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十羊九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基本信息

解釋

十羊九牧 (shí yáng jiǔ mù)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出處

隋書·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明史·劉煒傳》:“其地已有尚書 薛希璉 、少卿 張固 鎮撫,又有侍郎 鄒乾 、都御史 王竑 振濟,而復益之以 翼 ,所謂十羊九牧。”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頃史官註記,多取稟監修楊令公 則雲‘必須直詞’, 宗尚書 則雲‘宜多隱惡’。十羊九牧,其令難行;一國三公,適從何在?” 清 錢謙益 《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孫公行狀》:“故臣謂南北兩部當受中部節制,而中部諸營,南北部大將亦得過而問焉。但不得人自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示例

楊伭公則雲必須直詞,宗尚書則雲宜多隱惡,~,其令難行。 ★唐·劉知幾《史通·敘事》

用法

作定語、補語;指多頭領導

近義詞

僧多粥少、人浮於事

故 事

在南北朝的時候,北周有個叫楊尚希的人,他在周明帝、武帝、宣帝三個朝代長期擔任重要職務。後來隋文帝取得了北周朝的政權,大刀闊斧改革弊政,革除了前朝鮮卑族的國家管理體制,一切恢復漢制:重新劃分行政區域,設立州郡。但是,北周設立的州郡卻過多過濫,有的地方方圓不到百里,就設幾個縣,一塊千戶人家的彈丸之地,卻要劃分兩個郡管轄。這樣做的結果,使各級官府機構迅速膨脹,官員和吏卒編制人數迅猛增加,致使國家財政不堪重負,文帝為此憂心忡忡。前朝老臣尚希在北周仍然擔任重要職務,對隋文帝也是忠心耿耿。一次上朝議事,他對此弊端提出了意見。他說:“我們現在設立的州郡太多了,這就好比‘十羊九牧’,多浪費人員哪,國家驟然間增加那么大的財政開支,負擔不起呀!”為此,他建議除了保留那些重要的州郡之外,凡屬閒置、臃腫的州郡,該撤的堅決撤、該並的堅決並,一切冗員都要堅決裁減掉,要通過此次改革和調整建立起精幹、效能,能為我朝辦事的官府機構。隋文帝連連稱讚楊尚希的意見提得好。建議也切實可行。於是頒布詔令,撤銷歸併了許多州郡,載減了冗員,果然收到良好效果,從而鞏固了北周政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