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忠(1216~1274)

劉秉忠(1216~1274)

正文

劉秉忠(1216~1274)劉秉忠(1216~1274)
元代前期著名政治家。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邢州在1220年即歸蒙古政權統治,劉侃十七歲時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1238年,辭去吏職,先入全真道,後出家為僧,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1242年,他受到北方禪宗臨濟宗領袖海雲的賞識,被推薦入藩王忽必烈(即元世祖忽必烈)的幕府。子聰博學多能,善於出謀劃策,深受忽必烈重視,時年二十七歲。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萬言策,提出:"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主張改革當時的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祿,減賦稅差役,勸農桑,興學校等。他的主張對於忽必烈採用"漢法"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1253年,從忽必烈出征雲南。1259年,又從征鄂州(今湖北武昌)。1260年,忽必烈稱帝,命子聰制定各項制度,如立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建元中統等。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命子聰還俗,復劉氏姓,賜名秉忠,授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同知樞密院事。至元六年,訂立朝儀。至元八年,忽必烈以大元為國號,也出於劉秉忠的建議。劉秉忠還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建設。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將營帳移到金蓮川,並在1256年命他在當地建立一座新城。1258年,新城建成,定名開平,忽必烈稱帝後改為上都。至元三年,劉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東北設計建造一座新的都城。新城規模宏偉,工程浩大,在劉秉忠和張柔、段楨等主持下,進展很快。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據劉秉忠的建議,命名新都為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宮闕建成。同年八月,劉秉忠去世。

劉秉忠長於詩詞,沉鬱豪邁,在元代文學中別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六卷傳世。

配圖

劉秉忠(1216~1274)劉秉忠(1216~1274)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