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元上都]

元上都[元上都]

上都(Xanadu)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內蒙古元上都申遺主題為文物遺址草原景觀環境為其背景襯托,突出元上都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的歷史地位,進一步闡明元上都處於草原與農耕農牧交錯帶的歷史特點和環境特殊性,揭示元上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真實性、完整性、唯一性及其不可否認的普遍價值。(內蒙古自治區元上都申遺辦邀請有關專家赴蒙古國考察)

基本信息

元朝夏都

建築風格 建築風格
美麗的上都 美麗的上都

上都地區在金代稱金蓮川或涼陘﹐築有景明宮。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後﹐忽必烈以皇弟之親﹐受任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於是忽必烈把他的藩府南移至金蓮川地區。他在負責統治漢地之後﹐進一步擴大了與漢人士大夫的接觸﹐受到更多的漢文化的影響。1256年春﹐便命僧子聰(即劉秉忠)在桓州以東﹐灤水(今閃電河)以北﹐興築新城﹐名為開平府﹐作為藩邸。當時蒙古國的都城在哈刺和林。忽必烈在選擇其藩邸地址時﹐考慮到“會朝展親﹐奉貢述職﹐道里宜均”﹐因而把它確定在地處蒙古草地的南緣﹐地勢衝要的開平﹐既便於與和林的大汗相聯繫﹐又有利於對華北漢人地區就近控制。通過金蓮川幕府的大量活動﹐忽必烈加深了對學習漢文化﹑變更蒙古舊有統治方式必要性的認識﹐並取得了漢人士大夫的普遍支持﹐為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1259年﹐蒙哥死。次年﹐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與留守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發生了爭奪汗位的戰爭。忽必烈依靠漢地的豐厚人力物力﹐把開平作為前沿基地﹐歷時四年﹐終於戰勝了阿里不哥。中統四年(1263)﹐升開平府為上都﹐以取代和林。但這時忽必烈政權的統治重心已轉移到中原漢地﹐把都城設在山後草地已嫌偏遠﹐因此﹐在至元元年(1264)﹐又改燕京為中都。九年﹐改中都為大都﹐定為都城﹐而將上都作為避暑的夏都﹐形成兩都制的格局。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期間﹐政府諸司都分司相從﹐以處理重要政務。皇帝除在這裡狩獵行樂外﹐蒙古諸王貴族的朝會(忽里台)和傳統的祭祀活動都在這裡舉行。上都是一座具有漢式宮殿樓閣和草原氈帳風格的新興城市。其景物風習﹐在元朝文士的吟詠中多有記敘。同時的西方人馬可‧波羅﹑拉施都丁也有描述。上都與大都之間有四條驛道相通﹐往北又可以循帖里乾驛道交通漠北。朝廷設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掌領宮闕都城﹐兼領城區及所屬州縣民事﹕皇帝返還大都後﹐並領上都諸倉庫之事。

元末農民大起義中﹐紅巾軍分道北伐﹐中路關先生﹑破頭潘部在至正18年(1358)12月攻破上都城﹐焚毀宮闕。明初,明朝廷建立了開平衛,宣德時南徙獨石,此城被廢棄,此後長期無人居住便成為一片廢墟。

歷史

上都 上都

元朝的上都是夏都,遺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20千米的閃電河北岸。其地金朝稱金蓮川或涼陘,築有景明宮。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1251年,蒙哥合罕以其皇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將藩府南移至金蓮川。1256年春,忽必烈命僧子聰(劉秉忠)在桓州以東、灤水(今閃電河)以北,興築新城,名為開平府,作為藩邸。中統四年(1263年),元世祖升開平府為上都,以取代和林。至元九年(1272年),將大都(今北京)定為都城,上都作為避暑的夏都。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

1251年,蒙哥合罕以其皇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將藩府南移至金蓮川。

1256年春,忽必烈命僧子聰(劉秉忠)在桓州以東、灤水(今閃電河)以北,興築新城,名為開平府,作為藩邸。

中統四年(1263年),元世祖升開平府為上都,以取代和林。

至元九年(1272年),將大都(今北京)定為都城,上都作為避暑的夏都。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  

明初,明朝廷建立了開平衛,宣宗時南徙獨石,此城被廢棄。

風格

上都是一座具有漢式宮殿樓閣和草原氈帳風格的新興城市。其景物風習,在元朝文士的吟詠中多有記敘。同時的西方人馬可·波羅、拉施都丁也有描述。上都與大都之間有四條驛道相通,往北又可以循帖里乾驛道交通漠北。朝廷設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掌領宮闕都城,兼領城區及所屬州縣民事:皇帝返還大都後,並領上都諸倉庫之事。

元末農民大起義中,紅巾軍分道北伐,中路關先生、破頭潘部在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攻破上都城,焚毀宮闕。明初,明朝廷建立了開平衛,宣宗時南徙獨石,此城被廢棄。

現狀

忽必烈 忽必烈

上都城遺址迄今仍存﹐城牆基本完好﹐城內外建築遺蹟和街道布局尚依稀可見。從現存遺址結合文獻記載看﹐上都皇城在全城的東南﹐城牆夯土外砌磚石﹐東西各兩門﹐南北各一門﹐每面牆長1400米。皇城正中偏北是宮城﹐東北角是華嚴寺﹐西北角是乾元寺﹐東南和西南兩角亦各有一座廟宇。宮城城牆夯土外包以青磚﹐東西寬570米﹐南北長620米﹐東﹑西﹑南三面有門。城內宮殿建築各自成群﹐互不對稱﹐有泉池穿涌其間﹐園林特色十分明顯。皇城﹑宮城四角均設角樓。外城全系黃色夯土﹐東牆和南牆都由皇城的東牆﹑南牆接出。外城西北兩面各長2200米﹐東南兩面至皇城東北﹑西南兩角各長800米。外城北開兩門﹐南開一門。西面原有兩門﹐元代後期毀一存一。外城南部為一般建築區。北部地勢較高﹐自成一區﹐是當時養花木禽獸供統治者玩賞的御園。東﹑西﹑南三郊各有長600到1000米的街道﹐與城門相連﹐組成了很大的關廂區。北郊則有很多寺廟﹑宮觀等建築。

考古發掘

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境內的元朝夏都——上都遺址近來開始進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保護性發掘,根據發掘進程,這一工作計畫需要持續3年時間。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楊星宇在接受《北京科技報》採訪時說,該項工作的進行不僅為上都遺址的有效保護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證,也對人們認識元朝上都的繁盛景象及其行政中心的變遷提供了很好的視窗。在元朝的大部分時期,上都都是大都(北京)的行政副中心。在這裡忽必烈一步步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目前,元朝上都遺址已經成為我國草原城市遺址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市遺址。楊星宇表示,對其進行保護性發掘將會推動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  

旅遊

上都 上都

元上都遺址位於錫林浩特市南面的正藍旗,始建於1256年,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在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開始築城,初名開平府;忽必烈即位後,至元八年(1271年)改國號為元,稱開平府為上都,又名上京或灤京,為元朝的夏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領重要大臣來這裡避暑和處理政務,因此將宮城建成園林式的離宮別館。後來元朝定都北京後,就把這裡作為陪都。

元上都遺址呈方形,站在城外的台基上,依稀可以辨認出房屋當年的格局。上都城周長約9公里,分為外城、內城、宮城三重,其中宮城是整個建築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們夏季避暑時的居住之地,風格以自然為主。內城和外城則是官吏們的居住地。此外,在都城附近還有一座面積很大的御花園,有竹經樓台,大理石宮殿,奇花異卉,原本還放養了一些麋鹿等動物,以供帝王遊獵。

元上都 元上都

在上都城的西北面,有一條鐵竿渠,始建於元大德年間,這是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設計的,也是我國北方草原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水利工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元上都遺址是我國草原城市遺址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市遺址。2002年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現規劃巨額投資修復和開發。

門票:30元

位置:位於錫林浩特市南面的正藍旗

概貌

元上都遺址位於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政府所在地——敦達浩特東北約20公里。城廓、街道建築的輪廓大體可辨。遺址北部有連綿起伏的山崗,南邊有灤河流過,東西兩邊及灤河之南是廣闊的草原。每逢夏季,草原上盛開美麗的金蓮花,遠遠看去,猶如金色海洋。

全城概貌

全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周長約9公里,東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宮城牆用磚包砌,四角有樓,內有水晶殿、鴻禧殿、穆清閣、大安閣等殿閣亭榭,將河水引入城內建有池沼。皇城環衛宮城四周,城牆用石塊包鑲,道路整齊,井然有序,南半部為官署,府邸所在區域,東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龍光華嚴寺。外城全用土築,在皇城西北面,北部為皇帝觀賞的御苑,南部為官署、寺觀和作坊所在地區。城外東、南、西三處關廂地帶,為市肆、民居、倉廩所在。明永樂初年荒廢,城垣及建築台基依然殘留地表,蒙古語稱此城為“兆奈曼蘇默”,為108座廟的意思,就是依據城址中建築眾多而訛傳的。

遺址

“終抵一城、名日上都,現在位大汗所建也。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皆塗金,繪有種種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人心目”。這是700多年前,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元上都考察後,在《遊記》中詳細記述了元上都的繁榮景象的一角。這座令馬可·波羅驚嘆的東方城市,幾百年來在歐洲享有盛名。對一些文化志士來說,元上都是他們仰慕和嚮往的地方。  見證了蒙元盛況的上都城歷經風雨洗禮,仍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1988年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已被國家文物局同意推薦為2012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上元上都

元上都在元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元朝實行兩都制度以大都(今北京)為首都,上都為夏都。從忽必烈時期開始,一般每年夏曆二、三月從大都出發,“北巡”上都,八、九月返回大都。元惠宗(順帝)暑期每年夏曆四月從大都出發,九月回到大都,皇帝每年在上都居留的時間近半年之久。皇帝巡幸上都時,扈從人員有后妃、太子和蒙古諸王,還有宰相大臣、百司庶府,各以其職分官扈從,只留中書平章政事、右丞(或左丞)數人居守大都。

上都是北方驛道的重要樞紐。上都至大都共有西路、驛路、輦路和東路4條路。元朝皇帝赴上都多走輦路,由西路返回大都。為管理上都各項事務和為元朝皇帝巡幸上都服務,上都城內建有許多公廨官署,設有龐大的封建官僚統治機構。中統四年(1264年)設立上都路總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立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官府。上都留守司及下屬20多個直屬機構主要負責管理宮廷事務和皇帝巡幸時的一切雜務。為輔佐皇帝在上都議辦朝政,上都專門設有重要衙門的分支機構,如中書省上都分省、御史台上都分台、翰林國史院上都分院等等,這樣的分支機構共有數十個。上都官署的設定是整個元朝封建國家機器的一個縮影。

上都城有眾多佛寺、道觀、清真寺等宗教建築,宗教活動十分興盛。1260年,忽必烈就封八思巴為帝師,在上都城西南建有八思巴帝師寺。道教在上都也有很大勢力,各宗派都建有道宮。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蘭教、景教等。上都作為元夏都,是北方宗教興盛的中心,同時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上都在1358年被農民起義軍焚毀,之後又幾經戰亂,最終成為一座廢墟。元上都從1256年初建,至1358年被焚的百年間,曾在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元上都遺址是元朝輝煌歷史的實物見證,對於研究元朝歷史及蒙元文化具有獨特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它既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寶貴遺產,因此,元上都遺址及其文化景觀,在1964年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元上都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評為全國民族文化旅遊十大品牌;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旅遊局評為內蒙古十大歷史名勝。

為了使元上都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自治區從1996年開始了申遺之路。2009年,成立了自治區申遺領導小組,先後召開了4次申遺領導小組會議,就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近幾年,各級政府和部門共投入元上都基礎設施、博物館基本建設、考古挖掘等專項經費3420萬元。

2009年起,考古人員對元上都遺址進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8000平方米,計畫用三年時間完成。目前,第二年的田野考古工作結束,並轉入室內整理階段。作為申遺4大要素之一的《元上都遺址生態環境與特色景觀保護規劃》已編制完成,目前正在進行英語翻譯。此規劃主要針對遺址周邊的沙地、濕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等特色景觀進行規劃保護。為加強元上都遺址的展示工作,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的元上都遺址博物館已於今年8月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6月完成主體工程。

今年,自治區政府安排撥付4000萬元專款用於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元上都遺址的維護、考古、博物館布展和展示。自治區政府已於今年11月撥付2000萬元,剩餘的2000萬元將於2011年陸續撥付到位。  

西方描述

上都廣為西方人認識,原因是13世紀馬可孛羅於此地覲見忽必烈,於其《遊記》中記載都城生活的奢華:“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內皆塗金,繪重重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樂人心目”。18世紀英國詩人柯勒律治閱《遊記》後,於其詩篇中讚美:“上都坐忽必烈汗,恢宏皇城樂御邦”(In Xanadu did Kubla Khan, A stately pleasure-dome decree...)。後來西方人以"Xanadu"比擬作“世外桃源”。土衛六上的最大亮區俗稱為"Xanadu Regio",因沒有人知道那裡是什麼樣。

保護

1964年,元上都遺址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元上都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申報清單。

中國的世界遺產

 截止到2013年6月,中國的45項“世界遺產” 

31處文化遺產 

哈尼梯田 | 元上都遺址 |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 廬山 | 長城 | 故宮 | 天壇 | 頤和園 | 周口店 | 安陽殷墟 | 秦始皇陵 | 莫高窟 | 平遙古城 | 武當山 | 承德避暑山莊 | 孔府孔廟孔林 | 西藏布達拉宮 | 麗江古城 | 蘇州古典園林 | 明清皇陵 | 龍門石窟 | 大足石刻 | 都江堰青城山 | 雲崗石窟 | 澳門歷史城區 | 安徽西遞宏村 | 福建土樓 | 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 | 山西五台山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墓葬

 10處自然遺產新疆天山 | 雲南澄江化石地| 中國丹霞地貌 | 中國三清山 | 中國喀斯特 |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 三江併流 | 黃龍 | 九寨溝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4處文化與自然遺產泰山 | 黃山武夷山 | 峨眉山-樂山大佛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地域名稱批准時間遺產種類
北京故宮1987年12月文化遺產
長城1987年12月文化遺產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1987年12月文化遺產
甘肅敦煌莫高窟1987年12月文化遺產
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1987年12月文化遺產
山東泰山1987年12月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安徽黃山1990年12月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西藏布達拉宮1994年12月文化遺產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1994年12月文化遺產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1994年12月文化遺產
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1994年12月文化遺產
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1996年12月文化景觀
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1996年12月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雲南麗江古城1997年12月文化遺產
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12月文化遺產
江蘇蘇州古典園林1997年12月文化遺產
北京頤和園1998年11月文化遺產
北京天壇1998年11月文化遺產
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12月文化遺產
福建武夷山1999年12月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四川青城山都江堰2000年11月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2000年11月文化遺產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縣)、盛京三陵
2000年11月文化遺產
皖南古村落2000年11月文化遺產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2001年12月文化遺產
北京十三陵長陵、南京明孝陵2003年7月文化遺產
高句麗壁畫墓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2004年7月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文化遺產
河南安陽殷墟2006年7月歷史文化遺產
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2007年6月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2008年7月文化遺產
山西五台山2009年6月文化景觀遺產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2010年8月文化遺產
元上都遺址2012年6月文化遺產
哈尼梯田 2013年6月文化遺產

錫林郭勒市著名旅遊景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