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沉沒地點位於中國廣東省陽江市南海海域,1987年在陽江海域發現,是國內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距今800多年,但因技術及資金問題而延遲研究。“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此後試探發現,船上載有文物6萬至8萬件,且有不少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號”整體出水。2011年4月底,古沉船“南海一號”完成第二次試發掘,為其整體發掘奠定了基礎。2013年11月28日,“南海一號”的全面發掘工作啟動。2015年1月28日,經過7年的保護髮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表面的淤泥海沙貝殼等凝結物被逐層清理,船艙內超過6萬件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見天光,展現在世人面前。另外,關於南海一號的傳言,有可能是大臣張世傑所轄船隊,在此處遭遇颱風天氣,埋葬於此。現存位置: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南海Ⅰ號"古沉船模擬圖

南海一號(又作南海I號),是一艘中國南宋初期(約1160年代)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而失事沉沒於中國廣東省陽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它於1987年最初被發現,但因技術及資金問題而延遲研究,由於其上裝載有八萬餘件保存完好的宋代瓷器、生活用具等文物而極具價值。
南海一號沉沒於水下僅23米深處,船身覆蓋了近2米的淤泥,船長30.4米,寬9.8米,高3.5米(不包括桅桿),發現時,甲板已經腐爛,而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全木質結構(馬尾松木,杉木),其是迄今發現最大的宋代船隻沉船。

名稱由來

南海Ⅰ號沉沒於珠江口以西、距廣東省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里處,發現於1987年,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命名為南海Ⅰ號。

背景

南海一號上發現的精美瓷器南海一號上發現的精美瓷器

史料記載,從兩漢時期甚至更早時期開始,中國中原及沿海地區商販就把陶瓷、布匹、絲綢(可能還有谷種)等商品裝船,從廣東等地的港口出發,遠航到印度,再轉運埃及、羅馬等地,這就是著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西北大陸的古絲綢之路一起,共同成為連線東西方兩大文明的橋樑。但由於時代變遷,滄海桑田,“海上絲綢之路”逐步被海浪所湮滅。現代歷史界和考古界甚至難以尋找到能證明它確實存在的關鍵性實物證據,這使得“海上絲綢之路”的真相至今(截止2009年8月)仍是歷史考古學研究的神秘領域。.

歷史

南海一號被保存在水中南海一號被保存在水中

1987年,廣州救撈局和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聯合在廣東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無意間從一艘沉船中找到200多件宋代瓷器,該沉船隨後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中國政府直到2000年得到香港水下考古協會會長陳來發贊助並提供技術協助下,才開始有計畫的調查發掘活動 。期間,為了保守沉船秘密,南海邊防軍一直以“水底有炸彈”為藉口“欺騙”來往的漁民。

2005年7月,曾經有報導稱,南海一號的價值超過兵馬俑,而在2007年初,又有類似的報導說船的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此後不久,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長孫福喜、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季崇建等紛紛出面澄清事實,批評了這一炒作行為,認為南海一號價值雖然高,但不能這樣去誇大。

打撈計畫

南海一號的打撈計畫啟動於2007年5月8日,按照預計,已於12月中旬進行整體打撈,南海一號將裝進特製的鋼箱體(沉箱),由起重船華天龍號將連同船體共重4000餘噸的鋼製沉箱整體打撈,隨後平移到專門修建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特製水晶宮中。由於人造的環境與沉船原處的環境有不小差異,沉船是否能適應新環境引發了各界的爭論 。一種觀點認為,現有技術能夠保護沉船,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沉船在25米以下的充滿鹽分和微生物的水域共存的800多年,突然換成人造環境,會加快沉船的破損。後來由於天氣原因和先期水下調查的失誤,導致沉井遲遲不能就位,將打撈期限延長。

由於各方面原因,沉井起吊工作安排到2007年12月21日。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華天龍於上午10:30開始起吊。22日,總重3600噸的沉井被放置在拖船上,打撈工作完成。在約800年後重新上水。

12月22日,“南海一號”起吊成功沉箱已經完全出水。

探測情況

南宋沉船南海Ⅰ號於20年前被發現,出於各種原因始終讓它靜臥海底,未加過分擾動。在沉沒800多年後的今天,它終於被整體“托出”海面。滋味難辨的是,昨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儼然成了旅遊推介會,旅遊局長唱主角,給記者的資料有不少是推介旅遊的。沉船歷史在出水的一刻已然改變。它不僅要適應廣東耗資1.6億元建造的水晶宮,更要把自身的命運託付給尚無確切把握的考古界,甚至被捲入勢利的利益考量。
歷經許多年的探測,“南海一號”的某些特徵已被初步掌握,比如船體的尺寸、貨物主要以瓷器鐵器為主、深埋于海泥之下、船身除甲板外結構完好,等等。進而,建立在這些特徵之上的意義也被創造出來並一再重申,比如能夠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貢獻珍貴實物、可以充實航海史和貿易史等。在這些不無道理的演繹下,“南海一號”早已演變成一個文化符號,發掘“南海一號”行動隨即成了文化大事件。

打撈工具

沉箱

打撈現場的沉箱就像是裝載“南海一號”的超大“貨櫃”。沉箱建成後總重量將超過一千噸,其主要由上沉箱和下沉箱兩部分組成。沉箱起吊前,工作人員會再次將下沉箱與上沉箱焊割,上沉箱將裹著“南海一號”由“華天龍”號吊出水,下沉箱則將留在海底。

華天龍

華天龍核心部分的全迴轉吊機,在世界上首次採用了將兩種傳統迴轉吊機結構相結合的模式,保證了華天龍能穩穩噹噹地吊起4000多噸的重物進行360度迴轉,也正是這一核心技術,使得將來在打撈“南海一號”時,能夠保證裝載“南海Ⅰ號”的沉箱在起吊過程中保持穩定避免搖晃,最大限度地避免裡面文物出現損失。

氣囊

氣囊比較靈活,可以通過充氣、放氣隨時改變沉箱的運動方向。使用氣囊技術相對鋪設鐵軌也要經濟,很多工程人員將沉箱平移到事先用20多根氣囊按順序鋪設的‘軌道’上,在拉的過程中,後面的氣囊拿到前面去,循環使用。

水晶宮

廣東絲綢之路博物館,在2005年12月28日動工,在海邊施工,海邊空氣含鹽量高,腐蝕性強,一般的混凝土難以抵禦海風的侵蝕,主體工程改用耐久性混凝土結構,而外觀則採用清水混凝土工藝,這在國內外還是新的嘗試,該館建築物可抵禦廣東沿海颱風和海嘯,從而保護位於水晶宮內的“南海一號”沉船。

建立博物館

水晶宮水晶宮

2009年9月,“南海一號”現在已經建成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水晶宮”高24米、面積2400平方米的水池將注入12米高的海水。這些附近海域抽取、經過過濾和處理後循環運轉海水將完全將“南海一號”浸泡在這巨型玻璃缸里,缸里的水質、溫度等環境都與“南海一號”出水前的海底環境完全一樣。屆時遊客可以透過水下走廊的亞克力膠板觀看到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

2009年12月24日上午10時,備受矚目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迎來開館時間,盛大的開館慶典在海陵島十里銀灘“南海一號”博物館廣場舉行,從此,中國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的歷史再次被改寫。

謎團

圍繞南海一號,主要有以下謎團:

其一是沉船之謎,有人考察國外一些沉船事件後,懷疑南海一號是否也是因為超載而沉沒。

其二是出發地之謎,歷史學家根據出水的瓷器主要產自景德鎮浙江以及福建,認為船並不是從廣州出發,而是更北的福建泉州地區。

其三是船所攜帶的歷史信息之謎,南海一號的考古,很可能找回一段失落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

其四是船沉沒的確切時間,因為船上發現了來自不同時期的錢幣,時間跨越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竟然還有漢初的錢幣。

第五是沉船不腐的秘密,雖然不清楚沉沒的具體時間,專家還是大致推斷船沉沒於距今850年前,一艘木質的貨船在水下浸泡800多年而不腐爛。對於此,猜測可能是由於船體上的淤泥提供了隔絕氧氣的環境所致。

文物

瓷器

“南海Ⅰ號”現已出水數千件完整瓷器,匯集了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品種超過30種,多數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南海Ⅰ號”還出土了許多“洋味”十足的瓷器,從稜角分明的酒壺到有著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金器

金器是“南海Ⅰ號”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氣派的一類文物。到目前為止,南海Ⅰ號共出水了金手鐲金腰帶金戒指等黃金首飾,沒有生鏽,閃閃發亮。它們比較統一的特點是粗大。鎏金腰帶長1.7米,鎏金手鐲口徑大過飯碗,粗過大拇指,足足四兩不止。可以推測佩戴這些飾品的人體格粗壯,身材高大。

銅錢

目前“南海Ⅰ號”沉船點發現銅錢已達上萬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漢代的五銖錢,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紹興元寶。這么多的貨幣一方面可能表明當時中國的國力之盛,中國貨幣可以成為“海上絲路”的硬通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鐵器

除了陶瓷這類人們熟知的中國特產,那時科技領先的中國,還向世界輸出鐵器,800多年後,它們已經面目全非。“南海Ⅰ號”船倉裡面還有兩樣比較大宗的東西,就是鐵鍋跟鐵釘,鐵鍋跟海水發生作用後,一摞一摞地變成了鐵疙瘩;鐵釘個體較大,二十多厘米長,鐵釘都是拿竹篾進行包紮的,數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廣東正是鐵器盛產地。

銅環

在“南海Ⅰ號”裝載的貨品當中,除鐵鍋外,現在出水的還有不少金屬製造的商品,如銅環、銅珠等。對兩者的用途,考古人員表示目前銅珠的用途還不好推測。在出水文物展示時,專家分析說,從這些製品的外觀看,只是經過初步的鑄造或打磨,像銅環等上面並無花紋等裝飾的痕跡,有可能是“南海Ⅰ號”的船主將中國造的半成品運往海外進行深加工。

意義

“南海一號”出水的德化窯粉盒“南海一號”出水的德化窯粉盒

考古學家認為,“南海一號”的發現和打撈,其意義不僅在於找到了一船數以萬計的稀世珍寶本身,它還蘊藏著超乎想像的信息和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因“南海一號”不僅正處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道,而且它的“藏品”的數量和種類都異常豐富和可貴,給此段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
對這些水下文物資源進行勘探和發掘,可以復原和填補與古代中國“海上絲路”密切相聯的一段歷史空白。與近代中國的兩次文化史上的重大發現——“甲骨”、“敦煌”帶來甲骨學、敦煌學的產生一樣,“南海一號”也很可能帶來“海上絲綢之路學”。

發掘啟動

“南海一號”打撈出海並封存六年後,2013年11月28日,在廣東陽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表示,啟動南宋沉船“南海一號”的全面發掘,用三四年時間,取出全船6萬-8萬件文物。

童明康表示,由於還很多人嚮往看到發掘現場,因此,初定發掘現場每周向公眾開放一天。

沉船揭秘

1.船主的身份是什麼

南海Ⅰ號共出水了金手鐲、金腰帶、金戒指等黃金首飾,都沒有生鏽,閃閃發亮。它們比較粗大,像金腰帶長1.8米,手鐲有四兩重等,由此可以推測佩戴這些黃金首飾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
考古專家還猜測,這些粗大的金手鐲、金腰帶和金戒指不可能佩戴在一般身材的人身上,更不會是身材瘦小的人所戴,那么,這個人會不會是一名身材魁梧、體型巨大的富商?

2.船上人員是否逃生

從近年對南海Ⅰ號文物的試探性打撈結果看,目前還沒有發現古人骸骨。那么,南海Ⅰ號沉沒時,船上人員是否已逃生?
有專家推測,由於南海Ⅰ號上已經出水的腰帶、戒指、手鐲等金器多為飾品,且數量少,應該不會是遠洋貨物,極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這樣的推斷,南海Ⅰ號沉沒時,船上的富商如果可以及時逃離,應該不會將隨身所戴的金手鐲、金腰帶、金戒指全部拋掉再逃生,所以有可能是與南海Ⅰ號一起葬身大海。

3.當時船上生活如何

考古人員曾從凝結物中清理出了一件較為完整的漆盒,漆盒飾紋華麗,非常精美,透露出它的主人擁有精緻的生活。
沉船中出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陶罐,外形樸實。專家認為,這些陶罐很有可能是南海Ⅰ號上的船員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是用於盛酒。如果屬實,宋代文獻中記載的,遠洋途中船員飲酒消遣的生活,就可能在南海Ⅰ號上得到證實。

4.沉船是否超載?

歐洲有兩條著名的軍艦,一條是瑞典的“瓦沙”號,另一條是英國的“瑪麗·羅斯號”,他們都是因為加裝了大炮造成船身載重量過大而沉沒的。那么“南海Ⅰ號”是否也因為超載而沉船呢?

5.南海Ⅰ號始發地為何處?

南海Ⅰ號出水文物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還有景德鎮的瓷器,景德鎮位於福建的西北方,船逆流而上去運貨可能性較小。此外,史料中曾有記載,在宋代廣東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發自泉州及以北港口。所以綜合分析,南海Ⅰ號發自廣州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福建泉州地區。

6.生活艙濃縮中國海洋時代?

南海Ⅰ號的文物價值,已經有人估計可能會超過千億美金。
南宋的疆域狹小,但是南宋卻是中國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因為國家財富積累一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外貿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稱為古代中國的海洋時代。古船生活艙可以說是濃縮了整個時代背景,包含的歷史信息可能超乎人們的想像。

7.木質船為何長年不腐?

“南海Ⅰ號”位於海面下20米深處,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蓋。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整艘船沒有翻、沒有側,而是端坐在海底,船體的木質比較堅硬。
對“南海Ⅰ號”前期探摸中,還發現了少量的船身上的碎木塊。魏峻說,這些木塊的材質有一部分是馬尾松木。馬尾松多見於南中國地區,如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因此,“南海Ⅰ號”的出生地極有可能是南中國。
為何“南海Ⅰ號”能夠長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Ⅰ號”水環境課題組負責人、中山大學生物科學院徐教授介紹說,“南海Ⅰ號”在浸泡800多年後仍保存完好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南海Ⅰ號”所沉沒的水下環境氧濃度低,可以推測,船在沉沒後的短時間內周圍很快附著了大量淤泥,從而使船體與外界隔絕,避免了氧化破壞。對沉船周圍淤泥的研究發現,淤泥內有很多生物,但沒有存活的,這說明船體周圍是一個厭氧狀況非常好的環境。二是“南海Ⅰ號”所使用的材質是松木。根據廣東民間說法: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較好的造船材料。

航海史上著名的沉船殘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