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3年

公元783年,癸亥,建中四年。

歷史紀事

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吐番尚結贊在清水(今屬甘肅)會盟。盧杞陷害顏真卿,請德宗派真卿宣慰李希烈,(治今灑南許昌)被扣留。朱滔、王武俊向李希烈勸進。李希烈陷鄧州(治今河南鄧縣),截斷南路交通。唐政府被迫修上津(今湖北鄖西西北)山路,以保持與京師,因無犒賞譁變,擁朱泚為帥。德宗逃往奉天(今乾縣)。朱泚稱大皇帝,改元應天,攻奉天。渾瑊苦戰卻敵。李懷光、李晟率援軍到奉天。懷光破朱泚,泚退回長安。李懷光頓兵不進,上表言盧杞罪惡。德宗不得已,貶盧杞為新州司馬。李希烈陷汴州。時田悅、王武俊、李納均不願擁護朱氏,願意歸附朝廷。是年,段秀實在京師以象笏擊朱泚,被殺害(719—)。秀實字成功,汧陽(今陝西千陽)人。崔寧從京師奔奉天,被盧杞等誣為通朱泚,被冤殺(723—)。寧貝州安平人,遷衛州(治今河南汲縣)。

雜譚逸事

唐與吐蕃訂盟於清水

建中四年(七八三)正月十日,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尚結贊訂盟於清水(今甘肅清水西北)。盟文中詳細規定了唐蕃雙方的邊界。大體上黃河以南,從今六盤山中段開始到隴山南端,然後穿過漢水、白龍江,沿岷江上游西到大渡河,再沿河南下,在此線以東歸唐管轄,以西歸吐蕃管轄。這樣吐蕃占領了西自洮州(今甘肅臨潭)、東到隴山西麓,包括大夏河、洮河、渭水上游、西漢水上游的大片農業地區,唐被迫承認了這一既成事實。黃河以北,應吐蕃贊普的要求,北從大漠,南至賀蘭山,依自然地形劃為邊界線。但清水會盟的同年冬天,唐內部發生了涇原兵變,吐蕃逾界助唐,界碑撲倒,又乘機攻陷鹽州(今陝西定邊)、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清水之盟所劃定的邊界線很快又遭到破壞。

李希烈陷汝州

建中四年(七八三)正月十三日,李希烈遣部將李克誠攻陷汝州(今河南臨汝),俘別駕李元平。元平本是湖南判官,宰相關播薦為汝州別駕,元平至汝州後,即募人修城,希烈暗中使部下士卒應募,入數百人,元平不知。希烈遣克誠帥數百騎突至城下,應募者為內應,遂破城,縛元平而去。希烈以判官周晃為汝州刺史,又遣別將董待名等四出抄掠,取尉氏,圍鄭州,數敗官軍。東都士民驚駭,逃竄山谷,留守鄭叔則入保西苑。

哥舒曜克汝州

建中四年(七八三)正月二十一日,以左龍武大將軍哥舒曜(哥舒翰子)為東都、汝州節度使,使帥鳳翔、邠寧、涇原、奉天、好畤行營兵萬餘人討李希烈。又詔諸道兵共討之。曜行至郟城,與希烈前鋒將陳利貞相遇,擊敗之。二月二十日,曜又克汝州,擒希烈所署刺史周晃。

曹王皋克黃州蘄州

建中四年(七八三)三月一日,江西節度使曹王皋敗李希烈部將韓霜露於黃梅(今湖北黃梅),殺之。三月十四日,克黃州(今湖北新洲)。當時希烈兵陣於蔡山(今湖北武穴境),易守難攻。皋詐稱將西攻蘄州(今湖北蘄春),然後帥軍乘船溯江而上,希烈部將遂帥兵沿江挑戰。離蔡山三百餘里,皋又放舟順流而下,急攻蔡山,克之。希烈兵還救不及而敗。皋又進克蘄州,上表伊慎為蘄州刺史,王鍔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

李希烈敗還蔡州

李希烈都虞候周曾、鎮遏兵馬使王玢、押牙姚儋、韋清等密謀歸順朝廷。時希烈遣周曾與十將康秀琳帥兵三萬攻哥舒曜,軍至襄城(今河南襄城),曾等密謀還軍襲擊希烈,奉顏真卿為節度使,使玢、儋、清為內應。希烈知之,遂遣別將李克誠帥騾軍三千人,襲殺曾、玢、儋等。建中四年(七八三)三月十七日,德宗詔贈周曾等入官。初,韋清與周曾等相約,如事泄不相引,所以韋清獨免。清恐禍及己,遂勸希烈求援兵於朱滔,希烈遣之行,至襄邑(今河南睢縣),逃奔劉洽。希烈知周曾等有變,堅壁數日不戰,其兵寇尉氏、鄭州者亦逃歸。於是希烈上表歸罪於周曾等,引兵還蔡州(今河南汝南),外示悔過從順,實欲等待朱滔援兵。並改置顏真卿於龍興寺。

張伯儀敗於安州,失其旌節

建中四年(七八三)三月二十日,荊南節度使張伯儀與李希烈兵戰於安州(今湖北安陸),官軍大敗,伯儀僅以身免,並失其所持旌節。希烈使人以其旌節及俘虜示顏真卿,真卿號哭投地,氣絕而復甦,從此不再與人談話。

白志貞募兵討李希烈

建中四年(七八三)四月,德宗以神策軍使白志貞為京城召募使,募禁兵以討李希烈。志貞請諸嘗為節度、觀察、都團練使者,不問其存沒,並勒其子弟帥奴馬、自備資裝從軍,授以五品官。貧者甚以為苦,以至京城人心惶惶。

朱滔敗李晟於清苑

神策軍行營招討使李晟謀取涿州、莫州,以絕幽州與魏州往來之路,遂與張孝忠之子升雲圍朱滔所署易州刺史鄭景濟於清苑(今河北保定),數月不克。建中四年(七八三)五月,朱滔以其司武尚書馬寔為留守,帥步騎萬餘人守魏州行營,自己親帥步騎一萬五千救清苑,大敗李晟軍,晟退保易州。滔還兵瀛州(今河北河間),張升雲奔滿城(今河北滿城)。時李晟因病,又帥軍退保定州。

李抱真遣賈林勸降王武俊

建中四年(七八三)六月,李抱真遣節度參謀賈林至王武俊營詐降。武俊見之,林因勸武俊歸順,說:“天子知大夫本來誠效,如果歸順,可不問罪。”武俊說:“我願歸國,但已與諸鎮結盟,不想使曲在己。如果天子能下詔赦諸鎮之罪,我當帶頭回響歸順。諸鎮如有不從者,請奉詔伐之。如此則上不負天子,下不負同列諸鎮。不出五旬,河北可定。”遂使賈林還報抱真,暗中結納。

趙贊奏行稅間架除陌錢

自討伐叛藩以來,月增費錢百三十餘萬緡,常賦不能供。建中四年(七八三)六月五日,因判度支趙贊奏,行稅間架與除陌錢法。所謂稅間架就是徵收房屋稅。每屋兩架為間,一間上屋稅錢二千,中屋稅一千,下屋稅五百。吏執筆入室算其數。有的人宅屋多,出錢動數百緡。敢隱匿一間者,杖六十,賞告發者錢五十緡。所謂除陌錢就是徵收交易稅。不管公私給與還是買賣,每緡(千錢)官留五十錢(即收百分之五);以物相貿易者,折錢計算。敢隱錢一百,杖六十,並罰錢二千;賞告發者錢十緡,賞錢由坐事者出。因此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盧杞以李揆為入蕃會盟使

唐德宗建中四年(七八三)六月二十五日,“答蕃判官”監察御史於由與吐蕃使者論刺沒藏從青海至,說疆界已定,請遣區頰贊歸國。(建中三年,贊普遣其臣區頰贊隨崔漢衡來定清水之盟,未決,因留長安。)七月九日,以禮部尚書李揆為入蕃會盟使。七月十七日,詔諸將相與區頰贊盟於長安城西。故相李揆有才望,宰相盧杞惡之,所以使之入吐蕃。揆言於德宗:“臣不憚遠行,恐死於道路,不能達詔命。”德宗為之惻然。謂杞曰:“揆無乃太老!”杞曰:“揆行,則自今年少於揆者,不敢辭遠行矣。”揆,乾元時同平章事,現年已七旬。

陸贄奏請安京城罷雜稅

德宗為太子時,就聞監察御史陸贄之名,即位後,召為翰林學士,常問以朝政得失。當時河南、河北用兵,賦稅日重,贄以民困兵窮,恐生內變,建中四年(七八三)八月上奏說:“今關輔之間,徵發已空;宮苑之內,備衛不全。萬一將帥之中,有如朱滔、李希烈之類,或負固邊壘,誘致豺狼;或竊發郊畿,驚犯城闕,不知陛下以何備之!望所遣神策六軍李晟等及節將子弟,全部追還,並明敕涇州、隴州、邠州、寧州之兵,令嚴守邊備,更不徵發,使各保全居。又請詔罷京城及畿縣間架等雜稅,使已輸者息怨,見處者安寧。人心安定,國本自固。”贄言實為姚令言、朱泚之變張本。

李晟帥兵入援奉天

神策軍河北行營節度使李晟病癒後,聞涇師兵變,德宗幸奉天,即自定州帥兵入援。時張孝忠迫於朱滔、王武俊之威,倚晟為後盾,不欲晟行。晟乃留其子憑,使娶孝忠女為妻;又解玉帶賂孝忠親信,使說孝忠許晟西進,孝忠並遣大將楊榮國帥精兵六百與晟一起入援。晟晝夜兼程,邊行邊收兵。建中四年(七八三)十一月四日,德宗加晟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晟先抵代州,後從蒲津渡過黃河,軍於東渭橋(今陝西高陵南)。李晟能與士卒同甘苦,軍士樂從之,其始有兵四千,旬月間至萬餘人。

諸路援兵雲集,奉天圍解

自德宗出奔奉天,敕天下兵赴援,大河南北討藩俱罷,各路援軍漸次入關。汝鄭應援使劉德信進屯東渭橋,馬燧遣其行軍司馬王權及其子匯帥兵五千屯中渭橋,朔方杜希全等四將暫屯邠州,神策兵馬使尚可孤已取藍田,鎮國軍副使駱雲光西屯昭應,李晟、李懷光分別由蒲津返回關中。朱泚尚圍奉天,長安由其黨李忠臣等盤踞,而各路援軍游騎不時奔弋望春樓下。於是,忠臣等求援於泚,泚方以奉天未下,進退維谷。適李懷光自蒲城引兵趨涇陽,傍北山而西,先遣兵馬使張韶微服間行至奉天城外。值泚兵方攻城,見韶以為鄉民,驅之使與眾俱填溝,韶得間,逾溝抵城下呼曰:“我朔方軍使者也。”城上人下繩引之,及登,身中數十矢,於衣中取蠟丸所藏表而進之。德宗大喜,驅韶以徇城,四隅歡聲如雷。建中四年(七八三)十一月二十日,懷光敗泚兵於澧泉,泚聞之,知奉天不可破,引兵歸長安。眾以為懷光遲三日不至,奉天必破無疑。

朱泚退守長安

朱泚退至長安,既據京師府庫,不愛金帛,厚賞將士,公卿家屬在城中者皆給月俸;神策六軍從德宗者及哥舒曜、李晟等之家,泚皆給其家糧。加以繕修器械,費用甚廣。及長安平後,府庫中還有餘蓄,見者都追怨有司之橫徵暴斂而又聚而不散。有人勸朱泚說:“陛下既已受命稱帝,應該毀唐陵廟。”朱泚說:“我曾做過唐朝的臣子,怎忍心幹這種事呢!”又有人說:“百官多缺,請用兵威迫士人補之。”朱泚說:“強授之則人懼怕。凡欲仕者則給官,何必叩門拜官呢!”朱泚所用都是經過自己培訓的范陽兵和神策團練兵,至於涇原將卒皆驕慢不法,所以皆不用,此輩只知守其所掠財物,不肯出戰。又密謀殺泚,但沒有得手。

劍南兵亂,鏇平

建中四年(七八三)十一月,劍南西山兵馬使張朏以所部兵作亂,入成都,西川節度使張延賞棄城逃奔漢州(今四川金堂西北)。鹿頭(今四川德陽)戍將叱乾遂等討之,斬朏及其黨,延賞復歸成都。

陳少游韓滉閉境自守

建中四年(七八三)十一月,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帥兵討李希烈,軍於盱眙,聽說朱泚作亂,遂歸廣陵,修塹壘,繕甲兵。鎮海軍節度使韓滉也閉關梁,禁止牛馬出境。又築石頭城,挖井近百孔,治館第數十,修塢壁,直抵京口,樓堞相望,以備天子車駕渡江,亦以自固。少游發兵三千,大閱於江北;韓滉也發水軍三千耀武於京口。時鹽鐵使包佶有錢帛八百萬,將輸京師。陳少游以朱泚叛軍占據長安,收復無期,欲強奪之。包佶不許,少游欲殺之,佶懼,急忙南渡江,少游遂全收其錢帛,連同佶的守財卒三千人一併被奪。佶僅攜數十人至上元(今江蘇南京),又為韓滉所拘。

曹王皋貢獻朝廷

涇原兵變後,南方藩鎮各閉境自守,只有江南西道節度使曹王皋多次遣使間道貢獻。李希烈攻逼汴州、鄭州,江淮轉輸路絕;朝貢皆從宣州(今安徽宣城)、饒州(今江西波陽)、荊州、襄州而至武關。皋治驛站,平道路,因此江浙往來之使,通行無阻。

陸贄上疏請德宗納諫

先是朱泚撤奉天圍而退,從臣皆賀。汴滑行營兵馬使賈隱林進言,謂“陛下性太急,不能容物。若此性不改,雖朱泚敗亡,憂未盡也。”德宗聞之,不以為忤。然德宗非能納諫者,一日,德宗問陸贄當今之急務,陸贄上疏說:“過去所以致亂,是由於上下之情不通,人君臨下,應該以誠信為本。即使諫者辭情鄙拙,也應該寬容待之,以開言路。如果震之以威,折之以辯,臣下就不敢盡言。”德宗諭之曰:“朕本性甚好推誠,亦能納諫,但因推誠不疑,多被好人賣弄。今所致患害,其失反在推誠。”又曰:“諫官論事,大抵雷同,試加質問,立即辭窮,而又例自矜炫,歸過於朕。若有奇才異能,在朕豈惜拔擢?近來多不取人,並非倦於接納。”此真所謂“力足以拒諫,辯足以飾非”,斷非一、二奏疏所能說盡。故陸贄奏議極多,德宗往:善其言而不能用。

王武俊田悅李納密歸朝廷

德宗在奉天使人說王武俊、田悅、李納,赦其罪,並厚賂以官爵,田悅等皆密謀歸順,然猶未敢與朱滔絕,仍稱王如故。朱滔欲與回紇連兵共助朱泚,遣使勸田悅渡河取大梁,田悅表面答應,而實與王武俊密約將擊朱滔。建中四年(七八三)十二月二十四日,滔將范陽步騎五萬人、私從者萬餘人、回紇兵三千人,發河間南行,輜重首尾四十里。悅紿滔云:“從行,必如前約。”然卒不行。

李希烈陷汴州襄邑,陳少游密降之

李希烈攻宣武節度使李勉於汴州。勉守城數月,外救不至,遂帥其兵萬餘人棄城逃奔宋州(今河南商丘)。建中四年(七八三)十二月二十七日,李希烈陷汴州。滑州刺晚李澄以城降希烈,希烈以澄為尚書令兼永平節度使。李勉上表請罪德宗謂其使者曰:“朕猶失守宗廟,勉宜自安。”待之如初。劉洽遣其部將高翼帥精兵五千保襄邑(今河南睢縣),希烈攻拔之,高翼投水而死。希烈乘勝攻寧陵(今河南寧陵),江淮驚恐。淮南節度使陳少游遣參謀溫述密歸降於希烈,又遣巡官趙詵密結李納於鄆州(今山東東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