
2001年為迎接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印刷大會,進行了改造,增建地下展廳。改造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為8 100平方米。展廳分4層:地下為印刷設備館,展出了自1865
年以來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多種型號的印前、印刷和印後加工設備;一層為綜合館,國內外著名印刷及相關廠商、科研院所設定了展位,另設有印刷精品展區;二層為近現代館,用展板和實物介紹了自19世紀中葉近代印刷術傳入,中國民族印刷工業、印刷技術發展的過程;三層為源頭古代館,用圖片、文字、實物和模型展示了中國古代印刷術起源、發展和外傳的歷史過程。另設有“港澳台印刷”、“錢幣印刷”、“郵票印刷”、“歐洲早期印刷”、“印刷精品”等專題展。館內珍品主要有:唐代武周時期的《妙法蓮華經》、《如來佛壽品第十六》殘卷及《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全卷;701~702年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雕版印刷品;757年前後刻印的《陀羅尼經咒》;868年的《金剛經》等。開館以來先後到香港地區,以及德國、奧地利等國家舉辦過展覽。並與德國谷登堡博物館建立了館際交流,互在對方館內設定展位。
展館
源頭古代館源頭古代館位於本館三樓,占地800m2。用圖片、文字、實物和模型,展示了中國古代印刷術起源、發明、發展和外傳的歷史過程。源頭部分,介紹了從公元前4000年至6世紀,與印刷術發明相關的歷史文化。古代部分,展出了公元7世紀初至1911年,印刷術發明、發展和外傳的歷史。
近現代館
近現代館位於本館二樓,展陳面積約800 m2。用展板和實物,介紹了自19世紀中葉近代印刷術的傳入,以及我國民族印刷工業、印刷技術發展的過程,還展出了新中國50多年來,我國印刷及相關工業現代化的歷程。本館還展出少量印刷機和器材,並可操作表演。
綜合館
本館設在一樓大廳。國內外著名印刷及相關廠商、科研院所設定了展位,還設有印刷精品展區,展出了一批印製精良而有特色的印刷品。大廳正中,有活字版發明者——畢升的青銅像,並有大螢幕放像設備、禮品銷售部及觀眾休息處。
印刷設備館
本館設在地下,面積約2200 m2,於2001年5月建成。館內展出了自1865年以來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多種型號的印前、印刷和印後加工設備。這些設備,由國內外印刷界捐贈,有些設備目前已十分稀少。參觀本展館,可以了解中國近現代印刷工業和印刷機械設備的發展歷史。
專題展區
本館二樓和一樓,分別設有:港澳台印刷、錢幣印刷、郵票印刷及歐洲早期印刷等專題展區。這些專題展區,分別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郵票印製局、港澳台印刷界和德國谷登堡博物館等分別提供一批珍貴展品。這些專題展都有很強的知識性和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