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鄉](/img/7/fd1/nBnauM3XzMzMzIDM0YzNxc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2c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簡介
![北極鄉](/img/5/cd2/nBnauM3X3EDM3YDO2YzNxc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2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北極鄉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大力改善基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富民興鄉的步伐。實施“科技興農,科教強鄉”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開發利用北極鄉的生態和自然優勢,把北極鄉建成有名的金銀花之鄉、黃羊大鄉、天麻之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抓住現有的自然優勢產業,培植好後繼產業,保證農民增收,進一步組織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提高了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水平。
歷史沿革
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北極鄉單列,現有副科級以上實職領導幹部6人,副科級幹部1人,中層幹部4人(2人兼職),總預算會計1人,農業服務中心1人,會計核算中心1人,行政工人1人,一般幹部1人。
經濟建設
![北極鄉](/img/a/7b2/nBnauM3XyITO4UjM4YzNxc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2c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鄉充分抓住“天下第一羊”——南江黃羊發源地,在北極種蓄場的優勢,發展南江黃羊。真正做大黃羊產業的發展,實現南江黃羊是北極人民致富的希望。利用當地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的優勢,以“鈾礦之鄉”而聞名,大力招商引資。該鄉重點發展以核桃為主的乾果業,充分利用退耕還林,新植核桃650畝,全鄉核桃總面積達1238畝,實現產值8萬餘元。以銀花為主的中藥材在北極鄉有悠久的歷史。農民有習慣,發展有基礎,見效有保障,充分利用“三邊”(田邊、地邊、溝邊),規範種植,科學管護,紮實抓好銀花產業的發展。北極有豐富的野生天麻,既要保護特有的自然資源,又要擴大市場占有量,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北極鄉大力發展小家畜禽,重點以土雞為主,輔之鴨、鵝、兔等。特別是有退耕還林的林業,用以發展小家畜禽,實行放養、散養,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生態農業村,建成生態文明村莊。以勞務開發為依託,實現勞務經濟富鄉,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民外出務工不斷增多,勞務收入占到農民總收入的60%,鄉政府重點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實行有組織,有目的有序輸出。讓輸出人員換腦子、富袋子,回鄉創業,勞務收入突破1200萬元。
社會事業
![北極鄉](/img/4/dba/nBnauM3X0AzN2ITN0czNxc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3c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民俗文化
北極鄉境內有豐富的文化古蹟。特別是1933年紅軍入川,李先念主席在石鵝寺紮營和寫下的勞動法令、十大綱領及大量的標語口號,有神奇的石鵝寺,李先念主席曾為之賦詩一首:“石鵝寺,石鵝寺,石鵝高聳白雲端;眼見通南巴三縣,舒臂展手摸到天”。清代秀才王禹初寫對聯一副,刻於廟柱上“一對石鵝鍾靈氣,七尺菩提倚雲栽”。有過眾星拱北斗的“七星包”。“北極”,古代此地有一座小名“拱極庵”。清朝道光年間碑載“金鴨崗下,有左剎馬”。故曰“拱極”。當時,河南少林寺伏和尚,法名戒清,雲遊到此,募化籌資建規模巨大的寺院,命曰“北極寺”,延用至今。
北極鄉梭欏坪名字的由來:古時候這個地方有一株大梭欏樹,一年四季枝繁葉茂,被稱為神樹,依託它求得歲歲地靈人傑,年年五穀豐登。故此人們將此地以樹而命名為“梭欏坪”。
北極鄉烏龍埡村:地處兩座大山之間,系南江與通江兩縣的交界處,海拔1300多米,該村的一座大山是石鵝寺,另一座大山奇而俊,近看是松柏參天的森林,遠看確像一條龍型,有頭,有尾,有爪,有身,常有大霧籠罩。故此,人們將此地以烏龍埡而命名,含有藏龍臥虎之意。地名聯有“屈家山范家山山山崎俊多姿,石鵝寺花台寺寺寺風景迷人”。“漂水岩岩水漂好一幅人間仙境,七星包包七星恰似那諸葛八陣”。
母子百果樹:北極鄉烏龍埡村村民陳棟材家的路邊一株大白果樹,胸部過心達125公分,高約15米,在大白果樹根部,離地面1米處,長出一株小白果樹,該樹篼部過心達25公分,高達8米,被人們稱為母子白果樹。
神奇的天池子:烏龍埡村石鵝寺社,地處海拔1300多米,在石鵝寺上面的山頂部中間,有自然形成的一口圓水池,池子直徑4米多,水深20公分,該水池天再旱而水不乾,雨在多而水不滿,因而人們稱為神奇的山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