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article;goods] 泛指各種東西或零星的物品。
經濟活動中涉及到實體流動的物質資料。
基本含義
物品,是生產、辦公、生活領域常用的一個概念。在生產領域中,一般指不參加生產過程,不進入產品實體,而僅在管理、行政、後勤、教育等領域使用的,與生產相關的或有時完全無關的物質實體。在辦公生活領域則泛指與辦公、生活消費有關的所有物件。在這些領域中,物流學中所稱的“物”,就是通常所稱的物品。
經濟中的分類
在考慮經濟中的各種物品時,根據兩個特點來對物品進行分類----排他性和競爭性。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競爭性。例如一個冰欺凌蛋卷。
公共物品:既無排他性又無競爭性。不擁擠的不收費道路就屬於公共物品。
公有資源:有競爭性但沒有排他性。擁擠的不收費道路屬於公有資源。
自然壟斷:當一種物品有排他性但沒有競爭性時,可以說存在這種物品的自然壟斷。不擁擠的收費道路屬於自然壟斷。
引證解釋
指物件,東西。
《通典·食貨九》:“既欲均齊物品,廛井斯和,若不繩以嚴法,無以肅茲違犯。”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 丁文果 ,司天監丞,無他學,惟善射復, 太宗 時以為娛。一日,置一物品器中,令射之。” 丁玲《一顆未出膛的槍彈》:“這些東西興奮了屋子裡所有的人,幾十隻眼睛都集中在連長的手上,連長在翻弄著這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