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者: 包柏漪
譯者: 吳世良 / 英若誠
出版社: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年: 1988-10
頁數: 465
裝幀: 精裝
統一書號: 10226-1862
內容簡介
《春月》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國人。故事從光緒五年寫到1972年,以“春月”這個出生在封建專制家庭的女人為主線,描寫了兩個老式家庭五代人的經歷。人物眾多,情節曲折,時間跨度將近一個世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漫長歲月的動盪和變遷,堪稱為一幅歷史畫卷。故事結束時,春月已經是一位九十高齡的老人了。在這部長篇小說中,作者顯示了自己既通曉中國近代歷史,熟悉中國風俗習慣,又能熟練地遣字用句。安排情節,塑造人物的才華。
作者簡介
包柏漪(英語:Bette Bao Lord,1938年11月3日-),美籍華裔作家,人權活動家。
包柏漪出生於上海。父親包新第曾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駐美代表,母親方婉華為安徽桐城人,是清代文學家方苞之後。1946年其父被派往美國,次年母親帶著她和她的二妹包圭漪一同赴美定居,留下三妹包珊珊在國內由姨媽撫養。1954年她考入塔夫特大學化學系,不過二年級時因對化學不感興趣而轉入塔夫特大學弗來徹法律與外交學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後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她曾任夏威夷大學東西方文化中心助理負責人,一年後又出任富布賴特計畫項目官員,不過很快因為從事寫作而辭去了工作。
1962年三妹珊珊來到美國和全家團聚,1964年珊珊口述、而由包柏漪撰寫的回憶錄《八月:一個中國女孩在共產主義中國生活的真實故事》出版,後來被譯為十五種語言。同年她與同學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結婚,洛德後來在1980年代曾出任美國駐華大使。1973年她與丈夫隨基辛格一同來到中國,這也是她27年後第一次回到故鄉。1981年她根據其訪華經歷出版了其代表作《春月》,該書曾成為《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並獲美國圖書獎提名,還被《出版家周刊》譽為“中國的《亂世佳人》”,後來被譯為十八種語言。1982年獲塔夫特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84年又出版了兒童小說《豬年的棒球王》,該書於1985年獲美國圖書協會傑斐遜杯獎,並於1987年獲美國兒童研究協會年度兒童書籍獎。1990年代,她又先後完成了《遺產:中國馬賽克》與《忠》兩部作品。
包柏漪同時還是位人權活動家,她曾於1998年獲埃莉諾·羅斯福人權獎(Eleanor Roosevelt Human Rights Awards)。她還是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董事會榮休主席,國際聲援西藏運動顧問委員會成員。
目錄
追憶母親吳世良(英達) /1
獻詞:大幸福與大悲痛原是一體 /4
書中主要人物 /8
開篇 /1
第一章 西風 /23
1. 族長 /25
2. 維新 /43
3. 飛鞋 /51
4. 軍人 /56
5. 庚帖 /67
春月.indd 3 13-7-1 上午9:56
第二章 春火 /87
6. 新娘 /89
7. 悲歡 /101
8. 默等 /110
9. 神拳 /114
10. 生離 /127
11. 死別 /133
12. 居孀 /137
第三章 金灰 /143
13. 歸寧 /145
14. 賢妻 /158
15. 新年 /162
16. 密謀 /168
17. 賜帛 /173
18. 刺客 /186
19. 算命 /195
第四章 夏酒 /209
20. 插曲 /211
21. 順命 /219
22. 瞞天 /224
23. 書簡 /231
24. 正名 /239
春月.indd 4 13-7-1 上午9:56
第五章 玉鳳 /255
25. 畢業 /257
26. 禮物 /266
27. 正直 /275
28. 好逑 /285
29. 龍舟 /288
30. 騎虎 /292
31. 酒令 /298
32. 先鋒 /303
33. 母女 /309
34. 求婚 /315
第六章 黎明 /325
35. 心印 /327
36. 幹部 /332
37. 分裂 /341
38. 清債 /351
尾聲 /363
跋 /391
叢書信息
鐵葫蘆·小說館 (共26冊), 這套叢書還有 《屋頂長的一棵樹》,《哥仨》,《天下卵》,《嘛呢石,靜靜地敲》,《方圓四十里》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