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夷校尉

南夷校尉

南夷校尉,古代官職名。我國南朝劉宋(公元420—479年)時,與少數民族關係較為密切,故特設統治各族之郎將校尉,為治理寧州而設定的官職就叫南夷校尉。

簡介

官職名。南夷校尉,晉武帝置,治寧州。江左改曰鎮蠻校尉。四夷中郎校尉,皆有長史、司馬、參軍。魏、晉有雜號護軍,如將軍,今猶有鎮蠻、安遠等護軍。鎮蠻以加廬江、晉熙、西陽太守。安遠以加武陵內史。

職能

史上著名人物

備註

南夷
秦王朝對西南夷的開發較早,約在秦滅六國時即已開始。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嬴駟滅蜀後,就以蜀地為基地,開始經營“巴蜀徼外”的西南夷。《史記·秦本紀》載:“(秦惠文王)九年(前329),司馬錯伐蜀,滅之……十四年(前324),丹、犁臣,蜀相壯殺蜀侯來降……武王元年(前310),誅蜀相壯……伐義渠、丹、犁。”《史記正義》云:“蜀相殺蜀侯,並丹、犁二國降秦。在蜀西南姚府內,本西南夷”。知丹、犁二部接受秦的統治較早。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三十年),秦蜀郡太守張若又“取笮及江南地”,笮地在今川滇交界的鹽源、鹽邊、華坪、永勝、寧蒗諸縣地,“江南地”為金沙江以南的今麗江、大姚、姚安諸縣一帶。說明公元前4世紀末3世紀初,秦國的勢力已深入到金沙江以南的地區。

公元前246年,贏政為秦王,繼續以蜀為根據地開拓西南夷。首先從修築道路開始,李冰在任蜀郡太守期間曾在川滇交界的僰道(今四川省宜賓市)地區開山鑿崖,修築通往西南夷、地區的道路,這是興修五尺道的開始。秦嬴政統一六國後,遣“常額略通五尺道”。常額把李冰所修築的僰道往前延伸,從今四川省宜賓市一直修到今雲南省曲靖市附近。此即歷史上有名的“五尺道”,亦是通過西南夷地區與國外經濟文化交流中最古老的交通線之一,這條對外交通線首先被張騫發現,並稱之為“蜀、身毒國道”(今人稱為“南方陸上絲綢之路”或“西南絲綢之路”)。秦朝參予蜀、身毒道的經營,進一步加強了西南夷與內地的聯繫。

秦王朝不僅在西南夷地區修築道路,還將其郡縣制引入西南夷部分地區。“秦時常額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十餘歲,秦滅”。“邛、笮、冉駹近蜀,道亦易通。秦時常通為郡縣”。諸此國的邛、笮、冉駹皆為西南夷族部,秦時分布在川滇交界地,秦統一六國後便在其地“置吏”,立郡縣,派官吏進行直接統治。此為中央王朝在西南夷地區正式統治的開端,這一史實長期湮沒不彰。西南夷地區納入祖國的地方行政區劃之內非始於漢,而是開端於秦。

公元前3世紀末,因漢王朝初建,無暇顧及西南夷地區,曾一度採取“關蜀故徼”的措施。漢在經過70餘年的“休養生息”後,國力增強,經濟雄厚,正式開拓西南夷的政治、經濟、軍事條件業已成熟。漢武帝劉徹時,漢朝已是“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巴蜀地區更是“地沃土豐”,以致“漢家食貨,以為稱首。”漢武帝劉徹的北抗匈奴,南收南粵,西通西域的政策已取得初戰的成功,為漢開拓西南夷提供了條件。特別是張騫西域歸來又盛言打通“蜀身毒國道”利多弊少為可取。而開發西南夷又是巴蜀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求,政治上的隔離狀態,已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故巴蜀人民已採取“竊出商賈”的方式來抵制漢朝的封閉政策,開發西南夷已勢在必行了。漢武帝從而決定採取大規模開拓西南夷的行動。

公元前135年(漢建元六年),漢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發現從蜀經夜郎有水路通番禺(今廣州市),建議招降夜郎,以擊南越,“竊聞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餘萬,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誠以漢之強,巴蜀之饒,通夜郎道,為置吏,易甚”。武帝乃拜蒙為郎中將,率領軍隊並攜帶大量繒帛,貨幣從巴蜀笮關入夜郎,招降了夜郎侯多同,將其地劃入犍為郡。蜀郡西部的邛、笮(西夷)部的君長亦請求歸附,“如南夷(夜郎)例。”“蜀人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於是漢朝於公元前130年(漢元光五年)命司馬相如使西夷,在西夷邛、笮地區設一都尉,10餘縣,均屬蜀郡管轄。

漢朝為有效地控制西南夷地區,又令唐蒙和司馬相如分別修築“南夷道”和“西夷道。”“南夷道”是在秦五尺道的基礎上使其延伸至牂牁江流域和滇中地區(即石門道);“西夷道”是自蜀(成都)經臨邛以達邛、笮地區(即清溪道)。“唐蒙、司馬相如開路西南夷,鑿山通道千餘里”。由於修築二道耗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引起部分西南夷諸部的反抗。時漢朝廷內持反對意見者乘機抵毀漢對西南夷的開發:“當是時,巴蜀四郡通西南夷,戍轉相饟。數歲,道不通,士罷餓離濕,死者甚眾;西南夷又數反……上患之,使公孫弘往視問焉。還對言其不便……弘因數言西南夷害,可且罷。上罷西夷,獨置南夷夜郎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為自葆就。”此為漢開拓西南夷的第一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