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環境介紹
中國唐代南詔國都城。位於雲南大理舊城南的太和村西。公元748~779年南詔王閣羅鳳、異牟尋兩朝以此為都,城西倚蒼山,東臨洱海,地勢險要。僅發現南北兩道夯土城牆:北牆西起蒼山佛頂峰,東至洱海濱,蜿蜒2千米;南牆西起五指峰北麓,東至洱邊村。城內猶存766年南詔王閣羅鳳所立南詔德化碑,碑文記載了南詔政權建立初期,統一五詔、歸附吐蕃、築拓東城(今昆明市)、設定官制等史跡。城內佛頂峰上有一不規則圓形的小城,被稱為南詔避暑宮。
中國唐代南詔國都城。位於雲南大理舊城南的太和村西。公元748~779年南詔王閣羅鳳、異牟尋兩朝以此為都,城西倚蒼山,東臨洱海,地勢險要。僅發現南北兩道夯土城牆:北牆西起蒼山佛頂峰,東至洱海濱,蜿蜒2千米;南牆西起五指峰北麓,東至洱邊村。城內猶存766年南詔王閣羅鳳所立南詔德化碑,碑文記載了南詔政權建立初期,統一五詔、歸附吐蕃、築拓東城(今昆明市)、設定官制等史跡。城內佛頂峰上有一不規則圓形的小城,被稱為南詔避暑宮。
中國唐代南詔國都城。位於雲南大理舊城南的太和村西。公元748~779年南詔王閣羅鳳、異牟尋兩朝以此為都,城西倚蒼山,東臨洱海,地勢險要。僅發現南北兩道夯土城牆:北牆西起蒼山佛頂峰,東至洱海濱,蜿蜒2千米;南牆西起五指峰北麓,東至洱邊村。城內猶存766年南詔王閣羅鳳所立南詔德化碑,碑文記載了南詔政權建立初期,統一五詔、歸附吐蕃、築拓東城(今昆明市)、設定官制等史跡。城內佛頂峰上有一不規則圓形的小城,被稱為南詔避暑宮。
南詔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市七里橋鄉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現存蒼山頂的金剛城及南、北兩道城牆。城牆多依山勢用土夯築而成,南、北城牆相距約500米,城內立有《南...
簡介 歷史背景 都戰略意義 城址規模 南詔德化碑南詔故都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市下關鎮太和村,地處下關(南詔時期的龍尾關)至大理之間的蒼山佛頂峰麓,南距下關6公里,北與大理古城相隔7公里。 這裡是大理壩...
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你對南詔的歷史略微知曉,那么,“太和城遺址”五...“太和城”。統治中心北移,對南詔政權日後的發展極其重要,也使蒼洱地區成為南詔...了。當太和城作為南詔古都的時候,中原王朝的國都——唐長安城已經向全世界昭示...
簡介 建築規模 城市布局 南詔文化“南詔文化城”是雲南最大的蠟像館。中國南詔文化第一城,集參觀、遊覽、展示、娛樂、飲食、商貿為一體,多功能、高品位的文化旅遊項目。南詔文化城位於大理省級旅...
地理位置 南詔文化城 第一城 南詔國歷史 發展過程南詔王國(738年—902年)是八世紀崛起於雲貴高原的古代王國,由蒙舍國首領皮羅閣於公元738年建立,902年亡於權臣鄭買嗣。唐初洱海地區部落林立,互不...
概述 發展 疆域 經濟與社會 國王世系太和城遺址又稱南詔太和城遺址,位於雲南省大理市七里橋鄉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距大理古城南7.5公里,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古城西起佛頂峰,以南延伸至洱濱村,...
遺址歷史 遺址分布 南詔德化碑也是獨樹一幟。南詔的都城太和城因倚山旁水而建,只有南、北兩道城牆,黑城...南詔黑城遺址現狀現存的黑城遺址由城牆,東、西門缺口、城內水田、護城河...蛛網”的民居。李姓王妃娘家的直系親屬住的則是豪宅大院。南詔黑城遺址價值...
南詔黑城遺址現狀 南詔黑城遺址原貌 南詔黑城遺址價值南詔王姓蒙,始祖叫蒙舍龍。蒙舍詔因其位於諸詔之南,又稱南詔。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詔首領皮羅閣在唐朝支持下兼併五詔,進爵雲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