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司法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套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收集、檢驗和鑑定與犯罪活動有關的物證,為偵查、起訴、審判工作提供線索和證據的專門技術,簡稱刑事技術,也稱物證技術。在新世紀裡,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後,在法制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中國的法制的不斷健全和普及,講證據、重證據、用證據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在這種大背景下,刑事科學技術鑑定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犯罪活動日趨科技化、智慧型化,對訴訟證據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刑事科學技術人員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要有顯著提高,才能適應當前和未來的刑事犯罪的形勢,有力地打擊各種犯罪,維護政治穩定和社會治安穩定,為社會主義建設保駕護航。
套用學科
![刑事科學技術](/img/c/ea6/nBnauM3XwYDN5MzMyETMwkjMyITM5MjNwkTMwADMwAzMxAzLxE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刑事科學技術的定義為:“刑事科學技術,是國家公安機關、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據刑事訴訟法律,運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查明事件法律性質、發現犯罪、揭露犯罪、證實犯罪、預防犯罪規律的科學技術手段與方法的一門綜合性套用學科”。該定義闡明了刑事科學技術工作的主體、法律依據、研究目的、內容、任務等要點。
刑事科學技術所面臨的任務極其複雜,所要研究的內容極其廣泛。其最主要的任務是服務於偵查破案,揭露和打擊一切危害國家安全、危害社會安定、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觸犯國家刑律的違法犯罪活動。內容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尤其是法學)、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極其綜合套用。刑事科學技術現有專業門類近20種,其理論框架具有超廣泛性的特徵。第一層面: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第二層面:自然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以及光電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另一類是社會科學,包括政治學、經濟學、法學、語言學、宗教學、民族學、社會學等。第三層面:刑事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法。
學科特點
![刑事科學技術](/img/7/6f2/nBnauM3XwEjMwIjN4ETMwkjMyITM5MjNwkTMwADMwAzMxAzLxE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按照實踐工作需要和中國刑事科學技術部門長期實踐,將刑事科學技術分成若干相對獨立而又互相聯繫的分支學科或專業門類,共同構成刑事科學技術體系。如痕跡檢驗、檔案檢驗、刑事圖像技術、法醫檢驗、理化檢驗、犯罪信息管理、犯罪預防、警犬技術以及刑事心理測試技術等技術門類。
課程模組
![刑事科學技術](/img/7/e79/nBnauM3X2AjM1YDMzITMwkjMyITM5MjNwkTMwADMwAzMxAzLyE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人文科學課程模組:開設計算機套用、大學英語等課程,培養計算機、外語、寫作等能力。開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等課程為專業課程打基礎。
3、警用法律課程模組:開設刑法、刑事訴訟法以及與刑事科學技術鑑定有關的法規等,培養其警用法律運用能力。法律課的教學內容應與其他專業有區別,要緊密結合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如刑事訴訟法關於現場勘查、物證發現提取、檢驗、鑑定等法律程式及要求。
4、警察技能課程模組:開設擒拿、射擊、駕駛等課程,培養警察基本技能。警體技能要達到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但可比偵查、治安等專業要求低一些。
5、警務業務基礎課程模組:開設公安基礎理論、公安文書寫作、刑事偵查學等課程,培養公安基礎業務工作能力。
6、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模組:建立完善刑事科學技術學科群,突出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程特色,加重其課程比重,培養刑事科學技術檢驗鑑定能力。將原來的課程作一些調整:將原來的痕跡檢驗學分為“手印檢驗”、“足印檢驗”、“工具痕跡檢驗”、“槍彈痕跡檢驗”等;將原來的刑事影像學分為“刑事照相和攝錄像”和“刑事圖像處理”;將原來法醫學分為“生物物證檢驗學”(指對涉及案件的人體、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物質檢驗)和法醫學(指法醫病理學鑑定、法醫臨床學鑑定等);將原來的刑事化驗分為“毒物和毒品檢驗”、“微量物證檢驗”;加重檔案檢驗和現場勘查的比重、開設刑事科學技術總論、現場勘查等課程。為適應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部門對人才的需求,可在大三學生實習返校後,根據公安機關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學生的就業意向和個人興趣,選擇刑事科學技術具體的專業方向,對相應的專業課程開設加強課,如痕跡專業方向,可開設特殊痕跡檢驗等課程;刑事影像專業方向,可加重刑事攝錄像、刑事圖像處理等課程。深入學習理論和操作技能,尤其是操作技能,以達到學生就業後能儘快適應工作。
學科發展
![刑事科學技術](/img/6/49b/nBnauM3X0QzNzEDN3MTMwkjMyITM5MjNwkTMwADMwAzMxAzLzE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新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工作從初創到發展到當今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刑事科學技術開創和建設的第一階段(1949~1965年);刑事科學技術遭到嚴重破壞的第二階段(1966~1976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十年動亂的文化大革命,從此中國進入了歷史性的發展時期,刑事科學技術也進入了恢復並迅猛發展的第三階段。全面構造並形成了刑事科學技術的學科體系,在規模和水平上更能適應鬥爭發展的需要。
現代刑事科學技術套用分子生物學、生命科學、新材料和DNA技術、生化技術、納米技術,形成全新的套用學科平台。物證的發現、提取技術從常量向微量、超微量方向發展。分析檢驗技術向分子化水平發展,精度越來越高,並且檢測、記錄、分析全過程由手工、半自動向全自動化轉變。檢驗鑑定由定性更多地向定性又定量要求邁進,檢驗結論由經驗判斷概念型向統計數據歸納型轉變,客觀可信度大大增強。技術裝備有機組合,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套用,使刑事科學技術成為科技含量密集的技術系統。刑事科學技術真正成為“科技強警”和有效打擊犯罪和預防犯罪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