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鄉[甘肅省酒泉市]

南湖鄉[甘肅省酒泉市]

南湖鄉地處鰲江上游,東連麻步鎮,南界朝陽鄉,西南接鬧村鄉,西北與水頭鎮毗鄰。全鄉面積19.1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人口18225人。

基本信息

南湖鄉南湖鄉中學生表演
浙江省平陽縣南湖鄉

南湖鄉地處鰲江上游,東連麻步鎮,南界朝陽鄉,西南接鬧村鄉,西北與水頭鎮毗鄰。全鄉面積19.1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人口18225人。2005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60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為2356元,南湖鄉是產業結構單一的純農業鄉,鄉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新南湖的總體目標,加快實施“結構最佳化、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科教興鄉”四大發展戰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2000年被省林業廳命名為“浙江省馬蹄筍之鄉”,2003年命名為“溫州市十佳綠色農產品基地”。

農業大鄉

南湖鄉浙江省平陽縣南湖鄉馬蹄筍
南湖鄉是一個農業大鄉,歷屆黨委政府把農業作為經濟工作首要任務來抓,積極探索效益農業發展思路,培育和扶持名特優產品,增強效益農業的發展後勁。南湖鄉是馬蹄筍之鄉,早在南宋時期湖西片(即南湖底)就有從在山邊緩坡上栽種綠竹,並成一定規模,是北港地區的馬蹄筍供應地。在1998年浙江省首屆特產品博覽會上被評為銀質獎。在科技攻關方面,馬蹄筍早產、豐產、品種改良等技術已試驗成功,為馬蹄筍的銷售拓寬了渠道,彌補淡季市場蔬菜供應不足的空檔,豐富市民的菜籃子。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全鄉馬蹄筍產量達520萬斤。
在重點做好馬蹄筍支柱產業的同時,南湖鄉大力培育其它特色農業,積極引導和扶持廣大種養戶鞏固提高早香茶和食用菌的生產能力,還開發了蓮籽等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全鄉現有綠竹基地10075多畝,早香茶基地700多畝,蓮籽基地近500畝,蔬菜基地2000畝。並一一建立農業基地掛鈎聯繫制度,每一基地有一名農技人員聯繫,定期到時基地指導工作,幫助種養戶解決困難,為效益農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基礎建設 

南湖鄉投資1800多萬元,啟動了道路交通、農田水利、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整理一、二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網、渠相聯”的現代化農業園區格局,為實現耕作全程的機械化打下堅實的基礎。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於2003年月8月底全部完工,構築起安全、高效的農村電力系統,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切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也為南湖加工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將實施康莊工程建設計畫,完成清江至華明村的通村道路改造工程,全面推進麻南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設,徹底改變了“南湖窟能進不能出”的歷史,2006年,南湖鄉將實施教育創強計畫,等籌集資金600萬元,整合教學資源,將原有的四所國小合併為一,新建南湖鄉中心國小。
黨的十六大指明了南湖未來的發展方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任重而道遠,在南湖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湖人民將積極行動起來,譜寫更加輝煌的明天。

甘肅省酒泉市南湖鄉

基本情況

南湖鄉甘肅省酒泉市南湖鄉別墅區
南湖鄉距敦煌市64公里,是敦煌最偏遠的一個小鄉,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綠洲面積32平方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97米,屬大陸性乾旱氣候。全鄉轄6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1153戶,4522人。境內水資源豐富,年徑流量達1.03億立方米,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由於這裡泉水水質優良,遠離市區,沒有任何污染物,是生產無公害食品的理想之地。同時,南湖鄉又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陽關、玉門關、渥窪池、壽昌城等名勝古蹟坐落於本鄉境內。
特色產業:南湖鄉黨委政府立足優越的光、熱、水、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葡萄產業,建成了"一鄉一品"的葡萄生產專業鄉。全鄉葡萄定植面積達到14018畝,占耕地面積的99%,年產量達3100萬公斤,成為甘肅省最大的鮮食葡萄基地。栽培品種以無核白為主,另有京秀、京亞、87-1、無核白雞心、乍娜、藤稔、里扎馬特、紅堤、黑堤等二十多個新、優品種,在四川、重慶、湖北、拉薩、廣州、上海、北京,福建、貴州等20多個省市的市場上頗受消費者歡迎,被譽為"甘肅的吐魯番"和"中國的第二個葡萄溝"。南湖葡萄也於2001年9月在國家商標事務所以"陽關"牌商標申請註冊立戶,並於2002年取得了"綠色食品"資質認證,"兩證"的取得為南湖鄉發展綠色農業奠定了基礎。
發展旅遊:近年來,南湖鄉緊緊圍繞境內水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古蹟眾多的優勢,積極發展旅遊業,逐步形成了以水上娛樂、文化古蹟遊覽、旅遊觀光農業為一體的旅遊產業,建成了野麻灣度假村、新工壩遊樂園、高老莊度假村等一批旅遊景點。進一步豐富了古陽關文化內涵,建成了陽關軍事博物館。依託旅遊產業,積極發展二、三產業,在古陽關玉門關旅遊沿線共建成觀光農家園6戶,年接待中外遊客1.5萬餘人次,轉移勞動力30餘人。
葡萄鮮貯:南湖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斷調整和最佳化產業布局,圍繞葡萄基地興建了一批葡萄鮮貯、朱古力葡萄乾生產、葡萄包裝材料生產等深加工及配套項目。全鄉葡萄鮮貯能力達4000噸,恆溫庫項目的持續發展,為該鄉葡萄產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取得的成效,2005年,南湖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5006萬元,葡萄總產量達到568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4260萬元,戶均收入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999元,農民年底信用社存款達5500萬元。全鄉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8%,程控電話普及率達79.2%,65%的農戶擁有機車或小汽車,17%的農戶在城裡購買了商品房,全鄉有165戶農戶新建了高標準小康住宅,聯通、行動電話網路覆蓋全鄉,73公里鄉道連結全境,村村通公路,鋪油硬化率達92%,各項服務設施配套完善;有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學一所,中心衛生院一所,科教文衛協調發展;水電網路連線全鄉,交通通訊十分便捷,全鄉實現了人畜安全飲水,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全鄉基本實現了寬裕小康目標。

新疆區哈密市南湖鄉

基本情況

南湖鄉新疆區哈密市南湖鄉哈密瓜
南湖鄉是哈密市的南大門,位於市南30公里處,轄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北與花園鄉相鄰,東與大泉灣鄉接壤,西與五堡鄉相連,南面是羅布泊,轄3個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15個站(所),總人口2778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占30%,農業人口2516人, 鄉政府及各行政村居住地東西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全鄉現有耕地1.06萬畝,人均耕地4畝,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989.89元。
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該鄉成為哈密瓜的主要生產基地。南湖鄉全年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光照充足,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在夏季晝夜溫差達攝氏20-25度,最高氣溫達攝氏43-45度,具有哈密瓜生產的特殊氣候條件。該鄉種植哈密瓜歷史悠久,因瓜質甜美而聞名於世,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是皇帝的貢瓜地。2002年該鄉已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無公害哈密瓜基地及產品的認證。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套用,通過大力推行無公害生產,該鄉生產的哈密瓜質量上乘,外形美觀,顏色鮮亮,含糖量較其它瓜區高3-5度,最高含糖量可達21%,年產量近3萬噸,暢銷國內外。國外主要銷往日本越南新加坡及其它東南亞國家,國內主要銷往廣州南寧深圳上海長春等城市。
豐富的資源,為南湖鄉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南湖鄉境內有、鉀鹽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有矽化木、風凌石戈壁玉等豐富的奇石資源。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廣東援疆工作深入開展,哈若公路的通車,魯能煤電化、土屋銅礦鉀鹽開發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南湖,該鄉加快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良好的發展條件。
獨特的自然環境,使南湖鄉旅遊業的發展獨具優勢。南湖鄉毗鄰羅布泊, 旅遊資源潛力巨大,境內風光粗獷豪邁,具有神奇的雅丹地貌,廣袤的大漠風光,特別是新奇刺激可供探險旅遊的東大溝,在遼闊的戈壁當中,聳立著高高低低、層層疊疊的青灰色的山巒,峰群中雲霧繚繞,如旅仙境,這裡似亭台樓閣,檐頂宛然;那裡象宏偉宮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態,令人浮想聯翩。在起伏的山坡上,布滿了血紅、湛藍、潔白澄黃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遺珠,更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令你目不暇接,感嘆萬千。在南湖居民居住區除有伊斯蘭拱拜和民族特色的飲食和歌舞等人文觀賞景觀外,還有適宜沙療的沙壟資源,上萬畝的野生紅柳林和胡楊林,有古代儲藏哈密瓜的遺址,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發展格局。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

基本概述

南湖鄉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馬家浜文化遺址
南湖鄉位於市區西南部,緊臨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之一的南湖之濱,東靠海鹽塘,北臨大運河,西與洪合鎮,南與王店鎮相連,滬杭鐵路、320國道、中環南路、在建的乍嘉蘇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水陸交通發達,是投資開發的好去處。
鄉名來歷:因鄉緊瀕革命紀念地南湖而得名。解放前,為真如鄉與人和鄉的一部分。解放後,建政為真東鄉、真西鄉,1956年,兩鄉合併為真如鄉。1958年10月,真如、洪合、螞橋3鄉合併成立南湖人民公社。1961年4月分為洪合、螞橋、南湖3個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政社分設,改為南湖鄉。
改革開放以來大事記:1983年,全面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農業生產責任制;政社分開,相繼成立鄉黨委、鄉人民政府;20個大隊改為村委會、243個小隊改為村民小組。80年代初,南湖鄉在城南路四號橋附近發展鄉辦企業,形成工業小區。1986年,投資800萬元,新建第六毛紡廠,9個台套2000錠設備,是當時全區規模最大的鄉辦企業。1987年,全鄉工農業總收入首次超億元,鄉人民政府駐地由八號橋遷入城南路4號橋旁,離市中心2.5公里。是年開始,經過5年努力,全鄉基本達到村村通公路,各村民小組和90%以上的農戶通水泥路。1991年,全鄉舉辦首次農民運動會,有10個參賽項目,1000多人參賽。1992~1994年,全鄉先後引進外資創辦3家中外合資企業。1992年、1996年、1998年,先後建成3個水廠,全鄉農戶全部飲用自來水。1993年起,全鄉先後組建恆力、聖歷、天曆、萬曆4家集團公司,經濟總量占全鄉70%,形成規模經濟。1997年下半年至1999年上半年,通過貫徹落實中共十五大精神,基本完成58家村辦企業和14家鄉辦企業的轉制任務。1998年,在開禧橋村建成600畝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經濟建設:嘉興南湖實業總公司是集投資開發興辦實業和科、工、貿為一體的經濟實體。所屬全資直屬工業企業14家,其中:恆力電子器材、聖歷毛紡、天曆針織、萬曆石油化工集團公司4家。公司擁有固定資產近3億元。形成以電子器材、針紡織品、石油化工、紙品、建築建材、工藝品為特色的企業集團。主要產品有:鐵氧體永磁材料、舒亞牌揚聲器、聖歷牌粗紡呢絨、天曆牌襪品和針織內衣、晶星牌油漆、花冠牌簿冊,以及化工產品鄰氯苯甲酸、苯甲醛、2B油及民用鋼管、工藝帆船等,產品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
浙江嘉興恆力電子器材集團公司屬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是中國最大的鐵氧體永磁材料產銷基地之一,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產品主要銷往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香港台灣
嘉益精品針織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一次成型的全棉針織內衣,引進的義大利設備電腦提花一次成型,是國內此類進口設備及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日本以及歐美市場。
嘉興市南湖工藝廠主要生產木製工藝帆船,銷往美國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產品100%出口。目前木製工藝船的生產量全國第一,1998年實現外貿出口10024萬元。
農副業:南湖村在1985年有王家5兄弟開始種植葡萄,發展到1997年全村種植葡萄1000餘畝。南湖葡萄果大甜香,賣相好看。到8、9月分成熟期,各地水果商慕名而來,有的汽車直接開到農戶葡萄棚邊,簽訂長期收購契約。每畝產量一般在5000斤左右。種植葡萄給農戶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近年,還帶動了周邊村民種植葡萄。1998年5月,被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十大專業村之一——葡萄專業村。
南湖菱以無角出名,引種它處則復長角。其形酷似元寶,綠皮白肉,殼薄,味鮮甜,營養豐富,被譽為中稀品,為嘉興著名特產,秋季上市。南湖鄉瀕臨南湖的幾個村農戶多有種植。
古蹟——馬家浜文化遺址:馬家浜在天帶橋村9組。1959年3月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杭州大學歷史系、杭州師範學院歷史系等6個單位組成的考古隊進行發掘,發掘面積213平方米,發現房屋遺址和灰坑、墓葬等,出土文物中有骨器53件、石器12件、其他玉器陶器等,以及大量獸骨,另有一隻碳化的菱。據考古測定,該遺址為嘉興地區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中晚期村落遺址。1960年定名馬家浜文化遺址,其年代約為公元前4750年~前3700年。出土文物現陳列於嘉興市博物館。1977年11月,確認馬家浜遺址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已載入《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89年12月馬家浜遺址列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消逝的習俗——三塔灣劃踏白船:每年農曆三月十六運河塘三塔灣劃踏白船是嘉興頗有地方色彩的一大民俗。是日,鄉民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桑茂繭豐,搖著已改裝後的小木船,自發地從四方匯集到三塔灣賽場。在運河邊上掘灶生火,煮上大鍋肉,在三塔寺中獻上豬頭、全雞及魚肉等祭品,河中賽船上設有鑼鼓,插有龍旗,每條船上配有10來名青壯好水手,偶有女子參加,身著民族盛裝,持槳搖櫓,精神抖擻,兩岸觀看者數以萬計,只聽號令一響,鑼鼓喧天,百舸競流,助威聲此起彼落,場面十分壯觀,1963年後消失。1992年、1997年市體委曾組織過兩次全市性比賽。

新疆哈密地區的鄉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