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簡介
在物理學中,選定幾個物理量的單位,就能利用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推導出其他物理量的單位,這些被選用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它們的單位叫做基本單位。力學範圍內有三個基本量:長度、質量、時間,對應的三個基本單位分別是米、千克、秒。
在基本單位的基礎上,利用公式推導出的單位叫做導出單位。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
例如我們選定了位移的單位(m)和時間的單位(s),利用公式v=s/t可以推導出速度的單位(m/s),再利用公式a=△v/△t可以推導出加速度的單位()。如果再選定質量的單位(kg),利用公式F=ma就可以推導出力的單位(N)。那么,m、s、kg是基本單位,m/s、、N是導出單位。則含義為1N的力可使1kg的物體產生1的加速度。
在力學中,選定長度、質量和時間這三個物理量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就可以導出其餘的物理量的單位。選定這三個物理量的不同單位,可以組成不同的力學單位制。在國際單位制(SI)中,取m(長度單位)、kg(質量單位)、s(時間單位)作為基本單位。
基本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SI)中的力學基本單位有:
力學:
長度 米 (m)
質量 千克(kg)
時間 秒 (s)
電學:
電流 安 (A)
熱學:
熱力學溫度 開 (K)
物質的量 摩 (mol)
光學:
發光強度 坎 (cd)
導出單位
以下是部分導出單位:
物理量名稱 | 物理量符號 | 單位名稱 | 單位符號 | 備註 |
面積 | A,(S) | 平方米 | ||
體積 | V | 立方米 | ||
速度 | v | 米每秒 | m/s | |
加速度 | a | 米每二次方秒 | ||
角速度 | ω | 弧度每秒 | rad/s | |
力 | F | 牛【頓】 | N | 1 N=1 kg· |
力矩 | M | 牛【頓】米 | N·m | |
動量 | p | 千克米每秒 | kg·m/s | |
壓強 | p | 帕【斯卡】 | Pa | 1 Pa=1 N/ |
功 | W,(A) | 焦【耳】 | J | 1 J=1 N·m |
能【量】 | E | 焦【耳】 | J | |
功率 | P | 瓦【特】 | W | 1 W=1 J/s |
單位制和國際單位制
由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 選定不同的物理量作為基本物理量, 或者選定基本物理量的不同單位作為基本單位都可以組成不同的單位制。
如歷史上力學中就出現過絕對單位制和重力單位制等。
採用不同的單位制, 不利於國際社會的交往, 因此1960 年第11 屆國際計量大會制定了一種國際通用的、包括一切計量領域的單位制, 叫國際單位制(SI) 國際單位制的推行, 對世界計量科學的進步、世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