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地位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山毛櫸目(Fagaceae);殼斗科(Fagaceae)
識別特徵
喬木,高約15 米,胸徑約30厘米,小枝上的芽鱗頗明顯,枝、葉無毛,
小枝幹後暗褐黑色,有灰白色的薄蠟層,皮孔甚細小。葉硬革質,全緣,闊卵形,長6-8厘米,寬4-5厘米,或12-18厘米,寬8-11厘米,頂部甚短尖且向一側彎斜,基部圓或寬楔形,新生葉背面有紅棕色蠟鱗層,成長葉背面稍帶銀灰色,葉緣略背卷,中脈在葉面平坦,或下半段微凸起,幼葉則微凹陷,側脈每邊8-12條,支脈纖細;葉柄長2-5毫米,稀較長,粗約3毫米。雄穗狀花序位於新生枝的近頂部,花序軸無毛;果序軸長5厘米以內;殼斗連刺徑約35毫米,刺長6-8毫米,殼壁及刺被微柔毛,刺密,但近果序軸一面幾無刺,常橫向連生呈不連續的雞冠狀刺環,每殼斗有堅果3個,堅果寬卵形,高約12毫米,被短伏毛。花期4-5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新生嫩葉壓乾後葉面變褐黑色,成長葉變暗褐色。生 境
生於海拔1000-1300米山地疏林中
地理分布
中國為次要分布區,產廣西西南部上思、大興至防城一帶。越南東北部也有分布。
廣西具體分布區:南寧城區、武鳴縣、上林縣、防城區、上思縣、靖西縣、龍州縣、大新縣。瀕危等級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瀕危 EN A2cd。
依據標準:推測過去三個時代內致危因素沒有停止,種群數至少減少50% 。
致危因素
采捕-原材料,內在因素-分布區狹窄 。
保護措施
建議:
1.政策性保護行動-立法-規劃-國家層次;
2.生境與實地保護行動-維持與保護;
3.物種保護行動-異地保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