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2-6米;樹皮灰色,老時則不規則縱裂。二年生枝條暗褐色,具細小皮孔;芽卵形或近球形,芽鱗闊,邊緣具細短睫毛;嫩枝被有褐色柔毛,不久即脫落而無毛。葉長約15-30厘米,葉總柄
顯著短於葉軸,葉總柄及葉軸初時被稀疏的褐色短柔毛,後來脫落而近無毛,具7-23枚小葉;小葉紙質,側生小葉無葉柄,對生或生於下端者偶爾有互生,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1厘米,寬1.5-3.5厘米,不等邊,上方一側較下方一側為闊,基部歪斜,頂端長漸尖,邊緣有鋸齒,頂生小葉具長約2-3厘米的小葉柄,基部對稱,圓形或闊楔形,小葉上面綠色,近無毛或脈上有褐色短柔毛,下面淺綠色,初時脈上有褐色柔毛,後來脫落,或在側脈腋內、在基部兩側毛不脫落,甚或毛全不脫落,毛的疏密依不同個體及生境而變異較大。兩性花序和雄花序在小枝頂端排列成傘房狀花序束,直立;兩性花序通常1條,著生於中央頂端,長5-10厘米,雌花序位於下部,長1-3厘米,雄花序部分位於上部,有時無雄花序而僅有雌花序;雄花序通常3-8條,位子兩性花序下方四周,長4-10厘米。雄花:苞片闊卵形,頂端漸尖而向外彎曲,外面的下部、內面的上部及邊緣生短柔毛,長2-3毫米;雄蕊6-8枚,花絲短,稍生細短柔毛,花葯闊卵形,黃色。雌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硬而不外曲,長2.5-3毫米;花被2,位於子房兩側並貼於子房,頂端與子房分離,背部具翅狀的縱向隆起,與子房一同增大。果序球果狀,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圓柱形,長2.5-5厘米,直徑2-3厘米;宿存苞片木質,略具彈性,長7-10毫米;果實小堅果狀,背腹壓扁狀,兩側具狹翅,長4-6毫米,寬3-6毫米。種子卵形,種皮黃褐色,膜質。5-6月開花,7-8月果成熟。
生長習性
生於向陽山坡雜木林中,在低山丘陵次生林中為常見樹種。常生長在海拔600-1300 米、有時達2200米的向陽山坡及雜木林中,也有栽培。
為喜光性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和深厚肥沃的砂質土壤,對土壤的要求不嚴,酸性、中性、鈣質土壤均可生長。耐乾旱瘠薄,深根性,萌芽力強。
物種分布
國外分布:朝鮮;日本。
國內分布:甘肅;陝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
栽培技術
培育繁殖:播種、扦插繁殖,以種子繁育為主。
套用價值
園林用途
羽狀複葉,穗狀花序,果序呈球果狀,直立枝端經久不落,在落葉闊葉樹種中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可作為點綴樹種套用。
工業用途
果序及樹皮富單寧,作天然染料用。
藥用價值
考證
出自《湖南藥物志》
性味
辛,溫。
① 江西《草藥手冊》:“辛,溫。”
② 《常用中草藥配方》:“辛,平。”
功效主治
活血行氣;順氣祛風;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用於內傷胸脹;腹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癰腫;濕瘡;疥癬。
①《植物名實圖考》:“順氣,散痰。”
② 《湖南藥物志》:“順氣,祛風,化痰,消腫,止痛,燥濕,殺蟲。治風毒,瘡腫。”
樹皮、根皮、葉和果序均含質,作為提制栲膠的原料,樹皮亦能剝取纖維,葉可作農 藥,根部及老木含有芳香油,種子可榨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宜忌
不可內服。
藥理作用
化香樹葉中提取的萘醌類化合物具有殺魚作用,對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啤酒糖酵母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此外,此類化合物還具有抑制植物生長的作用。
選方
1、治骨癰流膿不收口,有多骨:化香樹葉半斤,搗爛
泡冷水,將患處浸入藥水中數小時,用鑷子拔出多骨,隨用藥水洗之。
2、治癩頭瘡:化香樹葉一兩,石灰二錢。開水一杯泡兩小時,蘸藥外擦,一日兩次。(性味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3、治癰疽疔毒類急性炎症:化香樹葉、雷公藤葉、芹菜葉、大蒜各等分(均用鮮品),搗爛外敷。瘡瘍潰爛後不可使用。(《常用中草藥配方》)此外,化香樹皮亦可入藥。
4、治內傷胸脹,腹痛及筋骨疼痛:化香樹幹果序五至六錢,加山查根等量,煎汁沖燒酒,早、晚空腹服。(江西《草藥手冊》)
5、治牙痛:化香樹果數枚,水煎含服。(江西《草藥手冊》)
6、治腳生濕瘡:化香樹果序和鹽研末搽。
7、治癬疥:化香樹果序煎水洗。
8、治小兒頭瘡:化香樹果序、楓樹球、硫黃。共研末,茶抽調搽。(《湖南藥物志》)。
9、消腫藥膏(一般外科使用):化香樹果十斤,桉樹葉五斤,鴨兒芹五斤,白葉野桐葉五斤,煎汁,熬縮成膏,淨重二斤,再用凡士林配成10%軟膏備用。(《常用中草藥配方》)
鑑別
性狀鑑別
奇數羽狀複葉多不完整,葉柄及葉軸較粗,淡黃色棕色。小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寬披針形,不等邊,略呈鐮狀彎曲。長4-11cm,寬2-4cm,上表面灰綠色,下表面黃綠色,邊緣有重鋸齒,薄革質。氣微清香,味淡。以葉多、色綠、氣清香者為佳。
顯微鑑別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方形或長圓形,外被角質層;下表皮細胞類圓形,可見非腺毛或腺鱗。柵欄組織細胞2列,第1列細胞較長,有的細胞異常增大,內含大型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束鞘纖維成環。
化學成份
化香樹葉含胡桃葉醌(juglone),5-羥基-2-甲氧基-1,4-萘醌(5-hydroxy-2-methoxy-1,4-naphathoquinone),5-羥基-3-甲氧基-1,4-萘醌(5-hydroxy-3-methoxy-1,4-naphthoqui-none),對-香豆酸甲酯(methyl-p-coumarate),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豆精(coumarin)。木材含並沒食子酸(ellagic acid)和沒食子酸(gallic acid)以及葡萄糖(glucose),木糖(xylose),鼠李糖(rhamnose)。
中草藥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
蟲茶的原材料,化香夜蛾取食後產生的糞便為蟲茶,涼性。
功能主治:解毒,止癢,殺蟲。用於瘡癤腫毒,陰囊濕疹,頑癬。
蟲茶用於活絡血脈。
用法用量:不能內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嫩葉搽患處;熏煙可以驅蚊;投入糞坑、污水可以滅蛆殺孑孓。
注意:忌內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